云浪不起舞,朝霞旖旎,青雀不留行,阳光米米。
秀城之所以被称为秀城,是因为其靠山而建,城中相连着如人体经脉般的沟渠,或宽或窄,或浅或深。
秀城可谓是余朝一最,朝间猿鸟啼鸣,夕霁白鹭长天。
山风横过,偶尔留下些许桂花香,尤其浅秋,桂香沉浮,温润心神。
白小生从床上起身,坐在床沿边三息凝神,五息醒神。
他感受着从窗边吹来的清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师父依旧坐在书桌前,掐指闭目,如同在算,算尽天下事。
“醒了。”
“嗯。”
白小生点了点头,并且嗯了一声。
他以为师父闭着眼,只是点头会看不见。
“知道何为修行吗?”
“徒儿不知。”
“修行有八境,史文有三千。”
白小生听此,心有疑惑,随后问道。
“修行归修行,修习史文作何用?”
白发老头闻声,睁开双眼,缓缓张口道。
“你听到了什么?”
“鸟鸣。”
“看的到飞鸟吗?”
“不曾看到。”
“断事断物,不可以一而定。”
白小生看着师父,微微皱眉,在心头琢磨一番后,看着师父道。
“徒儿不懂。”
“所谓不可以一而定,是为,眼可观之,耳可听之,鼻可闻之,口可言之,心,亦可感之。”
白发老头甩了甩衣袖,而后双手负于身后,继续说道。
“诸法万天,纵横无边界,上下五万年,大道无边,道在何处?”
“心间有道,不是谓修行吗?”
“道止于八境,却说史文有三千,无非是,道藏在史文中,用心观史文,才能看的清过去,看的明将来。修习史文,不可马虎。”
“徒儿谨听教诲。”
白发老头看着白小生,微微点头,眸光远虑。
世间有多少人为了修八境,而将史文丢之弃之,置之不理。
又有几人通读了史文?
郎中秀才?学士文臣?
恐怕不是。
或许皇宫中有人通读了史文,至少他知道的,只有一个。
白发老头心想。
他看着连连点头的白小生,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递了过去。
白小生看着那本厚重的书,不解问道。
“这是什么?”
白发老头说道。
“字典。此书三千页,史文三千,全部被我一一列入其中。”
白小生闻言,心头震惊,史文三千,可足足有三千本书,而此时全被列入一本书中,这是何等的手段与气魄。
他翻来第一页,却只有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而且每一页都是如此。
他不解的看向师父。
白发老头似乎知道他要问什么,随即说道。
“闭眼,用心看。”
白小生闭上眼睛,无数密密麻麻的字出现在他的识海,此时他的识海被填为字海。
他在字海中穿梭,惊叹不已,实为神妙。
随即他睁开眼来,翻到第九页,上面写到“打星杵”三个大字。
他看着那三个大字,而后闭目。
一套棍法在自己的识海中一遍一遍的演练着,栩栩如生,宛若亲眼所见。
字典里囊括了史文三千,三千中不仅有杂陈历史,更有每宗每派的剑式招数。
每观一次,就如同与人交手一次,让他心惊胆战。
师父的话再次响起,让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神识触之,心有感知,明白了吗?”
白小生呆滞的点头,眼神黯然,示意明白。
“师父,那何为修行有八境?”
白发老头看向窗外,眼睛微眯,瞳孔微阔。
似看穿云层,透过云海遥望隐藏在天背后的星月。
继而说道。
“修行,修众生,修无常,修世事,养神,养经,养脉,养身。”
“如拂琴八音。”
白发老头平掌轻挥,随即,眼前出现一把素琴。
白小生看着师父,一脸茫然,心想,与琴何干?
“叮~”
一道琴音扬起,清脆悦耳,旋律悠扬,如风化缕,丝丝缠绵,让他识海通明,心神通透。
他闭目侧耳,识海中出现一名女子,一抹红妆素裹,纤纤玉指拂琴,附琴轻呵之。
“一弦起,风萧动,叹勾栏佳人云鬓乱。懒起红妆弄,珠翠玲珑,残棋半局烟柳转瞬做霓虹。”
“二弦起,赤壁梦,看泛舟少年抚琴曲。漫吹洞箫声,怀古畅情,感盛一时秋波刹那幻波横。”
“三弦起,舞鱼龙,憾庙堂骚客才意尽。笔锋蘸墨浓,折翼鲲鹏,干渴难拜功名辗转黄粱梦。”
“四弦起,桃花惊,望花涧娇女罗裙舞。闲弄铺落英,葬花泪凝,浊酒一壶残花飞转化愁倾。”
“五弦起,玉露逢,惜红楼思妇峨眉皱。阳关浅相诵,难待金风,秀衾独守相濡罢了化征鸿。”
“六弦起,秋水清,念江岸离人乘舟去。慵懒躺红杏,吹笛天明,鱼素一尺折柳水凌赠知音。”
“七弦起,风波涌,挽边城良将守边境。殷血流淙淙,戎马倥偬,黑山万里三千白雪归孤冢。”
“八弦起,客舍青,闻锦城扫眉笔墨沾。随手书多情,败花落径,琴台一曲文殊坊内白头吟。”
八音落定,让他迟迟不能回神,一事一物,一风一动,一歌一曲,一手一弦,是如此的自然。
八道琴音在他识海沉浮,余音袅袅,不绝于心。
神虽有所震动,但此时他的心却颇为宁静,抬眸自然,呼吸自然。
白发老头见他回神,且眸光平淡自然,心中暗赞。
“你从八音里看到了什么?”
“师父,徒儿看到的都是常事,红颜抚琴,少年泛舟,功成学士,舞花娇女,忧愁妇人,知音别离,挥血战士,文堂官人。”
“这是自然。”
“什么是自然?”
“道法要自然,不自然,修行干什么?”
白发老头对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在一旁。
“盘腿打坐,默诵八音。”
白小生照做,学着师父闭目掐指。
但他仍有许多疑惑,师父未曾说过如何修行,修行又有哪八境。
只是对他拈了八下琴,便再无其他。
“师父,就这些?”
“今天就这些。”
白小生抬头看看天,心想方才正午,什么都没做,今天就这样结束了?
“唉,你可知那八音是你修行的基础,易心经啊!”
白发老头叹息说道。
白小生闻言,不再多说什么。
他闭目凝息,静观识海。
海,遥望无际。
识海更是如此,皎皎识海,不见终尽。
他回想着八音,八音易心。
心里慢慢琢磨着,道法要自然,又该怎么自然呢?
八音自天落,让他平息,静意,明神。
此时他感觉心如止水,风不动波。
与天地相近,与万物亲和,仿佛自己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水。
忽而,窗边有鸟鸣响起,啼鸣婉转,啾啾灵动,娓娓动听。
他抬起头,并无睁眼,却能看到。
一只青雀立在窗前,对着碧如洗的蓝天啼叫。
他看到了小屋里的一切,简单的小床,简朴的装饰,雕花的门窗,以及在一旁盘腿掐指的师父。
天地在,万物在,在心里,呈现在识海中。
他呼吸轻缓,一吞一吐自有韵律。
当是众妙之门,玄之又玄。
街道上的天高,云也高,有些人步伐轻快,有些人却步伐沉重,在街道上来来往往穿梭,不知要去何处。
白小生依旧闭着眼,秀气的嘴脸以及两只大大的耳朵,偶尔轻咽唾沫时,会有两个浅浅的酒窝浮现在脸颊上。
他很久没笑过了,如果笑起来,可能会有些可爱。
以前的他可不是这样。
之前在街头流浪时,他常常蜷缩在街角,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脏乱不堪。
偶尔有好心人会给他不少碎银,总能让他吃上半个月。
那时,他就像个无家可归的流浪猫,颤颤巍巍的蜷缩在某个角落里。
直到昨晚,他犯了错。
师父当时不仅没责骂他,反倒给他阐述了一个道理,何为大义。
师父收留了他,传他道法,让他心生感激。
时间悄无声息,滑过白发老头的指尖,如果仔细看去,会发现有丝丝缕缕言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他指尖驻足,仿若是,他抓住了一缕时间。
白小生心想,掐指间,便能明将来?是推演,还是能看到?
他暗自赞叹,嗟吁不已。
如若明了沧海桑田,何不等同手掌天上地下一应事?
指掌天下,手握时间,看江山更迭,俯瞰苍穹蜕变。
何等气魄!
尽管师父给他的惊喜太多,但他还是忍不住震惊。
师父究竟是何许人也?
为什么偏偏就找上了他?
他不解,但也不问。
既然师父找到自己,那便有他的道理,师父的道和理,他不懂。
虽然师父不曾告诉他如何修行,又修有哪八境,那是师父的理。
白小生收回心神,翻开字典,从第一页入手。
大小三千文,了了数万卷,如果用眼观,那何时是尽头?
但如果用心观,将会快上许多。
修了易心经后,会更快。
风起时,落叶会浮起,摇曳不定,迹象杂乱无章。
风停时,叶会缓缓落下,直至飘落到地面上,没有风,叶便纹思不动。
易心经也是,使用后会让心快速沉下,更快入定,为修习史文提供一道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