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并非特指大牌的影视歌明星、学术权威、体育明星、政坛要人等等,凡是在某个圈子里有过人之处的人都可以产生名人效应。如果恰好你刚刚交往的人和你有某个共同的圈子,而你又认识这个圈子中的一位“名人”,那么不妨借助这位名人与对方建立联系。
当然,认识某个共同圈子的名人,并不意味着你便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直接跟人说自己认识哪位知名人士,只会让人感觉你狐假虎威的样子很讨厌,你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让对方对你产生兴趣。假如你在交往时想借助某位名人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说:“您好,很高兴认识您,我经常听××提起您!”对方听你这么说,必然会问到你和××之间的关系,这时候你就可以很自然、很巧妙地达到目的了。或者,当别人对你表示礼貌性的称赞和好评时,你可以用谦虚甚至是自嘲的回答来引出你要借势的那位名人,如:“您过奖了,上次和××吃饭时,他还一直批评我年轻幼稚呢。”用这样的方式表示自己和某名人的关系,不但不会显得突兀,反而会让你显得谦虚诚实,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喜欢。
如果你善于运用名人效应,那么你就可以比别人更轻松地得到对方的认可,进而达到你的目的,前提是你有名人朋友,但成为名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一个无名之辈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认识名人。认识名人并不是坐在屋子里就能办到的,但也并非全无可能,只要你努力拓展自己的人脉,想办法接近那个圈子,并建立起一个自己的人脉关系网,相信,不久你就会通过这个网络结识到那个圈子里的名人,到时甚至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名人都成了你的囊中之物。
名人因其有较高的知名度,所以在人群中就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你恰好认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名人,又善于利用他们的影响力,那么你就能轻而易举地被更多人所熟知。借助名人可谓是建立人脉网络的高速快车,巧借人气也将带给你一夜成名的财富。
想出位,先要博得大众眼珠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同样在人际交往方面,相对于过去来说交际的空间也极为膨胀。如今,人们往往不是因为消息的短缺、人脉的稀少而痛苦,而是因如何能对有效信息进行获取、如何在形形色色的人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人选而困惑。
因此,对于想通过人脉制胜的人来说,核心的问题已经不是出位。事实上网络时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新鲜事、有趣的人,在轰炸我们的视觉、挑战我们的听觉。也许在几年前只有一个芙蓉姐姐,但今天像芙蓉姐姐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再走芙蓉姐姐的道路成名就很难了,原因是人们已经对这种方式习以为常以至于麻木了。
对于商业合作也是如此,如果想要比较快捷、迅速地获得别人的关注,那首先就要博得大众的眼珠,走一条突显个人特色的道路。如果你先能把这样的标签树立起来,并把这个标签深刻地印在每个人的心中,那么再有适合你的合作机会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想到你,每个人都成了你的免费宣传员,到时候你就会很容易地通过人脉来赢得成功了。
孙德良是一个从浙江萧山走出来的农村娃,他没有名校的履历,没有海归的背景,只是从一个被垃圾包围的旧民房里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并最终缔造了“中国互联网第一股”的神话。
其中使他声名鹊起的事件,要数打赢了“中国入世第一案”的产权官司,而成为媒体追踪的焦点和宠儿。当时作为中国化工网的创始人,孙德良一开始就对化工网络缩写符号组成的域名www.chemnet.com十分青睐,可惜该域名早在1995年就被美国一家公司注册了。2001年的一天,孙德良忽然发现该域名因为没有续费而被注销了,他顿时料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于是,孙德良第二天就联系了注销方,并以9000美元购得了梦寐以求的域名。但同时也因此而惹上了一场跨国官司。当时世界排名第57位的澳大利亚公司Orica因为这个域名的所有权问题将网盛告上了法庭,辩称这是他们的。而此时适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眼光独到的孙德良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这是一场跨国官司,而且是中国入世以来第一个因为域名产权而产生的官司,如果能击败世界500强公司,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看点。
于是这个几乎没怎么和媒体打过交道的浙江生意人一家家走访媒体,和总编们打交道。这件事很快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网盛和孙德良本人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官司打赢后,其品牌价值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个案件甚至成为高校院系课程中法律与新闻运作的经典案例。
这场胜利是孙德良智慧的体现。由于这个事件的轰动效应,孙德良和他的“网盛科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很快网盛顺利登陆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互联网A股第一股”。
这个财富故事充分证明了要成功就要先拥有广泛的人脉基础。而在海量的信息与商海的竞逐中搏出位的最好方式就是从新鲜的、未知的、有争议的空白点出发,以引发整个社会舆论,用有特殊价值的信息来抢占人们的视野和头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记住所有接触过的人和事,只有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以及引起我们浓厚兴趣并激发我们强烈情感的事物,才会被我们记住。同样的道理,与其他人相比,与众不同的人就更容易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亮点,更可能拥有成功的机会。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们关注和研究,并被定义为“莱斯托夫效应”。它的发现者心理学家莱斯托夫在一次宴会中注意到,参加宴会的人们往往只能对身形、相貌、年龄、地位等特征最为突出者留下一些印象。通过连续多次的观察和探访,莱斯托夫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类似的现象,于是,他大胆地推测人们总是容易记住那些特殊的事物,随后他做了一系列实验,最终证明了这一推测的正确性。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不积极主动地表现个人的独特性是注定被埋没的。每个人都要利用自身的特点去赢得别人的关注,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脉圈。企业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向媒体和社会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企业形象,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超级人脉,寻求精神上的共鸣
在人脉交往中,人们往往只局限在浅层的宴会、唱歌、洗浴中心这些玩乐上的交流。虽然这些物质享受层面上的交往也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感到愉快,但是这种朋友关系也往往被止于酒肉朋友的层次,建立不起更长久的友谊。而为了使人脉的层次上升,则必须加以精神层面上的交流,只有精神层面的共鸣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酒肉朋友是人际交往中最常遇到的,能共安乐而无法共患难。也许有人会觉得跟酒肉朋友在一起比较轻松,但是一旦与这种人交往,你就会发现,这种友谊能够天长地久的可能性不大。
从前,有一个浪荡公子整天跟一群酒肉朋友厮混,常自诩朋友遍天下。他的父亲见到儿子这样十分担忧,就对他说:“我听你说朋友很多,但我看并无一人可称为朋友。”儿子对父亲的批评很是恼火:“哼,我的朋友隔三差五就来拜访我,找我喝酒。哪像你的朋友,也就逢年过节打个照面。”父亲笑笑说:“我的朋友虽少但个个管用,不信我们就打个赌。”于是,父亲把儿子叫到跟前筹划了一番。
儿子当夜杀了一只鸡并把鸡血涂在身上,然后跑到自己平时最要好的朋友张三家敲门。张三见到他一身血就问缘故,儿子就说自己摊上了横事,把人杀了,想找个地方躲躲,张三一听就连说不行。儿子又跑到其他几个朋友处,他们连门都没开。
儿子悻悻地回到家中。父亲看到儿子沮丧的样子就安慰说:“我自小在江湖闯荡,要说结交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但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你去见见我那一个半朋友,就会懂得朋友的要义是什么。”
于是,儿子先去了他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那人一听说是好友的儿子正遭通缉,容不得思索赶快把他请进屋来,又唤来自己的儿子,把带血污的衣服换过来。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刻,那个能为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亲生骨肉搭救你的人,可以称为你的一个朋友。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把同样的话叙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这里我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以称为你的半个朋友。
当然在现代这样的法制社会,故事中那个朋友用自己儿子去代人受死和另一个朋友资助其逃走,都是违犯法律的,但故事只是一种形象的假设,它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酒肉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只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在利益之上,就不能拥有更高层次的人脉资源。换句话来讲,每个人也都是非常清楚对方对于自己未来发展有无助益,如果带不来更高的物质回报,酒肉朋友也只能是最低层次的人际交往。
在社会心理学中也有一个现象就是,当人们做一件事原本出于合理的内在动机,当存在另一个更高的奖赏刺激时,人们会把这种合理动机转移到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外在动机上去。因此,如果原本两个人有着非常好的精神领域的沟通,但一旦涉及经济利益的时候,人们会把精神上的满足转换成寻求利益的动机。
一座宿舍里住了一位老人,身患心脏病。每天放学时,都有一群孩子路过他的门口,踢着一个易拉罐发出很大的噪音,每到这时就会使老人心烦意乱。老人几次阻止、责骂都没有效果,那些孩子反而踢得更起劲。
于是,老人变换了策略。一天放学,他对这些孩子说:“最近,我渐渐开始喜欢听你们踢易拉罐的声音了,为了表示感谢,我给你们每人五颗糖果。”孩子们欢呼雀跃,第二天踢得更响,更起劲了,而老人第二天每人只给了四颗糖果。等一周过后,老人不再奖励孩子们糖果了。孩子们就聚集起来商议说,我们每天免费制造好听的声音给他,他却不肯出糖果了,再踢下去不是便宜了他。于是,老人的门前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老人运用了心理学上的办法。通过物质奖励,成功地转化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并通过减少外部奖励,使孩子们的积极性降低。因此,通过酒肉结交的朋友,不仅对你之前的友谊没有加深,还可能会把精神上的东西异化成外在的利益驱动。而随着外在的奖励的减少,有朝一日你突然没办法给予他们好处时,他们便会一哄而散。
要想修炼成超级人脉达人,则必须跨越物质上的藩篱,尽量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精神领域里找到共鸣。拥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相同的信仰和价值观,都会在更大程度上增进两者的关系,而过度频繁的礼物往来,反而会拉远朋友之间的距离,会让人觉得你“太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