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得罪别人。很可能这种误会是我们所没有觉察的,但有一些很鲜明的特征,当你周围的某人对你表示沉默的时候,意味着你已经面临着人际关系上的一种危机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小心应付,用一些办法来让别人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掉那些误会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
误解大多始于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句笑话,一个脸色,一篇文章,一封书信,一道传闻,一件用具什么的,都可以成为产生误会的媒体。在某大学的宿舍里,有个同学反映自己寝室的一位同学,在室友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总喜欢大吵大叫,甚至强词夺理地非要别人赞同她的观点,她才肯罢休。结果,寝室里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在该同学在寝室的时候讨论问题,也不愿意和该同学讲话。
这个例子非常生动、常见,好多时候集体对一个人沉默可能背后就有着一些不满的意味。在生活中,人们为了表示亲和、增长见识,经常要与别人交流,交换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有一些人,却过于自负无法听取别人的声音,从而将沟通变成了单方的输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无论对错都会使人感到不满,人际关系陷入了僵局。
我们说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无论别人的想法你是否认同,言论幼稚还是存在明显的错误,别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思想。正如先哲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们经常看到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他们总是希望成为话题的焦点,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当其他人表达时,总是遭到他们的斥责,并以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威态度,胁迫别人与自己达成一致。这样会令别人的自尊心感到受挫,最终只好离你远远的,或者再不对你的见解有所反馈。
在职场中,上级和领导者越是威严,这种现象就越是严重。一个上级如果不懂得尊重下属的意见,没有其他声音的会议就形成了一言堂,沟通渠道受阻往往是造成大事故的隐患,而作为领导也因为压制民声而渐渐失道寡助。
尊重别人是社交基本的礼貌,也是你的意见受到关注的前提。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如果滥用强迫手段,只会打断交流渠道。如果在你真诚地用心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有人蛮横地把你的话打断,想必你也不是很舒服吧。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应该用心去感受,体察对方的感觉,可以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使交流变得轻松顺畅。
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善于倾听,才是成功人士最基本的素质。所以,要善于让他人发表意见,尽量平等地实现与他人良好的沟通。其实,让别人发表意见并非难事,你只须做到“倾听”就可以了。
曾经有个小国派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件小事都弄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虽然三个金人都有各自的价值,但是第三个金人却因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价值最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不重视、不善于倾听就是不重视、不善于交流。交流的关键就是用心倾听对方的谈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情绪见解,在这方面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即使在观点相冲突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地否定别人意见的合理性,而是要反思自己是否带有主观成见、先入为主的思考倾向。人总是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所以不要忘记给对方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
倾听是一门交流艺术,掌握了这门艺术,可以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加分。而强迫手段的后果是对方只能选择沉默,但是当他选择这样做的时候,就注定了你们的交流已经出现难以弥补的裂痕,想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就很难达到了。
“滚雪球”式的人脉扩展术
人脉之无敌在中国商业社会可谓是“关系在手,啥也不愁”,一旦遇到棘手的事,立即想到某层关系中的某个人,就可以摆平。可以说中国是个“关系学”最能吃得开的社会,中国的商人早就在打造自己的人脉了,他们善于结交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人,可以说没有人脉的商人是不存在的。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结识社会名流的经验是,在每次出差的时候,都选择飞机的头等舱。一个封闭的空间,不会有其他杂事或电话干扰,可以好好地聊上一阵,而且搭乘头等舱的都是一流人士,只要你愿意,大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他们。他通常都会主动地问对方:“可以跟您聊天吗?”由于在飞机上确实也没事可做,所以对方通常都不会拒绝。因此,他在飞机上认识了不少顶尖人物。机遇喜欢光顾有准备的人,你只要仔细观察,用心分析,就能找到助你成功的人。天上不会掉馅饼,贵人也不会主动找上门来。
与名流人物交往,使自己成为一流人物。对很多人来说,现实的社会级别观念且不论,首先心理上的等级障碍就难以突破。因此,如果你立志在商界干出名堂,首先就要想办法接近商界名流,与其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
在人脉扩展中是有技术可循的,其中结交那些有圈子的朋友是最便利的。只要结交这样一个带有自己圈子的朋友,便等于同时交到了一个圈子的朋友,如此滚雪球式的发展,打造人脉的速度是极其惊人的。
其实“滚雪球”式的人脉扩展方式你可能曾经运用过。假如你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会场上基本都是他的朋友,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到场的人中很多都是你不认识的,有的你根本就未曾谋面,这些都是有待你开发的人脉资源,通过朋友这层关系,你便能很轻松地认识他的朋友。
京城“火花大王”吕某以前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有一天,他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报道,利用火柴商标引发学生们的写作灵感和学习的兴趣,他心里不禁一动,决定收集火花。可是火花从哪儿来呢?他想到了写信,写了二百多封信到多家火柴厂。几天后,他竟然就拥有了几百套精致的火花。
从此,他便决定以“花”作为一种爱好。无独有偶,他结识了一个同样爱“花”者,这位花友一下送给他几十套火花,还将他认识的花友介绍给吕某。由此,吕某竟然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花友。他与众位花友互相交换,彼此交流,偶尔亲自登门拜访。
他还不断补充自己在火花方面的知识,并且在一些专门的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火花方面的文章,成为这方面的特约撰稿人。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多,居然一下成名了。他的火花藏品得到了国际火花收藏界的一致认可,国际火花收藏组织还将他纳为会员。
后来,在广州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上,他以14年的收藏历史和20万套的火花藏品,被誉为“火花大王”,名甲京城。
吕某的成功便是得益于他“滚雪球”式的人脉扩展方式。他以“花”为媒,广交友,多建网,他的人脉圈甚至扩展到了全球,于是他的命运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机会开始源源不断地光临他,他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功到自然成”可以说是对此最好的解释。这便是“滚雪球”式的人脉扩展方式,越滚越大,积少成多。你的朋友人脉网结得越大,对你就越有利,将之开发出来,你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结交带圈子的朋友,是一种最简便、快捷而有效的交际方式。你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他人脉网络的一个朋友,朋友的介绍相当于信用担保,朋友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就意味着朋友是为他作担保,你的朋友就好比一个中间人,牵连着你和他的朋友。你可以将这个方法在你的人脉关系中实施,很快你的人脉网络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而且你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展人脉的成本是最低的。
如果你也对财富心驰神往,那么你就应该积极地扩展人脉,通过结交圈子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人脉网络。同时将开展人脉活动与捕捉机遇联系起来,发挥自己的交际才华,这样你就有机会拥抱成功。
巧借人气,成功倚马可待
快速成功的捷径就是出位成名,这个手段很多人都心领神会,所以“炒作”才会成为娱乐圈特别熟练的手段。因为成名之后,你将有着一般人无法比拟的品牌效应和人际优势。
但如果自己没有名怎么办呢?那就去结识名人。
2010年的春晚,著名的音乐天后王菲唱了一首歌《传奇》,顿时让一个人一夜走红,一时间家喻户晓,那就是李健。
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白:“确实是因为王菲翻唱了《传奇》,才让更多人认识了我,认识了我的音乐。”
可见,如果能借助名人的影响力来展开交际活动,其效果将会比一般的常规人脉拓展好得多。为什么名人的推荐会起到这么大的反响呢?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证明这点。
一天,他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指着一个人向所有学生介绍说,他将和这位被邀请来的在化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一同开始这节课的教学。
之后,那位“化学家”发言,他对学生们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具有强烈气味但对人体无害的化学物质,今天来此就是想借此测试一下大家的嗅觉。说着,“化学家”打开瓶盖,让同学们排队一个个地走到瓶子前并仔细闻了闻。当大家都回到座位上以后,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很多同学都举了手。
最后,心理学家揭开了实验的结果:那只瓶子里装的只不过是无色无味的蒸馏水,而所谓的“化学家”则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但是很多同学受到化学家的名气和权威性的影响而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判断,觉得瓶子里的东西真的有气味。
那些在实验中“闻”到气味的同学并不是说了谎,而是在名人效应的暗示下,产生了一种知觉错误和判断误差。专家一般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有其过人之处,因此也就会对人产生比较强的心理暗示。越有名的人,其对别人产生的吸引力就越强,产生的暗示效果也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