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鲁豫有约之财智过人
9781200000003

第3章 财富弄潮者(3)

李彦宏:生活挺苦的。在国内的时候,我没有独立生活过。小时候每天在家里,有家人照顾。大学时三餐饭都在食堂吃,宿舍里也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做的事。到美国之后,自己要跑超市去买东西,自己做饭。一个礼拜去一回超市,买回够一个星期吃的食物才算买够了。在美国,鸡比较好做,买一个英文叫做slow cooker——炖东西的锅,晚上睡觉前把鸡放进去,加上水,加上葱姜蒜之类的,然后插上电开始炖。第二天早晨起来鸡就炖好了,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放到饭盒里头,弄点米饭带着就是中午饭了。一只鸡可以吃三四顿。因为大多数时候都在吃鸡,所以有一段时间吃得我看见鸡就恶心。

“穷得只有鸡吃”在美国绝对不是个笑话。有网友统计说,美国全鸡是九十九美分一磅,跟一只弄得干干净净的鸡腿是同样的价钱。鸡肉的价格甚至比蔬菜还要便宜。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圈里,很多人都有过天天吃鸡的经历。所以,在美国的留学生圈子里常常有个禁忌——对回国的中国人最不能提的就是请人吃鸡。

李彦宏:我也知道鸡不好吃,但为了省钱、省时间还得这么吃。在美国自己掏钱租房子,当时有一个房东,我们声音太大他就来找麻烦。还有一些roomate(室友)一起住,同用一条电话线。每个月电话账单来了之后,他就让我去勾哪个电话是我打的,最后算一下应该是多少钱。因为我们三家分摊电话月租费,有时候有电话进来了,打的时间长了,他们也有意见,“怎么这老是你的电话?你老占着电话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我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我觉得很烦,但不得不花时间来处理。

作为产品的设计者或实现者,我会很骄傲地跟别人说:哎,你用的那个东西是我做的。这让我很有成就感,这不是读博士能实现的

琐碎的留学生活让李彦宏经受了异域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困扰,但也让他领悟了更多西方文化的长处。这些让他很快从一个布法罗大学的穷学生跻身为华尔街的高级白领,并在同龄人里,写下了又一个传奇:兜里装的是硕士学位,拿的却是博士生的工资。而后,这些中西文化的差异却变成了李彦宏管理公司的至宝。

鲁豫:你一开始就想读博士,但是后来有了机会,为什么又放弃了?

李彦宏:因为我发现我不喜欢。读博士是搞比较纯的学术研究,研究的课题世界上可能没几个人明白。这个东西我觉得……

鲁豫:这样才能唬我们呐!

李彦宏:是啊。但我这个人不喜欢唬别人,我喜欢来实的。我读了两年半的书之后,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业界做的事情我觉得更实际。工业上做一个研究项目,两年之内就能见到产品,产品一旦出来,公司会动用强大的市场推动力把产品推向市场,之后就有很多人去使用。作为产品的设计者或实现者,我会很骄傲地跟别人说:哎,你用的那个东西是我做的。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而这不是读博士能实现的。这就需要我及早进入工业界,自己亲手把这东西做出来。所以我读到两年半的时候就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开学校,开始工作。

不读博士可能少了一个学者李彦宏,但他当时选择去华尔街,华尔街却多了一个工作人员李彦宏。

李彦宏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也是相当精彩的一段传奇:他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的资深工程师。他为道·琼斯公司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迄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他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地应用于Infoseek的搜索引擎中。

我是个慢性子。我在面临事情的时候,会“噌”地过一下脑子,然后再想这事有多严重。怒气有时候是慢慢释放出来的

鲁豫:他们说你有好几个身份,你觉得哪个身份是你自己最认同的?创业者?五好丈夫?好老板?网虫?

李彦宏:我是一个比较正常的人吧。

员工:我觉得他是个非常理性的老板。人都说脾气再好的人也会有急的时候,但是我们没有见过他急的时候,共事很多年,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为哪件事情失控、失去理智、发怒、情绪化等。

在员工的眼里,李彦宏这位好老板首先给了他们一个十分宽松的工作环境——百度至今都没有执行全世界通行的上班打卡制度。在百度,你问十个员工,上班时间是几点,你能得到十个不同的回答。用李彦宏自己的话说,他都不知道那些每天向他汇报的人在哪里。

百度的公司文化只有两条:简单+可依赖。简单的公司文化,也就形成了简单的人际关系,大家可以在自己坚守的工作范围内畅所欲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尽管李彦宏在公司几乎没有建立考核制度,但是每到年终,依旧有很多高层管理人员尽心尽力地向他汇报当年的工作情况。因为在这些员工看来,李彦宏的意见和建议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员工们对李彦宏的评价,表面上看来是源自他谦和的脾气和良好的修养。但实际上,对于在美国大公司工作多年的李彦宏来说,他知道怎样去营造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工作空间。百度公司一直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这个工作模式不仅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拥有了对工作的自主权,也让他们更勇敢地表达自己在工作中的看法。

李彦宏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开会时,经常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我,因为在公司已经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于是有人敢于并且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我的面子并不重要。”不看重面子的李彦宏,似乎失去了发火的理由。

鲁豫:是你的脾气真的这么好,还是你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李彦宏:我是个慢性子。很多人生气是因为他遇到了突发事件,所以一下就爆发了。而我在面临事情的时候,会“噌”地过一下脑子,然后再想想这事有多严重。所以我的怒气有时候是慢慢释放出来的,大家不见得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也有着急的时候,他们没见过,但是跟我打交道的投行他们见过。当初上市的时候,一天一天的日程表,哪一天要完成哪一项任务,这些都是很紧张的。如果完不成的话我就会发火。

常被外界提及的发火的例子,是李彦宏在百度“竞价排名”的经营模式上与股东们发生争执的事件。“竞价排名”是李彦宏经过市场调查之后寻找到的一种盈利模式,基本特点是按点击付费。用他的话说,可以达到坐地收钱的效果。但是这种运营模式却很难有说服力,因为在用户市场看来,搜索信息与广告挂钩的时候会有失信息的公正性。而竞价排名之后,百度也一直受到业内的争议。百度的竞争对手谷歌就曾举办一个声势浩大的业界讨论会,把矛头指向“中文搜索引擎”的公正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在业界看来,脾气再好的李彦宏也有发火的一天,但是对于李彦宏而言,这次发火是有必要的。事后,李彦宏拿到了公司第二笔融资基金——一千万美金。而投资商也告诉李彦宏:他们并非是被他的理由所打动,而是被他的坚持所打动了。

鲁豫:你们公司的员工说你平常特别喜欢跳舞。

李彦宏:我的爱好挺多,但是没有太多时间去做。其实我会的也不多,反正自己高兴就瞎跳。我学过集体舞,国庆35周年的时候到天安门广场去跳舞,我是其中的一员。

“我作为那时唯一的理科生参加了学校的五四辩论赛,我听了各种各样的讲座:气功、哲学、电影,我参加了合唱团,还在国庆的时候到天安门广场去跳集体舞,我尽情地享受着北大带给我的各种机会,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思路,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很精彩。这让我逐渐形成了不轻信、不跟风的思维方式。对于我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北大四年让我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李彦宏在北大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我有时候跟别人说看黄色网站都是我的工作,一般人没有这种条件

鲁豫:你还喜欢玩儿杀人游戏?

李彦宏:对。整个北京IT圈杀人游戏的氛围是我给带起来的。因为2000年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出去玩儿,百度员工给他们介绍了这个游戏。后来就开始在记者圈里头传,现在好像整个北京IT领域都有这么一个风气,有事儿没事儿就去玩儿杀人游戏。

杀人游戏的规则至今在百度的贴吧里贴着,游戏概述是:“这是一种锻炼表达能力、判断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的角色游戏。每一个参与游戏的人都将被游戏深深地吸引。游戏让压抑的人彻底放纵,快乐是游戏的全部,在游戏中没有了彼此的诚实和信任,你要做的就是杀死所有人直到胜利,而这个过程中你要孤立和团结你需要的人,游戏让你轻松愉悦,你就是游戏中快乐的、优秀的、出色的演员。”

李彦宏在工作之余引领了这样一股游戏的风潮。但是,同事对李彦宏的评价是:“在玩儿杀人游戏的时候他适合做法官,但是他不适合做坏人,他也不适合做一个正在被别人误解为坏人的好人。”

鲁豫:你现在能有多少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

李彦宏: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因为我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明显的界限,比如,上网到底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也说不清楚。本身上网就是我的一大爱好,但我的工作也是上网,甚至我有时候跟别人说看黄色网站都是我的工作,一般人没有这种条件。

鲁豫:你的工作跟黄色网站有什么关系?

李彦宏:有关系。做搜索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作弊。有一些网站本来别人搜索的东西跟它不相关。但是它希望排到比较好的位置,所以就去作弊,在自己网站上堆砌一些关键词。而黄色网站是最喜欢作弊的,所以你得琢磨它作弊的习惯、使用的手段等。

因为工作内容的关系,在中国互联网的领头羊中,李彦宏和他的百度一直是最受争议的一个。“三鹿奶粉”“医疗竞价”等事件,时不时地会将李彦宏和百度推到风口浪尖,站在道德法庭前,接受来自各界舆论的拷问。而且,百度内部员工的正常离职也会让外界的猜测纷纷而来。但是,这些在李彦宏心里都有一个很清楚地认识:这些事件的根源是搜索引擎技术的必然。

业内的分析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搜索是互联网上的‘裁判’,它的排序规则就是裁判手中的哨子,掌握着种种生杀大权,被赋予了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始使命,也就天然地承担了道德标杆的角色。”(摘自《时代周报》)

从一开始做百度就发现有白头发了。我觉得百度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鲁豫:你有觉得完全迈不过去的时候吗?或者说有特别崩溃的时候吗?李彦宏:我从一开始做百度就发现有白头发了。每天都很操心,每天早晨一起来就要看一些相关的数据,看一看业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些东西可能会对百度产生影响。晚上睡觉之前,还想一想我团队的这些人是不是都被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他们有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来。

百度一路走来,已经走过了大大小小的很多危机,这些危机随时都有可能让百度一夜之间不复存在:第二轮融资,纳斯达克崩盘,竞价排名的是是非非……但这些危机的来来去去,我们始终没有看到李彦宏慌乱的身影。他一直谦和有加、有条不紊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意林》杂志曾经有一份针对90后名为“90后,你最尊敬谁”的调查。在这个“尊敬”二字似乎已被遗忘的时代,李彦宏在90后们写出的答案中位于前列。

鲁豫:我看了一下你的百度贴吧,“百度李彦宏吧”里给你的留言分为几种类型。最多的类型是赞扬型,还有一种是求职型的,来找你找工作的人很多。你会理这些人吗?

李彦宏:我一般会把我认为说得靠点儿谱的人转到我们相应的部门去,让他们去看一下。

鲁豫:比如这个留言,“我是一个学中文的青年,我有一个关于信息搜索的创意,可能价值上亿美元,希望与您联系”。会有很多这样的人啊,但是他们说的也不一定全是真的,你理还是不理他们呢?

李彦宏:这也是我觉得很棘手的一个问题。我每天都能收到很多这种电子邮件,大家都觉得自己有很好的创意,可能会扭转百度现在的状况,或者让我们多挣几亿美元。但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没有精力去一点一点搞清楚,所以很遗憾,大多数这样的E-Mail都不了了之了。如果写了点具体东西的,我会转到相应的部门,让部门人员去看一看。

李彦宏当年刚回国的时候,百度是招聘了数月才找到5个员工。虽然每天都能接到这样的留言数千条,他还是相信网上不乏真正的人才,而且也期待有更适合百度的人才。

“我的理念一直是找比我厉害的人,找业界最强的人。每一个位置空出来,我马上就想,如果说全世界的人随便我挑,我会让谁来做这个位置?想好后,我就去找这个人,看他能不能来。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来,我就再去找下一个,直到找到合适的人为止。所以,百度能够发展到今天,找对了人是一大重要保证。”

——摘自《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李彦宏的偶像魅力不仅激励着国内的莘莘学子,也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中掀起热潮。2009年9月17日晚,李彦宏应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考文中心(Cowin Center)大礼堂发表了题为“把握中国机遇,你准备好了么?”的主题演讲。当天下午消息一发出,就接到2000多人的报名。由于活动场地有限,数百名同学无法进入现场,却都站在门外听完了整个演讲。

会后,因为粉丝们十分热情,以至于工作人员不得不出于安全考虑,安排李彦宏从通向礼堂后门的一条秘密通道离开。而更令李彦宏意外的是,他还收到了上百份求职简历。

大幕才刚刚拉开一点点,人们只是看到了缝里面美妙的景色,还有很多美妙的景色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

鲁豫:百度今天的一切,你觉得比你想象的更好,还是一切就是在你的想象之中?

李彦宏:基本上在我想象之中。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太多事情要做。以前公司小,我觉得员工能达到两千多人的时候,就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公司了。现在这个网页检索,当初五个工程师做一个搜索引擎,也觉得做得很不错。但现在五百个工程师的时候,每一个工程师都还特别忙,还有做不完的事。这说明当你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你可做的东西更多了。我们总觉得整个游戏才刚刚开始。我们未来能够做成的事情跟现在相比,真的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是很多人现在还难以想象的事情。

鲁豫:会不会偶尔想想,这一切我做得还是挺不错的?

李彦宏:不多。我很少去想我们过去都做了哪些事情,或者现在百度真是挺了不起。我经常想的是两年之后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我怎么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比如今年进来的百度员工,可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百度现在已经有两千多人了,属于我的机会在哪里?已经没有成长空间了吧?我来了就是一个小螺丝钉吧?他们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他们不知道,在他们之前的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来的人,进来的时候也在问同样的问题:百度现在都已经五十人、五百人了,我还有什么成长空间吗?不会再发展了吧?两年、三年、五年之后,等他们再回想此时的想法,就会发现非常可笑:怎么那时候我已经觉得很大了呢?那时候真小啊!我们2003年的时候公司开会,能够坐满一个这样大的阶梯教室就觉得很了不起。可是到现在已经没有一个阶梯教室能盛得下百度的所有员工了。这变化是非常快的。

鲁豫:你现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仍然有最初的那种激情吗?

李彦宏:有。因为我觉得这一切刚刚开始。大幕才刚刚拉开一点点,人们只是看到了缝里面美妙的景色,还有很多美妙的景色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我希望能把这个大幕真正地拉开,让大家都能看一看。

2009年11月17日,百度举办了乔迁典礼。李彦宏在乔迁仪式上表示,百度已经从创业之初的七个人发展到如今的七千员工。这次搬迁正值百度成立的第十周年,希望这会是百度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百度的不断壮大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千变”的李彦宏,脾气温顺但喜欢跳舞,喜欢种菜最后却厮杀商场如战狼,对员工宽容却永远都不知满足……或许正是这样的千变千面,才最终成就了百度的王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