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善骑射,五岁时第一次被义父放于马背上,还没坐稳就被甩下马背,起先是好言相教,之后便是怒斥和马鞭了,从小到大,也不知道挨了多少马鞭,从马背上摔下来了多少次,被马蹄踩踏的次数不说十次也有八次了,现在不也好好的?
以他的话来说那就是“怿女美,怿花娇,牡丹花下可死,其他啥也不能死”。
半天的脚程,以他的骑术自然也不必耗费多少时间。
到了。
碎叶城,依山傍水,东临仙女湖,北靠仙女山,西抵森林,南为平原,一路南下即可直达中原。
这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即便北方的天气严酷,仍是阻止不了碎叶城成为北方最为富饶的一座城市,有北方小江南之称。
当年多战事,这碎叶城在北方可是仅次于雁门关的军家重阵,上可为雁门关补给,下可屯兵御敌,从某方面来说,碎叶城的重要性甚至要超雁门关。
倘若有朝一日雁门破,碎叶城也就成了阻止敌军南下的唯一屏障,说是重中之重也不为过,只不过细究起来又被朝中大臣认为这一猜想是杞人忧天,雁门关踞险而立,陡峭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山脉尽头是前朝依山而建的厚实城墙,绵延数以万里,就是当年北方蛮子兵力最为强盛之时,三十万铁蹄铮铮而来,不也被三万士卒拒之关外,未能寸进分毫?
自打雁门关修建以来,就从未有过关门破碎的一天,少量兵力即可抵御百万雄师,大有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气。
所以这碎叶城的军政地位如此显来反倒有些鸡肋了。
一路南下,首当其冲的便是仙女山了,山中多植被,种类颇杂,自有四季常青的水杉松树之流,也有红似离火黄似南橘的红枫黄杏,自山巅向下眺望,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如此美景,自然也吸引着大量年轻才子佳人,江湖侠客到此凭栏远眺,也成就了不少对眷侣鸳鸯,倒也传出不少美谈。
仙女山上有一条河,河水清澈见底,自山巅缓流直下,直穿入城,最终汇入仙女湖。
有精明者在山顶依水修筑茅舍,一来可供游人喝茶解渴,二则租借竹筏,下山可乘筏而归,实在是打足了如意算盘,虽说不是赚的盆满钵满,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叶知秋到了山顶也就准备弃马乘舟,原因无他,山路颠簸,即便他的骑术再高明也不可避免,对萧四海的伤势没有半点裨益。
此刻的茶铺酒肆已围坐了不少上山游玩,在此歇息的旅客,点上一盘精致的桂花糕,一壶香醇的桂花酿,秋风拂面,只叫人惊觉原来秋意已如此深浓。
若非有要事在身,叶知秋定不会辜负如此美景,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就收回视线,轻轻一跃跳下马车,给马儿解开拉车的缰绳,轻柔拍着它的脑袋,道:“走吧,现在你自由了。”
看着那匹只是短暂相处的枣红马匹消失在视野中,叶知秋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马儿算是他们的另一条生命。
将萧四海抱出马车,也不管对方脏到发臭的衣服是否会弄脏自己这一身锦绣华服,缓步向河边租借竹筏的船家走去。
一位翩翩公子抱着一个落魄乞丐,这般鲜明的对比自然惹来不少古怪目光,起初在一些在茶铺酒肆休息的二八少女见到惊为天人的叶知秋眼中都绽放精光,秋波频频,可当那一身乞丐装扮的家伙出现后,这群怀春少女便纷纷皱起了眉头,尤其是那股相隔很远就令人作呕的恶臭扑鼻而来,更是让她们好感全无。
甚至连船家眼中都满是嫌弃的神色,租借一次竹筏也才不过三十文钱,若是租给对方导致其他租客不再租用这艘竹筏的话岂不是亏大了?
这点小心思自然逃不过熟谙人情世故的叶知秋的眼睛,也不多做解释,只是平静的递过去一两银子。
一副精明市侩商人的船家见到银子后立马换了副嘴脸,一两银子足够他做十条新的竹筏,别说租船,就是让他做那掌船的船夫都可以。
眉开眼笑的接过银子,亲自取来一根自认为最趁手的竹竿,一脸献媚的道:“公子若是腾不开手,小老儿可替公子做些撑船的蛮力差事。”
叶知秋不置可否,河水本就顺流而下,甚至就连那根竹竿都只是用来缓速的,何来蛮力之说?
见对方不作答,船家赶忙道:“公子大可放心,这是小老头自愿的,不收您的钱。”
叶知秋这时才打量了对方一眼,这人知天命的年纪,一身褐色的棉衣套在矮小精瘦的身上显得特别空洞,极不熨衬,最让人难忘的恐怕就是那一双眼睛了,细小狭长却直放精光,十足十的精明模样。
这样一个人会做亏本的买卖?
不管对方什么目的,叶知秋倒也来了兴趣,将萧四海放在竹筏上,浅笑着应道:“那就劳烦老丈了。”
见这公子哥答应下来,船家顿时喜笑颜开,那一双眸子眯得更细了,几乎看不见了眼珠,也不敢多做耽搁,干脆利落的解开船栓,赶忙上船,手中竹竿向岸边轻轻一借力,筏子立即动了,顺流而下,缓缓驶向碎叶城。
叶知秋悄然立于船头,秋风习习,使得那一袭华贵长袍在脚边轻摆,船尾撑船的小老头只见对方负手而立,说不尽的名仕风流。
他撑船这么多年,见过的风流剑客、豪阀子弟自然不在少数,要说有如此气质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给竹筏缓了缓速度,老汉望着那个高挑背影问道:“公子到我们碎叶城来观景的?”
碎叶城万千灯火燃九天的奇景可谓是传遍了周围的大小州郡,每年的中秋节都有不少公子哥携带俏丽佳人慕名而来,他这些年也早已见怪不怪了。
叶知秋的这一身打扮,自然而然的让他当做是某个大家族出来游玩的多金少爷,只不过这人特立独行,带的不是神仙美眷,而是一个乞丐罢了。
有钱人的想法本就是那么千奇百怪,他一个平民百姓再怎么琢磨也琢磨不透。
“都说碎叶城的中秋在漠北这边堪称一绝,更绝的便是那大湖之上船摇床更摇的旖旎风光,在下早就慕名已久,我辈人士若是不到此走上一遭,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叶知秋手抚折扇转身,递过去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老汉先是一愣,随即与他气质极其不符的爽朗大笑道:“哈哈,公子倒真是性情中人,年轻人自当如此啊!”
不等叶知秋说话,老汉继续道:“要说咱们碎叶城脂粉勾栏确实算是一绝,捎上三两娇媚游湖泛舟、饮酒吟诗,那才叫一个快活!”
“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年轻的时候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去那万花丛中走上一走,不说采到花蜜,好歹也可以闻闻香味见见世面不是?只是那时候穷啊,也就只敢想想,到后来娶了婆娘,也有几个闲钱了,奈何家里管得严,这不,我这身衣裳就是家里那老太婆缝的,故意做大一圈说是可以多穿几年,现在啊,就是有这心也没那个胆咯。”
老汉打开了话匣子,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将憋在肚子里多年的怨气吐了出来,叶知秋莞尔一笑,调侃道:“老丈若是真想去,在下可做东带您去那胭脂地里走上一遭,说不定到时还能梅开二度呢。”
老汉老脸一红,咧嘴道:“公子可别拿小老儿开玩笑了,你也知道,老娘们啥也不会就会嚼舌头,眼线可多着呢,要是让她知道我去逛青楼那还不得要了我这条老命。”
“人生在世,总得提着胆子去做那么一两件事的。”
“可不敢可不敢,也就是过过嘴瘾,听说一些富家子弟有互赠侍妾的,不知真假,公子你给说说?”
……
竹筏上一老一少越说越不搭边,岸上的人看到的尽是风流倜傥,士子无双,殊不知两人谈笑风生的竟是些不荤不素的言语,若是让那些怀春少女听入了耳去,指不定得红着脸骂上一句下流坯子。
临近碎叶城,那船家突然问道:“公子初到碎叶城,恐怕还没有落脚处吧?那些烟花地咱不懂,但要说酒楼客栈咱可是门清啊,要不小老儿给你推荐几家?”
叶知秋点头同意,眼中闪过一抹不着痕迹的笑意,他现在算是知道对方的意图了,这其中的门道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
绕了一大圈终归还是因为银子,像他们这样的人自然和城中的客栈很是熟络,暗中自然也存在利益关系,要是给客栈送去一头肥猪,之后也能从客栈那边拿到一笔趁手的银钱。
显然对方是把自己当做了那些初入江湖,多金好骗的世家子了,对此叶知秋看破不点破。
这么大一座江湖,哪里有想象中那么多的诗情画意,里面自然有一套吃人不吐骨头的残酷法则。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说起来倒是顺天而为。
一个撑船的船夫就有这么些小心眼,那些大湖里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更是层出不穷。
再往上说,那些高堂大庙里的读书人又怀揣了多少好心思了?读书人杀起人来才最是可怖,笔锋横杀百万人,想来就让人肌体生寒。
就是这样一座江湖,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湖底尸骨累累,却仍有无数人前仆后继,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