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元帅以他的“贝雷帽”著称。他在这种扁软羊毛质料的小帽上,缀上他指挥手下主要单位的队徽,还经常穿着一件套头衬衫。他树立了一个随便、舒适的形象,哪怕是在战斗最激烈之际。官兵们只要见到一位头上戴着缀满队徽的软帽、穿着一件套头衬衫的人,立刻就知道是他们的司令官来了。
领导者是企业的领头人物,他们内在的智慧、气质和外在形象好坏对他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外形猥琐、精神萎靡的领导者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尊敬。虽然外表和形象与个人能力、素质相比,不过是外在因素而已,但是有时这种外在因素也会影响领导者工作的开展。
因此,培养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个人魅力是领导者树立领导威信和培养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培养个人魅力,能加深员工对领导者的尊敬,能对树立企业形象起到模范作用,能给团队凝聚力注入强大的黏合力。
[老板修炼法则]
培养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很难想象一个外形猥琐、精神萎靡的领导者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尊敬。
29. 不要急着当老大
穆罕默德说过:“一滴水的最好去处是什么地方?那就是大海。再有本事的人也不过是一滴水,大众才是那片大海。”
当“老大”不容易,因为不论研发、行销、人员、设备,都要比别人强,为了怕被别的公司超过去,便不断地扩充、投资。换句话说,要花很多力气来维持“老大”的地位。这样太辛苦了,而且一旦没弄好,不但老大当不成,甚至连想当老二都不可能。
不只从事企业经营如此,上班拿薪水也是如此。像主管就是该部门的“老大”,这老大为了保住他的位子,不但要好好带领手下,还要和上级搞好关系,以免遭人排挤。有功时,主管当然功劳第一,但有过时,主管也是责无旁贷。然而相对来说,当副主管的就没这么多麻烦了,表面上看来他不及主管风光神气,但因为有主管遮风蔽雨,可省下很多辛苦。何况也有当副手时没事,一当主管就出毛病的,所以很多人宁可当副手却不愿当主管。可见当“老大”的难处。
虽然说做“老大”有很多难处,但绝无劝阻人当“老大”的意思,如果谁有当“老大”的本事,也有当“老大”的兴趣和机会,当仁不让未为不可,也自有其风光所在!
因此,做事或经营企业,从老二、老三或老五做起都没关系,最好不要急着当“老大”。但也有一些暴发户“得志便猖狂”,平日里表现得态度傲慢,飞扬跋扈,爱以物炫人、以钱压人。但俗话说“猪胖了迟早有人杀”,卖弄到最后,其结果是把自己卖了!
[老板修炼法则]
一滴水的最好去处是什么地方?那就是大海。再有本事的人也不过是一滴水,大众才是那片大海。
30. 选择在你最风光的时候离开
孙武是我国春秋战国时的著名军事家。当时楚国一直是全中原诸国畏惧的大国,孙武所在的吴国根本不是它的对手,但却在孙武的策划下击败楚国并打下了国都郢都,致使楚国一蹶不振。
破楚凯旋,论功当然孙武第一,可是孙武非但不愿受赏,而且还执意不肯再在吴国掌兵为将,下决心归隐山林。吴王心有不甘,再三挽留,但孙武去意已决。
吴王派伍子胥去劝说,孙武见伍子胥来了,遂屏退左右,推心置腹地告诉伍子胥,说:“你知道自然规律吗?夏天去了则冬天要来的,吴王从此会仗着吴国之强盛四处攻伐,当然会战无不利,不过从此骄奢淫逸之心也就冒出来了。要知道,功成身不退,将后患无穷。现在我非但要自己隐退,而且还要劝你也一道归隐。”
可惜伍子胥并不以孙武之言为然。孙武见话不投机,便不再多说。从此,飘然隐去,不知所终。
后来,果如孙武所料,吴王阖闾与夫差两代穷兵黩武,不恤国力,最后养虎贻患,栽在越王勾践手下,身死国灭。而那个不听孙武劝告的伍子胥却早在吴国灭亡之前就被吴王夫差摘下头颅挂在城门上了。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老板都会“杀功臣”,但功臣被“杀”也总是有原因的。
就功臣这边来说,有的自以为帮老板打下了天下,自己正可以握重权、领高薪,甚至威胁老板顺从自己的意志;有的因为功绩不凡,颇受下属爱戴,因而结党营私,向老板勒索权力;有的则不断对外炫耀自己的功绩,功高盖主……
总之,功臣让老板产生威胁感、被剥夺感,老板自尊被损,又不愿功臣成为负担,于是不得不假借各种名目把功臣“杀”掉。
功臣不会必然被“杀”,但被“杀”的可能性永远存在,因此与老板共处得越久,危险性越大。不如在老板还珍惜你时,以最风光的方式离开,为自己寻找另一片天空!也许你走不掉,至少这个退的举动也是一种甘于退避的表态。也就是说,只有老板的名字,你的名字消失了,一切荣耀归于老板,你从此“没有声音”。也不可提当年勇,你一提,不就在和老板争锋头吗?他是不会高兴你这么讲话的。
[老板修炼法则]
功臣不会必然被“杀”,但被“杀”的可能性永远存在,因此与老板共处得越久,危险性越大。不如在老板还珍惜你时,以最风光的方式离开,为自己寻找另一片天空!
31. 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要是你被别人恶意批评的话,请记住,他们之所以做这种事情,是因为这事情能使那些人有一种自以为重要的感觉。这通常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别人注意。很多人在骂那些教育程度比他们高,或者在各方面比他们成功得多的人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满足的快感。
大概很少有人会认为耶鲁大学的校长是一个庸俗的人,可是曾担任过耶鲁大学校长的摩太·道特,却以能够责骂一位总统为荣:“我们就会看见我们的妻子和女儿,成为合法卖淫的牺牲者。我们会大受羞辱,受到严重的伤害。我们的自尊和德行都会消失殆尽,使人神共愤。”
这几句话听来好像是在骂希特勒,对不对?但不是的,这些话是在骂汤玛斯·杰弗逊。哪一个汤玛斯·杰弗逊呢?想必不是那位不朽的汤玛斯·杰弗逊吧?那个写独立宣言的、那个民主政体的代表人物?可是一点没错,说的正是这个人。
你知道哪一个美国人曾经被人家骂做“伪君子”、“大骗子”和“只比谋杀犯好一点点”吗?有张报纸上的漫画,画着他站在断头台上,那把大刀正准备把他的头砍下来;在他骑马从街上走过的时候,一大群的人围着他又叫又骂。
他是谁呢?他就是美国的国父乔治·华盛顿。
如果我们因为不公正的批评而忧虑的时候,请记住这样一句话:
不公正的批评通常是一种伪装过的恭维,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老板修炼法则]
不公正的批评通常是一种伪装过的恭维,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32.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一天,居里夫人的一个女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于是大吃一惊地问:“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守着,否则将一事无成。”
名誉毕竟是人的身外之物,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更重要。为了追求身外之物的名誉,甚至送掉性命,就是舍本逐末。我们社会上有很多先进人物,知名人士,他们常常在这种名誉下,生活得很苦很累,失去了常人生活的乐趣。他们总是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就像给自己带上了名誉的枷锁,失去了生活的自由。
不为虚名所累,就是不把名看得太重,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要被花环、桂冠迷住了眼睛。你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开这一切身外之物,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不因小成就妨碍自己的大成功,这样,才能使你获得真正的荣誉。
[老板修炼法则]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守着,否则将一事无成。
33. 要顺应潮流
历史上凡是阻碍大局的人,没有不遭祸害的。因为阻碍与被阻碍者是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它们之间没有存在共同的利益。刘备杀张裕,诸葛亮为他求情,刘备说:“芳草和兰草有什么罪!罪就在生长得不是地方。”宋太祖赵匡胤讨伐南唐李煜,徐铉请求暂缓用兵,太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酣睡有什么罪?罪在睡的不是地方。
古代还有一件奇事:狂人的后代花士兄弟二人,对上不向周天子称臣,对下不同诸侯结交来往。自己在原野上耕种,吃从地里长出来的东西;自己在原野上凿了口井,喝从井里面拎上来的水。这明明是空谷幽兰,明明是酣睡在自己家榻上,似乎可以免掉祸害了。但姜太公来到丘后,首先就把他们杀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太公在这个时候,正想用官爵俸禄驱使豪杰,偏偏有两个不肯接受官爵俸禄的人横空拦阻在前面,如何容得他们?
逢蒙杀死后羿,是先生阻碍了学生的路;吴起杀死妻子,是妻子阻碍了丈夫路;汉高祖要求分杯羹,是父亲阻碍了儿子的路;乐羊子吃羹(儿子的肉做的),是儿子阻碍了父亲的路;周公杀管叔鲜、蔡叔度,唐太宗杀李建成,是哥哥阻碍了弟弟的路。
可见路线冲突了,即使是父子兄弟夫妇,都要起杀机的,更有何亲情义气可谈!
[老板修炼法则]
历史上凡是阻碍大局进展的人,没有不遭祸害的。因为阻碍与被阻碍者是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它们之间没有存在共同的利益。
34. 永远不要回头看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
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这让我们想到了跳远、跳高、飞机、火箭……石头总是要往下落的,但速度改变了一切。打水漂的经验告诉我们,石头在水面跳跃,是因为我们给石头一个方向,同时赋予它足够的速度。
人生也是如此,没有人为你等待,没有机会为你停留,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能会赢。美国最负盛名的棒球手佩奇说:“永远不要回头看,有些人可能会趁机超过你。”《阿甘正传》中,那个可爱的阿甘抱得美人归后,有人问他爱情心得是什么,他说:“我跑得比别人快!”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赶在别人前头,不要停下来,这是竞争者的状态,也是胜利者的状态。如果成功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赋予它足够的速度。
[老板修炼法则]
永远不要回头看,因为有些人可能会趁机超过你。
35. 适当的孤独是人生的一种修炼
一个人越是不同凡俗,就越伟大,也越孤独。孤独使他更加深刻、更加明智地观察生活。
也许是因为人类的孕育过程就是孤独的,要独自在母体中进行孤独的预演,而不像群生的浮游生物那样,从生命形成的一刹那,就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处于一种“社会化”的状态。因此,伴随我们人生的除了社会之外,也还有孤独。这种深层次的孤独,促使我们在生活中要有适当“孤独”,一个人独处。
一个人适当地独处,对我们的人生不但没有坏处,反而可以培养一个人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在一定的社会里才能健康成长。但是,不知道你是否留意,婴幼儿是很喜欢一个人玩耍的,即使有家长或别的孩子在场,他也很少顾及。这或许是孩子在母体中独处的一种记忆吧!老人不喜欢孤独,但却喜欢独处,像是对母体中独处的一种美好回忆,在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我们都表现出一种生命本原的色彩。这不能不说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我们所以说“适当的孤独”,为的是和诸如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以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抛出人群的茕茕孑立的孤独相区别,后一种孤独对人生只有坏处绝无益处。“适当的孤独”,是人生某种独特价值的秘密阵地,是容纳难以摆脱的情感的舞台。这种孤独,在繁琐的世界中寻找简练,在闹市中寻找静谧,在世俗的冲击中寻找脱俗,在违心的随俗中寻找自洁,在不平的人生遭际中寻找平静。可以说,适当的孤独是我们人生的一种修炼。
[老板修炼法则]
一个人越是不同凡俗,就越伟大,也越孤独。孤独使他更加深刻、更加明智地观察生活。
36.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从容淡定
一位企业家曾谈起他遇到的两种人。
有个性急的人,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遇见他,他都表现得风风火火的样子。如果要同他谈话,他只能拿出数秒钟的时间,时间长一点,他就会伸手把表看了再看,暗示着他的时间很紧张。他公司的业务做得虽然很大,但是开销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工作安排上七颠八倒,毫无秩序。他做起事来,也常为杂乱的东西所阻碍。结果,他的事务是一团糟,他的办公桌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堆。他非常忙碌,从来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东西,即使有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去整理、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