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一个人,与上述那个人恰恰相反。他从来不显出忙碌的样子,做事非常镇静,总是很平静祥和。别人不论有什么难事和他商谈,他总是彬彬有礼。在他的公司里,所有员工都寂静无声地埋头苦干,各样东西安放得有条不紊,各种事务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他每晚都要整理自己的办公桌,对于重要的信件就立即回复,并且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尽管他经营的规模要大过前述商人,但别人从外表上总看不出他有一丝一毫的慌乱。他那富有条理、讲求秩序的作风,影响到他的整个公司。因此,他的每一个员工办起事来也都极有秩序,一派生机盎然之象。
只要工作有秩序,处理事务有条有理,绝不浪费时间,不扰乱自己的神志,你做事效率就会极高。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的时间也一定很充足,你的事业也必能依照预定的计划去进行。
今天的世界是思想家、策划家的世界。惟有那些办事有秩序、有条理的人,才会成功。而那种头脑错乱,做事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的人,成功永远都和他擦肩而过。
[老板修炼法则]
今天的世界是思想家、策划家的世界。惟有那些办事有秩序、有条理的人,才会成功。而那种头脑错乱,做事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的人,成功永远都和他擦肩而过。
37. 伟大的目标成就伟大的事业
三国时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当初有实力的主要有曹操、刘备、孙权、袁绍、刘表。
曹操“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在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志向比曹操略差些,也算得上盖世英雄。
孙权属“继承父兄遗产”而得国,但也不是泛泛之辈。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士民富庶,足与魏、蜀鼎立,偏安江东。
反观河北袁绍就差多了。他出身四世三公,起点高,名声大,拥数十万之众,谋臣无数,战将如云,也曾有兴汉灭贼之志,但徒有虚名,属“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之辈,被称为“羊质虎皮”、“凤毛鸡胆”,为后世唾笑。
还有刘表,领荆襄之地,地沃利广,豪杰众多,但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甘为井底之蛙,本有进取中原的绝好机遇,但他却以“吾坐踞九郡足矣,岂可别图”而自足。
这其中,以曹操的目标最远大,当然是曹操最终能成就更大的伟业。正如史官赞诗所言:“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子孙。”
有了远大的目标,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
人们获得的成就大多是自己所企盼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永远不可能成为元帅”。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确定只走十公里的路程,在走到七八公里处便会因松懈而感到很累,因为目标快到了。但如果要求走二十公里,那么,在七八公里处正是斗志昂扬之时。
[老板修炼法则]
伟大的目标定会给心智留有较大的空间,我们才不会被限制,才能追求更大的成功。
38. 明大局,识大体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崇祯皇帝,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打进北京的时候,在现今的景山公园的一棵树上上吊自杀,作为一个朝廷的结束。崇祯成了人们不耻的人,可他的另一面却为许多人所不知。他励精图治、勤于朝政,而且朴素、节俭,这在中国历代的皇帝中也不多见。但他的节俭却走向了吝啬一端,并由此而直接葬送了他的政权。
1644年正月,已经在西安建立政权的李自成,其百万大军攻下平阳和太原,此时的明朝政权岌岌可危。这时,崇祯召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还有户部、兵部的官员讨论放弃宁远、调吴三桂回京事宜。吴襄说,吴三桂回京大约需要100万两的军需,而崇祯却舍不得。这样,只好坐困北京。但北京的守军也需要银两,而国库里只有40万两,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崇祯就骂户部大臣。因情况紧急,大臣们上疏奏请皇上拿出自己的内币,以充粮饷。崇祯还是舍不得,说内币已用尽。左都御史李帮华急了,说社稷已经到了这般地步,皇上还吝惜身外之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崇祯就是不往外拿钱。结果,在李自成打进皇宫后,发现宫里有银子3700万两。
一个领导者,尤其是运筹全局、决定群体命运的领导者,在关键时刻,因自身弱点而导致全局的失败,这确实是令人疾首的。清朝将领胡林翼说:“为统将者必明大体,知进退缓急机宜;其次知阵法,临敌决胜;又其次勇敢,此大小之分也。”
[老板修炼法则]
因小失大,是为官者大忌。
39. 具有儒商风范
文化和经济有相通之处,比如中国儒家的思想学说、道德观念对于现代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如今很多成功的海外华商都信奉儒学教义,具有儒商风范。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深知做生意和做人一样,都要讲德行,富贵不淫,生活节俭;在商务交际中重信誉,守信用,以诚待人;在经商经营中,他们重视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能以仁爱之心对待同事员工,使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充满祥和的瑞气。
商人多一点书卷气,不仅能够在交际中多一些谈话趣味,容易给人以信任感,更重要的是自己也可多几分自信和选择,在交际中善进善退,应付自如。在现代社会中,商界也颇讲究知识、修养和格调。生意做得越大,对此要求就越高,慕名慕才而来的生意就越多。而知名度也更明显体现出一种商业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生意人本身的文化修养在商务交际中的意义就越来越大,成为一种看不见的财富。
具有学者风范又精通经商之道的人在中国古已有之,像子贡、范蠡等,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儒商。到了明、清之际,中国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儒与商的结合就更加密切了,很多儒士经商取得很大成功,名声大振。而在商界,做生意不忘“雅好诗书”,互相诗文酬唱,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儒商传统。
可见,儒商风范在商务交际中很具有优势。就是根据常理来说,谁都不怎么喜欢毫无趣味、满身都散发出铜臭的人。
[老板修炼法则]
谁都不怎么喜欢毫无趣味、满身都散发出铜臭的人。
40. 做一个有修养和影响力的人
有很多事情看起来和书上讲的礼仪、礼貌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似乎是一件无足挂齿的小事,但是,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小节却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没有修养的举止,会彻底改变人们对你毫无瑕疵的外表的看法。
劳格娅从香港总公司到北京分公司出差,在国贸大厦里等电梯,待电梯停下,她正要进门,一个头发油亮、穿着西服的男人一个箭步抢到她的前面。等进了电梯,她看清楚了,那是一个外表英俊的男人,他坦然、自信,根本不知道他的举动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
劳格娅说:“如果没有这个猴子般的举动,我会认为他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男人。但是我真为他的外表可惜,为他作为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而可怜。”后来劳格娅定居我国,在现代化的大厦里办公,对于这种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她说:“过去出门时,我以为前面的男士会像海外的绅士一样为我开门,结果我常常被撞到鼻子。现在我已经养成了绅士的风度,习惯地为在身后的男士拉开门,不过,我很少得到‘谢谢’的回报。”
很多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会认为,这看起来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让人上纲上线到“修养”的问题上,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是,仔细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内心里判断、评价一个人。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一句真诚的感谢,立刻会赢得我们由衷的赞赏:“真有修养,真懂得礼貌。”同样的道理,无论你是什么人,你在做什么,每一个场合,每一分钟,只要有人存在,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表现着自己的修养,人们根据你的举动来判断:“他是不是有修养和影响力?”其结果再简单不过了:有修养和影响力,人们就喜欢你;没有修养和影响力,人们就厌恶你。
[老板修炼法则]
有修养和影响力,人们就喜欢你;没有修养和影响力,人们就厌恶你。
41. 每天留给自己一点儿时间和空间
留给自己一点儿时间,专门用来思考和安排每天的活动,半小时、一个小时都可以。
这项工作最好是早上一开始就做。不接电话,不看邮件,也不闲聊。用这段时间专心考虑工作。
同时,在很多时候,领导者还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无论是工作上的空间也好,还是私人空间也好,只要能让脑子得到空闲就行。
[老板修炼法则]
留给自己一点儿时间,不接电话,不看邮件,也不闲聊。用这段时间专心考虑工作。
42. 成功了,再赢一次
1949年2月,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主力已被消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饮马长江,准备渡江作战,全国胜利指日可待,中国共产党马上要进入城市成为执政党了。朋友的喝彩,人民的感激,欢迎的掌声……真可以说“举世誉之”。面对成功,毛泽东一反常人之态,头脑冷静,坦荡从容。在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今后的路更长,工作更艰巨……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1991年1月15日,张瑞敏在《成功了,再赢一次》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成功,极富诱惑力的字眼,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在竭力追求,但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又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要想长胜不衰,只有学‘不死鸟’,自我革命,再赢一次。”
大凡从底层起步者,若能成为优秀人物,有两道很难逾越的坎儿需要跨越:一是心态,二是定力。生活在底层,随遇而安和心态不平衡是两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随遇而安让人胸无大志,而心态不平衡又让人充满破坏欲望难以以建设性的心态对待生活。
不死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没有人可以不死。但是我们的精神却可以传承下去,那就是每每在胜利到来之时,让我们努力,再向前走一步。
[老板修炼法则]
要想长胜不衰,只有学“不死鸟”,自我革命,再赢一次。
43. 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虽然存在严重的歧视性,但如果不作对象定位,不以偏赅全,还是有道理的。现实中的确有这样难以对付的人,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善于把握与下属的距离。
与下属的距离太远,你往往难以获得来自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听不到他们的心声,许多信息你就接收不到。在你下达一项命令之后,由于过分强调与下属保持距离,命令在下属手中执行时,你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过程失控。你不满意,下属也会有很大意见。这是你逼他们“远之则怨”。
有人认为明朝的灭亡,从万历皇帝朱翊钧就开始埋下了隐患,因为他二十多年不上朝,拒绝与大臣接触,不了解臣属们的情况,更不知道外面的真实信息。
你要想坐稳自己的椅子,还必须加强与下属的交流,与下属之间保持经常性的信息沟通,就能使彼此统一步调和意志,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君子和而不同。”与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使自己的领导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老板修炼法则]
要善于把握与下属的距离。
44. 抑制住自己一步登天的冲动
华人首富李嘉诚有很多经商的哲学值得我们学习。有一次,记者问他的儿子李泽楷:“你父亲教了你一些什么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父亲什么赚钱的方法也没有教,只教了我为人处世的道理。”记者觉得吃惊,不肯相信。李泽楷解释说:“父亲跟我说,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或八分是合理的,那么拿六分就可以了。”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每让出的一分利都让别人知道和李家做生意,是一件双赢的事,这给李家带来了数百倍于小利的人脉资源。想想看,虽然他只拿六分,但现在多了100个人和他做生意,他现在多拿多少分?假如他拿八分的话,又会有多少人乐意和他合作?
一个有成就的商家,多数情况下能抑制住自己一夜暴富的冲动,他们深知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财富也是由少到多,一步一步积累而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暴富的情况很少,大多数人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和艰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就不能贪图一时一事的小利。若鼠目寸光,为眼前小利所驱而坏了大计,实为不智之举。无论是上学、经商,还是为工、为农,只要是有远大目标的人,都不会去计较眼前的一点小利而失去更大的利益。道理人人都懂,但在生活中难免有人为利所驱,做下种种蠢事。要想获得长远的利益,有时不可避免地要牺牲眼前的小利益,这是常理,也是舍小取大最重要的内涵。
[老板修炼法则]
一个有成就的商家,多数情况下能抑制住自己一夜暴富的冲动,他们深知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鼠目寸光,为眼前小利所驱而坏了大计,实为不智之举。
45. 没有必要憎恨自己的对手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
对手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尤其是当对手强大到足以威胁到你生命的时候,敌人就在你身后,你一刻不努力,你就会有万分的危险和困难。
在你的人生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我能够想象,可我并不担心。因为敌人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对你造成威胁,但也可能成为你进取的动力。我想你一定听到过“死于安乐”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