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传统的味道
10188900000010

第10章 古运河畔,曾经大红大绿的岁月时尚

聊城东昌府,是山东省主要年画产地之一。风格独特的东昌府木版年画,曾沿古运河一纸风行鲁西、鲁南、鲁北各县以及泰安、济南和山西、河南、河北、东北等地,它承载着大吉大利、大俗大雅的乡村情感和朴素浪漫的梦想,成为民间美术史上的一个美丽神话。随着岁月的变迁,东昌府年画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它带给人们的喜庆与热烈,岁岁年年,历久而弥新。

聊城东昌府木版年画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2006年12月7日,我走进“江北水城”聊城,对东昌府木版年画进行了探访。

曾一纸风行古运河两岸

聊城市东昌府区文体局局长李广印告诉我,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在离东昌古城正南50公里的张秋镇开设了三家画店,经销年画、门神。后来,这三家之一的“刘振升画店”迁往当时聊城市东关清孝街,业务发展很快。由于此画店生意兴隆,经销年画、门神的行业应运而生,有的画店从外地搬来聊城,有的在各地经营。当时这些画店平时以经营色纸、帖套为主,到春节经营年画,其商品产地分布于原东昌府下辖的寿张、阳谷、聊城、堂邑、莘县等近二十个城镇和乡村。

到清末,东昌府出现了“五福祥”等二十余家较大的店面,它们资金雄厚,储备了大批的画版,因此常年开工。尤其是东昌府清孝街、铁塔寺一带的三个大作坊“羲盛恒”、“同顺和”、“同兴昌”,其商品价廉物美,生意兴隆。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岸边,南来北往的船队载着各地的商贩纷纷前来订购,有的商贩根据自己当地的风俗,拿着准备好的画样找刻版艺人印刷。东昌府年画近的销往鲁西、鲁南、鲁北各县以及泰安、济南、潍县等地,远的到达山西、河南、河北、东北。民国时期,东昌府木版年画达到鼎盛。近代,由于漕运的废止,运河断流,津浦、京汉铁路的兴修,京杭大运河给予鲁西北的地利日渐式微,丰富多彩的东昌府年画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它与烟波浩渺的东昌湖和气势恢宏的京杭大运河一样,已经成为聊城风物、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艺术成就首先归功刻版艺人

聊城市东昌府区文物所所长任佳斌带我去堂邑镇拜访刻版艺人。他说,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发展与其他产地的年画不同,有其独特的方式,即历来刻印分家,印工早期雇自张秋镇,刻工来自东昌府堂邑骆驼山一带。就艺术成就而言,东昌府木版年画应当首先归功刻版艺人。聊城在明清之际刻书业盛行,驰名中外的“海源阁”藏书有一部分是聊城本地刻版的,造就了一批刻工能手,刻版艺人是从为书籍雕刻插图开始,扩展到年画的创作。

与堂邑镇文化站站长孙树贵“会合”后,我们向许堤口村赶。在村口下了车,沿着一条小道穿过去,就是刻版艺人栾希魁的家。68岁的栾希魁说,往年一进入冬天,就陆续开始制版了。他的父辈、祖辈都是刻版的,到他已经是第八代了。他说,记忆中,村里干这个营生的很多,听老辈人讲,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一次就有十几个人同时去张秋镇和邯郸,一年四季刻版为生。有的则在自己家里刻,因为当时各地登门求刻版的也很多。堂邑镇文化站站长孙书贵介绍,木版年画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引起了清朝光绪皇帝的重视,他专门在皇宫设置御宴款待全国从事木版年画的艺人,仅堂邑镇许堤口村就有栾喜林、栾德仁等四名从事木版年画雕刻的艺人参加。

“现在不‘兴’这个了,好些年都不刻了,老版都没了。”栾希魁叹了口气,从柜子里拿出了他制版的家什,铲刀、刻刀、刮镰、弯刀等,一应俱全。“如果现在还‘兴’,我还能再刻。”他给我们介绍了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先在纸上画出图案的草样,然后糊在梨木板上,再沿着图样进行雕刻,制成木版。一张年画往往需要多种颜色,根据不同颜色的印刷需要,一张年画需要刻制五至七块模版,形成套版;印刷时,将套版的不同的模版固定好后,按照顺序依次摆放,在上面分别涂刷墨汁、亮青、大红、大绿等多种颜色,然后把纸张按工序依次铺在木版上,再用棕刷刷一下,带有各种颜色的图像就诞生了。栾希魁讲,当时一套新刻版只能用一年,线版的线条变粗,就要换新版。刻版艺人就是这样代代相传,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创造了用刀的造型语言

在堂邑镇北关,我们拜访了另一位木版年画刻版艺人黄贤尧。74岁的黄贤尧拿出自己几十年前刻的一个老版给我看。版上刻的是门神,头大身小,但是视觉上非常舒服。线条均是自然流露的状态,弧线与直线并用,造型大胆,产生的节奏和韵味,颇具有现代感。

东昌府文物所所长任佳斌说,东昌府木版年画,好就好在创造了用刀的造型语言,摆脱了用刀描刻毛笔线条的俗式。构图饱满,造型圆中见方,对物象结构进行概括、夸张、强化。如作品上边一只手的表现,没有画出具体的手指,下边一只手的造型却是采取意象的具体表现,和上边的手形成对比。人物双手中的鞭、锏构图位置动势得体,恰似两臂正在舞动。面部五官表情生动,嘴缝一条直线与双眼形成反透视关系,这样更具有艺术趣味,具有装饰美。“每当从外地传来一个画稿,艺人们的惯例是对造型进行重新组合,糅合入他们成熟的审美意识。可以说,东昌府木版年画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发展和完善,都凝聚着民间刻版艺人的心血。”任佳斌说。

寄托大吉大利的乡村情感

“年画姓年”,这是年画艺人中的一句行话。每逢春节,运河两岸的农人们把从集市买回来的大红大绿的年画贴在门上、室内、灶房、仓房、水井、马厩,把土地爷的神像贴在神龛上,既寄托人们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又为平日清贫冷淡的农家小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

东昌府年画以神像为主,题材有门神、判官、灶王、天地牌、全神等。门神数量较多,除了与各地相似的题材外,还有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和《杨家将》的“赵云救阿斗”、“马超战马岱”、“火烧杨滚”等,这些在我省其他地区的门神中是没有的。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儿童题材的房门画,俗称娃娃画,有花篮娃娃、钓鱼娃娃、采藕娃娃以及《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独占鳌头》等,《状元及第》、《五子登科》等也十分普遍,这些均反映了当地的民情和爱好,寄托了大吉大利的乡村情感。

任佳斌介绍,东昌府年画历来只有“草版”,即只套印不画,也不开脸,基本颜色有五种:红、黄、绿、青、黑。最多七色,门神中再加大红和一遍黑。特别是早期使用自制的颜色如苏木红、黄丹、铜绿、槐黄,更显得厚重沉着、粗犷神秘,反映出农业社会的艺术气象。他说,由于近代黄河改道、运河堵塞、南北交通动脉地位的消失,东昌府变成相对封闭的区域。但恰恰是这种相对封闭的文化地理环境,使东昌府木版年画保持着原汁原味。这种大俗大雅的作品,对我们现代人进行艺术研究更有吸引力,这也是东昌府年画近年来颇受美术界重视的一个原因。

抢救重点在于传承。“赚得儿童喜,能生蓬荜辉”,曾经在乡间广泛流传的东昌府木版年画,市场日益萎缩。我省民间美术研究专家鲍家虎认为,东昌府年画的萎缩除了客观原因外,也有自身的因素:刻印分家,印刷年画的本身不会刻版,这在其他产地罕见。要发展,仅刻版一项就需足够资金,多数以此为副业的农户则能力有限,所以发展必受限制。再加之题材难以适应今天时代的要求,因此,其萎缩也就不足为奇了。

采访中,我了解到,东昌府刻版艺人们目前的年画套版不足10个,现在尽管有老艺人重操旧业,但其中大部分优秀的艺人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再出精品之作。

目前,东昌府区正在着手抢救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东昌府区文体局局长李广印说,除了进行资料整理、汇编等静态保护外,要把着重点放在对民间刻版艺人的保护上,以堂邑镇许堤口、梁水镇大赵村为重点,建立非物质文化生态保护村,对从艺队伍实行保护,并培养传承人。另外,依托一年一度的“中国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组织“东昌府木版年画工艺品展”主题活动,通过精心包装的木版年画,对外展示聊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