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中庸诠解
10190000000004

第4章 大学诠解 传之 释亲民

【提要】

此章是“传”文的第二章,阐释“三纲领”之一的“在亲民”。作者认为,“明明德”是“内圣”功夫,“亲民”则是“外王”的开始。所谓“亲民”,主要有两种不同阐释:一是指亲近民众、泛爱民众。战国中期的郭店楚墓竹简显示,原初的阐释为“亲民”,一直到汉代的郑玄、唐代的孔颖达等人都持这种观点。孔颖达疏:“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二是指新民,使民众革旧图新。从宋代的理学家程颐开始主张“亲民”当作“新民”。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观点,认为:“程子曰:‘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言其为“亲民”是指发扬修道精神,以仁爱之心亲近关爱民众,并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言其为“新民”,要求积极主动地“推以及人”,使民众革旧图新,旧貌换新颜。无论是就“亲民”而言,还是就“新民”而言,二者都以民为旨归,都要求“我”于“明明德”之后,用“明德”之理劝喻改造民众。就“明德”与“亲民”的关系而言,“亲民”既是道德判断的标准,又是“明德”的方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从动态角度来强调革旧图新,要求修身就像洗澡一样:今天洗干净了一身的污垢,以后便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每天地坚持下去。朱熹解释说:“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自己品德修养提高了,还要带动周围民众,对他们加以教化,使他们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浸染下,不断革旧布新,不断彰显他们天生的善性。君子要尽心尽力,“自新新民”,达到“止于至善”的地步。

汤[1]之《盘铭》[2]曰:“苟[3]日新[4],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5]新民。”《诗》[6]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7]是故君子[8]无所不用其极[9]。

【注释】

[1]汤:即商汤,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商朝开国之君,子姓,名履,一曰天乙。初居亳,为夏方伯,专征伐。夏桀无道,成汤兴兵伐之,放桀于南巢,遂有天下,在位三十年崩。

[2]盘铭:指沐浴盆上刻的铭文。铭,刻写在器物上的文辞。郑玄注:“盘铭,刻戒于盘也。”孔颖达疏:“汤之盘铭者,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必于沐浴之盘者,戒之甚也。”朱熹注:“盘,沐浴之盘也。铭,名其器以自警之辞也。”

[3]苟:如果、假如。朱熹注:“苟,诚也。”

[4]新: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此处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5]作:振作,激励。朱熹注:“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6]《诗》:即《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分。

[7]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后稷为周朝的始祖,到周文王时已有一千多年,故曰旧邦。周,周朝。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其命惟新:它禀受的天命却是新的。命,指周文王禀受上天之命。惟,语助词,无意义。朱熹注:“言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也。”

[8]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9]极:甚、最、很。郑玄注:“犹尽也。”一说指至善的地步。

【解读】

商汤刻在沐浴盆上用于自警的铭文说:“如果能有今天的除旧自新,就应该保持天天除旧自新,并要坚持不断地除旧自新。”《尚书·周书·康诰》说:“激励民众革旧图新。”《诗经·大雅·文王》说:“周朝虽然是古旧的国家,但它禀受的天命却是新的。”所以,君子尽心尽力地明德新民,以使他们达到至善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