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品味丹麦
10251300000002

第2章 位置

广袤的平原,镌刻着冰川的记忆。纵横的河湖,拥抱着沃土的甜梦。苍翠的林草,承载着风雨的柔情。

概况

丹麦的全称是丹麦联合王国,其丹麦语的拼写为Kongeriget Danmark。由日德兰半岛、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岛三部分组成。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岛实行高度的区域自治,就像中国的香港和澳门一般。本书主要是围绕着丹麦王国,以下简称丹麦(Danmark),即位于日德兰半岛上的丹麦本土展开讲述的。

在古高德语中,“丹”为“沙滩、森林”之意,“麦”为“土地、国家”之意,丹麦就是沙滩和森林遍布的国家。

丹麦地处8°E~11°E之间,55°N~58°N之间,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丹麦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与英国隔海相望;东临波罗的海,与瑞典隔海相望;北与挪威隔海相望。丹麦扼守波罗的海与北海间的战略,决定了丹麦重要的交通位置。同时也决定了丹麦既是一个民族高度融合的国家,所以丹麦人有着很高的语言天赋,大多数丹麦人会讲三种以上的语言。

丹麦本土面积只有43092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3个北京城的面积,海岸线长度却有7314公里,相当于中国海岸线长度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相对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丹麦曾是一个航海业高度发达的国家。

我在丹麦居住的地方叫Toender,它是丹麦最南部的一个小镇。其实这里曾经是德国的领地,1980年小镇进行了一次全民公决,因为这里的居民更愿意归属丹麦,所以它就成为了丹麦领土的一部分。因为二战时德国给欧洲人民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很多丹麦老人到现在仍然仇恨德国,一辈子拒绝说德语。

但是因为德国的物价比丹麦便宜一些,很多靠近德国的丹麦人都愿意到德国消费。我就常有这样的经历。

购在德国

(2010年9月2日记)

我在Toender小镇居住在Kety家里,我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host family,我来Kety家的第二天,Kety就带着我去德国购物了。

现在我带上护照,坐着Kety的汽车出发了。

汽车行驶了20多分钟,Kety告诉我,我们已经进入德国境内了。我觉得这里与Toender没有根本的区别,都是一样的欧洲小镇。

我们在一家超市前下了车,在门口取了一辆购物车。取车时需要放一枚硬币在边上的栏杆里,当把车送回时,挂上链条,硬币可以自己跳出来。先进!既不用人专门理车,车又都摆得整整齐齐。

这家超市很大,物品也齐全,我几乎找到了所有供中国菜烹饪的原料,但没有看到“中国制造”,大多是产于韩国和日本。倒是看到了一种叫“中国白菜”的菜,名字虽然如此,但长得袖珍多了。Kety要给我买一袋大米(1斤装),即使我挑了最便宜的,仍然要16克朗。Kety买了一袋卫生纸,她也是捡了最便宜的。这里的卫生纸看上去比较粗糙,颜色很暗,不像国内的那种白得可爱。他们真的是洗去浮华了。这里的商品标价有欧元和克朗两种,但德国只使用欧元。欧元对克朗的比率每天都在变化,也不知道商品的价格是不是也变化?收银台上有一条长长的传送带,可以传递很多货物,不同买主的货物可以用一个红色的塑料三棱棒隔开。Kety买了很多商品,她带了一个很大的袋子,可以装下所有的东西。在出口处,还有卖新烤的面包,各种各样,Kety给我买了我喜欢的软的白面包。丹麦人比较喜欢吃各种杂粮做的黑面包,很硬很粗糙的那种。如果有一小段时间没吃到杂粮面包,丹麦人的胃就会很不爽呢!

我们走出超市,外面正飘着小雨,但也没有人打伞,因为他们很习惯有雨的天气。

Kety说我们今晚就在德国的这个小镇就餐。于是我们去找餐馆。这时是下午5:00。我们进入一家很大的鱼馆,老板说已经停业1小时了。第二家更狠,停业2小时了。在我们国内通宵营业的餐馆遍地都是。经过一家理发店,标出理发起价100克朗,Kety说这是最便宜的理发店了,她经常在这里理发,问我理发不,可我怎么能在这里消费得起呢。

餐馆没找到,我们打道回府。中途Kety又把车停下来,原来她又看到一家鱼馆。里面没有一个食客,但那个胖胖的女孩说还在营业中。因为Kety说要买单,所以我挑了最便宜的一份鱼(大约12欧元)和热水。食物放在一个盘子里,是一堆炒熟的蔬菜,一条熟的鱼,还有一碗小土豆及一些调料。很好吃,我和Kety还互换了鱼来品尝。

我们就餐时,那个服务员给我们点上了蜡烛。蜡烛在这里很普遍,Kety家就有各种各样的烛台,放在各个地方。在我上学的路上,我也能看到其他家庭放在窗台上的美丽的烛台。在超市里有很多蜡烛,各种各样。当我和Kety在家里吃晚餐时,她也会点上蜡烛。我问她:“这有什么含义吗?”她说:“也没什么,就是喜欢。”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却世代相传,民族的特征被保留下来,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组成元素,定格在世界舞台上。Kety家有一个很老很旧的铜制烛台,据说是她丈夫的父母从英国辗转带过来的。

我们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又进来了三个男人就餐,但都安安静静,听不到一点说话声。

这么大的餐馆,生意如此冷清,怎么维持呢?

吃在德国

(2010年10月7日记)

今天,我的房东Kety对我说想吃鱼了。我问:“是要去德国吃吗?”她说:“是的。”几天前,Kety和我在去德国购物的时候,她就很想在那里吃饭,但因为几家营业的餐厅收费都比较高,所以终究没有吃。

欧洲人觉得去饭店吃饭花费太高,往往都在家里吃饭。所以丹麦的饭店数量很少,而且常常是冷冷清清的。

今天我逛街的时候,饿得直发晕,就买了一包饼干一边走一边吃,一边回想着我最近吃的五餐。昨天一天:早餐:一个小圆面包,四个咸辣椒(我婆婆做的),一点草莓酱;午餐:两片面包,一个1两的肉饼;晚餐:土豆泥、很少的肉丝炒的大葱、还有两个前天剩的春卷。今天:早餐:同昨天;午餐:三片面包,四片极薄的牛肉片。能不饿吗?所以这些日子,我外出常常带几块饼干,随时充饥。在国内每天吃饭像完成任务似的,但在这里每天就盼着下顿能吃饱,想着都眼泪汪汪呢。

我写上面的文字,想说的是,Kety在家的饮食就是这么简约。但Kety却很喜欢在外面吃,她说这样可以感受很多美味。我在Kety家住满一个月的时候,就有了三次在餐馆吃饭的经历,这在中国看来不算什么,但在欧洲,一个月去三次餐馆真的很奢侈了。今天Kety又提议出去吃,我表示这次我要请她。但Kety说:“不用,你还要去欧洲其他国家旅游,要花很多钱的。”她总是这样为我着想。

Toender离德国真的太近了。如果我同家里人说,我现在正在德国吃饭,他们会是什么感觉?要知道,半个小时前,我还在丹麦与他们聊天呢。

从停车场去餐馆的路上,经过一家服装店,我申请进去看看。问了几条裤子,都是中国制造。Kety笑着说这是中国店,我都无可奈何了。今天下午我在Toender看中的几件性价比比较高的衣服,一看通通是中国制造。温家宝总理说人民币升值过快,将是世界的灾难,我同意,丹麦人也会高度理解的。

我们就餐的这个餐馆大约有十个餐桌。在我们就餐期间,最多的时候,坐了四桌,一共有九个人包括一个四岁男孩在这里用餐,应该算是生意兴隆的一天吧。只有两个服务人员,老板娘和一位年轻姑娘。我们分别点了一套鱼餐和一份小牛肉,Kety要了啤酒,我要了白水。后来想起这可是德国的啤酒啊,有些后悔,也应该来一杯尝尝,德国啤酒,可是世界闻名的啊。很快啤酒和白水就端上来了。这里酒多是饭前喝的,因为要等饭好,可需要很长时间。半个多小时以后,我们的饭终于端上来了:我是一块煮牛肉,几个小土豆,两片水果,外加番茄酱。Kety是一块油煎的牛肉加薯条。等我们已经吃了几口,我才想起应该照张相,我俩实在太嘴急了。但奇怪Kety本来要来吃鱼的,结果却没有吃,她真是一个多变的老太太啊。

坐在我们邻座的是一对并不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4岁模样的漂亮男孩,吃饭过程中总能听到小孩的声音,我曾经回头与他打招呼,他好像对我也挺感兴趣,但他说德语,我就不敢多说了。后来Kety告诉我,这对夫妻不停地让孩子吃啊吃的,他们其实根本没必要这样做。小孩子饿了,自然就吃了,为什么要强迫他呢。我有些汗颜:我们家可是四个大人轮流着给10岁的儿子喂饭呢。但我向Kety表示,回国后,有很多事情都会改变的。她希望我会这样。饭后,我坚持付了款:34.7欧元,很少吧,合人民币约302元。一杯啤酒200毫升2.3欧元,合人民币20元。使用欧元时一定要注意汇率,我再次提醒你!自来水居然是免费的!相信我喝德国啤酒的机会一定会有的。

我结账的时候,突然发现柜台边上有一竹篮的积木,就是那个小男孩一直玩的那种,我原以为是他自己带的,心里还觉得有趣,原来是餐馆给准备的,还有一些图书呢。丹麦这里对小孩子确实想的周到,在火车的厕所里,有专门放小孩的隔板,用时就放下来,非常方便。至于方便儿童车上下的火车通道,就更不必说了。

我们返回的时候,刚好是19:00。天边最后一抹红霞非常漂亮,如一幅西洋画。因为落日在Kety的那一侧,我很遗憾不能拍照了。我姐夫说希望能够看到很多很多的照片,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要选好拍照的时间,还要整理介绍每一张照片,可不是容易的事。

秋分以后,这里的白天迅速变短了,我们19:20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丹德界碑

(2010年9月4日记)

今天下午,Kety的妹妹Paula带着她的孙子Luka、她接待的日本高中生Chefumi和我来到Toender的海边玩。

在海边有一个餐馆,兼营一些小的纪念品,价钱很合理。据说这里即使是景区,其商品的价钱也不会比其他地方贵。这与中国很不相同。有几个游客坐在椅子上安静地休息。

我们站在海边,Paula指给我看遥远的一片模糊的白色,说那里就是英国。那么这片海域应该是北海的一部分了。她又指给我看一道两个石桩连起来的铁丝网,说这就是丹麦和德国的分界线。因为铁丝网很矮,我双脚分开站在两侧,感受一下跨国的滋味。

海水退潮了,有一个沙地向海里延伸很远,我们一路走去,在沙地上看到一些小螃蟹的尸体。不远处的沙洲上,许多白色的大鸟,起起落落,甚是安逸。海水边上的沙滩上,长有许多暗绿的水藻,很奇怪的是,叶子里面充满了气体,Paula让我们用手捏一下,立刻发出“砰”的一声响,很有意思。

在靠近海边的浅海区,有一个很长很长的树枝编成的栅栏,是为了当海水涨潮时,将细沙留在里面,用于农业生产。在海边有个高高的树桩,上面箍着四个铁环,Paula说是为了记住水位的,可以看出近些年来这里海水的水位变化很大。

我们离开时,回首海边碧绿的草地,仰望天空洁白的云朵,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