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自画像
10319600000017

第17章 《看张及其他》楔子

中华书局将出版一套读书随笔小集,我得知后,毛遂自荐加盟,只为作者均是谈得来的好友,大家聚在一起出套小书,高兴。各书作者有媒体人,有出版人,有旧书业人,还有自由撰稿人,“学院中人”只有我一个,也算具有一点代表性。当然,大名鼎鼎的中华书局也是令我怦然心动的原因,先前编《梦甲室存文》(陈梦家著)已有过愉快的合作,那就一而再吧。

这册《看张及其他》仍沿袭我以往的书,既“专”且“杂”。说“专”,决不是自诩专精高深,而是指我的“专一”,即数十年痴迷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而不改,读者也可以批评我没有长进,而今“国学”昌盛(可惜不少提倡“国学”者连“国学”到底是什么也搞不清楚),我这些文字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但我已管不了那么多,继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要紧。说“杂”,是书中有考证、有评述、有序跋、有随感、有怀人忆事,还有答问之类,杂七杂八一堆文字而已,“规范”的学术论文反而一篇也没有。我有自知之明,虽属“资深”大学教师(在大学执教三十三年,总可称得上“资深”吧),但不大像“学者”而更像“文人”,文人气颇重,是好是坏,自己也没弄明白。

自二〇〇四年六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拙著《说不尽的张爱玲》至今,整整五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张爱玲的佚作,大到长篇《小团圆》、中篇《郁金香》和散文《重返边城》,小到数百字的短制《天·地·人》和《炎樱衣谱》等等,接连发掘出土,“张爱玲热”方兴未艾,网上纸上众说纷纭,热闹非凡。作为一个张爱玲研究者,自不免发出一己之声、一孔之见,本书“上编”所录就是我五年来的部分“看张”文字,也是我五年来“看张”文字的首次结集。虽然写得不多,钻得不深,但注重史料力避空论,从文本出发又不过度阐释,都是可以向读者坦陈的。

临了,需要说明的是,“张看”本是张爱玲一九七六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的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的书名,她自己的解释是“‘张看’就是张的见解或管窥”(引自《〈红楼梦魇〉自序》)。本书反其意而用之,“看张”者,就是我“看”张爱玲的“见解或管窥”。又因为书中所收不全是“看张”文字,故定书名《看张及其他》。

己丑六月六日于海上梅川书舍

(原载二〇〇九年十月、二〇一〇年一月北京中华书局初版、再版《看张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