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自画像
10319600000022

第22章 《不日记》题记

二〇一一年底,安迪兄告我,他将主持上海《文汇报·笔会》新创刊的“周末茶座”专版。该版除每周一篇主打文章外,分设五个文字专栏和一个图版专栏。文字专栏邀请美国叶扬兄、法国迈克兄、北京于莺医师、上海毛尖博士和我分别承担,至少为时一年。连专栏名他都替我想好了,叫做“不日记”。

我受宠若惊。当年曾为香港《明报》文化版写过“大陆书讯”专栏,为上海新创刊的《东方早报》写过“上海罗生门”专栏,但都为时不久。这次可要较长时间献丑了,不免有些惴惴然。可是安迪兄一再鼓励,乃下定决心,勉力一试,毕竟这很好玩。

每周一篇,八百字左右,要言之有物,要起承转合,并不容易。我又比较拘谨,不会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只敢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发言,最多偶尔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西洋古典音乐之类。因此,这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过,这样一来,话题相对集中,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特别是史料发掘略陈鄙见,未始不是一件乐事。

“不日记”二〇一二年三月四日正式开张,到今年二月二十四日,正好一年,共得四十四篇(因稿挤,其间有数周“周末茶座”暂停)。于是承山东画报出版社美意,结集出书,书名仍作“不日记”。“集外”部分则收录这一两年来所作散篇,仍均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书、事相关。还附录一篇二十年前的《香港访学日志》,正好与“不日记”首尾呼应。

叶恭绰先生有诗云:“藏珍本意供研索,聚散奚烦苦刻舟。著录烟云聊鉴影,本无一物更风流。”我还达不到他那样的潇洒境界,只求这本小书不至令感兴趣的读者失望。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日于海上梅川书舍

(原载二〇一三年七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初版《不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