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10320300000029

第29章 丁易的《明代特务政治》

《明代特务政治》,丁易著,群众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第一版,一九八三年十二月贵州第一次印刷。

丁易的书我最早见到的是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五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那时我二十三岁,正处在渴望读书而好书难觅的时代,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图书资料室见到丁易的这本书,真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借到后即争分夺秒,认认真真地啃了一遍。现在学术界称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为“现代文学”,这一概念就是由丁易首先使用的。

除《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以外,丁易著作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本《明代特务政治》。据丁易自己说:“这本书是一九四五年春天动手写的,一九四八年底写成,经过了整整四年时间。”一九四五年初正是我国对日抗战接近胜利,三年内战即将爆发的时期。在当时的国统区,特务对人民民主力量镇压、逮捕、屠杀越发来得厉害。勿庸讳言,丁易当时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借助明代的特务政治来“影射”国民党的特务政治,对后者予以揭露和抨击。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影射史学的直接功利性太强,不过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这种实用主义的史学还是应该予以理解的。

然而在实际的写作中,丁易又是颇有节制的,他强调了两点:一是“决不牵强附会,夸张叙述”,他认为,“如果附会夸张,也许倒反而失去效果”;二是“采用史料尽量称引原文”,力求“信而有征”。坚持了这两点,就使他的书不至于因为要影射而影响了写作和研究的历史真实性。确实,因为这本书征引的原始史料甚丰,所以读来并不通俗,“几乎变成一部‘明代特务政治史料汇钞’了”。但客观地说,它还是观点明确,资料性很强的。时隔几十年以后,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主要当然依据大量的原始史料,但对丁易这本书中的“二手史料”也予以关注并有所征引,这也足可见出丁易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分量了。

丁易写这本书的热情和奋斗精神也令人赞叹。四年之中,他生活极不安定,几乎“每半年就要换一个地方”,在成都起笔,又辗转到三台、重庆、北平、潞城、邢台,最后在正定脱稿。生活如此动荡,他却能排除干扰,坚持研究和写作,拿出这部四十多万字的书稿来,这实在是不容易的。

丁易姓叶,一九一三年生,原名叶鼎彝、叶丁易,安徽桐城人。他是个真正的文化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教书、编报、写作,样样来得,著有长篇小说《过渡》、中篇小说《雏莺》、杂文集《丁易杂文》,论著除上述两本以外,还有《中国文学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另外还有古典文学论文《唐五代词研究》、《元人曲调溯源》等。然而天妒英才,一九五四年他四十一岁时到苏联讲学,不幸因脑溢血猝死,让人十分惋惜。

我收藏的这本《明代特务政治》由康殷题签,书前有一段“出版说明”云:“《明代特务政治》一书于建国初期由中外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丰富的史料论述了明王朝实行特务政治,借以维护极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历史。我社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据一九五〇年三月版重印,并对该书中所引的部分史料进行了校订。群众出版社编辑部一九八三年。”说明了这本书的版本渊源。

二〇〇六年和二〇一一年,中华书局和上海书店出版社又再版了这本书,这应是较新的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