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10320300000028

第28章 古代名家和状元的八股文

《名家状元八股文》,徐健顺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现在说到八股文,在人们的印象中常是僵化刻板、迂腐陈旧的一套。从八股文引申开去,人们也总是把那种死板的程式化的东西称为“八股”,如八股腔、八股调之类。而毛泽东在批评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时,则干脆称之为“党八股”。

其实,八股文只是古代科举考试时运用的一种文体。在隋、唐两朝科举制度产生的早期,尚还没有这种文体,从宋朝发端以后,八股文主要是明、清两朝刻意强化运用的一种科考文体。据启功先生说,八股文的远源,一般地常追溯到北宋的王安石、苏辙诸家的“经义”,若从“破题”等技术方面考察,可以追溯到“律赋”等文体,而从明朝的篇后用“大结”,借发挥经义引到陈述、评论政治问题,则又牵涉到“策问”,总之,八股文形式的形成是有其历史源流的。因此启功先生论定:“八股文是陆续积累古代各种文体中的局部技法,拼凑(按:我觉得也可说是‘发展’)而成的一种文体。”

任何一种文体,一旦在形式上刻意追求,加上许多条条框框,往往就会变得僵化起来,更何况八股文是一种科举文体,是为帝皇家选人才(奴才)的,各朝各代,许多皇帝为了自己的目的,常常要在其中加入私货,以体现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因此就使这种文体变得越来越束缚人,越来越程式化,也越来越僵化。从这个角度出发,现代人对八股文、八股腔调的批评和否定是有道理的。

然而,形式虽然是死板的东西,但在有思想有才情的人那里,他们也可以“带着镣铐跳舞”,在有束缚的框架中尽最大可能地表现自己的见解,展露自己的才华,写出优秀的作品来(例如一些格律限定很严的诗词是这样,八股文当然也可以是这样),因此,即使是在八股文中,也出现过一些有思想有识见有文采的佳作。特别是那些在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那些优秀的政治家、文学家、状元郎,他们笔下写出的八股文,常常有许多很好的作品,这些作品,就是历代八股文中的精华。我们切不可因为八股文后来演变成为陈词滥调、保守僵化的文体而将其中曾经出现过的精华也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否定和抛弃。

本书所选就是历代“名家和状元”当年参加考试所写的八股文(现在每年高考结束后报纸上还不都是拼命地炒作那些高考学生的作文么),从北宋王安石、苏轼、苏辙开始,到清末的梁章钜、俞樾、陆润庠为止,中间还不乏如杨万里、文天祥、于谦、唐寅、归有光、海瑞、张居正、申时行、汤显祖、左光斗、史可法、李光地、纪昀等人的作品,凡七十二家,另附录一家。由此综观,本书就是一个特殊的古文选本——八股文佳作选。通过此书,我们可以看到,被许多人一古脑儿认为的僵化的八股文中竟然还有如许的精品佳构,从而可以对八股文这一特定的科举文体有一个比较全面比较客观的了解,正确地认识和公正地评价八股文。当然,也可以从中向那些名家和状元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本书书前还有一篇启功先生的长文《论八股》,这是一篇全面介绍和论述八股文的学术专文,对读者全面正确地认识八股文很有帮助。二〇〇四年,中华书局将启功、张中行、金克木三位先生关于八股文的三篇专论出了合集《说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