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10320300000045

第45章 少年时代的两本诗集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和上山下乡的迁徙,我少年时代的书籍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但这两本诗集,竟跟着我多次迁移,意外地“幸存”下来,这也实在不容易。现在重翻这些少年时代的旧物,它们又触动我的回忆,让我启开记忆的闸门,重温了青春年少时的阳光岁月……

《给少年们的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一九六一年十一月第一版,一九六五年十二月第二版第四次印刷。我至今清楚地记得,这本书是一九六六年初“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夕在苏州阊门外鸭蛋桥堍的新华书店门市部买的,但如今回故地重游,阊门石路已经被改造得面目全非,这一家紧挨着桥边的书店自然也不可能找到了。

这是一本多人合集的新诗集,收录了二十三位作者的诗作二十五题,臧克家写序。全集以抒情诗为主,其中有的是组诗,还有两首小叙事诗。诗作的题材丰富多样,但诗人写作的对象都是少年儿童,正如书题所示,是写“给少年们的诗”。后来在二〇〇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的《中华读书报》上看到刘绪源先生的一篇文章,他提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作协曾号召著名作家都来为儿童写作,那时还出过一本薄薄的但流传很广的《给少年们的诗》。刘绪源所指的,就是这本书。

诗集的作者大都是名家,阵容颇为强大。如郭沫若、臧克家、田间、阮章竞、严辰、邹绿芷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闻捷、顾工、袁鹰、柯岩、张志民、芦芒等,都是风头正劲的诗坛中坚;金近、圣野等,都是在儿童文学领域活跃的作家;孙友田、金波等,则都是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而金波,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国儿童诗歌的领军人物,真正是艺术青春长在,宝刀五十年不老。

这本诗集的装帧很漂亮。装帧者马如瑾,女,一九二五年生,北京人,一九五一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美术编辑。诗集的蓝色封面上,似乎从天上飘下许多花朵,两名少先队员和一个小儿童迎着花朵欢快地跳着舞,唱着歌,画面充满动感,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朝气。书中根据诗歌的内容,配了许多插图,作者中有贺友直、范一辛这样的名家。

我少年时代爱看书,对诗歌也很喜欢,旧诗新诗都爱读。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求知的好时光,这本诗集我是反复阅读,再三品味的,因而它对少年时代的我影响很大。它题材丰富,开阔了我的视野;它诗情洋溢,陶冶了我的情操;它蓬勃向上,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直到现在,我仍能深深地体会到,一本好书,能对青少年的成长、对人的一生产生多大的影响。

还有一本是《地上的银河》,古歆著,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九六五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这是一本儿童专题诗集,所收二十四首新诗都是少儿生活题材,这让少年时代的我读来十分亲切。这一本书也是我反复阅读,反复品味的,那是真正的精读,现在的书上还清晰地留着我对这本书所有段落和字数的精确统计。现在回忆起来,那一段少年时代读书的幸福生活,快乐感受,还会穿越时光的隧道,悠悠地来到眼前。后来,我的业余文学爱好从写诗起步,与这两本书对我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

对《地上的银河》,我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书的作者“古歆”不知是何许人。也曾数次上网搜索,全中国叫古歆的人也找出了好几位,但与这位诗人古歆都对不上号。这一个悬念,不知道有没有书友能帮我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