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世界丛书·冷酷兵器
10320500000015

第15章 超低空杀手

海湾战争中,武装直升机大显身手。1991年1月17日,8架美国陆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与美国空军的F—117A战斗轰炸机一起打头阵。“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从低空闯入伊拉克防区。伊军防空雷达没有发现它们,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却探测到了伊军防空雷达阵地,并发射了反雷达导弹,摧毁了伊军雷达站,挖除了伊军防空系统的“眼睛”,使得多国部队的几百架战机畅通无阻地飞过伊拉克防空网缺口,直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飞去。

从“竹蜻蜓”到直升机

直升机是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航空器,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并能原地转弯。

说起直升机不能不说起中国古代的“竹蜻蜓”,它由一根竹棒和几片竹片构成,用双手夹住竹棒使劲一搓,“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到了明代时候,“竹蜻蜓”传到了欧洲,被称为“中国飞行陀螺”。

15世纪时,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画了一张直升机草图,当时没有发表。直到1893年,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才得以发表,后人根据他的草图制作了一个直升机模型,陈列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

19世纪中叶英国一位发明家制造了一架直升机模型,模型制造得相当完美,还装有一台蒸汽机作动力,但是这架直升机模型没有飞起来。其后,意大利一位工程师又制作了一架直升机模型,也装有一台蒸汽机。这架直升机模型飞到了12.2米高度,在空中停留了20秒。

20世纪初,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俄国等国家的许多发明家,都在为研制直升机而奋斗,制造了许多会飞的直升机模型。世界上第一架有人驾驶的直升机是法国工程师布雷盖设计制造的。1907年8月24日,布雷盖驾驶自己制造的直升机,离开了地面。这架飞上天的直升机装有4副旋翼,每副旋翼由8个双层桨叶组成,机上装一台发动机,可乘载一人。但是,布雷盖的直升机稳定性差,不能在空中自由飞行。

1937年,德国研制了FW—61直升机,它采用双桨横列式旋翼,样子古怪,却能在空中盘旋,还破天荒地从德国柏林飞到英国伦敦,进行了长距离飞行。德国军方想把这种直升机用于战斗,但计划未能实现。就在德国研制直升机的同时,美国陆军对直升机发生兴趣。

1939年,移居美国的俄国人西科尔斯基研制成直升机VS—300,它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美国陆军购买了这种直升机的改进型,编号为R—4,它是世界上最早在军队中服役的军用直升机。

1944年,R—4直升机被派往缅甸,作为指挥官的空中观察机,这是军用直升机最早参加的作战行动。

直升机上战场

军事上应用的直升机便是军用直升机,军用直升机的诞生,使得美、英、法等国的海陆空三军都想用军用直升机装备部队。1947年1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建成第一个直升机中队用来运送海军陆战队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空军提出组建一个直升机大队,用于空中运输。美国海军陆战队则把15架HRS—1直升机运到朝鲜战场,用来运送人员、物资,空中侦察,援救伤员。

1951年,美国陆军部给每个陆军集团军配备4个直升机营,每个营下辖3个连。陆军的直升机应用在作战地带内,空运补给品、装备和小股部队。美国空军也不甘落后,空中救护局救护中队也配备救护直升机,用来执行短程援救任务,利用救护直升机援救坠落在敌方战区内的飞行员。美国空军的救护直升机有H—5直升机、YH—19直升机。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猛烈打击下,美军的伤亡不断增加。在一次空降作战中,许多美军空降士兵在战场上受了伤,美军出动救护直升机77架次,在一天内营救了148名美军伤兵,救护直升机成了“空中救护车”。据统计,在三年朝鲜战争中,美军救护直升机共救护伤员23000人。

世界上第一种专用的武装直升机是美国的AH—1直升机。它是一种单旋翼轻型武装直升机,绰号“眼镜蛇”,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好、火力强、生存力高等特点,用来为运输直升机护航,对地实施火力支援和反坦克作战。

AH—1武装直升机是一个庞大家族,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直升机尺寸、动力、武器装备、战斗性能各有不同。其中,AH—1W型绰号“超级眼镜蛇”,机身粗长呈流线型,机上的动力装置为2台涡轮发动机,飞行速度239千米/时。它的机头上装有一门口径20毫米的3管机炮,机身两侧有短翼,每侧短翼下有2个武器挂架,可配置反坦克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也可配置火箭发射器,执行不同任务,配置不同武器。

1967年秋,AH—1G武装直升机被配往越南战场,它们在步兵武器射程之外高度上飞行,发现地面目标后立即进行攻击。有的AH—1G武装直升机直接闯入越南军队坦克机动地域,突然对越军坦克发起攻击。在1968年,美军发动的“春季攻势”中,大批AH—1G武装直升机投入战斗,不停地对越军阵地进行攻击,取得一定战果。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AH—1W“超级眼镜蛇”频频出击。它在100小时地面战斗中,执行火力支援任务,清除伊军布设的雷阵,摧毁伊军的地面火力点,遏制伊军坦克行动,为多国部队的地面部队向前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H—1W武装直升机进入伊拉克境内,参与地面战斗。但是,美军的武装直升机也有损失,其中一架AH—1W在伊拉克中部坠毁,葬身大漠。

特种兵的坐骑

武装直升机是特种兵的坐骑,美国海军陆战队最早装备武装直升机。1985年,美国海军创建了“海上驼鹿”中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装备CH—46武装直升机,用于进行海上特种战,也可执行海上搜索、救护、扫雷、反潜等多种战斗任务。

“海上驼鹿”中队成立后参加了不少军事行动。在伊拉克战争中也有所表现,2003年3月21日,伊拉克战争刚打响,运载英、美特种兵的CH—46直升机在科威特、伊拉克边界处坠毁,成为伊拉克战争中蒙难的第一架美军战机。

伊拉克战争中,作为特种兵坐骑的武装直升机,其最为出色的表现是一次被称为“虎口拔牙”的军事行动。

那是伊拉克战争打响不久,美国女兵林奇被伊军俘获,成为被伊军俘获的第一名女俘虏。据线人密报,林奇已受伤,被关在伊军控制的纳西里伊耶城的一家医院中。为解救林奇,美军特种部队发动了一场代号为“虎口拔牙”军事行动。

4月1日夜晚,美军特种兵搭载UH—60“黑鹰”武装直升机,在夜幕下超低空飞行,扑向纳西里伊耶城。与此同时,美军为迷惑伊军,佯装要攻打纳西里伊耶城,引开伊军。“黑鹰”武装直升机突然降落在城内医院,找到了受伤的美国女兵林奇,用“黑鹰”武装直升机将她送回美军基地,达到了“虎口拔牙”军事行动的预定目标。

UH—60“黑鹰”是一架装备陆军部队的武装直升机,机身长15.26米,起飞质量9.98吨,最大速度361千米/时,航程600千米。该型直升机的前部为驾驶舱和机舱,在机舱内可装载11名士兵。机上有一个吊挂系统,可挂载货物,也可挂载反坦克弹、火箭弹、布雷舱、电子对抗舱和其他外挂武器,在其头部还装有一挺机枪,用于自卫。

由于UH—60“黑鹰”武装直升机轻便灵活、机动性好,能进行全天候飞行,可用以执行军事运输和火力支援,也可执行电子对抗、布雷、救护等多种任务,特别适合于特种部队搭载突击队员,进行特种作战、营救人质、救助伤员,进行突然袭击。自从“黑鹰”武装直升机装备美军特种兵部队后,参加多次特种作战,其中最著名的是参与格林纳达特种战。格林纳达是位于加勒比海东部的岛国,1983年10月19日发生了军事政变,美国迅速派兵干预。美军特种兵部队搭载直升机,对格林纳达实施空降突袭。“黑鹰”武装直升机空降到格林纳达岛国,进行特种机动战,对政变军队的军营进行突袭。至10月28日,美军完全控制了格林纳达岛国。“黑鹰”武装直升机参与格林纳达特种战全过程,充分显示了武装直升机的战斗作用。

海湾战争中的空中杀手

海湾战争,武装直升机更是大显身手。美国陆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从低空闯入伊拉克防区,摧毁了伊军雷达站,挖除了伊军防空系统的眼睛,在伊拉克防空网上撕开了缺口。

对伊军进行“挖眼”手术的“阿帕奇”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之一,1984年,在美国陆军部队正式服役。它是一种中型武装直升机,机身长14.65米,机高3.5米,最大起飞质量905吨,最大速度365千米/时,航程482千米。该型武装直升机装备有精良的武器,除了装备1门机关炮外,还可外挂16枚反坦克导弹或4枚空空导弹、16枚火箭弹。所以,“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火力强,战斗威力大,是名不虚传的“空中杀手”。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机体结实,下部机体装有轻型装甲,能抵挡地面火力攻击,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机上装有先进的电子装备,还装有目标截获、识别系统和飞行头盔夜视系统,飞行员能在夜间发现、识别目标。所以,它能夜间飞行,全天候作战。正是由于“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具有优良的战斗性能,它才能在现代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共投入300多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它们贴近地面,超低空飞行,在几米、几十米距离上,对伊军地面坦克、火炮、战车进行攻击,被称为“坦克杀手”、“空中火药桶”。在海湾战争的地面战斗中,每次都由“阿帕奇”打冲锋,对伊军地面目标进行超低空轰炸、突击。

2003年3月20日,美、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美国陆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空中配合美军地面部队对伊军进行空中打击,取得明显的战果。但是,“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也遭遇伊军地面部队反击,在3月24日对伊军的攻击中,有一架“阿帕奇”被击落,多架受伤。

马岛海战打头阵

1982年的马岛海战中,武装直升机大显身手。交战双方阿根廷和英国军队都装备武装直升机,在马岛海战全过程中,双方的武装直升机都有出色表现。

在阿根廷海军的舰船上,配备了“美洲豹”、“云雀”和美国的“海王”直升机。“美洲豹”直升机是英、法两国联合研制的一种中型多用途武装直升机,机身长14.06米,机高5.14米,最大起飞质量7400千克,最大速度294千米/时,航程572千米。机上装有多种武器,有机枪、机炮、导弹、火箭弹,机舱内可搭载1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云雀”直升机是法国研制的一种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机身长12.84米,机高3米,最大起飞质量2250千克,最大速度220千米/时,航程480千米。机上装有机枪、机炮,也可外挂导弹,机舱内可搭载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云雀”直升机分陆军型和海军型,海军型是一种舰载直升机,装备于大中型军舰上,用于对海作战和反潜。

阿根廷的武装直升机首先在马岛燃起烽火。1982年4月1日,阿根廷的第一批突击队乘坐“海王”直升机登上马岛首府斯坦利港;4月2日,阿根廷海军陆战队乘坐“美洲豹”直升机占领了南乔治亚岛;4月3日,阿根廷海军又从舰船上起飞“云雀”直升机,载运武装士兵,占领了英国管辖的整个马岛。

阿根廷军队占领整个马岛,使英国大惊失色。英国海军立即派出特混舰队,来到马岛海域。英国特混舰队舰船上装备多种型号武装直升机,4月25日,英军的一架“威塞克斯”直升机发现阿根廷潜艇“圣菲”号。“威塞克斯”直升机有通用型和反潜型两种,英国特混舰队装备的是反潜型,立即投下深水炸弹,使阿根廷潜艇受到严重破坏。

其后,英军的“大山猫”、“黄蜂”武装直升机再次对“圣菲”号潜艇进行攻击。“大山猫”直升机有陆军型和海军型两种,英国特混舰队装备的是海军型,可携带鱼雷、炸弹、导弹,如“黄蜂”直升机上就装有反潜鱼雷。它们对“圣菲”号潜艇进行了空中攻击,使其无法下潜。潜艇艇员只能弃艇逃生。英军在攻占马岛群岛的战斗中,舰载直升机采用垂直登陆、“蛙跳”战术,使英军屡屡得手。在马岛海战中,英军的武装直升机立了大功。

战场多面手

武装直升机是战场多面手,可装载多种武器,有机枪、机炮、火箭、炸弹、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地面、水面、水下目标,也可用于运输、护航,有的还可用来与敌方直升机进行空战。所以,许多国家从事武装直升机的研制和发展。

法国是最早发展、最早使用武装直升机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军队使用美制武装直升机对付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其后,法国发展多种型号军用直升机。除了“云雀”直升机及和英国共同研制的“美洲豹”直升机外,还有:“超黄蜂”多用途直升机,可携带自导鱼雷、飞鱼导弹;“美洲狮”直升机,装备有机枪、机炮、火箭弹、导弹;“黑豹”多用途直升机,可携带导弹;“松鼠”直升机,可发射火箭和反坦克导弹。

苏联也积极研制和发展军用直升机,“米—24”是苏联第一代武装直升机的代表,又称“雌鹿”,它有多种型号,型号不同,装备的武器也不同,有机枪、机炮、火箭弹、反坦克导弹。在阿富汗战争中,苏军用“雌鹿”武装直升机,配合地面部队行动,对阿富汗游击队根据地进行空中袭击,使阿富汗游击队蒙受重大损失。

1989年,苏联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种全装甲武装直升机“米—28”,该机机舱有装甲保护,机上装备多种武器。1991年,苏联又研制了“卡—50”直升机,它是一种反坦克武装直升机,除了对付坦克外,还能执行反舰、搜索、侦察、援救等多种任务,它的战斗性能与美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相当。

意大利研制的A—129直升机是一种反坦克武装直升机,用于对付行进中的坦克,压制地面防空武器。南非研制的CSH—2武装直升机,用于反坦克和近距离支援地面部队。

我国研制的“武直—9”武装直升机,是从法国引进技术制造的一种双发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具有优良的战斗性能,能执行侦察、反潜、援救、指挥通信等多种军事任务,要是装上反坦克武器,可成为空中坦克杀手。“武直—9”武装直升机装备陆军部队后,大大提高地面部队的作战能力。

在“武直—9”基础上,中国又研制了“武直—10”,这是我国第一款专用武装攻击直升机,目前已大批量装备陆航部队,并参加过多次综合性演习。中国官方也正式发布了关于“武直—10”已经列装挑战飞行极限,敢飞高难课目的新闻。该款机创造了我陆航直升机在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起降等4项新纪录,实现了国产新型武装直升机在高海拔地区的首次实弹实射,填补了新型直升机高原地区飞行训练和保障等10多项空白。

还有媒体介绍,中国以“武直—9”为基础研制了“武直—19”,这是一种双座型攻击直升机,其技术性能与中国最新型的“武直—10”、意大利的T—129和美国AH—64有些相似。主要用于消灭敌方的装甲技术装备和其他地面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