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世界丛书·冷酷兵器
10320500000004

第4章 陆战场主战兵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步兵手中的基本战斗武器是步枪。战争离不开步兵,步兵离不开步枪,即使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步枪依然是步兵的主战兵器。

步枪经历了从火绳枪、燧石枪,到击发枪、弹仓枪,从滑膛枪到线膛枪(即来复枪)的演变。作为世界第一种近代步枪,毛瑟步枪的出现,使得步枪发展进入新阶段,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突击步枪、小口径步枪、无壳弹枪的问世,使得现代步枪成为一个庞大家族,它们在现代战争中演出了精彩一幕。

在步枪基础上出现了机枪,它虽然出现时间不长,威力却很大,在陆战场上作用不小。自从世界上第一挺机枪问世以来,机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陆战场宠儿。现代军用机枪已形成轻机枪、重机枪、通用机枪、航空机枪、车载机枪、微型机枪、大口径机枪等多种,它们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不同作用。在机枪基础上还诞生了冲锋枪、微型冲锋枪,成为特种部队的利器。枪族的出现,使得一枪多用、多枪合用,陆战场又多了一种主战兵器。

步枪的祖先

步枪的前身是管型火器,最早的管型火器是突火枪,出现于南宋,在竹管内装火药和铁粒、石子一类的子弹。管型火器是冷兵器的终结者,步枪就是在管型火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国发明的火药和火药兵器在14世纪初,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的武器专家对中国的火药兵器进行改进,创造了一种新型金属管形火器——火绳枪。它是利用火绳点火的金属管形火器,在其枪管内装有黑火药和弹丸。射击时,射手扣动扳机,枪机转动,使火绳点燃黑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

欧洲最著名的火绳枪是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绳枪。该火绳枪枪长1.8~2.1米,口径23毫米,弹丸从枪口装填。16世纪初,西班牙建立了第一支火枪兵部队,装备的就是“穆什克特”火绳枪。

1525年西班牙与法国军队在帕维亚会战,西班牙火枪兵用火绳枪击败了法国骑兵,称霸欧洲战场数十年。其后,欧洲各国仿效西班牙,建立以火枪兵为主的步兵团,装备火绳枪,使火绳枪成为第一种实用的轻型射击武器。

火绳枪的发射受气象条件影响,风雨天不易点燃,德国人基弗斯对火绳枪进行改进,发明了燧石枪,它利用扳机击锤机构,使燧石摩擦,产生火花,引燃点火药,进而点着发射药,发射子弹。

世界上第一支燧石枪便是基弗斯制造的,受到德军欢迎,德军很快就装备了燧石枪。1544年,德国与法国交战,德军首次使用燧石枪。在战斗中,风雨大作,法军的火绳枪无法使用,德军燧石枪大显身手,使法军伤亡过半。燧石枪胜过火绳枪,使燧石枪声名大振。此后,世界各国陆军纷纷仿效,装备燧石枪。

1807年,英国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支击发枪,利用击发机构的击针撞击底火,点燃发射药,发射子弹。1808年,法国人发明了纸火帽,其后,出现了铜制雷汞火帽,用击发机构打击火帽来点火,发射子弹。

19世纪中期,英、法、德、俄等欧洲国家纷纷装备击发枪。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交战国英、法、土耳其及俄国军队都在战场上使用了击发枪。击发枪的出现,使火绳枪、燧石枪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战斗舞台,击发枪成了陆战场主战兵器。

近代步枪的问世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当时世界各国陆军部队装备的步枪都是单发步枪,每射击一次,射手需重新往枪膛内装填一发枪弹,才能再次射击。美国一位名叫斯潘塞的青年,发明了一种能连续射击的弹仓枪。

弹仓枪是一种连珠枪,它依靠弹仓储存枪弹,射手扳动枪机,可把枪仓内枪弹送入枪膛,可以接连射击。在斯潘塞弹仓枪的枪托内设置一个管形弹仓,可储存7发枪弹,利用弹簧力把枪弹推入枪膛。用弹仓枪射击时,枪弹可一发发从弹仓进入枪膛,能接连射击。所以,它的射击速度要比普通的单发步枪快好几倍。

斯潘塞向当时的北军统帅林肯作了射击表演,他向靶子连发7枪,7发枪弹全部命中目标。林肯看了斯潘塞的实弹射击,十分满意。很快,斯潘塞弹仓枪通过了北军枪械专家鉴定,投入批量生产,成为北军部队武器装备。

由于弹仓式步枪战斗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单发步枪,当时许多欧洲国家纷纷制造、装备弹仓式步枪。一些欧洲国家的兵器专家在斯潘塞弹仓枪基础上进行改进,制造了战斗性能更为先进的弹仓式步枪,促进了步枪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种近代步枪是毛瑟步枪,它是德国军械专家毛瑟在19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种枪机直动式步枪,能发射金属弹壳枪弹。射手只用一个射击动作,就可抛出弹壳,同时把下一发枪弹推入枪膛,从而提高了射速。

毛瑟步枪发明后,未得到普鲁士当局的重视。毛瑟移居美国,并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后来,普鲁士政府同意采用毛瑟步枪,并被普鲁士陆军列为制式装备,命名为1871年式毛瑟步枪。这样,世界第一种近代步枪—1871年式毛瑟步枪首先在普鲁士陆军中广泛使用。

1880年,毛瑟对步枪进行了改进,在枪管下方增设了管式弹仓,可容纳8发枪弹。在无烟火药发明后,毛瑟又对其步枪进行了改进,研制成能发射无烟火药枪弹的1888年式毛瑟步枪。毛瑟步枪枪管上装有准星和表尺,有弹仓,储弹5发,有效射程600米,最大射程2000米。

从19世纪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前后,毛瑟步枪出口到世界各国,许多国家纷纷仿制毛瑟步枪,使得毛瑟步枪成了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步枪。1893年,中国汉阳兵工厂也仿制成功1888年式毛瑟步枪,大量装备中国军队,由于枪管外有一个套筒,俗称“老套筒”,又称“汉阳造”。

1898年,毛瑟推出了1898年式毛瑟步枪,该枪枪长1245毫米,口径7.92毫米,可发射尖弹头枪弹,杀伤力大。德军在“一战”中广泛使用1898年式毛瑟步枪,它被视为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步枪,成为当时陆战场的主战兵器。

从半自动步枪到突击步枪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人在研究可以自动装填枪弹的步枪。1898年,军械专家毛瑟制造了一种短后坐半自动步枪,其后,他又发明一种导气式半自动步枪。1906年,勃朗宁研制成功枪管长后坐半自动步枪。1918年,法国也研制了一种导气式半自动步枪。其他一些国家也研制了多种型号的半自动步枪。但是,这些半自动步枪未能列入军队装备,实际战斗用得很少。

1919年9月,美国枪械设计师加兰德研制成功能自动装填子弹的半自动步枪,并获得了美国专利。经过多次改进,几经波折,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于1936年1月,被列为美国陆军制式装备,并命名为加兰德步枪,简称M1步枪。

20世纪初,在研制半自动步枪的同时,就有人在研制自动步枪。1916年,俄国就研制一种自动步枪,曾在俄国陆军部队中试用过。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研制成功一种轻型自动步枪。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要实现“武器系列化”、“弹药通用化”,决定以美军M1步枪使用的7.62毫米枪弹为制式步枪弹,供北约成员国使用。

比利时首先推出FN FAL自动步枪,它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用20发弹匣供弹,可单射、连发。该枪具有精度高、射程远、使用方便等特点,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是真正的自动步枪。由于FN FAL自动步枪具有上述优点,所以,为北约组织陆军部队所选用,在北约组织中许多国家陆军部队装备了该种自动步枪。

除了比利时的FN FAL自动步枪外,还有德国的G3步枪、美国的M14步枪、意大利的BM59步枪、瑞士的SIG步枪等,它们均为自动步枪,都发射7.62毫米制式步枪弹。

突击步枪也可以全自动射击,可用单发、连发射击,以其密集火力杀伤敌人。世界上第一支突击步枪出现于1942年的苏德战场,它是德国生产的STG44突击步枪,又称“冲锋卡宾枪”,其特点是枪身短、枪弹轻、便于携带、火力猛。

1947年,苏联研制成功AK47突击步枪,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由30发弹匣供弹,可以单发、连发,半自动、全自动射击。该枪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火力猛,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从1951年起,苏军全面装备AK47突击步枪。其后,苏联又对AK47进行了改进,研制成功AK系列突击步枪,它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多的突击步枪,总生产量达到5000万支,有不少国家还进行了仿制。它经受了战争洗礼,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及海湾战争中,都曾广泛使用,赢得普遍赞誉,被认为是20世纪最成功的枪械之一,促进了枪械的发展。

步枪中的后起之秀

在20世纪初,就有军事专家建议制造小口径步枪,但是没有人响应。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发现步枪的作战距离无须超过400米,要是用小口径弹代替7.62毫米枪弹,可提高杀伤效果。于是,出现了小口径步枪。

美国的M16步枪是在AR—10自动步枪基础上诞生的,该种自动步枪原来是空军飞行员自卫用小口径救生步枪,后来受到美国陆军重视,被列入陆军制式装备,并于1960年正式命名为M16步枪。该枪口径5.56毫米,有效射程400米。

小口径步枪与步枪相比,有以下优点:一是枪身长,质量轻,携带方便;二是弹丸初速高,杀伤力强;三是枪的口径小,射击时后坐力小,射手易控制枪支,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M16小口径步枪装备美军部队后,在越南战场上得到应用。由于它具有的优点,适合于丛林作战。但是,它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容易发生故障。为此,进行了改进,出现了M16A1步枪,能适应恶劣气象环境。20世纪80年代,美国又对M16A1步枪进行了改进,加装了激光瞄准装置,还改用北约标准步枪弹。这样,出现了M16A2步枪。由于M16A2步枪威力大,美国陆军从1984年起,大批换装M16A2步枪,该种步枪经受了海湾战争的考验。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出要取消金属弹壳,并开展无壳弹枪研制,但没有取得成果。1969年起,德国的武器专家再次进行无壳弹枪研制,经过多年努力,他们终于研制出能耐高温的无壳弹。1974年,德国研制的第一支无壳弹枪—G11式无壳弹枪正式问世。

无壳弹枪使用无壳弹,该种枪弹没有金属弹壳,发射药直接黏结,压成一个圆柱体,把底火和弹头直接嵌在发射药柱的两端。这样,枪支结构大大简化,枪支零件数量可以减少,枪身可缩短,重量可减轻。无壳弹枪与普通步枪相比,有以下优点:一是枪的重量轻,这样,可提高单兵的携弹量,增强战斗力;二是战斗威力强,因为它发射的枪弹初速大,打得又准;三是能节约金属材料。

1983年,德国特种兵部队正式装备了第一批G11式无壳弹枪,并进行了野外试验。无壳弹枪和无壳弹的试验结果令人满意。但是,由于经费和技术的原因,G11式无壳弹枪未能成为德国陆军部队制式装备。

陆战场宠儿——机枪

步兵武器中,机枪出现时间不如步枪长,威力却很大,在陆战场上作用不小。自从世界上第一挺机枪问世以来,机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陆战场宠儿。

最先出现的机枪是马克沁重机枪,它是由英籍美国人马克沁于1884年发明的。它利用火药气体能量来完成机枪自动动作,枪管用水冷却,发射黑火药枪弹。1888年,马克沁重机枪改用了无烟药枪弹。

马克沁重机枪发明后,在战争中得到了应用。1893年,英国殖民军在罗得西亚与祖鲁人发生战斗。一支50人英军小分队,用4挺马克沁重机枪击退5000名祖鲁人进攻,使3000名祖鲁人丧命,充分显示了重机枪的威力。

1908年,德国人对马克沁重机枪进行了改进,制造了MG08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一战”爆发之前,德军已装备15000挺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

“一战”期间,在法国巴黎北面索姆河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消耗战,交战双方百万士兵在战场上厮杀。1916年7月1日,英法联军停止了炮击。德军阵地上的许多地堡、战壕、铁丝网被炮火所摧毁。英法联军发起冲锋,当冲到德军阵地时,德军的几百挺马克沁重机枪突然响起对着英法联军士兵扫射,一批批英法联军士兵倒了下去。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国制造的马克沁重机枪出足了风头,成了血雨腥风的制造者。

由于重机枪有较长的火力持续性,能在远距离上有较好射击精度,具有较大杀伤力,特别适合用来对付冲锋的敌人。所以,各个国家纷纷制造、发展重机枪。除了德国的马克沁重机枪外,法国的8毫米哈齐开斯重机枪、意大利的8毫米布瑞达重机枪、苏联的7.62毫米SG43与SGM重机枪、美国的7.62毫米勃朗宁重机枪均是世界著名重机枪。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仿制了苏制重机枪,定型为1953年式7.62毫米重机枪和1957年式7.62毫米重机枪。

重机枪火力猛、射程远、杀伤威力大,其缺点是笨重、使用不便。为此,出现了轻机枪。轻机枪以两脚架支撑,进行抵肩射击,有效射程600~800米,其射击精度介于步枪与重机枪之间。

世界上第一挺轻机枪是由丹麦人麦德森于1902年研制成功的,1904年装备丹麦陆军部队,成为世界上最早列入部队装备的轻机枪。

麦德森轻机枪诞生后经过许多改进,出现许多不同型号的变形枪,枪的口径从6.5毫米到20毫米不等,枪的结构有带托的、无托的,还有轻型三脚架式的。为此,士兵可采用卧射、跪射、立射等不同射击方式,还能进行对空射击。从1902年到1952年,麦德森轻机枪生产了41种型号,在世界上有34个国家陆军部队使用过该种轻机枪。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FN公司为美军研制了米尼米轻机枪,后经改进定型为M249机枪,它能连发,也可点射,有效射程600米。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该种轻机枪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作战。

枪械家族新成员

枪械家族中,除了步枪、机枪外,还出现许多新成员,它们曾经是陆战场上的主战兵器。

通用机枪出现在“一战”后,由于重机枪威慑力大,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战败国德国不能生产重机枪。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研制一种以轻机枪面目出现,又具有重机枪功能的通用机枪,该种通用机枪于1934年定型,故名为MG34机枪,它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

MG34通用机枪问世后就装备了德军部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期间德军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之一。该型通用机枪使用与步枪相同的枪弹,既可弹链供弹,也可弹鼓供弹。当它配用两脚架和弹鼓时,为轻机枪,有效射程800米;当它配用三脚架和弹链时,即为重机枪,有效射程1000米。

其后,德国军事专家对它进行了改进,研制了性能优良的MG42通用机枪。该枪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同时采用了可更换枪管和新的供弹机,大大提高了战斗射速,成为世界著名机枪之一。

“二战”末期,美国借鉴MG42研制自己的通用机枪。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M60通用机枪,1958年装备美国陆军部队。它具有质量轻、结构紧凑、火力强、易控制等优点,所以,战斗用途广泛,除了装备美国陆军外,还装备其他西方国家陆军。其他一些国家也发展通用机枪,这些通用机枪均诞生于20世纪50至60年代,最近几十年内没有得到发展。这是因为现代步兵以乘车作战为主,不再采用密集队形冲锋作战形式,使通用机枪失去了作战对象,所以发展迟缓。

冲锋枪又称“亚机枪”、“小机枪”,用于短兵相接的冲锋战。冲锋枪起源于机枪,它诞生于“一战”期间。世界上第一支冲锋枪是由意大利武器专家于1915年设计、制造的,是一支手枪式机枪。

德国在“一战”期间制造了MP18冲锋枪,它是世界上第一支现代冲锋枪,曾在德军中广泛使用。20世纪30年代,研制了MP38冲锋枪,最初只装备警察部队,1938年后装备陆军部队。“二战”期间,德国共生产100万支MP38冲锋枪,装备德军部队。其后,德国又对其进行了改进,出现了MP40冲锋枪。德国的冲锋枪在“二战”期间大量生产、使用,它们成为纳粹“冲锋队”和“党卫军”形象的标志。

“二战”时期是冲锋枪的顶峰时期,“二战”后,随着步枪自动化,特别是小口径突击步枪的出现,它们替代了冲锋枪的战斗作用,冲锋枪从许多国家的步兵装备序列中撤了下来。但是,冲锋枪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特种部队、警察部队仍需要携带方便、火力强大的冲锋枪。

在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研制了轻型乌齐冲锋枪和微型乌齐冲锋枪,它们结构紧凑,外形较小,能在风沙、泥沙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它们均使用手枪弹,有的还配有激光瞄准具和消音器,适宜于特种战,成为特种部队的利器。

美国军械专家斯通纳看到步枪、冲锋枪、机枪的零件和枪弹无法通用,于是,他想改进枪械。斯通纳受孩子玩积木启发,发明了一种积木式枪械——枪族。

枪族以一种枪的基本部件为基础,通过更换不同的枪管、瞄准具、枪托,组合成不同种类的枪械,这样,可以一枪多用、多枪合用。1963年,斯通纳设计了一种积木式枪械,人们称它为“斯通纳”枪族,即M16枪族。它是以步枪为基础,只要更换部分零件,就可组成6种不同的枪械:步枪、冲锋枪、弹匣供弹轻机枪、弹链供弹轻机枪、重机枪、车载机枪。

枪族的出现,引起各国军事专家注意。枪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便于大量生产,有利于保养维修和后勤供应;二是便于掌握使用,简化训练,掌握了一种枪,就能使用其他几种枪;三是一枪多用,可以根据不同战斗任务,随时改变枪的战斗性能。

正是这样的原因,除了美国外,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研制各自的枪族,出现一批著名枪族,有以色列的5.56毫米加利尔枪族、德国的5.56毫米HK枪族、英国的4.85毫米班用枪族、俄罗斯的7.62毫米AK枪族、奥地利斯太尔AUG枪族。1981年,我国研制成第一代枪族—81式7.62毫米枪族,其后又研制成小口径枪族—87式5.8毫米班用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