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点绛唇]天数合该,虎臣囚在迷魂寨。请的他来,似兄弟相看待。
[混江龙]因窥营寨,自从那美良川引至介休来。俺想着先王有道,后辈贤才。若不是周西伯能求飞虎将,谁把一个姜太公请下钓鱼台?他可也几曾见忽的旗展、豁的门开、咚的鼓响、珰的锣筛?投至得这个千战千赢尉迟恭,好险也万生万死唐元帅!到今日回忧作喜,降福除灾。
[油葫芦]传将令疾教军布摆,休觑的如小哉,则他这七重围子两边排。虽然他那身边不挂<犭庚>猊铠,腰间不系狮蛮带,跨下又无骏<马宛>,手中又无器械,你觑那岩前虎瘦雄心在,休想他便肯纳降牌。
[天下乐]纵便有铁壁银山也撞开!哎,你个英也波才,休浪猜,你既肯面缚归降,我也须降阶接待。请将军去了服,罢了哀,俺今日与将军庆贺来。
[那吒令]看尉迟人生的威风也那气概,腹隐着兵书也那战策,可知道名震着乾坤也那世界。俺这里虽然是有纪纲,知兴败,那里讨尉迟这般样一个身材!
[鹊踏枝]说话处掉书袋,施礼数傲吾侪。据着你斩虎英雄,不弱如那子路、澹台。则怕俺弟兄每心着不改,可不道“有朋自远方来”?
[寄生草]你道是赤瓜峪与咱家曾会垓,马蹄儿撞破连环寨,鞭梢儿早抹着天灵盖,也则为主人各占边疆界。这的是桀之犬吠了帝尧来,便三将军怎好把你尉迟怪?
[后庭花]你是个领貔貅天下材,画麒麟阁上客。想当日汉高祖知人杰,俺准备着韩淮阴拜将台。把筵宴快安排,俺将你真心儿酬待。则要你立唐朝显手策,立唐朝显手策。
[青哥儿]呀,据着你英雄、英雄慷慨,堪定那社稷、社稷兴衰。凭着你文武双全将相才,则要你扫荡云霾,肃靖尘埃。将勇兵乖,那其间挂印悬牌,便将你一日转千阶,非优待。
[赚煞]则今日赴皇都、离边塞,把从前冤仇事解,直至君王御案上拆,一件件禀奏的明白。便道不应该,未有甚汗马差排,且权做行军副元帅。你与我整三军器械,紧看着营寨,则我这手儿里将的印牌来。
尉迟恭是唐朝开国名将,有关他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在元杂剧中,除本剧外,尚有《尉迟恭三夺槊》、《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功臣宴敬德不伏老》、《尉迟恭鞭打单雄信》等。钟嗣成《录鬼簿》姚燮《今乐考证》及王国维《曲录》等均有著录。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名下作《敬德降唐》。《尉迟恭单鞭夺槊》现存于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剧目下题为“关汉卿”,首页标目下有赵琦美硃批注云:“《太和正音》名《敬德降唐》。”此外陈与郊《古名家杂剧》、臧晋叔《元曲选》亦收录此剧,不过这两种选本均题尚仲贤撰。考《录鬼簿》中尚仲贤名下有《三夺槊》一剧,现存于《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内。细检《尉迟恭三夺槊》与《尉迟恭单鞭夺槊》这两部剧目相似实则不同的杂剧,可以初步认定,《尉迟恭单鞭夺槊》既非《尉迟恭三夺槊》,亦非尚仲贤之另一剧作,疑似后人传抄刊刻之误。
该剧发生的背景在隋末大唐初立之时,各路反王争立为帝,相互混战。最后中原地区只剩下定阳刘武周、洛阳王世充、太原李渊三路人马鼎足而立,其中太原李渊之子李世民力量最强。本剧即从唐元帅李世民引军征讨刘武周,困其部将尉迟恭于介休城说起。这部杂剧取材于《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武德三年,太宗讨武周于柏壁。武周令敬德与宋金刚来拒王师于介休。金刚战败,奔于突厥。敬德收其余众,城守介休。太宗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往谕之,敬德与寻相举城来降。太宗大悦,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从击王世充于东都。既而,寻相与武周下降将皆叛,诸将疑敬德必叛,囚于军中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咸言:“敬德初归国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生。留之恐贻后悔,请即杀之。”太宗曰:“寡人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遽命释之,引入卧内,赐以金宝,谓曰:“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以此物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是日,因从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更率骑兵与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
关汉卿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合情合理的艺术虚构和加工。他不拘泥于史实,也不依附于史料,而是遵循宋代说话人“三分真七分假”的创作传统,从纷繁的史事中理出有关尉迟恭的三件事来展开叙述脉络,既部分还原了历史,又使历史故事张弛有力,形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声有色、鲜活有力的艺术整体。
尉迟恭(敬德)系刘武周手下一员上将,“使一条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唐元帅李世民率领十万雄兵征讨据守定阳的刘武周时,与刘武周的部将尉迟恭交锋。尉迟恭后因追赶李世民,被引至介休城中遭徐茂公统兵包围。面对李世民的雄兵围攻劝降,尉迟恭丝毫不为其所动。李世民非常欣赏尉迟恭的才能,认为“似尉迟恭这等一员上将,端的世之罕有”,“某若得尉迟恭降俺呵,觑除草寇,有如反掌耳。”多次招降,尉迟恭不肯忘恩而降唐。李世民、徐茂公便施一计,让刘文靖至沙陀取刘武周首级。然后,李世民携带刘武周首级兵临城下,招降尉迟恭。尉迟恭以“某有主公刘武周,见在定阳,岂肯降汝”,“一马不背两鞍,双轮岂碾四辙,烈女岂嫁二夫?俺这忠臣岂佐二主?”为由,拒绝招降,表现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大丈夫的凛然之气。待徐茂公献上刘武周首级,尉迟恭起先认为其中可能有诈,待将所献首级细加辨认后,方知其主公果真遇害,不禁痛哭道:“原来真个是我主公首级!可怎生被他杀了也?”唐元帅、徐茂公又一再劝降,说:“岂不闻‘高鸟相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仕’,背暗投明,古之常理也。”尉迟恭坚持要为其主公服孝三年,服孝期满,方可降唐,显示出他对主公的忠义之心。只因当时军情事急,徐茂公一再催说既等不得三年,也等不得三个月,最后只能一日准一年。这样便待尉迟恭“三日服孝满,埋殡追荐了”其主公之后才大开城门投降,并以“火尖枪、三乌马、水磨鞭、衣服铠甲”等为信物交与徐茂公。这其间的周旋正如一支[仙吕·端正好]所唱的那样“他服孝整三年,事急也权那做三日”,“则他这忠臣尽却君臣礼”,为下文的“龙虎风云会”作了很好的铺垫。
李世民求贤若渴,对尉迟恭的归降赞不绝口,这“千战千赢”的“斩虎英雄,不弱如那子路、澹台”,“便铁壁银山也撞开”,并把尉迟恭的到来比作周文王把姜太公请下钓鱼台,可见尉迟恭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他对前来受降的这位英雄豪杰又万分疑虑,他令众将“刀剑出鞘,弓弩上弦”,“七重围子两边排”。李世民深知尉迟恭勇敢威猛,尽管跨下无骏<马宛>,手中无器械,但其“虎瘦雄心在”,英雄气概处处逼人。经尉迟恭一番述说后,这才放下了刚才的戒备之心,为得到这样的将才而庆幸。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正反映出他做事极为谨慎的态度。
李世民为尉迟恭“亲解其缚”,尉迟恭拜了几拜,并说:“量敬德有何能,着元帅如此重待?”这既反映出尉迟恭的忠勇守信与自谦,又对李世民不计前嫌、礼贤下士的宽宏大量的情怀表示感激,愿意赴汤蹈火,誓死相报。同时又引出当初在赤瓜峪与三将军李元吉相持,打了他一鞭,以“怕三将军记着一鞭之仇”。为了让尉迟恭更加宽心,李世民接着说:“某如今奏知圣人,自有加官赐赏,谁敢记仇?”尉迟恭则借韩信之事说:“韩信弃项归刘,萧何举荐,挂印登坛;想尉迟恭虽不及韩信之能,料元帅不弱沛公之量也!”李世民为让尉迟恭不再疑虑,表示自己要像刘邦“登台拜将”那样,拜尉迟恭为大将军,并说尉迟恭是“辅皇朝梁栋材,佐国家将相胎”,凭着他“文武双全将相才”,“仗英雄显手策”,“扫荡尘埃,平定沙塞,肃清边界,将勇兵乖”,这样才能“扶立起俺唐朝世界”。并安排筵宴,真心款待,处处凸显出李世民的贤明爱才。徐茂公本想差人往京师禀告尉迟恭降唐一事,李世民却吩咐徐茂公和三将军元吉看守营寨,自己要亲自去京师向其父李渊奏明尉迟恭降唐,并为尉迟恭领取将军牌印。
尉迟恭为李世民的这一片诚心所打动,对徐茂公说:“军师,想敬德降唐,无寸箭之功,元帅就与我取印牌去了;我必然舍这腔热血,与国家用力,方显尽忠之心也。我仗义能施离旧主,赤心报国辅朝廷。凭着我点钢枪扶持唐社稷,水磨鞭保佐李乾坤。”
(江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