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葫芦]分明是风雨催人辞故国!行一步一叹息,两行愁泪脸边垂。一点雨间一行凄惶泪,一阵风对一声长吁气。<口應>,百忙里一步一撒!嗨,索与他一步一提!这一对绣鞋儿分不得帮和底,稠紧紧粘<米耎><米耎>带着淤泥。
《拜月亭》今只存元刊本,宾白不全,有些具体情节不易了解,但参阅南戏《拜月亭》(一名《幽闺记》),可知其故事梗概:蒙古军队攻占金朝都城中都(今北京),王瑞兰随母逃难,蒋世隆携妹流亡,双方在乱中失散,王母与蒋妹相逢,瑞兰与世隆邂逅。在结伴同行过程中,瑞兰与世隆结为患难夫妻,却被王父拆散,后经曲折,又破镜重圆。本剧为旦本,由正旦扮王瑞兰主唱。
第一折开首写王瑞兰和母亲逃离中都。按《元史》记载,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五月,蒙古军队攻占中都,是时为暑天,关汉卿剧中安排在秋时,剧中[混江龙]曲文有“这青湛湛碧悠悠天也知人意,早是秋风飒飒,可更暮雨凄凄”。紧接着就是这支被前人誉为“佳曲”的[油葫芦]。
战火纷飞,兵荒马乱,人们离乡背井,备尝忧患,这本是悲惨世难,作者又写逃难的人们在秋雨秋风中奔波,“风雨催人辞故国”,更衬托出悲凉的戏剧氛围。“故国”,这里作故乡、故园解。“行一步一叹息,两行愁泪脸边垂”,既是人物的行动形状,也是人物的心情表露。接下去第四五句用了传统的情景交融的写法:雨点打在脸上,雨水和泪水相间,秋风扑面而来,风声和吁气声交并(曲文中“对”应作“合”或“并”解)。这第四五句又是第二三句中“叹息”和“愁泪”的深化,用来表现人物的凄惶心态。也可以这样理解:雨水和泪水难分,风声和吁气交并,是“天也知人意”,人愁天也愁,人哭天也哭,把自然现象人格化和心灵化,实际上又是极言剧中人物当时的忧伤感情。
按照格律要求,[油葫芦]曲的第四五句要求对仗,元代后期有些曲家常常对得十分工整,很像诗词中的对句。如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中作“比及翠盘香冷霓裳罢,又早红牙声歇梧桐下”。关汉卿在这曲中也作对仗处理,却不一味追求平仄工整,写来颇有民歌风味,“一点雨间一行凄惶泪,一阵风对一声长吁气”,和上引乔吉曲文相比,所谓“文采派”与“本色派”的特点一看即知,十分分明。
如果说第四五句具有浓厚的抒情味,那末从第六句开始,又转入实写人物在风雨中行路艰难。这里先有一个滑倒的动作。“做滑<扌糸>科”中的“<扌糸>”字,疑即摔字。“一步一撒”,即一步一失,形容雨中泥泞路滑;“一步一提”,即一步一举,形容小心地迈步,是缓慢、艰难之意。“百忙里”、“索与他”是衬字,元曲中用口语化的衬字,而又用来得当,常会增添神韵。这里“百忙里一步一撒,索与他一步一提”,不仅动作性强,也颇传神灵动。
最后两句写鞋子上沾满淤泥,也是形容行路难,似属平常,但仔细玩味,这里含有人物的潜台词和内心情态:惋惜一双漂亮的绣鞋被泥污。而这双绣鞋儿说不定正是女主人公当年精心绣纳的哩!
(邓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