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10320800000008

第8章 结语

对精的关注首先是源于对著名的蛇精传说《白蛇传》的研究。笔者就职的江苏大学位于有着丰富民间传说的镇江,是《白蛇传》的发源地之一。《白蛇传》讲述了一段凡男与蛇精的婚恋故事,它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江南蛇精信仰的演化。从蛇精信仰拓展至精信仰研究,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人类精观念的演变史。

精的生物原型与人类比邻而居,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动物或植物,它们曾是远古人类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对象,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和掌握能力的提升,精的地位逐渐下滑,并在人类现实功利性驱使下,呈现为时而交替的两级形态:敬之为神,斥之为妖,使精成为一个游走在神、仙、妖、怪之间的独特群体。精的暧昧身份和高低不等的待遇常常和它的“伙伴”相关。当精与妖、怪、魅相合时,其相貌特征往往是可怖的,行为往往是作祟祸害的,从而招致人类的厌恶,并伴随着恐惧;然而,当精与灵相伴,瞬间便有了脱胎换骨的迷人气质,眉眼间,流露的竟是洇染仙气的圣洁与灵动,甚至常常呼之曰“仙”,如花仙、狐仙、蛇仙等,或敬之为“神”,如树神、虎神等。复杂的精观念同样伴随着人类复杂的精信仰,而且,不同的生活环境又必然导致不同的精类崇拜。例如蛇精信仰主要流播于东南沿海一带,狐精信仰则更多出现在北方。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精信仰又会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淡化甚至消散在城市化的快速步伐中。但不可忽视的是,作为人类生命中十分重要的民间信仰,精信仰在现代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发展。其中,最为普遍的传播形式就是人们代代相传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犹如一对穿越时空的翅膀,执着地讲述着精灵们灵验的世界和不可逾越的禁忌,并成为当代精信仰仪式行为的有力参照。基于此,本书选取精信仰中较为典型的蛇精、狐精、虎精、鱼精、鼠精等动物精和树精、花精等植物精为经典个案,以围绕精的传说故事为主要传承载体,尝试梳理精信仰产生的文化根源、历史演变和当代存在形态,力图在一个较为具体的地域空间里,分析精观念、精信仰的流变。

虽然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是《精》的完稿仍然铭刻着诸多前辈恩师的悉心指点和无私支持。笔者的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对书稿的框架作出了方向性的指导,并提出要加大田野调查的口传资料,以便更为具体、真实地展现精信仰的当代形态;上海知名民俗学家徐华龙先生多次邮件、电话关怀,并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相关图片,使得书稿得以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内容。《精》的完成还流淌着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老师们的辛勤汗水。最后,感谢全力支持、默默奉献的家人,慈父慈母一面承担生活琐事,一面还以其自身对民间精信仰的了解与认知,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田野资料;笔者的爱人对书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完成一个篇章,他总是第一个读者,并主动承担了纠错工作;可爱的儿子,虽然只有七岁,却常常和笔者一起阅读《山海经》,甚至在观看动画片时,都会留意不同类型的妖精,俨然就是最贴心的小助手。因此,尽管书稿仍然存在一些可待扩展与完善的部分,但写作《精》的过程却满含着关爱与温馨。在此结语之际,又怎能不一一细数,并永怀感恩!

余红艳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