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
10335500000002

第2章 周公:忠诚树模范,礼乐治家国

在中国古代,说到儒家,人们往往“孔孟”并提,但这其实是在宋代之后。从汉代到唐代,人们一提到圣人,往往指的是孔子和周公。

周公,姬姓,名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武王姬发的弟弟,成王姬诵的叔父,鲁公伯禽的父亲。在政治方面,他辅佐武王一举灭商,统一天下,建立周王朝;武王早死,又辅佐周成王,营建洛邑,东征平定三监之乱,是周朝初年稳定政权的最关键人物。在文化方面,周公制礼作乐,使周代文物大备,奠定了周代的文化和制度基础,并且影响后世。在“至圣先师”孔子那里,周公堪为他一生践行“德”“礼”的典范,因此常常梦见周公,晚年时,孔子将无法梦见周公视为自己的衰老和无力,他感慨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从文王、武王,到周公、成王,不仅是一个王朝的缔造史,也是一个家族的兴起史。周公是这个兴起历程的引导者,也是这个家族的守护者。一代英雄曹操,曾用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的强烈意愿,这句诗流传千古,为众人所知,而“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周公对其子的训诫,却鲜为人知。他写的一些家规训诫,比如《诫伯禽书》《无逸》,成为家训名篇。他教育儿子和侄子时强调的勤俭、敬畏、谦虚等品格,以及作为皇族负责人所秉持的顾全大局、忠诚无二的精神,都对后世的家风家训影响深远。

一、忠信传家远

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称作是家国同构的社会。在郡县制彻底推行之前,这种特色尤为明显。正因为家国同构,才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帝王的家事即是国事,国事亦与帝王的家事相关联。而周公对武王、成王的辅佐,既是对国的忠诚,也是对家族的忠诚。

周王朝是由一个西方的小部落发展起来的。在商朝强大的时候,周是臣服于商的异姓封侯。商纣王在位时,姬昌为西伯侯。他修德睦邻,努力发展生产,使周成为众多诸侯国中实力最强、最有威望和号召力的国家。许多人才和诸侯纷纷归顺西伯侯,以至于当时周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程度。不过文王仍然恪守臣节,依然保持对纣王的忠诚。文王死后,武王即位,此时的纣王已荒淫无度,为人神所共愤。武王便联合各诸侯国起兵伐纣,商郊牧野殷军倒戈,纣王自焚。武王灭商后,因为过度劳累,患了重病,宫中和朝堂无主,周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这时,周公站了出来。他觉得作为武王的弟弟,要对兄敬;作为武王的肱股之臣,他要对君忠。于是他建立了三个祭坛,向太王、王季、文王祈祷,求让自己代替武王去死,以安天下。

太王、王季、文王是武王、周公的先祖。那时的人认为,有德的帝王死后,其灵魂将升天,成为天帝的辅助(所谓“宾于帝”)。后世子孙向祖先和天地祷告,可以获得赐福。太王就是古公亶父,是周族兴盛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便是姬昌。太王看到姬昌出生时有祥瑞之兆,知道他将来是圣王,因此有意传位给季历以传孙姬昌。但根据商代的宗法制度,不能直接传位于季历。泰伯、仲雍知道了父亲的心意,便故意逃到吴越地区。那时的吴越还是未开化的地方,泰伯、仲雍割断头发,身体纹上少数民族的纹饰,表示自己已混同于蛮夷,不具备继承的资格。泰伯、仲雍这样做,既实现了父亲的愿望,又不使父亲为难,不陷父亲于不义。正是如此,孔子赞叹:“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大意是:泰伯这人,我真是佩服。他无私地让出天下,人民都找不到语言来称赞他。周代能够兴起,和其家族成员的忠诚、和睦是分不开的。

这种忠诚也延续到了周公身上。周公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祈求他们保佑武王健康平安。他的祷辞是这么说的:“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呜呼!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今我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尚书·周书》)大意是,如果三位先王在天上需要儿子服侍,请让我姬旦代替兄长姬发吧。我灵巧能干,多才多艺,能事奉鬼神。周王发不如我多才多艺,不会侍奉鬼神。他受命于上天,拥有天下四方,能使你们的子孙在人世安定地生活,四方人民无不敬畏他。他能使天赐宝运长守不失,我们的先王也能永享奉祀。现在我已经用神龟占卜,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璧献上,听从吩咐。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丢弃掉。这是在向祖先祈求,希望自己能代周武王去死。于国而言,是臣子尽忠;于家而言,是弟弟尽悌道。

后来武王暂时恢复了健康,周公命人将这个祷辞封在盒子里。不过好景不长,武王不久还是去世了。这时成王年幼,周公与召公奭共同辅政,以周公为主导。历史上甚至有人认为,周公当时是摄政王。他大权在握,又有人望,而成王年幼,难免会有人对他产生猜忌。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便对周公的掌权不服,散布谣言,说周公将对小皇帝图谋不轨。还勾结纣王之子武庚,煽动东夷几个部落,发动叛变,史称“三监之乱”。周公由此作《大诰》,率军东征。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还消灭了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将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大大地稳固了周朝的统治。可以说,周武王完成了灭商的功业,周公则为周朝的统治添上了最坚固的柱石。创业维艰守业难,家庭也是如此,需要每一代人的坚持与努力,需要每一个成员对家族和事业的忠诚。

周公的功劳大,反而引起成王的猜疑。还政成王后,为避免猜疑,周公一直居住在东方的洛邑,守护东方国土。周公后来病死,遗言是想葬在成周(镐京),以默默守护自己的侄子成王,但成王把周公葬于毕,使周公服侍文王。这一年秋天,周出现了异象:庄稼谷粒饱满,一看就是丰收之景,然而未等人们收割,忽然狂风大作,庄稼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天空中电闪雷鸣,人们非常恐惧。成王这时候打开封在盒子中的祷辞,才知道周公当年尽忠的那段真相。他对自己怀疑周公的事懊悔不已,于是按周公的遗愿改葬,并亲自去郊外迎接周公的神主。据史书记载,这时天空忽降细雨,风改变方向,把吹倒的庄稼又吹起来,周朝获得了大丰收。

周公在国家危难之时,临危受命,作为摄政王,单凭行为确实很难判断他是忠臣还是篡国之佞臣。周公曾经向姜太公和召公奭表达过他的忠诚和志向,并获得了他们的认可。这种忠诚,既是对家庭的忠诚,又是对国家的忠诚。这种忠诚,不仅维护了周王室的长治久安,也使周公自己的家族获得了赞誉。成王把周公当作君王一样看待,赐给鲁公伯禽天子礼乐,使鲁国君主能以天子礼祭祀周公,这是其他诸侯国想都不敢想的。周公的忠心给家族带来了善报。

二、谦虚获民心

周公有一篇著名的家训,即《诫伯禽书》。当时,周公本被封为鲁国的诸侯,但成王尚且年幼,国家政权不稳定,周公便留在王都辅佐成王,让长子伯禽代他去鲁国。临行前,周公告诫伯禽说: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的意思是,我作为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按权力、声望和地位来说,也不算卑微了。但我仍然在洗头的时候三次握起湿着的头发,吃饭的时候三次吃进去,又吐出来。这是因为如果有贤能之士来见我,我就马上出去接待他们,不敢怠慢。这样才能够不失去天下的人才,得到人们的信任。你到了鲁国,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是一国之主,便傲视国人啊。

周王朝以宗法制与分封制统治天下。嫡长子继承天下,成为王;庶子被分封到其他地方,成为诸侯王。那时的周王朝,还没有强大到将其他所有部族纳入到自己的行政范围。为了维持王朝的统治,周天子不仅分封同姓诸侯,还分封异姓诸侯。异姓诸侯国,一般是灭商的联盟侯国,或者是周王室的功臣,比如姜太公被封于齐。周王室常用通婚的方法联络异姓诸侯,以婚姻“合二姓之好”,所以周王室以及姬姓的诸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便结成甥舅关系。换句话说,当时的周王朝,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姓的属于宗法关系的范畴,异姓的多是姻亲。周天子于天下而言是君主,于家庭而言则是家长。大夫对于诸侯,诸侯对于天子的效忠,既是政治上的,又是家庭伦理上的。异姓诸侯作为姻亲之国,一方面辅助周王朝的统治,一方面也给周王朝带来了新的文化和力量。所以,如何笼络异姓诸侯,也是周天子必须考虑的治国方略。

周天子非常明白,仅靠姻亲来联络诸侯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治国治家时还表现出另外一个特点,即“尊贤”。姜太公是当时非常有才能的人,故文王谦虚地向他求教,“学焉而后臣之”,终于获得姜太公的辅佐而一匡天下。要获得其他人的支持,首先要谦虚。周公每天兢兢业业,日理万机,但遇到有贤能的人来拜访,必定中断饮食或沐浴而去接待,正是这种礼贤下士的谦虚态度,使他获得天下贤才的信任。老子说:大海之所以能让千万条溪流都朝向它,正是因为它处在最低下的地方。周公的谦以待人,正是如此。后来曹操读了周公的《诫伯禽书》,写下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句,是对周公善待贤能的最佳总结。

对于一个新封的诸侯王来说,谦虚尤其重要。伯禽被封在鲁地,这个地方土地较于齐国稍丰厚,人口更多,民风也更为淳朴。但伯禽没有因民风淳朴而轻视其民众,因为他知道在一个地方开辟国家,尽管有周天子的授命以及赐予的士卒、人民和礼器,还需要虚心地接受当地贤人的意见,才能与当地融为一体。伯禽的礼贤下士,使鲁国大治。当时淮夷、徐戎叛乱,伯禽配合成王,讨伐徐戎,一举而定鲁,也使周王朝获得了稳定和统一。伯禽的后代在鲁地的统治,相较于其他诸侯国,基本是忠厚、稳固的。周公不但以此教育儿子伯禽,也以此教育侄子周成王。他告诫成王说,千万不要慢待贤人,欺侮老幼。

谦虚,不仅包括对于其他人的尊重,还包括对于上天的敬畏。内心无所敬畏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他们往往会肆无忌惮。如商纣王,当各地诸侯都已反叛的时候,他还以一种傲慢的口气对臣民们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意思是我做帝王的命运是天定的,叛贼能奈我何呢?他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坏事,上天都站在他这一方,对上天无所敬畏,肆无忌惮。西方的周文王,则小心翼翼,昭事上天。他们认识到,上天对于一个家族、一个国家的赐予或帮助,不是无条件和永恒的,而是扶植有德之人、有德之家。文王、武王、周公一直以“小邦周”自居,称殷商为“大邑商”。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向纣王称臣,并不放弃劝说纣王的努力;武王会八百诸侯,观兵孟津,感觉天命未到,仍不轻易冒进,重新整顿力量。这些都是谦虚、敬畏的体现。在当今社会,我们未必信奉上天和神灵,但须知内心的敬畏,须有道德的底线。只有如此,才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与此相反,则是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对于国如此,对于家亦然。

三、无逸保家业

《周易》的乾卦,其《大象传》十分有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象传》,有人认为是孔子所作,但他传达的是周代特别是周公的精神。《周易》的爻辞据说是周公所作。乾卦九三爻的爻辞有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君子一天到晚都奋发有为,到了晚上仍十分警惕,就好像遇到危险一样谨慎。君子保持这种状态,就会没有咎灾。

著名思想史家徐复观先生在总结周代人文精神时,特别点明了周人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是先秦儒家人文主义的源头,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由原始宗教向人文主义的转化,并预示着以后几千年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文主义的根本趋向。”而这种忧患意识,最集中的表现便是周公。我们前面说到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既是谦虚之故,也是忧患意识使然。

创业是艰难的,古人常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形容。但基业建立之后,家族或国家的继任者们往往体会不到当时的艰苦,认为财富和权力的拥有是理所当然的,容易骄奢淫逸。周公追随文王、武王,知道家族创业的艰辛,更知道维持这份事业的不易。周代分封诸侯,往往赐给他们青铜礼器,上面常刻有一句话:“子子孙孙永保用。”这句话的重点不是青铜器的长久保存,而是祈求子孙绵延和事业长久。

周武王去世的时候,据《史记》记载,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在和平时代成长起来的君主,容易贪图享乐。周公非常注重成王的教育。为了使成王成为一代明君,继承乃祖乃父的基业,周公给成王作了各种训诰,它们被史官记录、整理下来,便是《尚书》中的许多文章。其中《无逸》乃是最有名的一篇。

《无逸》的一开头便告诫成王,居于天子之位,一定不要贪图安逸,要“先知稼穑之艰难”。周的祖先后稷,是舜禹时候的农官,他教导百姓种植庄稼,人民不再因只吃鱼虾而生病。《诗经·生民》记载他:生下不久就能种大豆。种的禾粟嫩苗青,麻麦长得又旺盛,瓜儿累累果实成。后稷稼穑,善于辨明土地特性,让五谷按照其特性繁茂生长,人民喜获丰收。自从后稷以来,周人便比其他部落更了解稼穑艰难。那时社会生产还没进入铁器时代,青铜器贵重,耕种主要是靠木、石、骨制成的工具,“刀耕火种”是那个时候常见的景况。一个农夫一年劳动所得,除去勉强维持温饱的部分,能交给王室和诸侯的并不多。如果王室的赋税再重一些,很多人便食不果腹。

王室对耕种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赋税,一是徭役。尤其是后者,对于正常的生产破坏极大。一般说来,动用民力筑城、修路等活动,最好是在秋收之后进行,以做到“不违农时”。但骄奢淫逸的君王则不管这一套。大的建筑工程,不仅需要的人多,而且耗时长久,必然耽误农时。除了追求壮丽的宫室,历史上还有很多君主、贵族变着花样玩耍。比如尧帝的儿子丹朱,居然喜欢在地上坐船。地上如何能行船?当然是让民夫在旱地拖着船走。隋炀帝循大运河游览,征调了大量民夫来牵引他的龙船,已是十分骄奢,丹朱居然让人在旱地上拉着他巡游,荒唐之极。无怪乎尧没有把王位传给他,而是给了舜。骄奢的人,整日游手好闲,想着如何打发光阴,如何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求,必定会疏于事务。

在《无逸》中,周公给成王举了四个勤政的模范:殷商的中宗、高宗、祖甲,以及成王的祖父周文王。殷中宗敬畏天命,在治理民众方面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最后享国七十五年;殷高宗在父亲死的时候,守丧三年,居住在庐棚里,一言不发,将国家大事委托给冢宰,他亲政之后也不随便发言,一发言便直中要害,使商朝获得中兴,他在位五十九年;祖甲曾在民间生活,深知民众疾苦,即位后特别体恤民众,不敢逸豫,从不歧视孤寡之人,他在位三十三年。此后商朝的国君一个比一个放纵,享国也短,最后使成汤的基业毁于一旦。周文王善仁谦恭,安抚庶民,施德孤寡,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太阳偏西,几乎没有工夫吃饭,全用于造福万民,从不敢懈怠,恭恭敬敬操劳政事。文王中年即诸侯之位,在位五十年。

周公给成王树立了四个正面典型,又列举了纣王这个反面例子。除了一般的骄奢,他尤其点明了纣王“酗于酒德”。不酗酒为何在“无逸”的要求中如此重要?这有两个原因,一是酒是消耗品,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这在生产力不高的时代,显然是比较奢侈的,即便到了宋代,司马光在《论风俗劄子》里面还提到,饮酒之风不利于农粮的丰赡。二是饮酒过度会乱德。古人对于酒的主要用途是礼。祭祀上天、祖先,都要用酒,君主宴请贤人,乡里增加情谊,也需要酒。但喝酒的场合、对象和数量,是有节制的。过度饮酒,狂醉迷乱,是对礼法的极大破坏。据说纣王建造了“酒池肉林”,男女裸体追逐于其间,有这样的国君,国家如何不败亡呢?小到一个家庭,其成员过度饮酒也往往出事。周公也是有鉴于此,而以勿酗酒训诫成王。殷商人喜好饮酒,亡国之后此风仍不衰。当时殷商遗民居住在卫地,饮酒不辍,周公把康叔封在卫地后,给康叔作了《酒诰》,让他限制本国的饮酒风气。

事实证明,周公的教育非常成功。周成王最终成为一个非常勤勉有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联合堂兄鲁公伯禽东征淮夷、徐戎,大获成功,四方皆归顺,同时他还兴正礼乐,民众和睦,百姓纷纷称颂其功业。

四、礼教护门风

关于礼教,还有个故事。周公命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做鲁公。伯禽在鲁三年,才回京师向周公汇报。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汇报?伯禽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意思是,我到任后,改变他们的风俗,革新他们的礼仪,给他们制定三年之丧。等到他们除丧,礼仪的变革才结束,所以迟了。与此相对的是,姜太公封到齐国,五个月就回朝廷来汇报。周公问他为何这么快,太公说:我自然是为政简易,随顺当地风俗。

我们这里不争论齐、鲁的管理方式谁优谁劣。应该看到的是,伯禽其实忠实地传承了乃父的精神——重视礼乐文明,以及其移风易俗的作用。我们说周公最大的贡献,除了具体的政事实践,乃在于他“制礼作乐”,使周代文物大备。不少人认为,现在十三经之一的《周礼》,就是周公平定叛乱之后,制礼作乐,以致太平之书。周礼与周公,紧密联系在一起,周公成了周礼的象征。

由此,周公的封地鲁国,自然也传承了其礼乐文化。伯禽身承周公的教育,在鲁地推行周的礼乐,三年之后取得了成功。从此鲁国变成礼仪之邦。到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列国不秉周礼,而鲁国成为保存礼乐文明最完备的国家。鲁襄公的时候,吴国的季札到鲁国游历,听到太师演奏的乐之后,十分慨叹。鲁昭公的时候,晋国的大夫韩宣子到鲁国,见到了《易象》和《鲁春秋》,他便感叹:周礼都保存在了鲁国啊,我现在终于明白周公的德行和周朝之所以能成就王业的缘故了。晋与鲁,同为姬姓诸侯国,晋国离周王室更近,但晋国的大夫却羡慕鲁国礼乐的完备,可见鲁国奉行周公之礼,传承得十分认真。

鲁国的历代国君奉行周礼,还救了国家一次。据载:鲁庄公的夫人哀姜与当时的公子庆父私通,庄公死后,公子般即位,庆父唆使人弑杀了公子般,让闵公即位。齐国的仲孙年去鲁国访问,回国后,齐桓公问仲孙年鲁国的情况,仲孙年回答说:庆父不死的话,鲁国祸患就不会结束。齐桓公又问:现在可不可以灭掉鲁国呢?仲孙年否定了齐桓公的想法,其理由就是鲁国还没有放弃周礼,周礼是鲁国的根本,现在鲁国的根本还没失去,就不可能灭亡。

当然,鲁国的君主因不循礼法而导致身死家破的也不少。比如鲁桓公弑兄而立,自己的夫人文姜与兄长齐襄公私通,鲁桓公最后在齐国被齐襄公杀死。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忘记了父亲的大仇,又娶了齐国的哀姜,哀姜与公子庆父私通,虽然没有弑庄公,却连续杀死了庄公的两个儿子,直到齐桓公把哀姜杀掉才平息了这场祸乱。《周易》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桓公、庄公不秉持祖先制定下的礼法,莽撞妄行,故而酿成弑君之祸。

但不论如何,伯禽在鲁地所推行的周公之教是成功的。整个鲁地的百姓比较笃守礼仪,爱好经学。因为周公的影响,这里才诞生了颜徵在、孟母等伟大的母亲,才培育出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不管是秦灭鲁,还是后来刘邦取鲁,这里都能弦歌不绝,以至于司马迁感叹:“齐鲁间之于文学,盖天性也。”其实这哪是什么天性,是周公和孔子的流风余韵啊。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万事问周公”。同孔子一样,周公成为中华儿女心目中最有德性、最有文化的人。与孔子稍不同的是,周公还处于摄政王、鲁国先祖等较高的政治地位,参与了许多政治实践,因此他的家训,多上升到国家的层次。但这些训诫能施之于国家,同样可以施之于家族。一个国家的兴衰,与一个家族的兴衰,虽规模有所不同,其治理智慧却可以相通。忠信为家(国)、谦虚待人、无逸戒惧、秉持礼义,这些都已成为塑造中华家风的基本元素。周公的影响,可谓深远长久!

(执笔:谷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