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海上文脉
10736900000006

第6章 黄道婆:“衣食我民真众母”

精耕细作,创新追求,是海派文化的基因之一。700年前,黄道婆(1245—1330)的纺织技艺名扬一时,并以此形成上海早期兴盛的纺织业,所生产的棉纺织品曾经“衣被天下”。如用今天的经济学口径测算,当年黄道婆带来的GDP产值和赋税,在远东影响显著。

被尊为布业始祖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人。乌泥泾镇也就是现上海徐汇区唯一的镇——华泾镇。她被称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和技术改革家、中国古代棉纺织先驱。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她受到百姓的敬仰。清代时,黄道婆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出身贫苦的黄道婆,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她的主要成就是教人制棉,推广搅车、弹棉弓、纺车等器具,传授“错纱配色”等技术。这一技艺也被概括为四个字“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形成“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乌泥泾和周围一带人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在大江南北流传使用。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都加以仿效。

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在乌泥泾,有些上年纪的老人至今还依稀记着一首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