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10752300000024

第24章 美诺悖论

“人如何能寻找他不知道的事物?”

柏拉图(Plato,前428—前348)

《美诺篇》(Meno)

长期以来,评论家一直争论柏拉图在其作品中对苏格拉底本人及其观点的描述是否真实,或者在哪些方面是真是的。然而,大多数人认同,在中期和晚期的《对话录》(柏拉图用戏剧的形式所写)里,我们所见到的苏格拉底已经成为柏拉图主义(Platonism,即柏拉图对他老师哲学思想的延伸和阐释)的传声筒。有一些迹象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神秘主义和形而上学频繁出现,特别是对于“早期的”苏格拉底认为人们无法解答的问题,在后期的作品中却提出了很多系统的分析方法。

在《美诺篇》里可以看到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能够体现这种转变。《美诺篇》属于中期的对话,关于一个古老话题——美德是什么以及美德是否可教。在反驳了美诺下的定义后,苏格拉底提出,也许,它不是一个理性所能决定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们如何知道美德为何物?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因为要了解某物你必须需要有一个它是什么的概念,以便你看到它时能认出它!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如何开始认识事物?

柏拉图(对美诺悖论)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我们生来就具有内在的知识,在出生前已被灌输到灵魂,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回想起来。苏格拉底通过引导一个未受过教育的奴隶孩子理解几何的一些原理来解释这个观点。以前从未有人教过孩子这些东西,苏格拉底也只不过是提供了刺激因素让他回想起来。那么,也许美德不是学会的,而是回想起来的。

柏拉图超越了他老师的教诲,为苏格拉底的方法找到了一种新用途:不再是仅仅揭露无知的工具,而是揭开隐藏的知识面纱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