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饮食男女
11147500000010

第10章 团年饭

农历新年来临前,报纸和杂志总是喜欢刊登一些过年菜,也常有记者打电话来问我:“你过年吃的是什么?”

很老实地说,印象非常模糊,记不起一定要吃这个吃那个,小时候年糕是妈妈做的,用最原始的蔗糖,一大包买回来,打开一看,像黄色的沙,里面有一粒粒结成块状的,呈褐色,先捡起来吃,就是我们的瑞士糖了。

不放在冰箱,年糕也不会坏,可吃很多天,加的是最上等的碱水,先煎煎,打个鸡蛋进锅,再煎一下,就那么吃了,很黐牙,也不觉得特别好。到后来,和其他年糕一比,才知道母亲是高手。

十几岁开始在海外生活,过年朋友叫去家中吃饭,总是躲避,不想破坏一家人的气氛。

到了住进邵氏片厂宿舍的年代,朱旭华先生当我是亲人,我就到他家帮助老佣人阿心姐做金饺子。

过程是这样的,有一个大师傅做菜的铁勺子,在火上慢烤,那边厢,把鸡蛋打匀,慢慢地倒入勺中,还要不断地摇,一张金黄色的饺子皮就完成了。

剁肉,包出饺子来,放入煲着鸡和白菜的锅中煮熟。

记得的过年菜,就那么多。

在日本过的是新历,不像过自己的年。他们的菜肴也丰富,但多数是买回来的,一盒盒便当式,里面也有红鱼和龙虾等贵料,都是冷冰冰,名副其实的好看不好吃。

欧美过的年,更是惨淡,他们只注重圣诞节,吃的多数是剩菜。

农历年最好是旅行,要往没有中国人的地方走,才有不关门的餐厅。曼谷是一个好选择,泰国菜西餐齐全,别去正宗的中菜馆就是。

如果在香港过,那最好是在收墟前到菜市场去,见到什么最新鲜就买什么,回来弄一个火锅,将所有的都放进去,这种过年菜也叫做“围炉”,很好吃,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