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11253900000029

第29章 坤卦《彖传》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万物资生,品物咸亨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三句话我在乾卦那一章已经详细讲述。“乾元”是用“大”来赞叹,至大无外,“坤元”用“至”,如同高空中一只飞鸟,天上的信息靠鸟的飞行直接传达到地上。所以坤卦的创造力不是自己去创造的,而是照着乾卦百分之百执行完成,这就叫执行力。结果是乾有多伟大,坤就有多伟大。如果不能百分之百达成,只完成十分之九,那就还有十分之一,乾坤之间就有了差距。也就是说,从创意到执行,从理想到现实,就有了落差。“至哉坤元”、“止于至善”、“至圣先师”都在讲修行,指一个人的人生实践达到最高境界,所以“大”和“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乾、坤两卦“元”创造力的核心,这两个“元”不是两个,还是同一个,因为宇宙只有一个元,只是在乾卦属于开拓,强调“大”;在坤卦则强调信受奉行、配合无间地完成,所以强调“至”。

“万物资生”是指从乾卦的“资始”,有了生机的肇始,到坤卦的“资生”,亦即怀胎赋予形体。可见,《易传》的用字一点也不马虎,每一个字都有精确的含义,譬如“始”和“生”的概念就不同。父精母血,资始、资生。像日本化妆品牌“资生堂”,就是取坤卦《彖传》的“万物资生”为名,因为它的化妆品受众主体还是女性。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做男性化妆品,就可以参考乾卦《彖传》“万物资始”,命名为“资始堂”,搞不好比资生堂做得还好。如果你想做婴幼儿美容养颜产品,估计命名“始生堂”,一定一炮而红。

“乃顺承天”,“乃”字表示不容易,经过艰难转折。“乃”的前面得经过好多努力,才终于产生“乃”后面的结果——“顺承天”。坤道柔顺的特质就很明显了,这和乾卦“乃统天”控制一切、主导一切的高位阶就有了差别,各有各的精彩。

坤卦《彖传》和乾卦《彖传》一样,也是以四言韵文的节奏开展铺陈。但这些读来顺口的文字并非形容词的堆砌,讲的完全是人生的实际道理。接下来是:“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乃终有庆”是一个最好的结果,福国利民,皆大欢喜,这是解释“安贞吉”——“安贞之吉,应地无疆”,恰如其分地表现坤卦的本色,所以有最好的结果。我们在乾卦强调乾卦《彖传》最后讲“万国咸宁”,以世界和平为最高的理想。坤卦也提出光明的期望,希望在广大的土地上能够实现“品物咸亨”的最高理想。“品物”就是“品物流形”的“品物”,亦即大地众生不分演化层级的高下贵贱,都能亨通。不能上层的人亨通,下层社会民不聊生;也不能只让人类活得自在,而让其他物种的生态被破坏,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所以“品物流形”是让你自由发展定形;“品物咸亨”是希望坤卦所营造的世界,可以让所有物种都能亨通自在。

德合无疆、行地无疆、应地无疆

坤卦《彖传》有一个概念很重要,非常值得重视,就是“无疆”。“无疆”在《彖传》出现三次。可见《易传》的作者对这个词有高度的推崇。其用意又是什么呢?就是希望化解分别心,去掉我们内心及外在的疆界;不要抱着“非我同类,其心必异”的心思,把疆界划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准别人越界;然后属于疆内的自己人,不管做多大的坏事,贪污舞弊全部照顾。事实上,疆是永远划不完的,划到最后就剩下你自己,然后你就永远跨不出这个鸿沟。如此一来,根本就没有必要谈天说地了;从乾的天理到坤的地势,永远没有机会,文明也不会有前途,因为分界太明显。所以坤卦的伟大、它的包容,就要人们不要有“疆”的概念。像现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就是“无疆”吗?全世界不论哪一个地方,只要有本事,到处可以立足,可以运用那里的生产力,可以在那里开拓市场。当今之世,全球的经贸合作越来越体现“无疆”的概念,诸如资金、技术的往来越来越密切。当然“无疆”过火了也不得了,像全球金融风暴也是从“无疆”而来的,没有设限,就会流通过头。

坤卦广土众民,策略上是教我们要顺势用柔,尽量开放,尽量不要画地为牢,不然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譬如今天跟你取暖的有一万人,明天变成五千人,后天变成两百人,最后只剩下一个塔罗牌。倘若不设疆界,对整个世界开放,对天地人鬼神开放,就会越来越宏大。

“无疆”在坤卦《彖传》中,可谓是三次指点迷津。首先是讲坤卦与乾卦的配合。因为现实中的奋斗必须依循天理,所以“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这里的“合”就是和乾卦“合”。这就应了乾卦的“保合太和”。“德合无疆”,道与德合一,这样男女、强弱、大小、刚柔,也自然会“合”了,合才能生。乾卦代表的宇宙也是“无疆”的。那我们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球上,难道还做不到“无疆”吗?至少内心也要做到“德合无疆”,要培养国际合作、人群合作的习惯,这样你的前途也会“无疆”。

其次是“牝马地类,行地无疆”。配合之后,就是行动了。“行地无疆”是一个“天马行地”的概念,当然不是“天马行空”那样前卫、超前。在现实生活中,天马行空的人很多,不过不是行动上的,而是嘴巴上的。常常一讲就不得了,可是怎么落实呢?可见,“天马行空”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坤卦为什么要取“牝马”的象,原因就在这里。公马的天马行空,在现实人间是无法落实的;思维可以纵横驰骋,新奇的理念、创意如泉涌般不可收拾,但是没有坤卦牝马脚踏实地地执行,再好的创意思维又有什么用?所以把创意落实就叫“至”,坤卦的创造力才算发挥到最高峰。坤卦取牝马的象,马本来是天的象,“行天无疆”很容易,宇宙空间本来就没有阻碍。一旦下地变成牝马“行地无疆”,汪洋大海、山河险阻都不在话下。由此可知,“牝马地类”是强调再高明的理想都要在人间跑跑看,跑对了配合无间,理想和现实没有落差,才会“行地无疆”,走遍天下无挂碍。这是第二个境界。不过“行地无疆”还是要建构在“德合无疆”、乾坤不离的基础认识上。

最后是“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坤卦《彖传》在下结论时出现“安贞之吉”,这说明中间可能会先迷后得主,可能会想岔了,摆错位置,发展方向错误,损失大量资源。如果中间有错就得赶快回头,亡羊补牢犹未晚,重点在最后的“乃终有庆”,皆大欢喜。所以最后告诉你,不管你是一直都对,还是先迷再回头,“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听起来就格外亲切,你不是地吗,那你乱跑什么呢?还是回归坤卦的基本面吧!“安贞之吉”,那么你仍然可以“无疆”。

总之,从“德合无疆”、“行地无疆”到“应地无疆”三个层次,又是“始壮究”的概念,意义很深远。

容保民无疆、民说(悦)无疆

从《易经》到《易传》总共提了六次“无疆”,这个思维不仅在我们二十一世纪管用,而且在往后的无穷岁月永远有用。坤卦是“无疆”的母体,另外三个“无疆”也全部在《易传》中。一个是临卦《大象传》的“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君子以教思无穷”,意思是说要动脑筋,在自由开放的临卦中要有创意、有想法,这样你的发展才是无穷的。“容保民无疆”,包容保障人民,没有界限、没有疆界、没有国界、没有分别,资源就可以自由流动,无穷无疆。从卦象来讲,临卦上卦是坤,其“无疆”的概念还是根源于坤卦,坤卦就是驰骋理想、实践理想的平台,所以临卦是以开放自由为主调。

另外一个是在益卦《彖传》中出现两个“无疆”:“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益动而巽,日进无疆……”这也是从坤卦来的,益卦的二、三、四爻互卦为“坤”,同样有坤卦在广土众民中顺势用柔的本事与智慧。益卦的《彖传》说,益是损上益下,“民说(通‘悦’)无疆”,老百姓高兴到没有边了,真是利益众生。“益动而巽,日进无疆”,每天都有收益,而且不是局限一个地方,在全世界,没有界限,没有国界。

益卦、临卦都是对人生有重大启示的卦,都强调“无疆”,不然事业不可能真正做大,只会小里小气,小鼻子小眼睛,画地为牢。如果能够落实坤卦“无疆”的概念,大家都坦坦荡荡,天下为公就有可能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含”就是坤卦第三爻,讲坤(地)道的人位。顺便提一下,要记得乾、坤十二爻,最好的方法就是记住每一爻的一个字,乾卦是“潜、见、惕、跃、飞、亢”,坤卦是“履、直、含、括、黄、血”。像坤卦第三爻的“含”,说的就是“含”的本事,“含”的忍耐力,口中含着一个东西,只能慢慢化掉,这需要时间和耐力。为什么不立即处理?因为马上处理就会造成紧张对峙的冲突。尤其在坤卦的时候,你居于势弱,人家就是要故意激怒你,然后借冲突收拾你。所以你必须忍耐,像韩信钻胯下、张良为了接受黄石公老人的教诲,三番两次受折辱;勾践为了复国,亲尝夫差的大便。这种忍耐力,皆得利于“含”字。所以我们常用“含辛茹苦”来形容母爱,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养成的韧性之高,也是“含”得恰到好处,不会过分地刚,也不会过分地柔。第三爻就是这个功夫,所以能有最好的结果,讲到具体的六爻时我们就会知道,所言不虚。

“含弘”,气度宽宏,好比曾参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不就是坤卦“服役”的象吗?如《说卦传》云“致役乎坤”,然后才能大度包容。据说商朝《易》,乾、坤就叫“归藏”,乾以归之,坤以藏之,要能藏这么多东西,一定要很有包容力、很有内涵,里面是虚的,然后才能任大事。小不忍则乱大谋,当然需要时间,坤卦就需要时间,如《论语?子路篇》云:“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就叫“含弘”。要达到无限宽广,只有“弘”且“毅”,干到底,任重道远,才能够成功。有些人器量宽宏,有些人先天就小,尽算小账,小账算完了,大账也没有,有时候还因小失大。因此,只有“含弘”,从大地学的东西,才能光大事业,汇成大格局。坤卦本来势小,为什么有大的可能?就因为懂得“含”,懂得“忍”,懂得虚心学习。

“品物”就“咸亨”,有包容忍耐力,凡事皆能逆来顺受,那么在你这个领域上上下下、高高低低的品物都能亨通顺畅。可见,从乾卦的“品物流行”到坤卦的“品物咸亨”,表现得更具体了,伸枝展叶,发展得非常好。

“品物咸亨”的先决条件就是“含弘光大”,坤卦讲“光”,“含弘光大”,重视发出来的光;乾卦讲“明”,是指发光体的中心,智慧的中心。所以乾卦的《彖传》讲“大明终始”,落实到坤卦就变成“含弘光大”,由“明”生“光”。在后来的艮卦中,光和明就结合在一起了,正如其《彖传》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光”是坤卦的概念,“明”是乾卦的概念,修为成功,那是艮卦,“其道光明”,也是清朝道光皇帝年号的来由。正因为有了乾明坤光的概念,有“明”的点才能发光,像佛教讲的千灯相传,光光相照,就是由明生光的境界。遍览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出现“光”与“明”的地方比比皆是,我们要特别加以注意,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光明,没有明怎么会有光?有了明,还要想办法让它光。这就是乾卦的“明”和坤卦的“光”大致的意思。

西南得朋,乃终有庆

“乃终有庆”,就是皆大欢喜的意思。少数人高兴就叫“喜”,在《易经》中也是大量出现;个人的高兴叫喜,双方面的高兴就叫嘉,喜上加喜,两边都照顾到了。这种互动彼此才会有信心。一个领域中的众生都欢喜,像佛经记载每一次佛讲完法,闻法大众皆大欢喜。这就叫“众喜”。政治或管理跨越疆域的经营活动,也都追求皆大欢喜的境界。这就是“喜、嘉、庆”的大致意思。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这些在上文已阐述过,不再重复。“柔顺利贞”也容易懂。“君子有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就是解释“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乾卦的天道,在坤卦的实践中偏离了中心线,那就得赶紧回头。迷途知返,就叫做“后顺得常”。所以,坤的特质就是要懂得顺天顺乾,不要自己瞎摸索,瞎闯路。“先迷”是失道,“后顺”又回归常道了,“得常”就是得朋、得主,不再处于失落的状态。因为先会迷,会失道,所以道家“不敢为天下先”,不干傻事,宁愿居后做跟进的角色。这都是坤卦智慧的发挥。

然后就讲方位,“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乃与类行”是说乾、坤为类,阴阳互补为类,也就是说不要老跟自己相同的人一起,那是不能生生不息的,尝试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交往,才能创造相反相成乃至更广阔的人生。“西南得朋”,则说明坤卦要居阴位,就没有对立紧张,还会有类似于现代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坤卦的“类”就是指乾,公马跑到哪里,母马就跟到哪里,公母互为类,“类”、“朋”都是阴阳合的概念。如果是“东北丧朋”,则是想不开,走弯路、瞎搞,违反坤卦的本色;但只要最后懂得回头,后顺得常,还是来得及,“乃终有庆”。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西南得朋”,就做对了;如果中间错了,“东北丧朋”,赶快迷途知返,修补关系,最后还是皆大欢喜,万家生佛,“乃终有庆”。

由此可知,坤卦的处境就在于要了解自己的本分,了解跟外面的对应关系,如此才能应地无疆。人生追求无疆,追求光大就是如此,尤其坤卦是小国,资源缺乏,这是最佳的生存智慧。

这种智慧应用于兵法,更是了不得。像有一本关于兵法的书——《大智无疆》,就是谈《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运用。书名很别致,大智慧无疆,可见兵法通了,不只用在军事领域,也是放诸四海而皆准。

综上所述,“含”字的意义深远,也就是阴阳和合的智慧。就像现代社会一些夫妻之间,做老板的丈夫在商场纵横来去,能力确实很强,但是回到家中,老板的太太更强,因为她叫“老板娘”;你再怎么大,即使你管理全世界,但是老娘管你,间接管理全世界。所以你尽管去赚,赚到最后还是得孝敬老板娘。这也叫“含”。阳在阴中,阳不管多大,这个“含”都有弹性可以包容;所以尽管你大,但你间接助长了我的大。这就是柔的智慧。就像很多从小秘书、小会计发展成老板娘的事例,也不失为成功的快捷方式。总之,整个坤卦《彖传》阐述的坤卦智慧,除了包容用柔,以小博大,以小事大,还要强调服务无疆的精神,才算真正把乾、坤两卦结合运用到人间的主从管理上。正如《系辞传》所说,我们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