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4辑)
11254200000011

第11章 咸卦《彖传》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我们看咸卦《彖传》。“咸,感也”,这里直接点出“咸”即是“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这是从卦的结构,即上下卦、内外卦的关系解释卦辞。解释完卦辞之后,《彖传》的作者就继续发挥了,尤其这是下经第一卦,赞易的部分写得非常好。

“柔上而刚下”,上面是兑卦,为少女,少女本性温柔;下面是艮卦,少男为刚。柔卦在上,刚卦在下,这就是“柔上而刚下”。在咸卦的时候兑是上升的,占优势地位;艮卦所代表的一切意义是在下。

“二气感应以相与”,这句话很重要。一切有情众生,首先是会有“感”的,然后有“气”,“气”为人之三宝(精、气、神)之一,而且气与气之间会感应。哪两种气呢?刚气与柔气、阴气与阳气,它们之间绝对有感。有感就有应,咸卦如果是全心全意投入,“至诚如神”的效果凭借真心的传播其感应绝对是非常快的,所以《杂卦传》会说“咸,速也”。少男少女当然是“二气感应”。“以相与”,就是水乳交融、携手合作、融合为一。“应”跟“与”的观念在《彖传》中都出来了。

先感应,然后还能充分合作,没有任何隔阂,下面就有“止而说”。“说”即“悦”,上卦兑为悦,两情相悦。“止”是什么意思呢?指下卦艮,在这里不是障碍的意思,而是停止不动,专注、钟情于某一个对象,故停下来。人海茫茫,到底谁是你的伴侣,谁让你们之间会产生那种感,在你前面停住了,很专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那就叫“止”,即使还有别的很多选择,他也不去了,就到你这里为止。所以男的在这边一“止”,女的就“悦”。少男一止就产生少女的悦,然后艮又是“男下女”,为了到恒卦的时候自己做主,现在委屈一点,先击败竞争者再说,所以他要百依百顺。“下”是动词,即追求的时候,为了击败很多的竞争者,所以低调谦和。

“止能说,男下女”,于是二人感情关系成熟,“是以亨利贞,取女吉”。前面是一种追求的功夫,“二气感应以相与”,觉得不错。“二气感应以相与”直接就呼应《说卦传》,因为咸卦卦象是“泽山咸”,“山泽通气”,有气感,有气应,正是二气感应。山泽通气,所以才会有亨。再下一个阶段就是“雷风相薄”,“薄”是靠近的意思,距离很近,就由咸卦进入恒卦。少男少女谈恋爱的时候,刚开始有距离,“二气感应以相与”之后,就希望天天见面,最后甚至天天在一起,变为夫妇,等到夫妇以后,就一天到晚冲突,“雷风相薄”,因为距离近了,美感没有了。原先距离远的时候就“二气感应”,通气之后就越走越近,然后就“相薄”。由山泽那么安静的情境就变成雷风的冲突,到最后是“水火不相射”,就是既济、未济的状况,水火不容。

在《说卦传》中,先是“天地定位”,说的是泰、否二卦。“山泽通气”,说的是咸卦跟损卦,咸卦的错卦也是损卦,咸卦是感情,损卦是损伤,所以感情很好也很磨人,这一组错卦既是触类旁通,又是上下对调,少男在上,少女在下,内外一颠倒,“咸”就连着“损”。所以人生面对感情要特别小心,因为它跟损伤息息相关。“雷风相薄”,“雷风恒”,“风雷益”,既是恒卦,也是益卦。恒卦跟益卦关系可就密切了,既是错卦,又是交卦。最后“水火不相射”,水火不通,就是既济、未济二卦。

“二气感应以相与”,是一个阶段,简直好到了极点,堪称绝配,于是《彖传》就发挥了:“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注意,这里直接提出“人心”,在上经的复卦没有讲得这么直接,“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只是直接讲结论,到最后就是“人为天地之心”,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就是这么来的,并没有讲人心。可是到了下经,是讲人世间,咸卦则名正言顺,直接告诉我们,对咸卦有意义的不是动物的心,也不是泛称的天地之心,而是人心,人心的感应就产生人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所以《易经》绝对是主张和平,但是发展到恒卦、遁卦及以后,实际推展起来就有诸多不完美。

为什么“感人心为天下和平”?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是同理心,没有人愿意冲突,但是事实上就有那么多冲突。如果从这个地方出发,就同人、大有二卦来说,“天下和平”的理论是一定正确的,就看我们怎么努力。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我们发现下经的咸卦处处都呼应上经的乾、坤,乾、坤后面的屯、蒙、需、讼、师就是“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生万物,因为它们的气是通的。“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就给我们确立“人同此心”的共识,人性人情厌战反战,那么从这里就可以贯通诉诸人情的共识。我们讲同人、大有二卦的时候也提过唐代诗人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苍苍烝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每一个战死的士兵,都是父母亲好不容易养大的,结果花那么大工夫,一上战场就被打死,当然就很心痛。“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就提出和平的诉求。

当然,咸卦谈到心,谈到气,谈到“二气感应”,在个人的修养上就是心平气和,看能不能尽量维持心理的平静,这样才感应得准确,才看得清楚。个人气和心平,天下又和平,又呼应上经的“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像中国政府这几年对内营造和谐社会,对外就希望国际秩序和平,不要有战争,在大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就可以完成和平崛起。

那么,“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是呼应自然界的现象,这是很明显的天人相应,大宇宙、小宇宙的概念。接下来就是“观其所感”,咸卦的重点还是在感,把这两个观念合在一起,我们看一个人所感的地方,是迟钝,是敏感,还是冷漠,或者根本就无所感,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了解人情在内的天地万物之情是怎么回事了——“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传》这最后一句是赞叹的语气,透过观感,就可以了解天地万物之情。恒卦也一样,“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萃卦也说“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几乎是一个公式。咸、恒、萃三卦本身就是“亨利贞”的情卦;而“泽山咸”和“泽地萃”,都有兑卦,表现在外面,都是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情怀;兑卦也讲到情,为情忘劳忘死,情之所至,可以疯狂地无条件为之牺牲奋斗。一般的“咸”都是有一定的热度、激情,在咸卦这里,又结合了冷静观察的“观”,提醒我们不要失去理智,要把观、感都结合到一起,“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