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4辑)
11254200000018

第18章 恒卦卦辞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恒卦的卦辞比咸卦的卦辞多了一点,条件也比较严苛、复杂。毕竟要长久,要白头偕老、地老天荒,条件难免要多一点。

由咸发展到恒,先是“亨、利贞”。因为情感可能会蒙蔽你的理智,跟蒙卦一样,“亨利贞”欠“元”,就需要启蒙,把业障打开,才能够拥有源源不绝的“元”。到了恒卦,“元”同样没了,还得重新去复“元”。咸卦的“亨利贞”一旦成熟,条件具备,下面就是往恒卦务实的日常生活长久发展下去,不然老是尘埃不落定。咸卦既然有了“亨利贞”的情缘,提出了很具体的建议,就有“取女吉”的长久打算。

可是恒卦的“亨、利贞”之间夹了一个“无咎”,这就有学问了。因为“亨、利贞”本来就很纯粹、很自然的,像兑卦卦辞就只有“亨利贞”三个字,啥也没有,无条件地两情相悦,不涉及任何具体的但书,连下一步怎么样都不重要了,当下享受就好了。咸、恒二卦已经不纯了,因为有现实的考量。但是不管怎么讲,咸卦的“亨,利贞,取女吉”,还是没那么复杂,没有那么多的考验,到恒卦的时候什么考验都来了。所以“无咎”必须在“亨、利贞”之间出现。

我们都知道,《易经》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无咎。“无咎者”,其实是“善补过也”,也就是说人不会永远不犯错,犯错是允许的,只要不犯大的过错就可以了。一旦犯错,只要发现,马上就调整;或者已经变成事实,木已成舟,但不是罪大恶极,那就“善补过”,下次别再犯了。“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这就是复卦的初爻所告诉我们的;乾卦的第三爻就教我们这样,白天犯错了,晚上就改过来,晚上犯错了,第二天早上就改过来。整个《易经》也就是如此,“无咎者,善补过也”,从善如流、迁善改过,补偿自己曾经犯的过失,而且补得很好,没有瑕疵。所以,无咎是超越吉凶的。吉凶则不同,“吉凶者,失得之象也”,输赢胜负、得失成败都是不一定的,不会永恒。所以恒卦中一定要有“无咎”,把“亨、利贞”隔开。换句话说,人生到无咎的时候,有些过错自己承担,不能老是归咎于别人。人常常犯的毛病,就是一天到晚咎来咎去,贪功诿过,无法把责任归属搞清楚。

把咎降低到零,就天下太平,这才有可能恒,才是长久而稳定的发展关系。再亲密的革命战友、枕边人到一段时间就开始你怪我、我怪你,这就是咎。能不能够无咎,就得磨合。无咎能不能做到,就要练习。降低到无咎的时候,就有“恒”的味道了。大有卦第一爻讲“无交害,匪咎”,就是说不要老是归咎于别人,“艰则无咎”,在困难的环境中,最会怪别人,那就更糟糕了。这本来也是很平常的道理,但是人就是很难超脱。所以要练习无咎的修养,就要处理好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包括天人关系,不要动不动就怪环境、怪气候,怪自己生不逢时,要“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才是无咎的境界。

恒卦卦辞“利贞”前为“亨”,说明恒的关系本来是亨,可是要日积月累接受考验,时间一长,各种习气就会出来,原形毕露,就一天一天腐蚀;所以在“亨”时强调“无咎”,从“无咎”开始练起,后面才是“利贞”。好不容易建立了长久的关系,当然要固守住,固守住了,要长久才能获利,才能产生正面的价值。“利”就是从“贞”来的,恒中所获得的利益,也要消化吸收,不能一转手就没了。“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整个易道也不过就是追求无咎而已。但是要终始无咎,绝对不容易,无咎之后还要利贞,“恒”之德就慢慢开始扩大,开始循着一个主轴不断地正向发展,所以“利有攸往”。

“往”代表行之有主,大方向一直没有错,所以它的前途是看好的,可以正向、长久发展。由此可见,恒卦想要“利有攸往”这么一个结果,前面就要“亨,无咎,利贞”,才“利有攸往”,如果前面做不到,就不会有后面的结果。遁卦可能就提前来临,更谈不上千秋万世了,就会像始皇帝一样短暂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