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毓老师说老子
11255700000014

第14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王弼注】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盲、聋、爽、狂也。“难得之货”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

“五味令人口爽”,“爽”,王注:“差失也。”五味把我们的嘴弄乱了,使我们口味都弄错了。如湖南人拼命吃辣,山西人拼命吃醋,觉得不吃辣、不吃醋,不得味,其实是被辣椒、醋麻醉了,哪有不吃辣椒、不吃醋就不得味的呢?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驰骋畋猎”,不要看得太呆板,认为只是打猎,实则人天天驰骋于名利、钱财、酒色之中。同学至黉舍读书,不要以为读书就好,那也是“驰骋畋猎”。同学来,绝对有所为(音wèi)而来,绝没说给老师白送学费的。可以说都是“心发狂”来的:有的想,到这边读一读吧,免得将来当中学教员,把古书讲错了;有的想,陪陪女朋友……总之,很多、很多,你们自己知道。这一切欲望的动,都是“驰骋畋猎”,都使你“心发狂”。

“难得之货”,塞人之正路,所以“行妨”。反过来说,我们要没有“难得之货”,怕什么东西呢?什么都不必怕,那就没有“行妨”之害。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王弼注】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

我们先讲一下王注。

“为腹者,以物养己”,什么叫“为腹”?拿这个物来养己,就叫“为腹”。《论语》上说“古之学者为己”(《论语?宪问篇》),就是这个意思。反过来说“今之学者为人”——那就会说:我大学毕业,找不着中学教员的工作,那就糟糕了。这就是“为目者,以物役己”。今人多是“为目”,“故圣人不为目也”。

毓老师笔记

“为腹者,王云‘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孔子之役物,为腹也;役于物,为目也。不役于物,去彼取此也,老孔非出一家欤?”

此段笔记出自何处,老师不复记忆,但义颇可取,所以抄给同学。

因为“为腹者,以物养己”,就是孔子所说的“役物”,“为目者,以物役己”,就是孔子所说的“役于物”。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圣人专要养自己的德性。以儒家来说即修养自己的性,以道家来说即修自己的真。不论儒家、道家,绝不叫身外之事,身外之物,“以物役己”。

像今天社会就是专门“以物役己”。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名堂太多,忙得一天头昏脑涨,这就叫作“为目”。圣人不要这个,圣人专是修养自己之性,修养自己之真,所以“圣人不为目也”。

由此而窥,老子和孔子不是出自一家吗?退一步来说孔子和老聃的关系不论是什么样,总之,中国思想系统是一线下来的,到最后有所异,那就是各人境界的不同,不是完全没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