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毓老师说易经(全3册)
11255900000012

第12章 比卦第八

(水地比 坎上坤下)

坎为水,坤为地,水地比,水与地,亲比无间。

比卦,“九五”居尊位,众阴皆归往之。

《序卦》:“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众亲比,有小集团。但不能比之非人,不能老是争,必要有点爱、有点仁。

《杂卦》:“比乐师忧。”

师、比二卦相综,师讲刚柔,比论阴阳,“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生生不息。比,相比辅,乐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仁”,二人相偶,仁的意义太深了!“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仁者,生也,二人相偶,其结果即生。

昔人懂得道德,彼此帮忙,基本教育重要在此。即使小家庭也不可以吵,要有爱心,吵开就坏,家不像家,如何过日子?

中国人的智慧,“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学佛,不是脑子糊涂,就是贪得无厌!何以放着人的事不做,偏要做魔鬼的事?犯一次,即伤品败德。

千万别自欺,人就是人,没有超人。“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大学》描写伪君子,多苦啊!

不要从小就自欺,应坦荡荡地活。

弘一大师研究律宗,三件衣裳换洗。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良,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情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他是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中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有人活在罪孽中,却在别人面前掩饰。

《学》《庸》皆讲“独”,好好研究,“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独与性,有何区别?有何关联?“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世(事),谨己独不知、独不闻之事,乃引申义。“人莫知其子之恶”(《大学》),而外人尽知他是流氓。又有几个老师有像样的儿子,岂不是自欺?何不将自己儿子先教成才?进门就打牌,儿子能读书?儿女了解你所行皆不足法。“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多少人知教别人,却忽略了自家儿女。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小孩的潜力惊人!今天教育何以如此失败?上下皆一个“伪”字,无法发挥作用。皆实学也。实与伪相对。

何以戒慎恐惧?“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中庸》)。本身如无真知,如何教人?行有余力,再给别人。今天社会乱,乃本末倒置,无不自欺也。人欲太可怕,不可以养欲。“可欲之谓善”,当其可之欲,人不能没欲,得欲得恰到好处。公文批“可”,即发而皆中节。不自欺,要自试。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冷静读,好好思考。“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研究自己是否真君子,不能自我陶醉就算了。

“原”,原原本本,原始要终,原心定罪。“原筮”,原其所将筮之源,慎之至也。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然后笃行之。“作事谋始”,可以躲开“不宁”。做事应自根上来,开始就要注意,慎始才能诚终。比非坏事,但要先能再审,又能“元永贞”,方得无咎。

坤,“利永贞”;比,“元永贞”。“元永贞”,“元者,善之长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元、善,都需永,一永日,哪有咎?为德不卒,乃缺永恒的力量。《易》为智海,乾元为性海。天德好生,不可为首,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元之德,包含一切善的行为。有“元永贞”的德行,才有资格亲比天下之人。

“不宁方来”,必要有识时之智;“后夫凶”,不及时,凶。失败了才来,来得太慢了。后,失时,不及时也。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失时。

时与,最成功。先时,挨一拳头。找同志,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多难!“不宁方来”,也必有“上下相应”的功夫。“后夫凶”,到穷途末路。

可以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做事必要有万全的准备。一人做事万人观,没人理你,你失败了,因没格调。

一、学的责任是什么?“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必要有步骤、有层次,读书必识字,自《说文解字》入手。

这社会至此,刑罚定得再重,抓不住犯案者,又有何用?最缺的是破案的智慧。学者就抄书?如同行尸走肉。读书人不知自己要干什么,社会才会如此乱。你们真会五百字了?文章能看?没有一件事彻底,哀莫大于不知耻!必要真认识,扪心自问。都未自根上学,还自以为有学问。

要如何拨乱反正?求真,不要作伪。书多,不必怕,值得读的书并不多,自根上认识。

你们应知怎么用功、怎么解决问题。你们苦的日子在后头,本身就够了。遇事,必冷静思考,才能解决问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不务乎其外,里外一想,你们就懂得做人之道。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比,吉也”,事不独行,互比必吉。“比,辅也”,“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下顺从也”,以德服人者,心服,王者,天下之所归往,此乃下面顺从自己之理。

卦要玩其辞,才能得很多深意,知其所以然,才能明白、用上。崇德,天天积德,日行一善,日去一恶,懂了,必要造就自己。根基不稳,不能成事。

《周礼·春官宗伯》云:“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兆,吉兆、不祥之兆。玉与瓦,用处不同。旧社会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原”,原样,原装,原封不动。“原筮”,才“元永贞”。如玉筮、瓦筮就不同。

“原筮”,最好,原装的。蒙“初筮告”,“初筮”,有第一次意思,有别于二、三,“再三渎”。“原筮”,本样子,何其慎始!

比,第一个功夫得“原筮”。何以能“原筮”?遇事择而后交,就因有刚中之德。刚,无欲;中,不失本性,喜怒哀乐之未发。无欲乃刚,有理智。失刚中之德,利令智昏。见谁都动情,当然吃亏,吃亏而后悔,迟矣!

“原筮”,才能“元永贞”。神之德,才是原;明之德,指用说。混沌,原;初开,明。想亲近天下人,得保持原本心,即纯,未掺杂。“安仁者,天下一人”,没有分别心。

“元永贞”,以“永”代“亨”。“亨者,嘉之会也”,通也,有实用性,没永恒性。

人的“原筮”,不失赤子之心,大人。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元培了,即止于至善。真,不在外面穿什么衣服,而在心。

“以刚中也”,“刚”,“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中”,“喜怒哀乐之未发”。“刚中”,无私欲,行健不息。人无私欲有几人?没私心,未必没私欲。甘地有刚中之德,无私欲不容易。

无一民族的头脑比中国人还致密。佛讲“戒定慧”,儒说“知止,而后有定静安虑得”。《大学》最关键的一句即“致知在格物”,经文的转捩点,解决了整个宇宙事。

奉元宗,我是初祖,你们是二祖。我读书不必写读书报告,一个月明白一句也可。

《学》《庸》富治国平天下之道,要好好读。如何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物包含人、物、事;格,研究也,有真知才能治天下。用什么来格物?有什么本钱才能研究东西?教《四书》得拿正格的,不能骗人。

“在明明德”,即在于明生之德,生之谓性。完成人之性,即尽己之性。明自然界生生之德,无通神明之德的功夫,焉能格物?画八卦,在通神明之德,才有资格研究万物。神之德,妙万物;明之德,终始万物,生生之德。

求一,得一,止于一,正。“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学》学大,谁得一谁就成大人。你们不求,怎么会有所得?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思想完全一贯的。好好努力,用于有用之处。你们聪明有余,但是正事不足。为人不正,祸延子孙。都有一定。

“格物在致知”,“致知”,要明白事物之所以然。明理不难,知所以用理为难!

夏,诸夏,华夏,层次分明。华夏思想,即“舟车所至,人力所通……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如此民族,还听别人的话?开玩笑!

将《周官》当小说看,看其组织之严密。你们脑子不致密,乃格格不入。

人必得走正路,所以“蒙以养正,圣功也”。蒙真启了,再好好看《大学》,才能有所得。学大,“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有了结果,即一部《大学》。《尚书》“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养刚中之气,而不移其德,不为物诱,不为情迁,而大正至仁之智,体世、识时、当务之急,不溺于旧常,故能上下应。

“上六”阴乘阳。“后夫”,警语,多深刻!失时,凶。前后正合式,即中。时中与“押宝”相对。

问自己要干什么,然后思不出其位。忠,脚踏实地去干,“贞者,事之干也”。教书,随时,“人能弘道”(《论语·卫灵公》),不能当作职业,有必要自欺?没有私心,未必没有私欲。甘地有刚中之德、无私欲,不容易!懂了,必要造就自己,根基不稳不能成事。

遇问题,必冷静。现实摆在面前,如何解决?外力不可靠,借外力无成功的,得靠自己奋斗,智、仁、勇缺一不可。好好深刻地研究问题,“社会事于我有责任”,得好好想。许多事情发生,必有原因。遇事,必要前思后想,再作决定。遇到事,不要借势,用智慧最重要,但到最后“勇”最重要,稍一马虎,最后可能殉葬。

有几个能为其所当为?唯文天祥耳!识时。相敌,不一定都是管仲,所以宁死,不相敌。怎么活,就看自己。

我扯一辈子,改不了。事发生,敏感,没几分钟就得结论。大弟子想当秦始皇,真是不进棺材不流泪,将来就一个“惨”字!读书好不容易,要细心,有致密的头脑。年轻,真有志趣,几年即上轨道,就有专学。中国人确实长于政治。

学历并不代表学力。人要懂自己缺什么,才知买什么,就怕不知自己缺什么。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地上有水”,代表绝对的亲密,中间一点隔阂也没有。水,盈科而进,尽平天下之不平,治天下之术,使不齐归于齐,“安仁者,天下一人”,没有一点私,不分彼此。

“先王”,古圣先王,自家系统的。《孝经·开宗明义章》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前王”,不是自家系统的。

“建万国”,三三两两,发展组织。“建万国”,要亲比诸侯,此组织之道。无群众,能当领袖?搞组织,必储备党员,“容民畜众”。

“亲诸侯”,亲比,得如同水与地之无间,中间一点距离都没有,水之滋润,生长万物,“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中国旧时“道统”与“政统”是一个,政教合一,祭政合一。

“亲诸侯”,小组织的领导人。有组织,有公心,大家好好做事。

大小事都要清清楚楚,不能光有欲,没有智慧。不走错路,就自求多福。

要懂怎么做事。用智慧,自求多福,培养自己永是力量。元的电厂,永没障碍。人都有一个元,每个人都是天民,何以要作践自己?《易经》绝对有深意。

比卦,第一件事“建万国”,引申义:有组织。其次“亲诸侯”,与领袖相亲比。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地上水与地,中间有际,没有间隔。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刀不受损。将《易》当思想讲,不当卜筮讲,“不卜而已矣”,追寻看不见的东西。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初六”处比之始,相比以诚信为本,有诚信,相亲之比,无咎。

“孚”,诚、信也。“修辞立其诚”,指言,诚;“人言为信”,指人,信。一个人得先有自信,别人才相信你,“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不自欺了,才能与所有人相亲比,无咎。有诚信,才可物尽其用,任何事皆可圆满,满又不可溢。

得有诚信,“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信则人任焉”。何以没人找你?因为没人相信你。不要老是责备别人,应该检讨自己。人对你有一点不真实,你就知,反之,自己也应教训自己,必真实做事,责己也重,责人也轻,必要脚踏实地做事。念为源,源诚,事就成。

传八个字:“决定不移,戒急用忍。”是老宫,只知后半。我用此八字,在屋中坐五十年,至死不移,强哉矫!

“无咎”,有人相比,乃因你“有孚”。“有孚”的好处太大了,连缶都装满了,此即“万物皆备于我”,天民。能盈天下,天地无私心。

“有孚盈缶”,“有孚”,效应即盈此缶,则岂止无咎,必有未期之吉自来也。

“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大自宇宙,小至家。“有孚”,家亦充实。“不诚无物”,“诚者,天之道”,宇宙间“万物皆备于我”。

坐着琢磨,不必贪多。喝茶、吃饭、散步,就想那一句。读书,环境很重要。无所求,就不妄想;不妄想,才能想正经的。

宇宙寺,以宇宙为寺。众生佛,以众生为佛。心僧,心出家僧。在哪寺出家都不能成佛,因有所住,应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僧者,净也。”(《坛经》)心僧,必心净。和尚,身出家,见什么都留恋。老牛破车,拉够了,再真出家。但比偷偷摸摸的大法师好,其绝对猪公。圣严,像个和尚。人就是人,绝不能自欺。不必有形地出家,装腔作势,苦不堪言。不能学佛,亦步亦趋。还可做个佛学家,讲讲佛学,振宗风。

一人做事万人观,天下事不易,必要有万全的准备。人人都懂“诚信”对,可是有几人诚信了?吴佩孚,名字取得好,什么都不佩,就“佩孚”。一个人无诚信,则什么都没有。

“终来有他吉”,最后还有想不到的吉。近悦远来,只要本位守得住,有想不到的好处。有一善,众善归之;有一美,众美归之。念为源、为本,本立而道生,念诚则事成。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比之初六”,“初六”居比之始,有孚比之。

“有他吉”,意境很高,不仅我、你吉,还要他吉,天下人都有吉。“有他吉”,因“有孚”,以诚信为贵,有想不到的吉。福不双至,《易》则谓“有他吉”。

每卦、每爻都活活泼泼地摆着,有无穷的力量。

我有许多“活物”(学生)当消遣。活着有对象,老了又何必找消遣?自年轻就有目标。我找没人地方散步,免得浪费时间。不以为累,就是消遣。从年轻就有目标活,愈老愈急。人应有志,尚志。华夏文化在中国,此讲学的目的。

什么都会过去,就德常存。如用术都成功,那人都用术了。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六二”柔顺中正,与“九五”中正之君相比,成就内圣外王之业,贞吉。

“比之自内”,柔顺中正,内圣的功夫,自试,自讼。朋友相交,必得中信,方为正固之吉。

怎么内比?自己有智、有能,谁都得求你,和谁都没有恩怨。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不自失”,自信,有孚,多深刻!一部《大学》即修己,自昭,明德,故不失也。

“守位曰仁”,比“在其位”还更进步,“圣人之大宝曰位”。己之位都没注意,还梦想?自己本位都守不住,还东张西望。

“比之自内”,方不自失,才能号召天下。“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还作伪?就是真,也得经过试验。《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有德才能应验。

比,群德的第一步,没有群,能影响谁?比,至少得棋逢敌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不自失”,中正,得下多少功夫?立身行道,是自己叫自己怎么样。最卑鄙,没处打,打学生的主意,乱伦,师生乃“犹父犹子”。有能力,如李敖相差三十岁,又有何关系?一直想问他:你俩到底谁先说我爱你?

要善用智慧,你们太笨了!许多事不用看、不用说,必要知道怎么做。旁观者清,沾事者迷。一句话,可破其迷津。一样话,谁可以说、谁不可以说,得看客观环境。

“后夫凶”,得及时。

缺什么才蒙?童蒙求师,要求什么?

“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滕文公上》),才能不穷。有生活的定律,才有预算、计划。“不自失”,永不失,自求多福,连求老爸都不可靠。我家至少三代不纳妾。我父亲很少赞美我,有一天说:“你如此守分,可以过五十代。”我今天能无忝所生,乃“比之自内”。老祖宗留下的金饭碗,而今安在哉?“比之自内”最可靠,什么都不可靠。“终日乾乾”,得拼命再拼命。

对学生慎选。五十年了,绝对在这块土站得住,至少有人品,有人品就有学品。没学品,就抄人家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你们要学习当接班人。学中国东西,成就最高的是张哲郎。

必读完《易经》了,才能读《春秋》。

六三。比之匪(非)人。

“六三”居刚用柔,不中不正,承(长官)、乘(部下)、应(办事的对象),皆阴,遇人不淑,难得群小之欢。

“比之匪人”,小人,非正经人。看左近人,如所亲近非好人,则得什么结果?人必要随时谨慎。以情性相交,情投意合。情性不相投,即难以处好,不必勉强,不相投就不去相比。比之非人,失败才明白,已来不及,最后与之一同殉葬。以性相交,方不失德。人生中,择友、择书,两大择重要。

势利之交,未有不凶终隙末。每天所接触的都是哪类人?要慎交。应以情、性相交,情投意合。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不中不正,“比之匪人,不亦伤乎”,哀哉!自己不能择人而比之。上下都阴,无下“原筮”功夫,比之非人。人生中,择友与择书很重要,要择然后交;交了而后择,则愈处愈远。

不要贴标签,不要有色彩。年轻一步走错,贴上黑签,一辈子也拿不掉。要练习自己做主人,何必为人抬轿!记住“比之非人”,就成功。

比卦明白了,即知自己应如何做。人与人多难处,比之非人,多少人想牺牲他人幸福。人人都想卡位,就我不必。

有一点病赶快看医生,不要养病。我的胃有点不舒服,就去看病,吃素。

不可因一时的感情用事,而断自己的福分。遇事必要理智,好好为自己活,千万不可比之非人。

比卦读完,知和什么人合作才有利。必要以团体对团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团体必要有团体的格,格调,成立一个清清白白的团体。所亲比的人不够格,比之非人,怎么比人?跟着跑,自己举哀去。

我对《易》每卦都熟烂在胸,一出事即知哪一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偶一不慎,什么都抖出来,得“不自失也”。看《易》多么宝贵!时时卜,事事卜,一爻一宇宙,一爻一世界。

六四。外比之,贞吉。

“六四”柔顺当位,与“初六”应而不与,舍正应之阴柔,外比“九五”中正之贤,乃正固之道。如是“九四”,则伴虎如伴君,因“九五”有所戒也。

看环境,也得有智。“贞吉”,安分,就有伦常的观念。分与阶级不同,中国无阶级观,有上下、贵贱,即主从。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外比于贤——“九五”,不失其贤,亲仁从上,舍正应“六二”。

安分,就有伦常观念。舍正应而外比,可不容易!得知时。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九五”刚健中正,居尊位,群阴求比于己。

“显比”,“显”字用得妙!光明正大地比,大德光显,若日月无私照,光被四表。

“显比”,王者之德,对不愿来者,不去强迫;自愿来者,则不相拒,“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春秋公羊传·隐公二年》:“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何休注:“王者不治夷狄。录戎,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

怎么养德?“显比”,比之以德,光明正大。中国讲“显比”,不朋比。朋比为奸,君子不党。

“王用三驱”,今天承德围场已不同于当初。昔打猎三围,不合围,留一面,网开一面。

邑人,昔跟随帝打猎者,邑人军队非国家军队,专用随从,绝对可靠。“邑人不诫”,上下同德,无不诚也,故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中正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显比之吉”,因中正也,不失本性,有刚中之德,来比之皆吉。

先自讼,看自己天天比些什么人。交朋友,如交不好,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舍逆取顺”,乃生道之化民也。上具中正之德,型于邑人,失禽不诫。

都有不喜你的,要“舍逆取顺”,取与己相顺于道者,愈看愈顺眼,愈谈愈顺心。两条腿的人满街都是,什么人才不人才,哪个都行。既不是一条路,不必强求,这就是人生。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

“舍逆取顺”,有几人知做事是“正”是“逆”?必知顺逆,才知所取舍。逆国、逆众、逆天下,天下人皆反对。

“邑人不诫”,什么能力都有的人,也必要给人留条生路。

“上使中也”,在上位领导者,使每人都有中道,不失本性,皆具刚中之德,成王者之业。

胜者王侯败者寇,大混得知顺逆。

谋幸福,不要空谈。做买卖,对外福利群生,对内彼此帮助,由近及远。遇绝路时,必留给人一条活路,应留一面。

绝对要好好守住中道,《学》《庸》学大用中。“子不语怪力乱神”为原则,讲义理,教之以道,不叫学生胡搞。志,为往圣继绝学,必要好好读书,不读书焉能成事?

人人承认你有德,则非你不可,“显比”,既有德也有能。人的东西必到手,乃盗贼。比之以德,以什么养德?有能力,也要开求生之门。比之于外,见贤思齐。必要自求多福,不要净找便宜。

上六。比之无首,凶。

“上六”处于比之极,乘“九五”,眼中无“九五”,“后夫凶”,“无所终也”。

“比之无首”,以柔乘刚,阴居于阳上,在他眼中,根本无首。

“后夫凶”,将丈夫不放在眼里。夫妇何以时常吵架?许多问题发生,两下皆必负责任。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应建首,没有领袖样,凶,“无所终也”,到了穷途末路。

据乱世,有首,“比之无首,凶”;太平世,无首,“见群龙无首,吉”。

做活学问,空讲没有用,什么都用不上。读完一卦,即一活学问,应活活泼泼。教书的无不想教出高手,但领袖之才不易!

遇事必追源,不必人云亦云,是你怎么看,“郑玄说”也不一定对,要深思。愈读《易》愈赞美,几个字道尽了天下事!

当年拍全斗焕、卢泰愚马屁者比比皆是,而今安在哉?只贪点污,尚没犯大忌。逆与顺,分别不易。比卦,是搞组织的秘方。

做事应势,但亦不可违理,否则站不住,只图一时之快而已。会周旋(圆)、折旋(方),才能中规中矩。孔方兄,外圆内方。

奉元行事,样子合乎现在。永远有主流与非主流,怎么判断?得投那个“机”,才能开启那个“机”。

中国经书是元匠,智慧的表露。“行礼运之至德”,中国非以法治天下,而是以礼运天下。以礼运天下,才能天下为公。

变动以利言,稍有变动必得提高警觉,马上研究找出利之所在,才能动脑子。你有变动,必有所利,要以你的角度研究利之所在。学的是文、智慧,不是文章,乃治世之智。

入手处必要懂,才知要怎么应世。釜底抽薪,比扬汤止沸好。

“《春秋》之好微与贵志也”“《春秋》之道,视人所惑,为立说以大明之”(《春秋繁露·玉杯》),“《春秋》无达辞”(《春秋繁露·精华》),“《春秋》无达例”(孔广森《公羊通义》),“王者受命,不追治前事”(《公羊传·隐公元年》何注),“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尧曰》)。

“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礼记·郊特牲》),“人无生得贵者,莫不由士起”(《白虎通·爵》)。

想最高深道理时,要用什么心?洗心。“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系辞上传·第十一章》),就不会有主观见解。以什么标准“正心”?“加吾王心焉”(《春秋繁露·俞序》),即以王心为己心。率性,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做事,应顺着人性做。仁,乃性之用。中国文化,继志述事,用;续莫大焉,体。

人有了智慧,放哪儿都行。如学一招用一招,怎么能灵巧?做事相应、知节,因事非一人能成,知节则一步都不迈大步。每事解决,必要有所据。

有定,因有准。知道,率性,才知第二步怎么做。以性智解套,以欲智则失败。读书要论道,“乱生其差,治尽其详”(《荀子·天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功名之立,由于任智。没有智慧,焉能类情?处人必须坦坦白白,要彼此互助,各发挥所长。年轻得学做事,必要有方法、准则。了解深了,则运用高妙。视智慧高低,接受多少。

民德、民慧、民能;民有、民治、民享。无德不立:孝慈义、智仁勇。

做事有一正当目标,有路可循,绝不可以离轨。做事业绝不可以急功近利,要根深叶茂,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慢工出巧匠。

小畜卦第九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

乾下巽上,以小畜大,要健能顺。

小畜(chù,田畜也,谓力田之蓄积),小,阴,民,“六四”;畜,止,得知止。

《杂卦》:“小畜,寡也。”

“六四”一阴畜五阳。如“六二”正中,还好些。“六四”只当位,阴居阴位,不能逾越。

多管闲事,逾越。什么都批评,越俎代庖。以小畜大不易,必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能识正、时、机、势。

《序卦》:“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

每卦皆紧扣,每爻皆接着。辅比之后,至少有小畜的成就。但要大畜,则必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复则不妄”(《序卦》),必有诚,然后才有大畜。

小畜,不怕小,重视这个小。小畜完了,要实行,实行了就泰,《序卦》“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

《易经》每一卦到底说些什么?必要深刻了解,要懂得用智慧,天下绝没有你所想得简单。你们太愚了!会用得上?什么也没学到。我私淑熊先生,也喜吃花生米。

熊十力的东西必要有耐力地看一遍,其智世纪无出其右者,确自中华文化出来,你们要多吸收。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小”,民,小民;“畜”,止也。每个人都得畜,人人都得止。把钱送银行储蓄,钱之止。日行一善,德之止也。崇德,积德也。事事都得畜,积沙成塔。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两个境界。“密云不雨”,大环境,没有发挥作用,干旱;“自我西郊”,“西郊”,阴方,方位对,当位。有云彩不一定下雨,下雨才可以生生不息。以当位处事,没不对,故“亨”。但如做事超己之位,虽亨,仍必“师出以律”,否则“否臧凶”。

“小畜,亨”,此亨非大亨,不过当位耳,亨其位,但未亨其利。只亨到“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没能大畜,因“不雨”。办事喊叫,只能没受祸,未必蒙其利。

中国自有文化以来最辉煌的时代:秦、汉、唐、清。春秋时代,小畜,百家争鸣,表现智慧,造成秦的统一中国,成为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统一,时代之畜会有此结果。小畜,时候到,必开花结果。秦始皇能用时,走运成了,用时、御时、御天。

没有一个人是用“术”成功的。人没有一步就登天、一次就成圣的,必得崇德,即积德。聪明人都想一锹挖口井。多少派人物来问我怎么解决。

智慧必要与年龄俱增。做事都有一定的步骤,文化的累积亦得一步一步来,发财的人一毛都不浪费。连自然界亦得小畜,此天意。要真研究学问,有连贯性。

一人做事万人瞧。自一举一动即看出其人有无知识,一个人不能做达不到目的的事。你们办事幼稚,我责备自己。我要好心切,但同学是废才,就师心用事。你们做什么事,我都知道。

《易》分两派——汉《易》与宋《易》,均非《易》的本色。《易》从“元易”开始,追“元”的《易》。

奉元,不可以忽略未来,伟大是一步一步来的。根据元,整理现在的文化。假的有其环境背景,钦定文化。责任在恢复文化,是划时代的。研究学术,必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天欣逢盛世,要复兴中国学问,但御用文化的由来必要加以重视。

几千年就三个盛世,秦汉、唐、清。孔子集大成,但是秦的成就绝没受孔子影响。百家争鸣,有文化以来的结晶,秦统一乃受诸子百家的影响。汉接着享福,就懂得利用孔子了,刘邦是第一个祭孔的皇帝。汉治国大本是《春秋》,以《春秋》决狱,但汉利用祖师爷之名,并非其学。唐文化不纯,有佛学成分,唐诗文有成就,诗文外出禅宗。清代公羊学复兴,《春秋》学影响孙中山、熊十力。熊十力的《原儒》讲《春秋》,《乾坤衍》则衍元。

时代软弱产生的学术就不行,如宋明理学。宋学的结晶是宋《易》。明“阳明学”,是宋学与禅学的混合。因时代不安宁,理学不惹是生非。以此例推演。

我再十年,思想体系可以成立。用新文化面对21世纪,才对得起祖宗。做自己应做的事不必说,作秀难成大事,有目标、有方向,不要盲从。熊十力要立学,先辟佛,要办一所宗教学院。

元的产物,要面对中国夏学,吸收世界学问。只要人类想研究中国学问,绝对给正牌的,“华夏文化在中国”,华夏文化必得在中国。今天要到哪儿研究中国文化?要懂得责任之所在。别人怎么做不管,干自己的。

辅比,必有所得,“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好好努力,不要小看自己,小畜,不知哪天开花结果了。

我每行一事,都有一定的步骤。你们净是捡鸡毛掸子,聪明过火,有作用?“皆盼毓老来,看毓老有什么看法。”

中国到处都是古文物,此即代表中国人的智慧。看出土的秦俑,商青铜器薄、花纹之美!仿都仿不来,相形之下,今人之退化!古人技艺之巧、思想之精!

小畜,知止,成事之基。知止,而后有定、静、安、虑、得,皆自得也。复自道,才能自得。复自道,复元,救宇宙;人,复性,率性。人死,但是性没死,归元。元,没有不一样;情、欲,不一样。如你失常、失规,别人不能接受。

于苍生有利的都做,智周万物,得有实际功夫。真能,则团体非你不可。道济天下,由智周万物来的,有求必应,非送米。标准:裁成天地之道,辅相万物之宜。

去年是戊戌百年(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我修一个东西。天津有一专做古设计的,当时已完成三分之一。德宗殁后,我家中摆光绪帝的铜像。我的佛堂供《维新诏书》已经一百年了,仍有宗社党、保皇党的东西。头脑要致密,早安排好,再天天修正,最后可以滴水不漏。

正法明苑,“正法明”为双关语:一、观音佛前身是正法明如来;二、明正法。可以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

小畜,为成圣之基,亦即崇德、日行一善。一个人如果失策,怎能成大事?教授净抄论文,和尚是乞士集团。要有系统,按部就班做学问,脚踏实地好好为下一个世纪负责任。

你们学做事,先学怎么跑腿,老学长有经验,成就(德行),成事的不一定成功。如奉元都不能一家,还能天下一家?如家人都怀不了,还能“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放宽心胸,脚踏实地走。一人做事万人瞧,“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有些人于自己无好处绝不做。

各人有方向,才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缺一不可。商鞅发挥效率,有孚,立信;李斯,执行者,必真知。无诚信,焉能领导团体?稍能定于一,则可以群策群力。

老同学天天在家装老太爷!小孩必告诉他文武都能,尽量发展。我不告诉同学怎么做,而是看他怎么做,必要自己有目标,真正是人生五十才开始。

有理讲遍天下,为子孙谋。小畜,即知止,每个人都得修此德。

熊十力的《存斋随笔》,谈研究中国学问的方向。

熊十力以“存斋”作为其室名,于《存斋随笔》自序谓:平生以“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自勖。书中指出:治古学者,应分两途:一、专做考古之业;二、应继往开来之任。继往开来,只就哲学言。哲学家所致力者,要在探寻宇宙人生诸大问题而勤求解决,否则人生梦梦,如处长夜,虽有知识、技能、名利、权势堪以自娱,而于人生无正觉,于宇宙无正观,究与禽兽无异耳。

每天都做,不可以一曝十寒。你们至少要每天读两个小时书。读完一卦,写一卦的心得,看到底谈些什么?不能执笔,绝不能兴学。恋爱也不要天天在一起,中间要插几个节目才新鲜。

领袖必要忠厚。环境变,昨天要说的话,明天不必说,多言必失,一句话说错,就影响大局。必要谨言慎行。未入流,不及格。天下英雄豪杰有你们那个样?

人祖庙,鼎是人祖、钟是娲皇。保存帝王之礼,供羲皇、娲皇,看帝王是怎么祭祖的。留着,不必说,子孙一看就明白。郊天、祭地、祭祖,庙会一年三次,人祖庙当作大礼堂。

何不创造历史?“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老的都训练好了,都有一套。接班人早就有了。你们是做义工,三十年后创立一个学派。历史是人的智慧堆积成的,要塑造这个地方成为有文化。向证严学习,用女弟子征服男人。

一个人要用智慧,练达智慧。成大业的没有一个不是有德的。德,标准的善行,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不要动邪心眼,否则成纯小人。成事,亦必有德。

我如无志,焉能活至今还这么有精神?有抱负,不好听说是空想。做大事业以造就接班人为第一要义,我一定造就人才。所学皆智慧,无一落空。我为了找地,找八年,换一部车。

多少人没成功,都毁在糊涂女人手中。属人的事,就大大方方地做,不要变得苟苟且且。文化不够才要造就,为人师表何以要看低自己?

旗人,代有才人出。溥字辈排七个,溥、毓、恒、启。学生与之合作,永远有生存的机会。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能)巽(顺,谦逊),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六四”当位,阴居阴位,但不若“六二”之中正。上下,群阳。

“六四”以阴畜(止)众阳,以小畜大,上下应之,然以一阴难畜众阳,故曰“小畜”。

小畜时,得“健能巽”,必要终日乾乾,还要有谦德,巽的功夫,外圆内方,和而不流。

“刚中能志行”,“九二”“九五”刚中,有刚中之德,志才可行,乃亨。

在这个环境能把事办得通,才能达成事的目的。既无刚又没中,焉能立志?志行就难,不过自欺。有成就的何以少?因缺少刚、中。

“豫,刚(九四)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即“时乘六龙以御天”。柔有柔的办法,刚有刚的办法,都能成功。遇事知怎么做?“贵而下民”,成功乃是抓住最下层的百姓。

“密云不雨”,环境;“尚往”,仍要往前干,别灰心、失望。也比没密云好,干到底,早晚必雨,更上一层楼,有所成就。

何以“密云不雨”?阴由阴也,就欠东风,再加把劲就下雨,尚往以求阳也。

“自我西郊”,“我”字多亲密!云,阴物也;西郊,阴方也。阴会阴,只密云之象,由西往东,空的,不能下雨,不能成其用。

“施未行也”,施,东西预备好,计划。每个人都有梦,如压根儿就是空的,乃施未行也。不做,永远是“自我西郊”。

冷,与我无关。有热,才能帮忙,当义工。没有热,就是冷血动物。伪君子绝比不上纯小人。

方向没错,可是“施未行也”,无人受惠。施,不求回报,牺牲。方向没错,行为不够。行为,德慧。要“保存现状”,此老太太的话,无知!不进则退,非左即右。

谋国之忠,如有心,必要牺牲。虽是同班同学,是“猪”也不承认。必要真明白,否则是智障。应了解自己该做什么,圈子画太清楚,方向对了,施不够,亦不发挥作用。

“密云不雨”,不必失望;有盼望,必得下雨。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动词,美也)文德。

“风行天上”,没有一地方没有风,没有一个地方不受惠,化及于万物,君子之德风,小畜者,勿因善小而不为。

在此环境下干什么?“君子以懿文德”。“懿”,美也,何以不说“美文德”?因为中间有“养”之义,“蒙以养正,圣功也”,养正,懿正。“率性之谓道”,道德,性之体。

“君子以懿文德”,“文德”,最高的成就。文,经纬天地。文王,文德之王,活文王,“法其生,不法其死”(《春秋公养传·隐公元年》何休注),《春秋》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功夫皆圆满无缺。懿文德,“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懿文德”,将学经天纬地之事现出,以化天下。经纬天地,文也。有懿经纬天地之德才能风行天上,即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一部《大学》也。

平天下,水之德,“盈科而后进”,能平天下之不平为第一步,霸者的行为,必有一套功夫,是主观的,那坑未必拜托你。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初九”阳居正位,与“六四”为正应,居乾之下,在小畜之始,但不为欲诱,居下得正,“复自道”,自守以正,而无咎,吉。

“率性之谓道”,“复自道”,复自性,自明明德,当然吉。自觉,己立,率性。君子不为小人所畜,“邦无道,富且贵,耻也”(《论语·泰伯》)。

“复自道”,复己性,即切断一切“吝”的入手处,何其有咎?当然吉。

《易》为智海,《易》为义海。《易》讲凶、悔、吝,要趋吉,因能趋吉避凶,故曰“智海”。悔、吝都无,当然去凶;切断吝,当然没有悔。

中国百年被侵略,救死唯恐不及,奚暇治礼义哉?我一生在敌人铁骑下,出门必带枪,不是他死即你死。赶上中国强了,现在才有功夫治礼义。不讲科学路子,应好好治礼义,在21世纪发挥作用。

熊十力的大弟子在台湾地区多,但传多少道?这一百年,救亡。21世纪,中华文化。国强,语言就强。第一步复自性,按人性做事,即“复自道”。

佛教,自在,观自在,没叫人朝山拜佛,上天下地,唯我独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复”字最可怕,“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先畜自道,如离开,马上“复自道”,按己性做事,复己道。

顺着人性做事,其义吉也,义,宜也。做事必考虑义不义,宇宙中犹有别人。人皆忽略自己,详细研究别人,必要约束自己,不能在社会上无正知正见,就胡搞,一犬吠虚,百犬吠实,不做都造谣,何况你做了!

人的私心最可怕!立此标杆,永追不上。复,不易,不能叫别人复,要自觉、己立、己达,进而新民。

“懿文德”,不能向外求,必自觉,自明明德,然后“明明德于天下”(《大学》)。

九二。牵复,吉。

“九二”刚中,很有德行。上下三阳同体,故曰“牵”,承、乘皆合乎牵的意思。

从自家做起,讲一些,慢慢讲。回家,下“牵”的功夫,非空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牵复,吉”,新民。是被动的?明德,而后新民。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牵复”,己欲立而立人。“在中”,中,没有分别心,我的就是你的;有你、我了,乃失了赤子心。“牵复在中”,在于中道→中行。

“不自失”,双关语:一、把要丢的东西捡回;二、人人都“在中”,守己相时,不失身、失德,绝不做狗扯羊皮的事。

“亦不自失也”,亦不失其位、其德,“亦”字又深矣!亦者,两相须之意。

必要下功夫,唤醒,不看全世界杀下去。

“观自在”,自此悟如何修,内圣;“观世音”,新民,自觉觉人,寻声救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佛,觉行圆满。儒家修的境界,恳切的责任与德行,大学,学大,成大人。

要了解人的责任,强国有强国的责任,华夏世界。人就是志,有志,就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责任要做,怎么做?老祖宗留下多少智慧的财产,大同世得怎么做?要用头脑,看如何进大同,为未来拟蓝图。

《易经》一爻一世界。必要严格训练自己,理路要清晰。平常多认识、多了解,问题要自己找。中国人多,可有计划地帮助非洲,非洲有土地,就缺技术。救世主,立遗嘱没有用,要唤醒一人就足。

七一,应到道光陵告知:香港已收回。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结束155年的英治时期。英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地区开始行使主权。

人得有志,中国有今天,清廷要负部分责任。良知问题,道光陵不上颜色。

道光帝在位三十年(1820-1850),历史学家孟森认为:“宣宗之庸暗,亦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称这时期为“嘉道中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英军兵临南京,清廷同意议和,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因与外国战败,而割让土地和开放通商的不平等条约。香港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国继印度后在远东的一个据点。

道光陵慕陵虽然外观上保持了“节俭”之意,但其材质结构异常精美。用金丝楠木雕成许许多多的龙,布满天花藻井,造成“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气势。因此,慕陵隆恩殿别具一格,不仅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内都有龙,而且梁枋、雀替全是楠木雕成的游龙和蟠龙,表面都不饰油彩,保持原木本色。这些龙都张口鼓腮,喷云吐雾。殿门一开,楠木香气便会扑鼻而来。

九三。舆说(脱)辐,夫妻反目。

“九三”阳居阳位,与“六四”相比,但非正应,不当为也。关系近,不能自惕,不拘小节,糟!人与人之间,必要有距离,“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处人之方。

“舆说辐”,不成其为车,寸步难行。

“夫妻反目”,大男人主义,瞪眼、畜怨,真正的受气包。

舆脱辐,今称“破碎家庭”,就不能发挥载重之德,也不能有致远之功。夫妻关系之近,夫妇以义合,都能反目,况其他乎?

车在载重致远,任重道远,载重即在致远。我们的责任在华夏,即一统,舟车所至,人力所通,日月所照,霜露所坠。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在家,“夫妻反目”,如舆之脱辐,焉能载重致远?吵架即毁了,知此,能吵?此例多重要。吵架了,道歉,讲一段。

昔日结婚称“授室”,“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太阳刚。正室,型于寡妻。“不能正室”,乃失正性、正道。

至此,看小畜的功夫何在?心不正,意没诚;身不正,家不齐。诚心正意、修身齐家,自觉觉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要自己奋斗,男子不可以吃软饭。“夫妻反目”,因没出息,本身不正,不能正室,家不能齐。授室了,得正室,不能靠老婆吃饭,要自奋。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六四”比君,而为“九五”所信,一阴畜众阳,众阳相竞相伤,故怀戒惕,免争才能无咎。小畜,为进德迁善之卦,由“六四”一爻而了其深意,莫因善小而不为,小亦畜,故曰“小畜”。

做人最难,诚信,自己得“有孚”,能够“血去惕出”。惕,战战兢兢。得知正,识时、识机、识势。我在台,天天怀“惕”字,不易!

“血去惕出”,才能“无咎”。非天天流血,但每天皆在惕中。如没惕,当然谈不到流血,多和平的环境!

小畜,以小畜大,“六四”为畜之主,近君(九五),畜君者也,须合君之志。畜君者,好君也。畜君之欲,改变国君的邪欲——争权、爱钱、好色,则“血去惕出”。

爱君,要叫君好。管仲不知礼,傲君,只成功一半。逢君之恶,最为可怕!

三达德——智、仁、勇,中国人将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理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将人性境界发挥到最高境界,“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之至也”,不但支配了四肢,还成就了事业。必要念兹在兹,我绝不想做不到的事。捡便宜代表不了你,必要脚踏实地。穷变通久,就为了久。必要自己想,否则会背书也没有用。

人生往乐处想,就没有止境,不要学黛玉葬花,净悲秋!曹雪芹晚年住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房”。皇宫左近,最低住三品官。

五十年没教出一个像人的!打通一关,一法通,百法通。要多琢磨许多事。得留心,然后细心。按部就班、按规矩做事。深意,深深想,届时一点就通。以柔御刚。没本良知、人性做事,一开始就想骗人,焉能不失败?应按人性做事、结义,都本着义与良知办事。

以自己做标准,招众怨,个人亦如是。如永远以自己为标准衡量一切,则会招众怨。“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无一不取于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是非、善恶、好坏……人每天心理不正常,即在两端中;“执两用中”不易!不失赤子之心,谈何容易!孟子“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养中气。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六四”当位,以一阴率众阳,天天怀“惕”字。“有孚”,虚中才能容,“血去惕出”,才能“无咎”。

“上合志也”,以其“有孚”,诚信也。“诚信”两字多重要!诚,言成,成言。信,人言。“惕出”,惕没了,当然没血。

前两天,有几个同学来谈,既都有志,要济时艰,即要助人,当然要牺牲小我。究竟是要济时艰?还是要乘势,借着别人肩往上爬?前提必要先弄清楚,此即要点之所在。

要去私心,搞政治皆失败于“私”字。都想做领袖,成功机会少。想成事,必“上合志也”。我一辈子没想要教书,却在台教了五十多年书。

要笼络一帮人,百事非才莫举。学生有勇?躺在那儿没吃饭,有帮他解决的?

“有孚”,去你的戒惧心、受伤心,感动对方。太积极,有时使人怕。必用诚信。信表现在人事上,可以立竿见影。

九五。有孚挛(系而引之)如,富以(及)其(己)邻。

“有孚”,德之本,就“挛如”。人有诚信,又能相续不断,生生不息。

“富以其邻”,“富”,足食,有诚信;“邻”,“六四”,相信老四,把所有都连接在一起。“不独富”,有财富,大家共享。“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领袖靠权不行,器识很重要,九五之君,使天下人人皆富,财散则民聚。称寡人、哀家、孤家,中国文化天天提醒自己。

明白,学完,得用在事上。责任感重,焉在屋中坐得住?

官愈大愈担心,称寡人、哀家、孤家,中国文化天天提醒自己。

一部《孝经》,续莫大焉!宇宙间最要者莫过于续,即生生,故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太太不生,“怎么可以”?为丈夫找老二。必定界说,越界就失礼,这就是人生。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九五”,最重要的一爻。一解错,就不通。

“有孚”,是本钱。“挛如”,当领袖,必要有组织力,聚结志同道合之士。富及己邻,“不独富也”。“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有知识的人,最低得懂得推己及人,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由小畜到大畜。

“不独富”,富与天下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富贵在天,富及天下,“不独富也”。有好处,大家得,当然朋友多。少一分私心,多一分成就。

一个人好了,大家都好,在新民。有孚,是本钱,人家才和你做朋友。今人最缺诚信。许多事发生,是你惊醒时。要有所用,必有所试。问自己:有没有真朋友?即自己真不真。

“豪杰之士不待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嘴不说,有志,尽在不言中。不说,人各有志。但要成其志,得有点功夫,不能光用术。想成大事,必先学会吃亏。最怕社会上无所好的人,如想与之合作,得结之以诚。好名、好利、好色,就可以掌握,就怕对方一无所好。得有孚,有好处大家得,“不独富”。今人皆想独富,秘方不叫人知。可以宇宙事作为温度计。

来找我谈,就想得点术,用术即权。学两招,出心不善,不必谈,一举一动已告诉人你是个什么玩意儿,怎能成大事?人都要活下去,就视怎么活。不独富,当然朋友多。如每个人都是针尖,当然处不了三年。人生不过百岁,何不豁达些、不自私?要发善念,把人世看清了,就可以做事。

喝出茶的真滋味,也没白活。得真滋味了,就写出《茶经》,谁看了都醉心。求什么,都要求真滋味。

读完,必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奉元”不是空话,怎么做?《春秋繁露·王道》“……此奉元之应也”。奉元的效应是什么?奉元,即止于元,“元者,善之长也”,亦即止于至善,即求真滋味也。得真滋味,才能乐此不疲。好学不倦,学不厌、教不倦。为己之所当为,则有自己的成就;有真滋味,就有真成就。知止,而后有定、静、安、虑、得,每天做事应识时、识势、识正。素履,素其位而行,否则坐这山总望那山高,永难得真滋味。不是懂,是必做。

人生百年好混。小邓(邓丽君)四十二岁死了,赚那么多钱,什么好事也没做。这就是人生!好唱得气喘,可见不能乱唱。现气喘病为台湾地区十大死病之一。旧社会,大姑娘琴棋书画戏都会。昔日阴阳倒置,男唱女,女唱男,每年唱一次慈善戏。

无财不能养道,节俭才能自立,自食其力最美,求人难!如无利他心,就非儒家,“儒,人之需也”。衡量自己,少一分私心,多一分成就。

上九。既雨既处(止),尚德载(事)。妇贞厉,月几(近)望(满),君子征凶。

小畜之极而成,不可急于求进。

“既雨既处”,碰到雨应止,不必冒雨而行。往凶,往吝,应处不处,则凶则吝。多少人不懂“既处”。懂“既处”,永见不到棺材。懂得时与势,即正。

畜德,还有如此多危险,况德不畜乎?有德才能载,“尚德载”。

“妇贞厉”,妇,以顺为上,象征阴,妾妇之道。“上九”,如正于阴,则危厉。

月,阴;望,十五。“月几望”,已接近望。如月近十五,月盈则亏。月圆,亦不能胜日。

坤“上六”,“阴拟于阳,必战”。西太后想做观音佛。武则天的像最大,胖。清尚瓜子脸。

龙门石窟的奉先寺主佛为“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得异常鲜明而圣洁。

历史记载,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报身像”。武则天自起名“曌”,曌,不言而喻,即光照乾坤。而卢舍那的译意正好为“光明遍照”。

“君子征凶”,就是君子光知往前跑也得凶,况小人乎?臣道,拟于阳,征凶。征,比“往”厉害,更凶。不知止,能不凶?知止,而后有定、静、安、虑、得。知止,还要“尚德载”,“载”,事,尚德事。是个破车,给别人搭乘,人之所需。

每天做事,识时、识势、识正多重要!什么都不怕,太危险。什么都怕,才成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连隐、微都怕。

想成大事,必先学会吃亏,有德才能载。人生不过数十寒暑,不必为儿孙做打算。历代英明之君,何以几代后即亡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拟)也。

已到“上九”,畜已终,还往前跑?

既下雨了,就不应冒雨行事,要处止,否则必有特殊原因,才能冒雨而行。

“上九”,亢,先有个观念,亢龙有悔。密云不雨,大家盼雨。但不要雨一来,就乐以忘形,否则乐极生悲。一越分,就弄糟。识时、知德,安处雨之德。“既雨既处”,既下雨,就快快乐乐地享受雨的成果。崇“尚德载”,以德载事,厚德载物(事)。

下雨不住下,再往前干,就凶。

“有所疑(拟)也”,阴拟于阳,必战,故曰“君子征凶”。女孩懂此道理,家就能过得太平。

识时者才知什么时候时至,知机才知不失时。时至了?时至,还必要整理整理、淘汰淘汰。

“圣人不能生时,时至而不失之”,现谁时至了?留心时事的转变,一盛一衰,有赔有赚。昨天有价值,一转身就没价值了。

每天真正叫你们学智慧,还干糊涂事!人得机会,就欺负别人。思想的汉奸,杀恶人即做善。

人太失本,必招灾。赞成“一夜情”?愿意自己儿女与人发生此事?反自道也。如不可,就应反对。

《尚书·洪范》“有大疑,谋及乃心”,心卜。用心卜,心一动,就卜了。卜事,卜人。熊十力没有实际的行政经验,此其不如我处。我看你走路,都知你是什么东西,还用卜!心卜,什么也不用摆。

豫(ず)的“九四”“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重臣之位。小畜的“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易经》之妙!没明白,告诉你也没办法。得会运用,必要学,还得深入学,政治家必是哲学家。

谈话,留个时机,让你们去想。看一遍能懂?我也办不到,必要好好努力。心卜,外面不知,自己知,“有大疑,谋及乃心”,必要练达,好好下功夫。我母亲要我“慰苍”,一生累死也办不到。

读时,二十二卦中讲“时、时义、时之义”的都要熟烂,做事不可以无备。时至,都预备好了。“豫之时义大矣哉!”不识时,焉知时义?要知未来环境如何。我看报看得仔细,写笔记。智慧是培养的,得细心、必精一。

中国历代皆实行愚民政策。必要天天研究、印证,这是动力,力量之所在。遇事,必要以心卜,“谋及乃心”。

《易经》为“变经”,“穷则变,变则通”。《春秋》为“元经”。不要将上乘的智慧用在最低的境界,做“奴之奴”。会讲,于你有什么关系?每一爻都有其“时”,遇事情发生时,即知是哪一爻,可以用上。

前后每一爻都弄好,才能心卜。看一卦,前后左右的卦,都必参考。如无“无妄”,焉能“大畜”?

战争留下什么?给老百姓留下无穷的痛苦。团体与国家,都败在汉奸的手中。

仔细读,增长智慧的地方太多了。我讲《易》,是在为你们洗脑,必要知其所以。跟着我走,可以享无穷的幸福,至少可以自谋其福。智慧是培养的。

中国必要保疆土的完整,必有所守。司马光与王安石内斗,能救国?司马光一死,北宋就完了。《资治通鉴》在临安付梓,有用?什么叫实学?我要你们读实学。看朱子在哪儿集大成的?闽南。朱子之学,南朝之学。我每天喝一次普洱茶。

《易经》乃一部最高的政治哲学。必要把中国这套学问叫中学生都看得懂。

每卦、每爻都接着,有连接性。有些人只可打前锋,不可以治国平天下。人要有妄,焉能成事?无妄(か),诚,就大畜(べ)了。大畜,从绝不骗人来的,即无妄,诚。“不诚无物”(《中庸》),诚就有物。大畜就颐(ほ),《序卦》云:“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但人保颐太难,偶一不慎,国库空虚,盈不可久,满则必溢。

小畜,有点东西,恐争,得防再师,所以必以礼行事,《序卦》称:“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小畜,“柔得位”,以柔率天下,以小事大。豫,以刚帅天下,以大事小。以小事大,得“刚中”,受多少气也必忍。无刚中,焉能成事?但外仍得柔。

我教书当消遣,九十九岁就登报征婚,应征者必要八十八岁。不能把所学当消遣,还要找消遣?人在面前恭敬你,实质上是把你当奴才,当儿皇帝。

人的出身太重要,所以要改变器质。以刚领柔,“以贵下贱”,故“大得民也”。学至此境界,才能成了。如不懂未来自己如何支配,讲什么都没用。

中国的无价之宝,都给“钦定”定垮了。得“元定”,以“元”作天下准,则放诸四海而皆准。谁不准,发表言论改之。看熟了,则可以面对面,如谈故事,就明白了。

21世纪,我们的责任在华夏,在复兴中华文化,必自根上来,懂得伟大的责任。但必要勤学,我每晚至少读四小时,也没有周日。愈是深入才愈有志趣,必要脚踏实地发掘中国文化。我修人祖庙,是为了存礼。文化不在乎用与否,必要负伟大的责任。

不下功夫,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有意见,必要笔之于书,下功夫。天下无难事,就怕心不专。

同人,同于人,自己主动。如下象棋,老手至少可看出五步棋。培智,自己必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