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与养生
1145300000024

第24章 佛门长寿的成因

一、清心寡欲

心理因素是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抛弃了世俗功名利禄的出家人,对人世间的一切不贪求,与吃喝玩乐不沾边。与人无争,与世无争,就无恩恩怨怨。衣食不愁,无挂无碍,清闲安定,专心专意修持。我见寺内僧尼稍有空闲就诵读经书,念佛、坐禅。我等凡人,烦恼多多。父母病痛,儿女婚事,孙辈的健康成长,购物上当受骗,物价上涨,小偷骗子从天而降等等,令人牵肠挂肚,放心不下。被绑架,遭强暴,血淋淋的谋杀出现在荧屏上。私车、高档房、别墅比比皆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撞入眼帘,受六根、六尘、六识的羁绊,像僧尼那样清心寡欲很难。若能节制种种欲望,视声色如犬马,视富贵如浮云,就可减少许多烦恼,摆脱那些束缚,尽可能去做到清心寡欲。

二、生活方式

大寺庙有严格的作息制度,早课晚诵必须到场。他们一般都在清晨4:30起床,5:00上殿做早课,6:30早餐,11:00午餐。午后4:30晚课,再次绕佛。边走边念诵,鼓乐声起,轻敲慢击,既净心也是一种运动。晚上九点钟睡觉,一天中有静有动,于身体很有好处。三餐定时,有的过午不餐,饮食不过量,饭菜不得浪费,吃饭不能说话。其余时间皆在室内自修,天天参禅打坐,心态平和。穿着简朴,不怀奢望。起居定时,有事外出必须请假。除佛门清规戒律外,各寺庙还制定自己的守则。生活有规律,肯定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不少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常常彻夜不归,在外大吃大喝,或者看影视、上网到午夜,乃至通宵。第二天又眠床,于身体健康有害无益。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全在于自律。

茶可以清心,茶禅一味,茶与佛教有着不解的渊源。据传,达摩面壁打坐,有时入睡,便将眼睑剪去,掉落处长出一树,其叶泡于热水,饮后可提神醒脑,世间于是有茶。中国产茶,实非如此。僧人坐禅以茶破睡,既清心又提神,可抛弃一切妄念烦恼,与人伴随终生。“自古名寺出名茶”。“龙井茶”是宋末辨才和尚率众僧开辟茶园种植而出名的。

茶是天然饮料,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素和药效成分,有500多种有机化合物,有解渴、提神、消食、利尿,抗衰老等等功效。

三、饮食清淡

不茹荤腥,寺内皆食素,清洁卫生,蔬菜瓜果含维生素很多,容易消化吸收。素食的人心平气和,不大喜大悲。花天酒地的人反而患上各种病症,很难医治。许多病是吃出来的。据媒体报道,台湾的专家对僧人做过调查:49座寺庙249位僧人做各项检查及血液分析,与1057位荤食者相对照。素食者血蛋白完全正常,胆固醇平均值为158mg,荤食者为180mg;素食者眼底网膜16%硬化,荤食者达40%;血压超过150的,荤食者是素食者的两倍。

四、环境清幽

天下名山僧占多。凡庙宇所在地风水都很好,山环水抱,绿荫掩映,空气清新。寺内很静洁,花木繁茂。视野中有25%以上的天然绿色,感觉最舒适,情绪最稳定,“天人相应”(《黄帝内经》)。迈进山门就感脱离凡尘,忘却世俗生活中的一切,如入洞天福地。加上暮鼓晨钟,磬声悠悠,佛教音乐弥漫上空,洗涤心灵,舒心惬意。当今哪怕住别墅,也不可能有这种心境。僧人享受着这种幽静的环境,性情受到陶冶,潜心修习佛事,内外明彻,还能不长寿?

五、念佛

佛教净土宗特别强调念佛,现今多为禅、净双修,与坐禅一样,是佛门弟子的必修课。“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修慧不修福,大象垂缨络”。念佛,呼吸有节律,于身体有好处。念佛与念经不同,念佛只念“阿弥陀佛”,念经常念《阿弥陀经》、《心经》、《金刚经》等经书。佛门弟子一生素食,却能健身延年,活到八九十岁的不少,百多岁者亦有之。毋庸置疑,其中暗含念佛、诵经,修身修性功法。

念佛时可默念,或出声念,天天念,要求自己能听见声音。体内产生内震动,激发内气,打通内经络,促进身体健康。念佛有三业:跪拜起伏,身体活动,是为“身业”;口念“阿弥陀佛”不断,是为“口业”;心中有佛,除去杂念,是为“意业”。心、口、意如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摄而不散,只有念佛之人才有此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