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与养生
1145300000026

第26章 学佛与养生

离退休后是生命过程的第二阶段。老骥不伏枥,重新树立起奋斗目标,让晚年过得更充实,更愉快,生命更具有意义。青春不能永葆,精神上可自强不息,老当益壮。佛教主张奉献人生,鼓励精进,永不退转。

在岗时工作繁忙,无静闲,未竟事业可继续完成。早年未实现的理想,正是大好时机,大器晚成。然而没有强健的身体,很多事情想得到做不到。我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读佛学,本世纪初习禅,身体比退休前好几倍。那时讲课下来,说话的精神都没有了,站起想坐下,坐下想躺下。于今一小时可步行5公里,冬季不穿羽绒服,严寒的清晨上身寸丝不挂打坐一二小时。学生时就梦想当作家,退休后出版书籍3本,梦想成真,在全国征文大赛中多次获一二等奖。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长寿的因素中,60%取决于心态及生活方式。养生秘诀为:精神修养,生活规律,身体锻炼。以我自身习禅体证和阅历,学佛之人养生可着手以下几点:

一、自己度自己

80%以上的人只是信佛,而不学佛。他(她)们走进庙宇,在菩萨面前烧香磕头,虔诚之至。乞求神灵保佑,事业有成,全家平安不生病。菩萨怎么会来保佑你呢?他们以前是人,而不是神。佛在自己心中,所以信佛而不学佛便成了迷信。有的对我说,在家中佛像前每天跪上一两次,每次一小时以上,都跪上老茧了,《金刚经》能背诵了。我说,佛知道你在他面前下跪吗?那是一张纸。你一生有那么大罪恶吗?自己能不知道?他才如梦初醒。学佛不在形式,而在于自己内心。做事无愧于心,不做可恶事,知恩图报,不欠人情债,多做善事。

乐善好施,心情愉快,会增强体内免疫力。坚持坐禅,善事做得多,效果快,得到加持。缺德事、损人利己的事、坏事做多了,会减持。施舍也会有感染力。一次我在成都文殊院买门票,余下零钱给旁边残疾人,每人一元,有更多的前来伸手,刚结识的编辑也跟着掏腰包。一次见一人街边行乞,人们都不给他,担心受骗。我打量一下,递过去一元。跟在我后面行走的人,也有去给钱的了。我常将家中半新旧衣物,送与乡间困难户。有人见了,也跟着这样去送。以自己的行为感动周边的人,是一种很好的弘法。我曾有意观察,令人慨叹的是:对街边残疾人给钱的,县城约百分之一、二;在大城市,人们熟视无睹,给钱的仅千分之一上下。无论是何种捐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小学生们最虔诚,而且内心很愉悦。一身病痛也是自己不在意惹出的,有了病痛儿女都不能替代。“三分病痛,七分保养。”实际上佛家是最主张爱惜生命的,特别强调生命的意义,“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莫向外求,只能是自己渡自己。

二、心命双修

修身养性、修养心性、心命双修,含义各不相同,又有其相通之处。前者着重强身健体,养出好性情。后者侧重保持好自己的天性,炼养人性中善的一面,止恶扬善。心命双修,既有生命意义又与外部条件关联,而且涉及命运问题。一知半解的人,会认为是迷信。应当承认,命运是存在的。否则不会倡导“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知识改造命运”。

在我看来,“命”有其先天因素。比如父母是长寿者,或者有遗传性病患,会体现在子女身上。孔子提出“生死有命”,绝对了一点。“五十而知天命”,应理解为有社会性的命运,不纯粹是自然生命。我在不同寺庙遇上两位中年僧人,他们都是有子女离婚出家的。一位是小老板,他说事事不顺心,出家后一生平安。另一位说原来本是农民,无论种地、打工、做生意,总是运气不好,病蔫蔫的,出家后心情就舒畅了,身体也好起来。“运”,即运气,常说“运气孬”、“运气来了”。如买彩票获大奖,虽是巧合,带有偶然性,为何是他而不是我。我就没有财运,以前几次提工资,刚好被条款卡住,20年才提上一级;买彩票,从未获奖;尝试买股票,买上就跌,卖掉就涨。

人的命运与社会环境客观条件关系极大,不能全怪自己命运不好。“文革”中当权派被揪斗,都该遭厄运?大学不招生,全都升不了大学,全都命不好?大学扩招,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都迈进了大学门。当前我国人均寿命比建国初期提高了20岁,如今的平民生活,比以前一般的地主、资本家的生活还好,都解释为前世修得好吗?如此说来,佛教特别强调的因果报应是否不存在?就个体而言不可否认。

一个人短命,是自己的恶业造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一心向善就做善事,一心向恶就做恶事。“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心地的好坏,产生相应果报。我的老师中有被打成“右派”的,现已八九十岁了,还外出旅游,而整他害他的人早已死光。当年的“右派”向我这样讲的,何只三五例。我仅有作品发表,“文革”中受残酷打击,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那些心肠极其阴险恶毒的人早已死光了,有的比我年轻一二十岁,自作孽不可活。“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我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死,越是艰险越向前。次次遇难呈祥,不怕死反而死不了。被称为药王菩萨的孙思邈,又是位养生家。唐太宗两次授以高官,他都婉言谢绝,一心救济病人,享年141岁。

将短命改造为长命。同一父母所生,同样家庭背景,兄弟姐妹各自终结不一样。善恶两边分,富贵与贫贱,长寿与短命都不会等同。一是有聪明与愚钝,二是后天努力不同。就其主体而言,客观条件虽好,得过且过;身体虽棒,去暴饮暴食,吸毒酗酒,常去冒险;有病不就医,都会提前丧命。居心不良,作恶多端,多行不义必自毙,短命无疑。在人生坐标上,什么时候有了结合点(机遇)就辉煌,即“运气”来了。有的人一辈子都达不成结合点,或未识别出去抓住机遇。还有可能多次遭受厄运,就说命苦。“命”与“运”时而分离,时而结合,全在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即缘分,俗称“遇缘”。单以学佛而言,大凡社会环境宽松,经济繁荣时代,佛教也就兴隆。当前就有了好时机,国家很重视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各社区都有保健器具,商店里保健药品、用品多多,还在不断研制出来。我们在有生之年赶上了好时代,做到心命双修,就会减少疾病,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发慈悲心,爱惜物命。慈就是给人快乐,悲就是解除他人痛苦。处处为他人着想,时时关怀众生,就是慈悲心。照理说医生就是解除他人痛苦的,有位女医生看病,不管是什么层次的病人,她都要先数落一番患者的不是之处,去伤人心。她心不慈,才40多岁,自己就患上不治之症而短命。蝼蚁尚且偷生,树木也不要随意去砍伐。一同事讲了件真人真事:一个小老板上山开矿,砍伐大量树木,放炮炸石,将流水堵塞,几年之中就赚了大钱。村民们咒骂他破坏了当地风水。他问心有愧,又去重新修复,终不如前,于心不安,忧郁而死。北川县有十几位居士买了许多青蛙、乌龟和蛇,于5月12日从县城专程到峨眉山放生。午后汶川发生大地震,北川县城90%房屋倒塌,这十几位放生居士在峨眉山个个免遭于难。多布施钱财,随心所欲。“惠不在大,救人之急,可也。”我多次碰上外来打工妹,没找上工作,钱花光了,我盘问后给上几元带她去小食店充饥。

善有善报。2007年我从北京飞到成都已深夜,我问邻座的小伙子:“机场还有交通车辆吗?”他说:“什么车也坐不上了。有车来接我,送你到城内旅馆门前。”

我在藏区几十年,多次该丧命,次次绝处逢生。1976年1月,县上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要我去通知区上赶几头牦牛来杀,区上又要我到牧场去挑选。翻山越岭,途中无人烟,渴了饿了下马喝几口泉水。到了半农半牧区,见有一村落,在马背上折断一大枝条,以防藏獒,我深知它的凶猛。

为了躲避藏獒,我悄悄从村子背后绕过,然而还是被发现,一只藏獒追了上来。骑在马上它也不咬我的腿脚,要跳起来咬我胸部,其目的是咬人的颈项。牧场上不少藏獒是野狼交配的,有着狼的凶残,专咬动物颈项。手中的枝条打断几次,总算没咬伤我。藏獒是犬类中智商最高的,它改变了策略,去咬马的后腿。坐骑被咬伤,四脚腾空狂奔,藏獒紧追不舍,我滚鞍落马。立即去抓几个石头,我奋力向藏獒扔去。听有狂吠声,村子里一群藏獒围追上来,我有些魂不附体了。当它们离我10米左右,我打算闭上双眼,不愿看见一张张血盆大口瞬间将我撕咬得粉身碎骨!

不知怎的,我时时都有神灵护佑似的。一位藏族老人仿佛从天而降,很快驱散了这群藏獒,还帮我找回马,备好鞍,扶我上马背。感受到人间真情,我热泪盈眶。

我自认为是命贱、命大。诚如经书所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修心不问命,善报终会到。心好命也好,欢天喜地活到老。

人不能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得自由自在,高尚,活出一种境界。2008年5月12日午后2:28,我半躺半卧在床上看书。忽觉木床在抖动,知是地震,毫不在意,继续看《道家佛家的智慧》。台灯倒了,书櫃里的书甩出来,茶缸掉在地板上打烂了。咦!这么厉害么?虽然久久不曾经历了,我仍然手不释卷。调来本校时就查知峨眉不属地震带,波及而已,不会有生命危险,安之若素。

院坝闹闹嚷嚷,起身去到阳台,见聚集的师生们、家属员工们诚惶诚恐,如热锅上蚂蚁,焦躁不安。谁也不知道,汶川发生了八级大地震。我又坐下修改书稿,不时感觉屁股下在颤动,有些坐不住了。想听收音机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电也没有了。去邮局交寄稿件,见幼儿园围墙垮塌约30米,打死一人,手中还握住遥控器。人群中说,他从家中跑出,前后差一两秒钟都不会死,该死跑不脱!

夜间女儿要我住在空坝上。我说余震小于初次,不会有危险,小一级能量减少30倍。在甘孜州经历过一次特大地震,地动山摇都没死。此夜,一幢楼房仅我一人在室内住,且安然无恙。有数人问我:“昨晚你不害怕么?”我笑着回答,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大智才有大勇。我内心坦然,既有一定地震常识,又有亲身经验,不愚痴,方显出镇定自若,活得安详自在。第二天、第三天,我都说服老人们安安心心住在家中,不会有生命危险,果不其然。

三、寻求自我解脱

常听离退休人员讲:年轻时医药费全报销,又不生病;老来病多了,又不全报销了。年轻时想吃的东西吃不到,买不起。现在想吃的东西都能买上,只愁吃不了。想穿的东西都能买到,不必老来俏。若处处都从不好的方面看,似乎吃亏的都是自己,作茧自缚。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大,看不惯千奇百怪的社会现实,就需要平衡自己的心理,解放自己。若多从好的方面去想,日日是好日。当今社会环境如此宽松,民主自由在扩大,生活条件这么好,交通如此便利,信息多么快捷,多元文化任你选择。我的退休工资并不高,可我很满足。与农民工相比,他们日晒雨淋,靠劳力挣钱吃饭。贫困山区中,尚有入不敷出的。我在家不受风吹雨打,只要还能吃饭,就在挣钱,知足者常乐。早年在藏区工作,多次遇难呈祥,能活到今天心满意足,感到快活。真正的佛教徒,绝不自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不在岗,少了许多矛盾纠纷,减少很多烦恼。恬淡虚无,襟怀旷达,视富贵名利如浮云。不强求,好汉不提当年勇,多忍让,生活乐观,多与老友谈天说地。多与孩童玩耍,去发现童心,找回自己那颗童心,耄耋之年生气勃勃。常看书读报,垂钓、种花、养鸟、养金鱼,自找乐趣,自寻开心。适当动脑,练习书法、绘画、写作,供自我欣赏,于闲情逸趣中感受禅味。不要把做家务当作沉重负担,禅就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是道场,而且活动了筋骨。我的日子基本上是这样度过的,井井有条,精神生活很充实。有的人物质富有,我不羡慕,死后空留手一双。我精神富有,死而无憾。

学佛的人中,有的受到精神刺激想得到慰藉。有的为了寻求一个好归宿,有的为了修养身心。有的是“求知”、“践行”,遵照佛的旨义去做,以佛的人格完善自己人格。佛教徒的头脑极端冷静,耐得住寂寞,善于独处。诵经、参禅打坐、念佛,根据自己时间、身体状况,不必刻意要求,不一定三规五戒,身心安适愉悦就行。

要有“空”义。真正的“空性”,是内心没有烦恼。无论什么都要放得下,大胆舍弃,与人无争,与世无争。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贪生不怕死,生老病死都不可抗拒和超越。一代女皇武则天一生崇佛,享年82岁,死前嘱咐立下一块无字碑,就有“空”义。要更加有忍耐心,公交车上很少有人让座位,我视而不见。在外稍有不慎,会被责骂“你几十岁了,还……”我听而不闻。儿女不顺心意,怪自己没教育好。

总之,学佛更有利于养生。感到胸襟开阔,豁达乐观,怡然自得,精神境界超乎常人。能减少疾病,延缓衰老,常年精力充沛,置生死于度外,对未来满怀信心。在学佛过程中,能把“我”字缩得很小很小,身心越来越安乐,最终达到“空”的境界。这便是我的学佛体验,宜即过上了禅者的生活。

四、休闲活动

年老体衰,有的感到无所事事,变得慵懒。有的成天去坐茶馆打牌、闲聊,缺少活动。华佗说:“人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之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从世界各地调查统计来看,长寿老人多在乡村,与山水、空气、饮食分不开外,劳动是最主要因素。家居城镇的人,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可多做休闲活动,锻炼身心,去社区场地健身。

家住一楼、顶楼,可栽花种草,经营小菜园,做轻微劳动。清早,我们常见老人打太极拳、舞剑,或漫步、小跑,在喧嚣中做各式动作,去爬山丘。白天有的打乒乓、打门球,去骑车集体出游。傍晚不少老年妇女跳健身舞,多么欢快。生命在于运动,笔者不主张成天坐着打麻将。十多年前一在职人员种兰花赚了10多万元,后来爱好打麻将,通宵达旦。10多万元全输光了,总想捞回来。患上肝炎也不知道,恶化成肝癌死亡,人财两空。耳闻高血压患者赢牌,兴奋倒地而死;替他人低头拾牌碰地而死。还有发生口角、争斗等事例不少,非但不利于健康,反而意外死亡。

此外,要改变饮食结构,不忽视食疗。另有文字叙写,不在此赘述。学佛之人多参加休闲活动,改变生活方式,注重食疗,以增强体质,还不是最终目的。佛弟子要做到的是利己利人,显示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