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120

第120章 子产相郑

故事原文

子产相郑①,简公谓子产曰:“饮酒不乐也。俎豆不大②,钟鼓竽瑟③不鸣,寡人之事不一④,国家不定,百姓不治,耕战不辑睦⑤,亦子之罪。子有职,寡人亦有职,各守其职。”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荫⑥于街者莫有援⑦也,锥刀遗道三日可反⑧。三年不变,民无饥也。(《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子产相郑: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简公的相,为郑实行政治改革,行法治,使国家大治。郑,春秋时诸侯国名。子产相郑,子产任郑国的相。关于子产,参见本书故事77注①。

②俎(zǔ祖)豆不大:俎豆,古时祭祀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不大,指不丰盛。俎豆不大,意思是说,祭祀用的祭祀品不丰盛。

③钟鼓竽瑟:古人用的四种乐器。

④不一:繁多。

⑤辑睦:和睦。

⑥荫:遮蔽。

⑦援:采摘。

⑧反:通“返”。

故事大意

子产为郑国宰相,郑简公对子产说:“我饮酒不快乐。搞祭祀的祭品不丰盛,钟鼓竽瑟等乐器吹奏不响,我的工作繁杂,国家不安定,百姓得不到有效的治理,耕战的人不和睦,这些也是你的过错。在上述问题中你有责,也有我的责,我们应该各司其职做好工作才对。”子产从郑简公那儿退出来后,就兢兢业业做工作,为政五年,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家没有盗贼,路不拾遗,街道两旁的桃树、枣树的果实伸手可及但无人采摘,锥呀刀呀丢失在街上三天内就可以回到失主手里。他执政多年,政局稳定不发生变化,老百姓再没有发生饥饿现象的。

读后感

为郑简公、子产的为人、为政叫好。

为人:郑简公为自己的工作做检查,把先前没有做好工作揽责,但也批评了子产的工作。子产接受了郑简公的批评。

为政:在对工作做了检查后,郑简公、子产两人本着“各守其职”的原则,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使郑国大治。

本故事给人的启示有四点:

一、当领导的要经常地检点自己的工作。

二、当领导的要善于授权,把可分出去的职责授权给下属,不搞专权主义,不搞大包大揽,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三、为领导的要善于分工。领导做领导的事,下属做下属的工作。各司其事,各负其责。

四、领导、被领导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做批评。尤其当领导的更要虚心,有问题了,要敢于揽责,切忌胡乱指责人,找出原因,改正工作,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