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035

第35章 庆封欲走越

故事原文

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①。其族人②曰:“晋近,奚不之晋③?”庆封曰:“越远,利以避难。”族人曰:“变是心也④,居晋而可;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乎⑤?”(《说林上》)

注释

①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庆封,春秋时齐景公的左相。崔杼杀了齐庄公后立了齐景公,齐景公手下有两个相,一位是崔杼(右相),一位就是庆封。庆封为人嗜酒阴险,专横跋扈,为非作歹。之后他利用崔杼家中的内乱,杀掉崔杼的妻子,逼得崔杼自杀。庆封终因荒淫被逐,先逃到鲁国,后逃到吴国。走,逃跑,逃亡。越,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庆封因为在齐国作乱想逃亡到越国去。

②族人:同族的人。

③奚不之晋:奚,为什么。之,到。晋,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奚不之晋,为什么不跑到晋国去。

④变是心也:变,改变,去掉。是心,这个念头,指作乱的念头。变是心也,改变作乱的念头。

⑤其可以安乎:安,安全。这样做就可以安全的了吗?

故事大意

庆封在齐国作乱受到齐国人憎恨,庆封想逃跑离开齐国去越国。他手下有一个与他同族的人说:“你为什么要跑到那么远的越国去呢?晋国离这里多近,为什么不去晋国呢?”庆封回答说:“越离这里远,越有利于避难。”那族人说:“关键问题是心,是想不想改变你的作乱的念头,不想作乱,居晋国就不错,没有事;想作乱,你逃到遥远的越国,难道就安宁了?”

读后感

庆封是齐景公手下的一位重臣。为人阴险毒辣,胡作非为,在齐国做了很多坏事,齐国人民要处置他。他不得不逃奔他乡,但去哪个国家好呢?他认为越国离齐远,去那里安全。他的族人不这么认为,远近无所谓,关键是你有没有想为非作乱之心。没有了,住在晋国也不会有事,若有为非作乱之心,住在越国也不见得安全。

是的,族人的观点是对的。一个人,犯了错,甚至是大错,甚至是犯了罪,只要肯改就好,就会得到人民的原谅,大罪会变成小罪,大错会变成小错,就会得到宽免。你想逃吗?逃,逃到天涯海角,你的罪,你的错,依然背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逃是逃不过去的。你知道庆封最后的下场吗?他确实是逃跑了,逃东逃西,逃鲁国,逃吴国,最终被楚国抓走并杀了。

在我们的社会里,也有犯了人民绝对不能原谅的大罪的人,如赖昌星,逃到国外去了,但即使如此他能逃避得了人民对他的审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