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1238600000029

第29章 论孝道与和谐社会(1)

胡亮

一、中国孝道文化史略

中国的孝道文化起源甚早。战国时期孔子的孙儿子思所著的《中庸》一书即提到:“舜其大孝也与!”《史记·五帝本纪》也说:“舜年二十以孝闻。”“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尚书·无逸》载有:“其在高宗……乃或谅阴,三年不言。”那是说,殷高宗武丁守他父亲的孝,三年不问政事,把政事交给臣下去做,什么话都不说。这说明殷代的帝王,如同帝舜一样,也是遵崇孝道的。

春秋以降,儒家对孝道非常重视,提出“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仁之实,事亲是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之本与!”儒家把孝道提高到修身、务本、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地位,劝诫人们尊亲、养亲,而且要从“上面”做起。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墨子、老子、韩非子,虽然哲学观点各不相同,对孝的解释各有所见,但对孝的肯定则是一致的。墨家把孝建立在“兼爱”的基础上,提出:“孝,利亲也。”认为“孝”就是如何有利于养亲。而老子从他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只有抛弃仁和义,民众才能恢复淳朴,百姓自然就安慈守孝了。而法家则认为:“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韩非的意思是,贫困家庭的子女,应当努力从事劳动,获取财富,让父母过好生活;当父母忧愁时,子女要设法为父母排忧解闷。

逮及汉代,天下初定,汉惠帝刘盈即于惠帝四年(前191)推出诠选官吏、表彰孝行、鼓励农耕的“孝弟力田”政策。凡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努力耕作,经选拔成为“孝弟力田”者,会经常受到赏赐并免除一切徭役。汉文帝刘恒十二年(前168),更诏以“孝弟力田”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并成为定员。

汉武帝刘彻,尊崇儒教,罢黜百家,对孝道更加重视。他于元光元年(前134),推出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曰:“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汉以后、隋以前始将“孝廉”合为一称,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因被举孝廉者,往往被任为“郎”,在东汉尤为求仕进者的必由之路,故实际多由世家大族相互吹捧、弄虚作假而得。所以,当时有“居孝廉,父别居”的讽刺。但应当看到,举孝廉对提倡孝弟、安定社会、遴选廉隅官吏,还是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例如汉魏时期的江革、黄香、陆绩、孟宗、王祥等,或举孝廉,或以孝闻。后辟为朝廷官佐,皆有声望,皆有建树。如东汉江革,事母至孝,汉明帝时举孝廉,为郎,补楚国太仆,不久即自动劾去。汉章帝初,复举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京师贵戚重其行,奉书致礼,皆辞谢不受。又如东汉黄香,事父至孝。博通经典,能文章,官至尚书令。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汉黄香。”再如魏王祥,性至孝。仕魏为太尉,入晋为太保。后来他们的孝行均入选元朝人编辑的《二十四孝》。

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中原板荡,政权频易,人们对孝道却依然十分重视。《晋书》有《孝友传》,列李密、王裒等十四人为孝子。据《北史》载:“崔子约居丧哀毁,人云:崔九作孝,风吹即倒。”《南史·王文殊传》也说:“父殁,思慕泣血,终身蔬食,不衣帛。诏榜门,改所居为孝行里。”

隋文帝于开皇九年(589)统一全国,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后,在政治上实行改革,在经济上削弱豪强势力,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孝道的宣传,故《隋书·经籍志》载有《孝子传》三卷,王昭之撰;《孝子传》十五卷,晋辅国将军肖广济撰;《孝子传》十卷,宋员外郎郑缉之撰;《孝子传》,宋躬撰。

唐代也是十分提倡孝道的,据《新唐书》记载:“贞观三年,赐孝子之家粟五斛。”又据顾炎武《日知录》记载:“(唐初)应赋之丁,遇父母亡则免差科,谓之孝假。唐天宝元年,敕州县会勘,一家之中有十丁以上者,放两丁征行赋役;五丁以上,放一丁。即令回籍共居,以敦风教。此即后周太祖所制,若罹凶礼,不征其赋者也。”事实上有唐一代,民间孝养父母之风十分盛行。《新唐书·刘祎之传》载:“父子翼在隋为著作郎,贞观初召之,辞以母老,诏许终养。江南道巡察使李袭誉嘉其孝,表所居为孝慈里。”

宋代,由于“理学”盛行,对孝道更加重视。宋真宗咸平元年(998),“诏任三司馆阁执事者丁忧,并令持服。又诏川陕、广南、福建路官丁忧,不得离任”。就是说,父母死亡,担任三司、馆阁的官员,都要离任回家守孝。而川陕、广南、福建的官员,则因某种特殊原因,父母亡故、居丧期间也不能离任。官员们大都能忠实执行,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历任校书郎、著作郎的黄庭坚,即是著名的大孝子。

宋代官员孝行如此,百姓孝行更笃。宋洪迈的《夷坚志》,即写有《祁酥儿》和《营道孝妇》等多篇表彰孝男孝女的孝行故事。

元朝虽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它对汉文化中的孝道也忠实继承。郭居敬所辑的《二十四孝》,即成书于元代。书中将大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裒、丁兰、孟宗、黄庭坚等二十四人,列为孝行卓著的典型,而加以广泛宣传。

事实上,元代对不孝案件的处理是相当严厉的。据传,毗连大邑的安仁县,出了一个孙子打杀祖母的忤逆案。案情重大,州和路的官员均不敢管理,遂上报四川行中书省。四川行中书省除将案犯处以极刑外,还问责安仁县官,将其下狱,又将安仁县撤销,并入大邑县。

明清两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士人更加注重修身养性,更加注重“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对孝道的推行与宣传,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尚能看到许许多多矗立在街道、路口,雕刻精美、造型各异的明清孝悌牌坊。坊身往往雕刻“二十四孝”或其他孝行故事。坊额上大书:“某某孝子坊”、“孝悌坊”或“节孝坊”。坊柱上,则将孝悌箴言入联刊刻。即使墓前丰碑,也往往刊刻“二十四孝”或其他孝行故事。

这一时期,官员丁忧,必须回籍守制。若有隐瞒,必遭御史弹劾,而膺法纪严惩。只有在战争环境下,经皇帝批准,才能“夺情视事”。而在“持服”期间,若不悲戚,甚至暗中迎亲,暗中进行娱乐活动,就有可能遭到御史弹劾或别人检举。轻则申食力,重则丢官。清政府规定:“丧三年者,在丧不与喜事;期之丧,在丧不婚嫁;九月、五月、三月丧,在丧不与宴乐。”

雍正元年(1723),清廷根据汉代原有科目,合并为“孝廉方正科”,诏直、省每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其朴实拘谨,无他技能者,给以六品顶戴;其才德兼优,逾格保荐者,送礼部考试任用。以后每遇皇帝即位,即举荐一次。乾隆五年(1740),规定,荐举后赴礼部验看考试,授以知县等官。

上面倡导,下面风行。明清两代,除人人将孝道视为天经地义外,还采用各种形式广为宣传,以深入人心。如许多庙宇都设有孝道堂,塑王祥、孟宗、丁兰、黄香等二十四名孝子神像,供人祭拜、仿效。而各庙会和各场镇赶集期间,均有民间艺人用讲“圣喻”,以打道琴、说评书、演戏剧等方式宣扬孝道。各私塾则以传为宋王应麟编著的《三字经》,无名氏编著、清同治年间老学究周希陶增订的《增广贤文》及孔子为曾子陈孝道而作,后经宋人朱熹、元人吴澄等人刊误、删减的古今文本《孝经》,对儿童进行孝道教育。

二、孝道与和谐社会

曾子根据孔子的教案——《大学》,教导人们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也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家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离不开和睦家庭这个根本。家庭要和睦,最重要的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曾子拿着孔夫子的教案对人说:“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子思转述孔子的话说:“仁者亲亲为大。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还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这就是说,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是家庭。而家庭和谐团结的关键,则是子女孝敬父母。至于“父慈”,孔夫子说:“父母在不称老,言孝不言慈。”原因是父母一般都对子女慈爱有加,而子女对父母则未必孝敬。再说,父母之于子女,自襁褓以至成年,何止慈爱,简直耗尽心血。而今父母风烛残年,做子女的,只能“爱日以承欢,莫待丁兰刻木时”。事实证明,子女殷勤孝敬父母,其家庭必然和和睦睦,其兄弟姐妹必然融融洽洽。这就是古之所谓“尚礼”之家。这样的家庭,于乡亲邻里也是和睦相处的,不会因小事而与邻里口舌,更不会因小事而与邻里争斗。所以,孔夫子说:“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故君子因睦以合族。”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因睦合族及于乡党,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实在至关重要!

曾子说:“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意思是说,要治理国家,就要提倡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现在政府竭力倡导尊老敬老,如给百岁老人发电视机、发慰问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免票或半票到各景点参观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举措,有利于养老敬老,有利于提倡孝道,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希望把孝道写进学生课本,从小学起,即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把子女孝敬父母写进婚姻法,作为人人应尽的法定义务。

当今中国,物资丰富,社会保险覆盖面广。大多数老年人身处尧天,穿得暖、吃得饱、住得好,其乐融融,史无前例!但也有少数不肖之徒,只顾自己吃喝玩乐,不顾父母穿衣吃饭,使得一些老年人,披巾巾,挂绺绺,三月不知肉味,病痛无人顾问,更不要说送去医院治疗了!从四川电视台二套焦点节目中,还时有发现,子女住着新盖的楼房,让父母孤身一人住到四面通风、屋顶洞穿的破房里;自己穿鲜衣,食美食,恬然不知还有父母在!恬然不知此乃人间羞耻事!

更有甚者,个别人视老年父母如仇寇,全无笑脸相迎,非打即骂,虐待备至。据四川电视台二套焦点节目报道,某市一中学教师,老年寡居,一女经商,颇富有;一子从政,膺任局长;三儿无业,骗他母亲说:“把你的存款取出来,我给你买一套宽敞的房子,我和你住在一起。哥哥、姐姐都不管你,我来伺候你的晚年。”她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欣然将存款全部取给三儿子。三儿子将钱拿到手后,任意挥霍,并不购房,还将她的退休金控制起来,弄得她一贫如洗。她忍无可忍,愤然责骂她三儿。三儿便借口母亲得了精神病,将她关在自行车库房里,房门紧锁。每天给她送饭两次,老人吃喝拉撒全在里面,连放风时间都没有,还不如一个犯人。奇怪的是,局长儿子、大款女儿均不闻不问,理由是:“她爱老幺,钱都拿给老幺了!”直至四川电视台将这件事曝光,当地政府出面干预,老人才得以从阴暗潮湿的自行车库房里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