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1238600000087

第87章 浅谈民间族谱中的孝文化(2)

2.孝子故事

民间关于孝子的故事流传很多,不计其数,被收入百姓族谱的也不计其数,受到世代好评。民间族谱中,还记录着国家历史上和本宗族“孝子”的典型事例,把流传千古的《二十四孝》的佳话逐一收录于谱中。如卖身葬父、卧冰求鱼、哭竹求笋者等。其中,发生在德阳东汉时期的孝子故事“安安送米”,基本上古今之编著族谱者均要收入族谱中,作为孝子典范,教诲子孙。当下,在大量的新修族谱中,人们也将近代孝子作为孝的典范录入族谱。这是一个可贺可喜的现象,是孝文化的幸事。因为,这些族谱为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和努力。

在一部《毛氏族谱》中,记录着一代伟人毛泽东供养刘志丹干娘的故事:

1936年春,红军在东征作战时军长刘志丹为革命殉职。在东征军回到陕北后,毛泽东从刘志丹坟前经过,见一双目失明老人在志丹坟前痛哭,毛泽东忙到坟前询问后,方知是刘志丹生前认养的干娘。毛泽东深情地对老人说:“老人家,我是毛泽东,志丹是我的战友,他的干娘即是我的干娘啊!”自此,毛泽东在那烽火连天、日理万机的繁忙中还经常抽出时间去看望老人,为其提供生活,直到逝世。老人死后,又为之佩孝,安葬立碑。

又如,2005年修成的《陈氏宗谱》,记录了共和国元帅陈毅孝敬母亲的故事:

195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的陈毅,在出访回家途中,偕夫人张茜去成都医院看望躺在病床上90多岁的老母。他刚进病房,老人需要解便,此事本属护士工作,可陈毅坚持一定要为老母尽孝心。而护士怎么都不同意作为中央领导的陈毅亲自动手。陈毅则对护士恳切地说:“请求你们就同意我这个做儿子的亲手为老母做点事,尽一点孝心吧!”老人解便后,陈毅又亲自倒掉洗刷便盂。夫人张茜也亲手将老人的脏衣裤洗干净,还内疚地说:“我这个当儿媳的未能对老母尽孝,这只能当是表示一点心意!”他俩的举动使在场的医生和护士无不为之感动。

近年,人们也将发生在现代的动人的孝事收入族谱中,用于教诲后人。有一部《林氏族谱》,就收录了这样一件事:

2007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播放了河北省衡水县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林秀珍的事儿。林秀珍入选《感动中国》的事迹听起来好像有点简单,并无惊天动地的英雄行为和豪言壮语,而她自外村嫁到那个村子开始,就义务赡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在长达三十多年里,她先后赡养了六位老人。有的短则七八年,有的长达二十多年,始终如一的把每个老人当作亲生父母一样养老送终。而且,她的四个儿女都把老人们当作自己的爷爷奶奶,让那些原本是孤寡的老人们都幸福地度过晚年,也体现了她最真实、朴素的情感。林秀珍的事迹在《感动中国》播出时,推委会在推荐辞中是这样认定和评价的:“如果是富人做这样的事,叫做慈善;而穷人做这样的事,他就是圣贤。”

3.孝之谚语

民间族谱中,收录了大量的“孝”文化谚语,委有价值。在一部《杨氏族谱》中,收录的“孝”谚语,十分经典,很有教育意义。摘抄如下:

百善孝为先。

这事那事,孝当大事。

家和万事兴,家兴国运昌。

孝子出,家道富。

孝子当官,天下平安。

孝顺父母不怕天,交了皇粮不怕官。

父母在,不远游。

养儿不孝,喂狗上灶。

孝顺留名千古,忤逆遗臭万年。

家有父母在高堂,何必上庙烧高香。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

父慈子孝,子孝父心宽。

屋檐水儿点点滴,孝子养育孝子儿。

家有一老,胜过活宝。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子孙。

爹养儿小,儿养爹老。

母生儿女,如树剥皮。

当年我喂儿,今日儿饿我;饿我由儿饿,孙莫饿我儿。

不记当初娘养我,但看今日我养儿。

水有源来树有根,不孝父母是畜生。

天大地大爹妈恩情最大,千好万好孝顺父母才好。

……

除上述“孝文化”例子外,族谱中还载有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有关“孝”的诗、词、歌、赋,民间歌谣等,以及书、画文艺作品。总之,这些“孝文化”财富,在历史和现实的弘扬和传承“孝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宣传“中国人本”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4.不孝事例

如果说族谱中的孝文化是孝道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因为民间族谱的“孝文化”中,不仅对优秀的“孝”及孝文化作了忠实记录,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宗族中不肖子孙违背“孝”及“孝文化”的“不孝事件”与“不肖子孙”,昭示古今,教育后人。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社会中的“不孝事件”及“不肖子孙”日渐增多。社会难容,宗族痛恨,族人一致同意将其钉在“耻辱柱”上,记入宗族并报修《族谱》,以示惩戒。以下面两部《族谱》中记载的事情为例:

其一,有《任氏族谱》载:

任某,因嫡母患精神病,为了不愿负担供养和医疗费用,以为母治病为由骗到省外出卖。

其二,有《田氏族谱》载:

田某养育四子,是一家有四代、二十余人的大户。按常理在儿孙成人成家后两代老人应享天伦之乐了。老人终年事奉的父亲已年逾九旬,自己也过花甲。按儿大分家的习俗,四个儿子成家后相继各立门户,三位老人的供养责任理所当然的由子孙负担。四个儿子中有一个自幼过继到别家,本家所留三子刚好各分担一个老人赡养。可是在老人们分别到各家时又遇到麻烦,那就是有的儿媳又不愿要年老多病吃闲饭的人,而发生有争议的儿媳家。老人去他家后便成了担负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这家儿媳在老人刚去他家时,认为添了个吃饭不花钱的佣工也还心满意足。孰知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却经不起整天在田地里劳作之苦的折磨,引发出忍受不了的疾病,引起了儿媳的怨恨,不但不理不顾老人的冷热病痛,甚至在老人下地干活时还背着吃饭,待老人收工回家时找不着饭吃。老人只好到老伴跟着的另一个儿子家求生,痛哭流涕地诉说他的苦难遭遇。老伴对老头的诉说半信半疑,于是就商量由她去替换。老太婆去了老太爷原来跟着的儿子的家,开始未见异常,只是不声不响地为其干力所能及的活。时隔不久,儿媳的恶行就逐渐显露出来。从对老太婆不理不睬到用脸色做势给她看,还把每天的活计安排得满满的。老太婆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回家后有时还能找点残汤冷饭,有时连残汤剩饭也找不到一口。更为可恶的是:老妈刚去时有床有被,时隔不久,今天不见了蚊帐,明天没有了被子,再过几天连破木床也不在了。老人面对这些,只好强按怒火,自己找些干草铺在地上用破雨衣当被子盖着睡觉。最后老人从地里收工回家睡觉时,竟然觉得地铺恶臭熏天,干草铺已被水泡湿了。原来是老人出门后,儿媳唆使孙子用粪水泼在了地铺上。

可怜的老人实在忍受不了如此的虐待,就去找来村干部和亲戚到家解决,当干部和亲戚到场时,儿媳却气势汹汹地质问来人到自己家干什么,当来人说明来意后,儿媳当即叫她十多岁的儿子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炸药包恶狠狠地说:“今天我看谁胆敢管这闲事,我就点燃炸药包搞个鱼死网破!”在场的干部和亲戚看到那突如其来的威胁,一个个被吓得仓皇逃离。老人见事情得不到解决,只好含悲忍泪回到老伴身边,不久,老太婆因忧愤悲伤过度,双目失明,离开了人世。

三、民间族谱中“孝文化”的作用和地位

综上所述,“孝”是中国人之本,是中国传统家族的主流价值观。民间族谱中的孝文化建立在家族伦理基础上,植根于每一个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和基础。由族谱中的孝文化及上述“孝”的例证,我们可以看出,孝文化在古代社会和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这就是,孝文化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兴旺,树立了一个永远的坐标:“家和万事兴,家兴国运昌。”同时,从族谱中孝文化及“孝”的例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的转型,孝文化及孝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是,当下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孝”及孝文化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取而代之的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以及随之而来的丑恶行为。这些西方腐朽思想,以及随之而来的丑恶行为,严重地违背了当下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和要求,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来,大力弘扬传统的孝文化,要“以孝德治天下”,让族谱中孝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得到认同和体现,让孝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彰显更大价值,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长春:四川省旺苍县鹿渡农校高级教师、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