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1238600000092

第92章 韩国江陵地区的孝文化

[韩]郑文教

1.孝的根本

英国的历史学家Arnold Toynbee曾面对一记者的提问:“有一天若地球灭亡,需要移住到其他星球,但只能带走一个东西的话,您带走什么东西?”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若果真如此,我带走韩国的家族制度。”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韩国家族制度是以长幼有序为基本的孝文化为其根本精神。

韩国各地都有许多孝行都特别优秀的地方,例如水原、安东、晋州、南原、全州、江陵等地方,而这些地方的共同点就是儒学繁盛。

韩国现在仍存在公元4-14世纪盛行的、佛教文化时代的以母亲为中心的孝思想和14世纪后期引进的儒教文化时代的以父亲为中心的孝文化。

特别是养育出申师任堂、栗谷李珥母子以及十二乡贤的江陵地区的孝思想认为:孝是人间世上百行的根本,是对赋予生命的父母和祖先的道理和礼仪。

栗谷先生的母亲申师任堂曾教育训导子女:孝行不仅要恭敬父母、和睦相处,而且也要对力行孝道的自己充满自信和自豪感。

2.江陵地区的历史

江陵位于韩国东海岸,有大海、太白山脉及湖水环绕着它。江陵作为青铜器部族国家时代的古都,是三国时代、高丽以及朝鲜时代的韩国岭东中心都市,以佛教文化和儒教文化繁盛的“文乡”、“礼乡”著称。

朝鲜儒学家、文学家松江郑澈在他的《关东别曲》里赞到“江陵大都护府风俗好,节孝旌门到处是,比屋可封(太平盛世)现仍有”。朝鲜时代编纂的《东国舆地胜览·江陵风俗条》也有记载:“江陵地区为崇尚学问和礼节的地方,敬老孝亲思想突出,力行尊老爱幼之道。”

3.江陵的乡贤

江陵现有侍奉十二乡贤的乡贤祠。乡贤是指出身于江陵的,尊崇圣贤,为道义以身作则,德望品行成为后人典范的优秀儒贤。

江陵乡贤祠侍奉的十二乡贤有相同之处,就是他们既是孝子又是学者。以下简单描述这十二乡贤的行绩:

(1)崔致云(1390-1440)

朝鲜太宗十四年(1407),文科及第,历任历曹参判、艺文馆提学等职,主导重建江陵乡校的儒贤。他非常好酒,以至国王亲下禁酒文让其节制。于是他把禁酒文贴在壁上以便进出时阅览。他作为使臣与明朝交往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外交功绩。

(2)崔应贤(1428-1507)

崔致云之子,1454年文科及第,历任大司宪、吏曹参判。孝行可嘉,13岁遭父亲丧亡,奉行丧礼。为侍奉母亲,辞官退职,竭诚赡养母亲。

(3)崔云遇(1532-1605)

学识渊博,但为奉养父母不入仕途,在地方尽力于乡村文风的振兴与敬祖孝亲思想的宣扬。

1600年制定并施行莲俗乡约,为江陵乡约的运营作出贡献。与栗谷李珥交情深厚,二人共同致力于乡村风俗教化。

(4)朴公达(1470-1552)

曾活跃于以赵光祖为首的新进士类。但因“己卯士祸”,辞官退职,归乡落户。后推荐其当官任职,但被婉言拒绝。

(5)朴遂良(1475-1546)

1504年司马及第。母亲丧亡后,在母亲坟墓前侍墓三年。中宗时为其立孝子旌门。曾出仕贤良科,但因“己卯士祸”,返回江陵居住,与朴公达一同以逍遥山水为乐。

(6)崔寿峸 (1487-1521)

9岁精通文艺,新进士类中颇有名望。但目睹许多同道之士遭“己卯士祸”之后,便辞退官职,安居江陵,与名山为友,致力于保护家族、扶持后学。

(7)崔洙(1443-1474)

曾进言为端宗和死难六臣等怨魂申冤,上诉建议阻止僧侣的横暴,并主张进行利于百姓的土地制度改革。1468年25岁中文科入仕途,但31岁病逝。

(8)李成茂(1370-1436)

母亲患病时,得知母亲想吃鲤鱼,便与3个弟弟到河边敲打结成厚冰的水面,向天祷告求鱼。其间突然厚冰崩裂,鲤鱼自动跳到冰块上。于是四兄弟捉回家做给母亲,不久母亲病全愈。因此事,朝鲜太宗十七年(1417)赐四兄弟孝子旌闾和官职。后代子孙中又有孝子两人出现,因此被称为“二世六孝”家门。

(9)金谭(1522-1605)

父亲死亡后,在父亲坟墓前侍墓三年,以粥延命,以致眼患疾病。准备坟前石雕时,不如意,便抱石大哭。结果石雕自然而然破碎。金谭的两个儿子和长孙也是孝子,因此被叫做“三世四孝”。

(10)朴亿秋(1523-1590)

朴遂良侄子。他听说鸭子可治父亲疾病,便抛石捕捉水井冰上的鸭子,熬给父亲使父亲痊愈。后父亲又身患重病不省人事,于是切断自己的手指给父亲输血暂缓危急。明宗十八年(1563)被荐为孝廉入仕。

(11)金润身(1444-1521)

1476年中文科入仕。父亲五年卧病不起,其间尽心看护父亲,不曾更换衣物。品德公明正大,任职期间施行善政。为人清廉,辞官还乡时,也没有什物家具。

(12)金说(1506-?)

被推荐为孝廉,被赐官职,但为孝敬父母拒绝任官当职。研究性理学,有贡献于乡里学问的振兴。特别是与栗谷李珥结成道义之交,通过栗谷李珥的《护松说》对江陵松树的培育作出很大贡献。

此外,江陵现在还有36所的孝子、烈女、孝妇、孝女的旌闾和孝烈阁。他们都尽心尽力孝敬侍奉父母,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①弄来罕见的贵重食物孝敬父母;

②父母患病以尝便来判断病情;

③切断手指给父母输血;

④父母丧亡侍墓三年;

⑤遇到难解之事A虎现身相助;

⑥代父母献出自己的生命;

⑦随丈夫自尽。

综上所述,江陵是一个重视孝与忠的、深受儒学影响的孝乡、文乡,现仍世世传承。现在江陵仍有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族,也有家族平常就近居住,每逢节日、先祖祭日、生日,便团聚一堂孝敬长辈,相互祝福,保持着美风良俗。

Arnold Toynbee赞赏的韩国大家族和睦相处的根本,就在于力行申师任堂训导栗谷七子女的“一家之人不和,只是诚意未尽”的道理。

(郑文教:韩国栗谷教育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