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白话全译)
1349700000063

第63章 美言可市

原典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太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大道是万物的庇荫,是善良人的法宝,也是不善良的人的依靠。美妙的言辞能换来别人的尊重,高尚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人就算有不善的,大道又怎么会舍弃他们呢?所以人们拥立天子,设置三公,即使在四匹骏马之前献上巨大的宝璧,也不如安安稳稳地进献这个大道。古人为何重视这个大道呢?不正是说:有求即能获得,有罪即可免除吗?所以大道才为天下人所重视。

名家注解河上公: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不日日远行求索,近得之于身。有罪,谓遭乱世暗君,妄行刑诛,修道则可以解死免于罪耶?道德洞远,无不覆济,全身治国,恬然无为,故可为天下贵也。

王弼:道无所不先,物无有贵于此也。虽有珍宝璧马,无以匹之,美言之则可以夺众货之贾,故曰,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则千里之外应之,故曰,可以加于人也。

朱元璋:奥者幽深巨室,囊括万物之所,大道利济万物,君子以为至宝,恶人虽可暂得,不可常保。以其心不善也,即不善人之所保是也。

经典解读在上一章中,老子强调的是“和”的思想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上的运用。在这一章中,老子则再次宣扬了“道”的好处和作用,强调“道”荫庇世间一切事物,并说明了其在人际关系上的运用。

老子认为,世人在“道”面前是一律平等的。清静无为的“道”,不但是善良的人的法宝,就是不善的人也必须依靠它生存。“道”保护善的人,但也不抛弃不善的人。它有求必应,有过必除。这是“道”的可贵之处。

老子坚信那些被现行价值观认为“不善”的人,可以通过良善的言行予以挽救。他劝导执政者要少做自诩自封、自高自贵之事,根本抛弃“拱璧以先驷马”的管理方式,以慈临民,以无为治世,并像“道”那样帮助人民达成目的,避免过错,因而成就“莫之命而常自然”的尊贵。其根本目的,在于晓谕人君行“无为”之政。

“道”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它之所以可贵,就在于“求以得,有罪以免邪?”也就是说,善人化于道,则求善得善;有罪的人化于道,则免恶入善。“道”不仅能为善的人所领悟,有罪的人也并不被道所抛弃,只要他们一心向道,深切体会“道”的精髓要义,即使有罪过也是可以免除的。

老子在这里给人们,包括有罪的人,提供了新的出路,是非常意义的。这种想法与孔子所言“君子过而能改”的说法是颇为相近的。君子不怕犯错误,只要能认真改正,就不算错误,而且,这是只有君子才可以做到的。

此外,老子还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为犯错者提供了出路。“道”不嫌弃犯错者,肯定会给他改错的机会;而犯错者本人也必须体道、悟道,领会道的真谛,主客观这两方面的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智慧典例

时时处处发出赞美之言

老子说,美言可以市。意思是,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的确,不管什么人,都不会拒绝别人对他的赞美之言。上司可以用赞美的语言激励下属努力工作,下属也能用赞美的话,让上司的心里开满鲜花。

马磊和周彦是同事,两个人年纪相仿,对待工作也都勤奋有加、恪尽职守。这天,经理把他们两人都叫进办公室,给了他们每人一份已经草拟好的手写材料,让他们看完后提点宝贵意见。马磊接过材料后,没看多大一会儿,就皱着眉头说:“经理,这是谁写的材料啊?不但条理不清,字也写得那么潦草,简直没法看啊!”经理听了很不自在,露出尴尬的表情。

周彦接过材料后,十分耐心地认真看完,然后慎重地说:“经理,我的行草写得不好,辨字能力也一般,这份材料中我有几处没看太懂,希望您能给指导一下。”然后,就把不懂的地方指给经理看。经理给周彦讲明之后,说道:“材料是我写的,由于时间仓促,所以写得比较潦草,真是见笑了。”马磊听经理这么一说,真是如坐针毡,后悔失言。

经理接着让他们就这份材料,提一下自己的补充意见。周彦首先发话,他说:“经理从公司实际出发,考虑了我们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并以公司和下属的利益为重,草拟出的这些材料都很实用,也恰到好处。只是有几个小地方您看这样说是不是更妥帖一些。”说着就指出几个有问题的地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经理。

而马磊呢,他为了挽回刚才失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认真地就材料的方方面面提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哪里结构不合适了,哪里词语用得不当了,哪里表达得不是很到位了,每一个方面他都没有放过,可谓洋洋洒洒、口若悬河。他心里只想着帮助经理完善材料,以挽回刚刚口不择言的过失。却哪里注意到,经理听着他的话,脸上一阵白一阵紫。

面对同一件事,马磊因不懂得说赞美之话,直来直去,结果使经理颜面扫地。周彦则堪称智者,他善于变通,不仅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更照顾到了经理的权威和尊严。

又一次,由于公司业务繁忙,经理让马磊、周彦和自己一起加班。中午,马磊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周彦则忙着整理材料。周彦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就拿着资料向马磊讨教。但是,马磊连眼睛也没睁开,就很不耐烦地说:“你去问经理吧,这些问题我也不懂!”

这时,经理正从自己房间往外走,听见两人在谈论他,就暂时停下来。只听周彦说:“经理最近太辛苦了,既要出差联系客户,回来还要加班加点,就让他多歇会吧!”谁知马磊却反驳道:“经理辛苦?我也不轻松啊!何况经理的工资多高啊!”说着就趴在办公桌上睡觉了。

听了马磊的话,经理心里很不快。过了一会,他从自己房间出来,就问周彦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周彦犹豫了一下说:“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有几个地方弄不太明白。刚才也想向您请教,只是不忍心打扰您休息。”经理和蔼地笑着说道:“没关系!有问题我们一起研究。”在经理的指点下,周彦遇到的难题很快就解决了。

不久,马磊就被经理以没有团队和组织观念为由辞退了,而周彦则被提拔为经理助理。

很明显,马磊在工作方面没什么大问题,所谓“没有团队和组织观念”只是欲加之罪罢了。不过,马磊的确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情商太低。如果他能像周彦一样,懂得体谅别人,并且善用赞美的力量,也不至于这么惨了。

善言结善果,对别人的赞美,其实是在为自己播种善果的种子。身在职场,要做到圆融通达,就要先学会赞美别人。好话说给领导,并不代表着奉承;说给同事,也并不代表着谄媚。能用赞美的话解决的问题,却偏要以伤人感情的恶语来解决,何苦来哉?

真正的智者,懂得时时处处发出自己的赞美之言。在职场中,巧妙地运用赞美之言,让你的上级欣赏你,让你的同事支持你,让你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为自己营造一种圆融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坚守自己做人的人格和尊严,你也就离事业的成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