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1380100000005

第5章 父母难知我的心(1)

★1.父母管教过于严厉,觉得自己的家庭是“牢笼”

问题困惑

我是一个初二女学生。父母对我管教过于严厉,我觉得自己的家庭是牢笼,这样造成了我的极大反感。真想离家出走。

分析解答

其实如果真正和父母倾心交谈,一般都会真切的感到父母对孩子的深深的爱。可惜父母的爱,子女常常体会不到。当然作为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设法使自己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并为之感动。但作为孩子,也应该学会理解父母心。

(一)要知道感恩

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倾注了多少心血。会议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心爱护的每个细节,就会由衷地生出回报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来。

(二)要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

一般来说,父母都不是教育专家,教育方法出现偏差是难免的。应当树立这样的认识:父母的严厉,是一种急切的期待,是一种心愿的寄托;父母的唠叨,是一种不放心的关心,是一种无微不至的体贴。三要认清自己的责任

子女是家庭的成员之一,和谐的气氛要靠大家来营造。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包含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在思想和行为模式上,与父母发生冲突后,孩子要积极与父母沟通、交流,不能死守对立的态度,更不能采取″离家出走″的极端做法。

★2.开始厌烦爸爸妈妈怎么办

问题困扰

我都上高中了,父母为什么还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们总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嘱咐,没完没了,真烦死我了,而且父母很固执,根本不听我的意见。无论是交朋友、穿着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只要是我的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自由都没有。

分析解答

其实每个青少年都已经觉察到了,自从进入青春期,自己对父母诸如此类的抱怨也多了起来。你可能还会感到,原来熟悉的父母是那么不理解自己!可是,你是否知道,你的父母也会为此感到难过的?他们或许会发现,十几岁的你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不满意,那不顺眼,只要他们 一说,你立刻就像受了刺激的刺猬,支起了全身的毛刺儿,准备反抗。当 他们发现以前乖巧依顺的小羊,变成了一个桀骜不驯的老虎,他们是多么失望啊!是你不再需要父母了,还是他们做错了什么?是你不再相信父母了,还是父母不尊重你?虽然这些现象在生活中都会出现,但是,大多数青春期少男少女与父母的冲突是由于自己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你与父母一时都难以适应。

首先,你看待父母的眼光变了。当你进入青春期,急剧的身心变化 打破了儿童期平和安宁的内心世界,从此,你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 与以前截然不同。小的时候,你可能很听话。在你的心目中,父母永远是正确的、 神圣的。你童年的乖巧温顺曾给父母带来多少欣慰和快乐! 但是,随着年 龄的增长,你的知识增加了,你与外界的接触面儿扩大了,你开始用自己 的眼睛观察世界,评判事物。于是,在你的眼里,父母不在是世界上最伟 大的人了,因为除了学校里的老师,你从报刊杂志或广播电视里知道了你 更崇拜的人大。父母和老师不再是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因为你有了更能了 解自己的同龄朋友。父母和老师的观点不再是一贯正确的金科玉律,因为 自己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渐渐地,你与父母的关系不像小时候那么亲密 无间了,仿佛正在有一条鸿沟不知不觉地横卧在你与父母之间。

其次,你开始有了追求独立的愿望。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 人了,应该和成年人一样,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于是, 你开始讨厌父母 过多地干涉自己的“隐私权”,希望自己决定穿衣戴帽的方式,自己决定 与谁交朋友,自己决定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希望父母把自己当成大人看待, 希望自己能够参加大人们的讨论……当然,为了表示自己能够独立自主, 不想完全受别人摆布,你也会常常故意与父母作对,即使明明知道父母说 的话在理, 也要自觉不自觉地顶撞。这种追求独立的愿望和努力是你走向 成熟的必经之路。如果到了青春期,你还要事事依赖别人,没有自己的主 见,长大后还要在这方面补课呢!   由于青春期的你很难顾及父母的想法和心情,父母也还不了解你的愿 望,你追求独立自主的努力和行动自然会经常与父母的关心发生冲突。

还有,你可能比以前更看重朋友的意见了。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少男 少女孩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朋友,都在意朋友的看法。对你来说,能够被同 龄人接纳可能比让父母满意更重要。比如:父母可能不赞同你加入追星族, 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可是,如果你让父母满意,可能在同龄人评论歌星的 时候,你会感到少了共同的话题,担心被同龄人排斥。于是,父母的干涉 很可能会引起一场冲突。

两代人彼此缺乏沟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都市化 的工商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父母和子女各自奔波忙碌,在 一起相处的时间很少。那些从事特殊职业的父母,如经商、海员以及外交 官等常年在外,与子女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了解和 理解。即使父母能够经常与你在一起,保证彼此之间的沟通也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

另外,家庭出现经济上和感情上的变化,父母之间的冲突和纠纷,也会使自己的情绪不佳 ,心情黯然,与父母和睦相处更加困难。相信此时你会对自己和父母有些理解,不在那么怨恨父母了。但是,你与父母之间仍会发生冲突,每一个家庭都是如此。不过,你需要知道,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出现冲突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和 看法并不总是一致的。然而,冲突并非就是坏事,在一定程度上,冲突是 人与人关系的试金石,没有冲突的关系是一种不健康的、肤浅的关系。在你与父母的关系中,重要的不是避免发生冲突,而是当冲突发生后,如何化解冲突。

★3.感觉可以自立了,苦恼事事还要听父母的

问题困扰

我是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可父母还常常认为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说我缺乏人生经验。他们还常常以为对我的管教总是有道理的,总是对我说你应该多听大人的话,少走弯路。然而,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还要事事听别人的,很郁闷。

分析解答

首先应当说青少年和父母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如果自己从不考虑父母的想法是否有道理,而只是强调自己是正确的,那么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永远不会得到改善和深化。任何一桩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都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双方努力栽培的结果。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也不例外,如果愿意,可以主动迈出第一步。

要知道,从爸爸妈妈成立家庭的第一天起,家庭便开始经历它特有的生命周期。正如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时期一样,家庭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当自己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从原来的未成人与成人的关系逐渐转变为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自己和父母都要主动适应这种家庭关系的质的变化。

父母是人而不是神。他们可能和青少年一样,一时还不能适应家庭关系的这种变化。他们习惯于用过去一切包办的方式与你相处,因此,引来许多烦恼。青少年可能还不知道,父母是多么需要有一段时间来了解和适应这种变化,并和你一起寻找和睦相处的最佳办法。做为他们的孩子,青少年是不是也有责任与父母配合呢?

父母是人而不是神。正如你在学校可能会遇到使自己不愉快的事情一样,父母也会在家里家外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因为疲劳过度心情烦躁。如此说来,要求父母永远说有道理的话,永远作有道理的事,是不是也不太现实呢?

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可能会对父母有更多一些的体谅、理解和尊重。自己所表达的态度更容易被他们接受。追求独立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表现。可是,父母很可能一下子还不能适应你追求独立的愿望和行动。或许从出生至今,父母一直习惯于做你的保护伞,愿意事事为你包办,他们可能觉得这是对你的关心。你不妨在家人聊天时问问父母,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他们有些什么想法和愿望?他们的父母容许他们做什么,不容许他们做什么?他们是如何争取更多的自由的……父母在回忆自己少年往事的时候,一般会很自豪的,在不知不觉中放下家长的架子与你敞开心扉。这时,他们更容易理解你目前的经历和感受,认真考虑你独立的要求,甚至向你做出妥协和让步。

父母反对你独立,也可能是出于对你的不放心,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你比以前成熟了许多。你最好平时多找时间与父母谈心,让他们及时了解你的成长和进步。那样,你的独立要求就不会使父母感到意外了。另外,与父母谈心表达了你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同时,还能帮助父母养成倾听你说话的习惯。

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用口舌向父母证明自己的成熟。仔细想想,父母对我们不放心难道就没有道理吗?如果你平时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丢三落四、虎头蛇尾,在家里很少承担责任,父母有什么理由相信你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呢?

多给父母一些信任你的理由,不妨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家里主动分担一些家务,保证做得又快又好;尽可能多地照顾好自己的饮食起居,减轻父母的负担……如果父母发现,每此你都能很好地完成他们交给你的任务,那么,他们不但愿意多给你一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而且还会对你的能力大加赞赏。只有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你有责任心,你有独立能力,你才会赢得父母对你的信任。

即使信任自己的独立能力,父母也会因你要求独立而伤心。好像你的翅膀硬了,不再需要他们了,他们在你的眼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一种隐隐约约被遗弃的痛楚时时袭上心头。他们在感情上实在舍不得你在精神上“远走高飞”。自己应该体谅父母的心情,遇事别忘了征求父母的意见。

其实,在追求自我独立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父母的意见和指导。尽管我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自作主张。但是,事实上,还有许多事情是我们这个年龄无法把握的。承认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你缺乏主见。相反,真正独立的人并不刚愎自用,而是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4.因父母反对自由恋爱而苦恼

问题困扰

我已经上大学了,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恋爱了,我也有了恋爱的打算了,但令我苦恼的是父母极力反对,觉得现在大学里恋爱的成功可能性极小,而且可能产生不好的结果,还会影响学习。更重要的是父母不愿让我自由恋爱,而想以他们自己的眼光给我寻找另一半,这真是让我苦恼万分。

分析解答

在过去传统的社会里,儿女终身大事全由父母做主。在今天提倡自由恋爱的社会里,青年男女要求自己决定他们的婚事,他们有机会自己选择伴侣,经过恋爱成为结婚配偶。有不少人已私定终身之后,才让父母知道他们不久即将结婚的决定。有的父母直到接到儿女寄来的婚礼请贴时,才知道原来儿女就是结婚了。更有极少数年轻子女,结婚之后才通知父母说:“我们俩已于*年*月*日公证结婚了。”看来,在这一方面的社会风俗大有转变。虽是如此,因为父母反对儿女的婚事,导致两代的“决裂”,甚至由于父母的反对到底,逼出子女自寻短路,酿成自杀的悲剧,仍有所见闻。“我们只有你这个儿子——你决不能和那个女人结婚!”“你要那个男人还是父母?自己选择!”陷入这种困境而求助于辅导中心的个案,在香港为数不但不少,而且还常常很难协助处理。

上述父母的反映很常见,但作为青少年你要知道父母为什么会那么反映,要知道和理解他们反对的理由:专家们的临床辅导的案例中,把父母反对儿女婚事的主要理由,归纳成以下五大类:

(一)反对儿女所选择的对象

特别因为该对象的外貌、人品、年龄、经济能力、健康状况、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和宗教信仰等条件,不够理想和彼此差距太大。

(二)不希望儿女太早结婚

有时是因为子女年纪还太轻;有时是子女还在求学(既然已进入博士班);有时缺少人手或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希望未婚子女多留在家里帮助几年。

(三)心理因素

父母亲的感情很不和睦,他们的婚姻生活陷入危机状况,此时父母易于趋向拉拢子女,心理上变成依赖子女,甚至设法占有子女,以求得安全感。这种父母,当他们知道子女要嫁娶另组小家庭时,便显得心里不安,非常的无助。也有的更莫名其妙地反对子女的婚事。

(四)迷信禁忌

我们的社会还流传着一些和婚姻有关的传统禁忌,不少父母辈的人仍迷信这些禁忌。

(五)行使主婚权

有些父母在理智上是接受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口号了,在谈论别人的遭遇时,可能说:“时代不同了,让他们自主吧!”但是,却情绪激动地反对自己的子女自由恋爱,他们把挑女婿、娶媳妇视为父母的绝对主权,认为男女自由恋爱,结婚,对自己非常“没面子”。

其实,理解父母的反对理由后,建议青年子女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具体如下:

(一)勿感情用事

先设法平息冲动的情绪,了解和接纳你的父母,他们多数的反对都是出于善意的动机。不要只怪父母的思想守旧固执,或说他们不懂青少年的心理,就做出最愚昧的行为。

(二)冷静地分析父母反对的理由

冷静地分析父母反对的理由,并理智地对照反省自己的情况。有些时候,父母的反对是正确的,子女不该完全不顾自己和适婚度(如早婚、不顾成熟),对象的条件有问题(如人品、健康),和彼此背景太大的差异(如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男女的背景愈相近,愈有助于与婚后的了解和适应。除非男女有其他特殊的因素,和个别都已相当的成熟,否则青年男女不应以爱情至上,以为彼此相差愈悬殊,愈富有罗曼蒂克味儿,不顾一切的反对而自行结婚,婚后才后悔的发现:父母的话很多都兑现了。因此,若父母的反对合情合理,建议青年男女应该放下己见,或至少要延缓婚事,多加观察和考虑。

(三)应该有勇气地去争取自己的幸福

父母如果以传统的迷信、禁忌、或偏差的价值观念(钱财第一)等为反对理由,认为每位成熟、有责任感的青少年,应该有勇气地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争取父母的同意,除了要有勇气之外,还得以诚意、智慧和爱去感动父母。抗辩威胁等强硬手段常不易成功,倒是制造向父母“推销”你想引进的“产品”,用信心和耐心设法让父母相信你所推销的是有“品质保证”的。

(四)极力推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