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14046500000003

第3章 美好生活一定要有美好的“室庐”

元素一

《长物志》分为十二卷,每一卷一种物类。为什么要选这十二种物类?在文震亨看来,这十二种物类,其实是十二种生活的元素,根据这十二个元素,才能构建一个理想的家,一个理想的园林,用现在的话来说,才能构建美好的生活。

第一个元素是“室庐”。室庐,就是房子、建筑物。伍尔夫说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何止女人,每一个人都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房子是生活的基本元素,满足的是人的居住本能。《长物志》认为最理想的居住地,是在山水之间,次一等的,是在村子里,再次一等的,是在郊区。这样的次序,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越是自然的就越是美的,就越是符合天道的。

但是,大多数人不可能住在山水间,也不可能住在村子里,甚至住在郊区都不容易做到,只能住在喧嚣的都市,怎么办呢?文震亨说那也没有关系,你只要做到门庭雅洁高致、房舍清洁美好、亭阁台榭有旷达之士的情怀,房间楼阁有隐士的风致,也就和山水之间一样了。

进而文震亨提出了关于房子(居住)的最高标准: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意思住在这个空间里会使人忘掉时间,忘掉自己年岁的老去;客居在这个空间,会流连忘返,忘掉了回去;游览在这个空间,会让人不觉得疲倦。那么,不管这个房子在哪里,不管这个房子是简单还是复杂,就都是好房子。也就是说,房子不在于华丽,而在于是否给人带来自由宁静的感觉。

坏的房子,就像镣铐、鸟笼、兽圈,住在里面感觉束缚、压抑。这个标准也适用于今天的商业空间和公共空间,好的空间,一定会让人停留下来,流连忘返,忘掉了时间。

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呢?文震亨排列了一组和房子有关的事物:门、阶、窗、栏杆、堂、山斋、佛堂、桥、茶寮、琴室、浴室、街径/庭除、楼阁、台,等等。

这些事物的组合,体现了文震亨对于好房子的具体描述。好房子当然要有好的门、台阶、窗等细节性的东西,也要有佛堂、琴室等灵性的空间,当然也要有浴室这样的实用性空间。

这些事物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身体和心灵都可以安静、清净下来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你可以真切体味到美好生活的韵味:内与外的连接,内部不同区间的相互贯通,远望,停留,思考,品味,欣赏……

接着,讲了很多忌讳,比如,忌用天花板;忌用五根立柱;小房间忌在中间隔开;忌在墙角上画各种花鸟;忌在墙上挖洞;进门的地方,忌太直,要有一定的曲折;忌在墙上用空框当橱柜;等等。

然后,总结关于房子的总的美学原则,在我看来,也是最基本的生活美学原则:

宁古无时

宁朴无巧

宁俭无俗

宁古无时,很容易被理解成复古。但文震亨的意思,并不是古的就是好的,而是说不要赶时髦,不要凑热闹,面对变化的潮流,还不如恪守经典。这个“古”,理解成经典更确切。就像我们今天,变化实在太快了,信息实在太多了,多到我们不可能读完、看完、听完。这个时候,也许应该安静下来,不如回到经典,读读那些已经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收获会更大。经典没有时间性,是永远的时尚。比如我们在房间里挂书画,如果我们对时髦的东西很难判断,那还不如挂经典的作品,肯定不会错,也不会过时。

宁朴无巧,讲的是不要太用力,太刻意,这个“巧”有“取巧”的意思,不是“巧妙”的巧,是“弄巧成拙”的那个巧。设计上,布置上,最高的境界是让人感觉不到设计、布置,以为很自然就是如此。

宁俭无俗,《说文》上解释“俭”字:约也,大意是节约、简约,有自律、克制等含义。宁愿简约,甚至简单,也没有关系,但千万不要俗气。一部《长物志》,核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不俗气。俗气在文震亨看来,是最大的毛病。什么是俗气?从《长物志》里的具体论述可以找到回答。这个词组把“俗”和“俭”相对,意味着所谓俗气,就是张扬、铺张、繁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