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14046500000009

第9章 美好生活一定要有美好的“器具”

元素七

第七个元素是器具。我们的生活里为什么要有器具?文震亨没有直接回答,但他列出的那些器具本身回答了这个问题,香炉、笔筒、书灯、如意,等等,大抵和书房、香道等有关,这些器具和家具不太一样,家具基本上是刚需,桌子、椅子之类,是日常的需要;但香炉、文具之类,不一定是刚需,缺了它们生活照样,但缺了它们,生活又好像少了点什么。

没有书房,当然不会影响到衣食住行,但会影响到心境、情志。打蛋不用器具也可以,直接用手就打开,但打蛋器好像让打蛋这件事变得更有趣味了。手机没有手机壳也可以,但多了一个手机壳,好像让手机变得更有点意思了,手机是用的,手机壳当然也是用的,但用的过程有把玩的成分。

焚香在一个盘子里也可以,但用香炉、香筒,就多了很多意趣。所以,器具不一定是实际的“使用”,但却是展现个性、意趣的“使用”。我们在生活里使用器具,更多的是出于我们自己的爱好、审美。

所以,文震亨对于器具的定义是“风雅之物”。家里面的居室、窗台、几案之间,片面追求华丽、讲究陈设,只让这个家显得很俗气;应该放置一些“风雅之物”,也就是器具,才能提升整个家居环境的格调。

虽然是可有可无的风雅之物,但文震亨非常强调器具的“使用”性,就是说,器具不是摆设,而是使用的东西;器具的价值是在“使用”中体现出来。香炉如果只是一个摆设,不去每天焚香,那么,整个香炉就没有意义。就像我们书房里放了很多书籍,但从来不去读,落满了灰尘,那么,书房就没有意义。再好的花瓶,如果不是经常去插花,那么,放在那里是一个普通的瓶子;花瓶因为花而有意义。

文震亨也很强调器具的“精良”性,也就是说要么不配置,一旦配置,就一定要选择制作精良的。他批评了当时的一种风气,追求在器具上题字、铭刻金石,但对于质地却不讲究。他推崇古人的做法,上至钟、鼎、刀、剑、盘、匜,下至笔墨、纸张,都以制作精良为乐趣。

文震亨对于器具的理解,回到了儒家关于“器”的理念。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只满足于当一个载体,当一个工具,而应该有更远大的志向,更广阔的格局。但另一方面,所谓的道,所谓的远大志向、广阔格局,又必须通过“器”来传达。

文震亨如此强调使用、精良,背后的意思是,我们拥有的器具,一定要反映我们的美学意识和文化素养。否则,不过是一堆用来显摆的杂物。像今天我们有些人,一出去旅行就忍不住买各种工艺品、纪念品,拿回来堆在家里,像个杂物铺,没有任何意义;有些人看到什么就买回来,却没有什么用,只是扔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成为杂物。

这些堆放着的杂物,会慢慢侵蚀我们的生活。

所以,今天有“断舍离”的说法,也有“收纳”的方法。

文震亨讲的是“物尽其用”,美好生活确实需要美好的器具,但美好的器具:一定是我在使用的;一定是制作精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