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玉山曲话
14049900000016

第16章 “党魁”曾永义

曾永义生于台南,和陈水扁同乡,那里人做官的多,陈水扁是其中之一。不过,曾永义却完全没有做官的意念,他一生只做学问,这就和官们格格不入,比如,当年陈水扁要“去中国化”,曾永义当众责问:如果要“去中国化”,那么,首先你陈水扁的姓就得改,因为“陈”姓就是中国来的……台独们无言以对。

谁想,曾永义到底还是做了“官”,官还不小,曰“党魁”——喝酒党党魁也!先生好酒,同好虽多,论酒量酒品,先生登极,于是共推先生为酒党“党魁”。先生欣然接受,说,同乡做官的多,学生做官的也多,偏偏他什么官也没做,如今有这个“官衔”,倒也喜欢——一是官大,魁首也。再,这个官不受人管,也不管人。第三,这个官永不会退休……

9月29日上午,台风暴雨再次袭击台北。我“打的”来到台湾大学宿舍,找到了先生的住处。却比约好的时间早了一个小时,犹豫再三,决定等等,就站在楼梯下遮雨看风景。门前是一棵四十年树龄的大榕树,根须在雨水中微微飘逸,便如昆曲之“袅晴丝”一般怡然。偌大的台北,喧闹繁华高楼林立的台北,能有这么幽静的住所,先生好福气也!

10点一刻,两个女生来了,说是写博士论文,来请教老师。就一起上楼。不大的客厅,却被图书包围得严严实实!先生说,房子是四十年前博士、副教授时学校给的,相当于一百五十平方米,当时最好了。每天早上起来,先是麻雀拜访,然后斑鸠、松鼠,还有燕子、白头翁等等,先后“朝拜”,先生还为此写过一篇散文。

也因为环境好,所以四十年没有挪开,也不想挪开。只是房屋虽大,图书却越来越多,从书房延伸到客房延伸到客厅,整个就是书的天下了!

先生为台大中文系名誉教授、世新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先生研究戏曲,成就卓著,他的学生中有学位的已经超过百人。

1990年,先生跟随贾馨园组织的“昆曲之旅”去大陆,看了上海的昆剧表演,“惊为天物”,当场就说,要给这些精彩的表演录像,还要请老师来台湾讲课、传习。先生是基金会的董事长,所以一呼百应,两件事都完成了。

那以后,先生不仅力推昆曲,还自己写剧本,《梁祝》《李香君》《魏良辅》《蔡文姬》《杨妃梦》等,两岸演出,多获好评。先生功底深厚,对中国戏曲研究造诣极深,这样的戏,准备充分之后,一个星期最多十一天就写成了。不久前,在台湾第二十四届传统暨艺术音乐类金曲奖颁奖典礼中,以新编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荣获“最佳作词”奖。

说到大陆的“新编”昆剧,他说那些差不多都不是昆曲。过去以演员为中心,演员说了算,现在以导演为中心,甚至以“舞台美术”为中心,颠倒了,所以他认为有些所谓“好看的”昆剧根本就不是昆剧!

先生谈兴很浓,不过,真正兴致上来是喝酒之后。他拿了一瓶台湾观光局长送的法国葡萄酒请我们吃饭。三杯下去,便滔滔不绝,说不完的故事,最威风的是,一次陈水扁下来,他对他的六名“酒党党徒”说,我是“党魁”,你们都听我的——

陈水扁经过,他喊“向右转”,所有人都转过脸去,陈水扁何等尴尬就可想而知了!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