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道德经
14076200000010

第10章

【原文】

谷神不死[1],

是谓玄牝[2]。

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3]。

绵绵若存[4],

用之不勤[5]。

【对译】

大道清虚空灵永不寂灭,

叫作天地万物总产生的地方。

缔造生命的那条通道,

叫作天地万物的根柢。

绵延不绝又不见形迹,

它的作用永不衰竭。

【注释】

[1]谷神不死:谷,形容虚空。神,形容神妙莫测。谷神是老子对“道”的别称。不死,喻指变化无穷。意谓大道清虚空灵,永恒存在。

[2]是谓玄牝:牝(pìn),本义为动物中的雌性的生殖器官,这里喻指万物生长的总根源。玄牝,微妙的母体,喻指天地万物总产生的地方。

[3]天地根:根,根源、始源。意谓天地的本源、自然的根源。

[4]绵绵若存:绵绵,连续不断、永续不绝。若存,若隐若现。意谓“道”的作用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5]用之不勤:用,运行、运动。勤,尽、穷竭。意谓“道”的能量永不穷竭。

【解析】

老子以母性的产门做比喻,述说大道无形产出的功能,揭示大道化生天地万物,给予其用之不尽养分的作用和它养育而不占有、给予而不自恃其功、只讲奉献、不论索取的自然展开的特性。这里,“谷”是山谷的简称,老子用它来形容一种中间空的形态。山谷中央空虚但仍然有形,至虚以致无形者便是“谷神”。“牝”就是女性生殖器,“玄”形容深远幽暗的样子,“玄牝”是指一种深远幽暗的女性生殖器。谷中央空空如也,谷四周围着山丘,谷底又有绵绵泉水,古人便常以凹洼湿润的山谷比喻女性生殖器。《大戴礼记》中就已有“丘陵为牡,溪谷为牝”之说。“牡”恰好与“牝”相对,它是雄性生殖器。老子通过人类的生育来说明宇宙的成长。山谷与女阴外形既非常相似,功能又极为相同——前者能使草木生根发芽,后者能孕育新的生命。远古每个民族都有很长的生殖崇拜期,老子在这里以山谷比喻女阴,又以女阴喻“道”,既是女性生殖器崇拜的孓遗,又是这一生殖器崇拜的理论升华;既是将形象上升为抽象,又是将抽象转化为形象。“牝”因其虚空而孕育生命,“道”因其虚静而生成宇宙。所以,以“牝”喻天下大道是再贴切不过了。

《道德经》中其实还有许多是谈生殖崇拜的,如“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牝常以静胜牡”(《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天门开阖,能为雌乎”(《道德经》第十章),“养之覆之,生而不有”(《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等等。老子之所以形成这种思想观念并反复表述,是受中原文化和陈国文化中广泛存在的原始生殖崇拜的影响所致,由原始生殖崇拜(包括女性生殖器官崇拜、性行为崇拜、生殖过程崇拜)发展到婴孩崇拜,再发展到性状态崇拜(包括“静”、“柔”、“处下”等概念),最终发展到哲学思维系统化的“道”、“德”等概念的形成,老子形成了哲学化的生殖崇拜系列理念,并以这种理念为基点,进而推进了对人类社会的研究,最终发展到对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探讨。

【名家论道】

《道德经》把人类的感情投射到人之外的生命之上,这不仅是对其他生命物种生存权力的尊重,而且使人性和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得到终极的思想境界,应该说,这是道教生态伦理对待生命态度的一种非常高的境界,这里也有别于西方生态伦理学对生命的态度。

——盖建民

按照老子的说法,要想达到使人意识到自己是精神的和神圣的,只有一条道路,他称之为“道”,其中包括最高美德的概念。这种意识是依靠人人清楚的本性而获得的。所以老子的真髓也就是基督教教义的真髓。二者的实质都在于弃绝一切肉体的东西,表现那种构成人的生命基础的精神的、神圣的本源。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