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南洋国商(下)
1413500000081

第81章 营救

当日本人把将要处决“抗日分子”尹正纲和林涣英的消息公布出来的时候,整个新加坡都沸腾了,而当十三支游击队将要在行刑那天联手营救尹正纲和林涣英的消息在市井间传开,这种沸腾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是游击队三年来第一次正面跟日本人叫板,他们放出这个消息,仿佛就是在跟日本人示威,而这种示威,对在日本人统治下艰难求生的人们而言,便是久旱逢甘霖的希望。

可日本人却对这个消息感到很头痛,这样一来,他们便无法把握当游击队开始行动时,将有多少平民会为他们打掩护,尽管消息传开到枪毙尹正纲和林涣英只有三天时间,却已经足够游击队和那些对“大日本帝国”不满的华人联系上。

那么,不公开行刑,把两人秘密处决呢?

不,这是坐镇新加坡的板垣征四郎绝不会同意的,能有机会把东南亚各岛上的游击队一网打尽,对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现在他的一干部下面临的问题是:游击队将从哪里下手——参谋部发现,从监狱到位于新加坡港附近的海滩刑场,足足有二十多个地方适合埋伏,再加上可能出现的民变,这条路上简直处处都适合下手。

这些且不说,游击队有多少人会参与这次营救,第七方面军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十三支游击队,加起来有三万多人,理论上说,那些支那人要抽调精锐组成一个师攻打新加坡是轻轻松松的事。好消息是,即便他们有一个师,也绝对混不进新加坡来,但就算只混进来两千人,也足够第七方面军的帝国军人头痛的,这些游击队正面作战不行,搞偷袭可是行家。

因为有着如此多的矛盾,板垣征四郎的七方面军参谋部对行刑那天的作战布置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最后直到行刑前一天,他们才在板垣的强压下,通过了一个折衷的方案,那就是重点设防,机动增援,留下大量机械化预备队,游击队在哪里下手,他们就去增援哪里。

“让每一位帝国军人待命,随时支援,命令杨桑的治安军接替司令部、机场和物资仓库的防卫。”板垣征四郎命令道。

“将军阁下,杨桑是个中国人。”立刻有人站起来反对。

“不,自从他出卖了成杰和尹正纲,他已经做不成中国人了。”板垣征四郎自信地笑道。

“天清气爽,真是个就义的好日子啊!”坐在卡车上,林涣英身旁的飞行员笑道。

“小伙子今年多大了?”尹正纲突然想到,到现在自己居然都还不知道这位陪着他一起来送死的年轻人姓甚名谁。

“三十七岁。”飞行员道。

“贵姓啊?”

“我姓白。”

“小白啊……”尹正纲叹息一声,再也说不下去。

“三十七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一直默不作声的林涣英叹息着道。

“能跟两位一起慷慨赴义,也没白活。”飞行员认真地道。

“小伙子,不要以为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千古艰难唯一死啊!”林涣英若有所思地道。

说话间,卡车已经行驶在皇后镇中央的主干道上,这条街很宽,平日里四辆汽车可以并排着通行,可此刻,能通行的地方不过是日本兵围起来的两米多宽的通道,四周全被密密麻麻的人站满了。

奇怪的是,人们并不像尹正纲来的那天那么激动,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呼喊,也没有哭泣,他们的脸上、眼里,并没有惯常的悲愤和绝望,取而代之的,却是坚定和毅然。

三人从卡车上站起来,一路向四周的同胞拱手,路旁的人们,则以鞠躬回应。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场面,几千、或者是几万人聚集在宽阔的大街上,一起向他们的英雄致敬,远远看去,就像无垠大海中此起彼伏的波涛。

“嘿!人能活到这份上,死又算什么。”飞行员擦去眼角的泪水,笑道。

长街终有尽头,出了长街,迎面而来便是一阵湿热的海风,三人不约而同地闭上眼,深深地吸了口气。

前面是一片浓密的灌木林,灌木林后面,便是行刑的地方。

和往常不同,日本兵不再允许有人跟上来,他们在街口修筑了工事,里面架上机枪,正对着来给三人送行的人们,如临大敌。

“这气氛有点怪。”尹正纲终于觉出了问题。

“日本人很紧张。”姓白的飞行员也看出来了。

“大哥……”尹正纲刚想开口问林涣英,却发现他笑了,笑得很神秘。

汽车进得灌木林,行驶在洋灰路上,尹正纲刻意观察了下四周,发现明处暗处都是寒光闪闪,刺刀如林,这里面的日本兵,居然比外面还多!

“我说过,死并不容易。”林涣英沉声道。

“啪”,一声清脆的枪响,卡车上紧挨着尹正纲的日本兵捂着胸口倒下。

“啪啪啪啪……”立时,枪声如爆豆子般响起,尹正纲还没反应过来,便被飞行员扑倒在卡车的底板上。

“趴下!”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尹正纲一听之下,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此时日本兵已经乱成一团,不知从哪里射来的子弹让他们躲在树后不敢冒头,而车上看押着三人的两个班的日本兵,已经全都变成了尸体。

枪声不停,现下越发密集,几乎连成了一片,日本兵的惨叫声和这些枪声构成战斗的旋律,相得益彰。

“狙击手!”

一个日军兵曹挑出来,举枪向头顶的树冠处射击,立时便有一个身影从树顶跌落。

“他们在树上!”

更多的日本兵发现子弹射来的地方,冒着弹雨,从树后跳出来反击。

不断有人从树冠上跌下,身上带着一个或几个血洞。

但这种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树林里便闪起刀光,浑身抹得漆黑的身影如鬼魅般从地上钻出,把手里的刺刀扎进日本兵的胸膛。

林子外面也传来枪声,听声音似乎是机枪和冲锋枪,密度比林子里大得多。

“敌人援军来了,快走。”熟悉的声音在尹正纲耳边想起,他抬头,便看见了尹安安。

“安安?”他只来得及惊呼一声,便被两个浑身漆黑的人架起来,跳下车飞快地向林子深处奔去。

袭击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几分钟时间,林子里一个中队的日本兵便被消灭干净。

日本人一直认为,游击队最可能选择动手的地方,一是在地形复杂的城区,二是刑场,所以他们在这两个地方布下重兵,却正好给了尹安安以便利,尽管在树林的地形不利于逃走,却也同样不利于日本人展开他们的优势兵力。

尹安安计划的是在树林里救下三人,然后进入平民区,那里狭窄的巷道和错综复杂的地形足以为他们提供掩护,之后穿过平民区,到麦巴上船出海。以现下游击队在城里的兵力布置来说,这个计划绝对是天衣无缝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当他们到达树林边缘,就要进入平民区的时候,却发现他们被日本人包围了。

并非是日本人有先见之明——后来游击队员们才知道,这突然出现的一个大队日本兵,居然是驻扎在平民区休整的日本大阪第四师团一部。著名的大阪第四师团素有望风而逃的“美誉”,这次城里突然枪声大作,他们以为是美国人打过来了,正要在大队长的带领下躲进林子里逃命,却无巧不巧地遇上这支游击队。

一番接仗之后,日本兵退出树林,却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药,一贯“爱好和平”的第四师团居然没有溃散,而是在林子外围建立了环形工事,还调来迫击炮对着林子里猛轰。

“该死的!”尹安安很是懊恼,千算万算,竟把这支敌人部队算漏了,可这也不怪她,游击队进入新加坡的兵力有限,这种毫无战斗力可言的日军,当然属于被刻意忽略的范畴。

好在,他们的困境并没有持续多久,埋伏在平民区接应他们的尹旭听得树林方向有枪声,当机立断,带人过来支援,只一个冲锋,便打退了一个大队的日本兵,把他们接了出去。

被第四师团这么一搅,尹安安他们又耽搁了十几分钟,这十几分钟,足够日本人作出反应。很快,全城的日本军队便向平民区靠拢,迅速展开兵力,打算把游击队困死在平民区里。

“也该开始了。”当日本人坦克的轰鸣声传来的时候,林涣英突然自言自语地道。

“是啊,也该开始了。”尹安安也笑着道。

两人的话让所有人包括尹旭都觉得莫名其妙,可就在众人困惑的时候,城里便传来远远近近的爆炸声。

“是机场,日本人的机场起火了!”趴在高处瞭望的游击队员兴奋地喊叫起来。

“军火库,日本人的军火库被炸了!”

“司令部,板垣的司令部有火光!”

“码头物资仓库!”

……

城里的爆炸声似乎没有断绝的时候,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接二连三的消息从放哨的游击队员嘴里传出来,所有人都陷入极度震惊之中,唯有林涣英和尹安安,似是早就心里有数,没有表现出一点惊讶来。

“是二哥。”尹正纲终于明白了。

“三年前日本人刚占领新加坡的时候,这个计划就开始了,可惜啊,寺内寿一始终不能对老二放心。”

“所以你就让二哥把你抖出来,换取日本人对他的信任?”

林涣英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值得吗?”尹正纲心痛地看着已经面目全非的大哥。

“值得,日本人在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物资存储地,最大的空军基地,这一次被老二端了个干净,没什么比这更值得了。”林涣英抚着胡须,欣慰地笑道。

“可二哥他……”

“大哥,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决定执行这个计划的时候,杨大哥就想得很清楚,他知道他可能永远都洗不掉汉奸这个罪名,一辈子都会被人误解、攻讦,甚至还可能被人当作汉奸杀死……可这是他自愿的。”一旁的尹安安道。

“我们每个人都在牺牲,只不过用的方式不同。”林涣英看着自己的兄弟,意味深长地道。

“他……真不是汉奸?”一直沉默的飞行员神色非常奇怪,似是松了口气,又似有些失望。

“真不是。”尹安安回答道。

几人说话的时候,包围圈外正在合拢的日本军队停止了行动,然后似是接到什么命令,大部分军队掉头,分赴机场、码头、军火库和司令部,这是驻新加坡日军最最重要的几个地点,他们不得不去救援,至于其他爆炸着火的地方,他们也顾不上了。

日军大部撤走,平民区外立刻出现很多火力真空点,其他几支游击队小队开始几个方向突击,一是为打开突破口,二是为吸引日本人兵力,为尹安安带领的救援队撤离制造机会。

当放哨的队员报告日军战车小队进入平民区时,尹安安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突围过程非常顺利,不仅因为其他几支小队牵制了日本人大部分兵力,还因为在整个穿越平民区的过程中,不断有人从房子里跑出来,自愿给他们担当向导,给先前只能靠地图和方位来辨别撤退路线的救援队节约了大量时间,还让他们顺利地避开好几队日军。

“民心可用啊!”林涣英笑得很是欣慰。

他说这话的时候,队伍已经撤出平民区,来到麦巴海湾,埋伏在这里的接应小队立刻迎上他们,把他们带到停在山崖下面的一艘渔船上。

“等老二。”尹安安下令开船的时候,尹正纲制止了她。

“等不到老二我不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