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共鸣的灵魂:河合隼雄谈幸福
14177800000008

第8章 心灵的共振

“信息社会”这个词最近经常被提到。电视、报纸、杂志,还有CD等新技术被引入,现代社会中大量信息蜂拥而至。可以这么说,如何迅速并大量地把握其中正确的部分,事关一个人的幸福。

确实有时会因为信息量不足或误信错误信息而造成损失,因此,许多人会费尽周折追求能快速且大量获得信息的便利渠道。然而,仅仅这样就可以了吗?除了信息之外,对人类而言就没有其他重要的东西了吗?

最近,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和作家井上靖先生同席。井上先生谈起戏剧,说自己最近正致力于戏剧创作。来剧场观剧的人形形色色,每个人的职业、年龄和人生经验各有不同,有些人到了剧场之后还会为来得太早或太晚而争吵。然而等到演出开始并获得成功时,整个剧场便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一体感”。

观众融为一体,体味着剧中的悲欢。他们感情的波动触及舞台,演员们也因此受到感染,展现出排练时不会有的绝佳演技,而这又再次唤起观众的感动。就这样,在剧场内的人群中产生了一种仿佛心灵共振的东西。

借用井上先生一句话:“这些人在这里汇聚一堂,可能一生之中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吧?这群人一生中只有这一次汇聚在一起的机会。”他们融为一体,体验着共同的波动。

演出结束后,无人立即离去。他们会彼此交换温柔的眼神,然后安静地离开。井上先生说,正是这种时刻让他感觉戏剧演出妙极了。

井上先生的这番话让参加学术会议的听众们也颇为感动,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一体感”,所以井上先生话音落地,便自然而然地响起了掌声。我也被深深地打动了,心想:“仅仅听到这番话,已是不枉此行。”

可是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讲,我从井上先生那里获得什么信息了呢?听众们都很高兴,然而他们是因为从井上先生的话中获得什么新信息了吗?他们并未从井上先生的话中获得关于戏剧的宝贵见解,并能够在之后的日子里向他人兜售。我们从井上先生那里得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心灵的感动。井上先生讲的是戏剧,然而我思考的却不是戏剧,而是关于自己的专业心理疗法的种种,心里想的是:“太好了,我也要这么做!”

也就是说,井上先生的话诱发了我心中的“感动”,而且听着听着心里便莫名快乐起来。正是这种快乐被传递了过来,而非事实被传递了。

当我们从别人那里接收信息的时候,正如我开始所述,是不是过于局限于正确、快速、大量这些因素了呢?听了井上先生的话并且“正确”记忆了他的话,并没有什么意义。

正如我边谈论戏剧话题边思考心理疗法一样,听众们是否在选择各自的接受方式,一边体验着自己的“心灵感动”一边感慨着“太好了,我也要这样做”呢?一个话题并非总是呈现出原来面貌,而是会产生多种结果,这才有意思。

这样想来,又促使我反省当下的教育制度,我们是否也过于注重正确、快速、大量地传递信息了呢?

比如“记住这样的方法,考试时便会受益”;“学会这样的知识,就可以和别的孩子拉开距离”。我们一味地这样开展教育,人虽然活着,真正宝贵的“我要做”的心灵感动是否被冰封了呢?

而且老师们是否也在信息的追逼中,忘记了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心灵感动的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