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武志红心理学套装(共四册)
14199700000016

第16章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6)

不过,斯克里奇的心也并不是全然冰冻着的,他还有一个小缝隙能透露出一点人味。尽管极其不甘心,但他还是忍受着“不公平”感的折磨,给克莱奇特放了一天的“带薪假”。

斯克里奇的心是如何一点点冻结的

一个传说称,上帝有一次动了恻隐之心,想从地狱中救一个恶鬼出去,但却在他心中发现不了一毫善念,只好作罢。

也许正是因为斯克里奇对克莱奇特还有那么一丁点的恻隐之心,所以上帝决定派四个异灵到斯克里奇的家里来点化他。

第一个到来的是马里的鬼魂。他拖着几道长长的铁索,铁索的尽头是没有用的钱箱,对着被吓得半死的斯克里奇喊道:“苦啊!我好苦啊!”

为什么这么痛苦?“马里”无限懊悔地说:“活着的时候,我的注意力从未走出我们的账房,从未走出这个小范围,现在面临的是无止境的旅程。”

“一直都在走在找,没有休息,没有安宁。我糊涂啊!我糊涂啊!我看不透自己的人生!虚度一生,我好苦啊!”

斯克里奇安慰说:“你的人生也有亮点,你一直是一个好生意人。”

孰料这正是“马里”痛心之处,他的下颌都在悲叹中掉了下来,“生意?我的生意本应该是为人类作贡献,本应该是慈善、宽容和仁慈”。

最后,“马里”对老朋友说:“你还有一个机会、一线希望摆脱像我一样的命运,将有三个灵魂过来找你。”

“马里”临走时还将斯克里奇拖到了窗户前,斯克里奇看到,窗外有无数鬼魂在懊悔地大喊大叫,其中许多鬼魂在拿钱箱砸自己的头颅,还有一个鬼魂在对着街边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喊:“抱歉,我帮不了你啊——”

斯克里奇被吓得躲在床上。但当圣诞日来临的钟声敲响时,第一个异灵——圣诞过去之灵如期而至,他带着斯克里奇回到过去。

与过去取得链接,在心理治疗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总是因为过去太痛苦才将心关闭,本来我们想关闭的只是和某几件痛苦往事的链接,但最终我们关闭的,却是心的整个通道,从而失去了与其他人乃至万物的链接。

例如,斯克里奇的事务所和家都有几把锁,而他锁上门后总是不放心,还要进行检查。但是,他真正要锁住的是什么呢?小偷,还是内心的恐惧、无助和受伤感?

在治疗中打开这些锁相当不易,通常要等心理医生与来访者建立起深度信任的关系,这时来访者的心锁才会脱落,内心隐藏着的一些回忆才会涌现。

异灵是不需要这样做的,他直接将斯克里奇带回到童年即可。但当站在家乡时,斯克里奇落泪了。圣诞过去之灵问他:“你的脸上是什么,眼泪吗?”

“不是!”斯克里奇回答说,“是眼里进沙子了。”

这时斯克里奇还在坚持一份虚假的坚强,这份坚强曾帮助他防御过去的痛苦所带来的无望。

的确,他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一个圣诞节,偌大的学校,孩子们都回家团聚去了,只有“一个孤独的孩子,正静静地留在这里”。老斯克里奇感慨说“我那时的圣诞节不快乐”,但是,小斯克里奇的心并没有完全冻结,他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中时,嘴里还在哼唱着圣诞颂歌。

又一个圣诞节时也是如此,已是少年的斯克里奇还是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中,但情形已有改观,妹妹范尼跑过来找他,兴奋地喊着:“埃比尼泽,埃比尼泽,我来带你回家。”

原来,斯克里奇之所以不能回家,是因为酒鬼爸爸不喜欢他,但这个圣诞节前爸爸变得和蔼了,范尼求爸爸让哥哥回家,他答应了。

这时,妹妹还可以敲开少年斯克里奇尚未彻底冰冻的心,但她的儿子弗雷德却无法敲开老斯克里奇的心。这并不是因为痛苦在日益累积,而是因为他想逃避这些痛苦而逐渐将心关闭,而钱是帮助我们将心关闭的最佳工具之一。

又一个圣诞节时,斯克里奇已是青年,他在一个事务所做学徒,师傅是一个快乐的人。在平安夜,他们把事务所腾空,举办盛大的舞会,而斯克里奇的爱情正是在这个圣诞节中降临了。那一刻,他的生命似乎被爱情的光芒照亮了。

但爱情也恰恰是令斯克里奇的心彻底关闭的一个关键。多年后的又一个圣诞节,斯克里奇已是精干的成年人,但妻子对他说“我要解除婚约”,因为“别的东西取代了我在你心目中的位置”。

“什么东西?”斯克里奇问。

“金钱。”妻子回答说。

斯克里奇不想离婚,但他不肯直接表达这个意思,而是反问:“我发出要解除婚约的信号了吗?”

“语言上没有。”妻子回答说。

“那哪里有?”

“你变了的灵魂,还有生活方式,而且我对你的爱已经不重要了。”妻子逼问他,“如果你像现在这样富有,而我还是一个贫穷的女子,你会爱我吗?”

斯克里奇继续反问:“你以为我不会吗?”

妻子则继续说:“你一切都以金钱来衡量,我给你自由,希望你在你选择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幸福。”

她转身而去。

心化开了,就可以看到别人的痛苦了

这一段对话中,他们都是脆弱的。斯克里奇一定不是相信金钱比她重要,但他却没有底气坦承。

看着呈现在自己眼前的这个圣诞节画面,斯克里奇痛苦起来。处于这个令他无比懊悔的节点时,他的心不敢打开,他咆哮着,让过去之灵带他走,最后他用帽子将过去之灵的光芒罩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也是这样对待他过去的痛苦的。

他胜利了,过去之灵的光芒完全不见了,那些痛苦也看不到了。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特别的微笑,带着苦楚。

但突然间,过去之灵的帽子像火箭一样将斯克里奇击入虚空,最后又彻底消失,斯克里奇开始坠落,没有任何凭借。

这一幕也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内心藏着太多痛苦的人,非常害怕失控,而从空中向下自由坠落,是他们最恐惧的事情之一,不知有多少人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失控,等于死亡。”

彻底的失控并不会带来死亡,反而常常带来自由。当斯克里奇与自己的过去取得链接后,他就可以睁开眼睛,全然地看到自己现在的生命状态了,也包括可以看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存在了。

在心理治疗中,我屡屡发现,一旦与过去的痛苦取得了链接,一个人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别人的感受了。

斯克里奇也是如此。他从虚空中坠落,结果不是死亡,而是来到了圣诞现在之灵的空间中。圣诞现在之灵带着他,“从天堂的角度”去审视自己所在世界中的一切,而他开始看到穷人的苦。他质问现在之灵:“你为什么要关闭穷人一周只能吃一顿像样的饭的地方?”

最触动斯克里奇的,是他的小职员克莱奇特一家。他们非常贫穷,但家里充满了温情,他们过圣诞节时有一只烤鸭就满足了。

并且,在进餐前,克莱奇特竟倡议为斯克里奇祝酒,尽管太太很不情愿,但他们还是一起祝福了他。

斯克里奇心中的坚冰彻底融化了。他注意到克莱奇特的儿子小蒂米好像生了重病,于是忧心忡忡地问现在之灵,小蒂米是不是会死掉,你能帮他吗。

现在之灵回答说,小蒂米的确大事不妙,但为什么要帮助他呢,“如果要死那就死好了,可以减少多余人口”。这正是斯克里奇以前的言语,现在再听到如此冰冷的话,斯克里奇痛苦起来。

现在之灵又带他来到弗雷德家里。同样,尽管弗雷德用字谜游戏开舅舅的玩笑,但当他倡议为舅舅祝酒时,所有人都举杯祝福斯克里奇。

圣诞节就要过去了,现在之灵的寿命即将结束。他给斯克里奇看了人类的两个孩子,男孩叫无知,女孩叫贪婪,他们两个一遍又一遍地在斯克里奇耳边重复他过去的话:“没有监狱吗?没有劳教所吗?”

现在之灵在大笑中而来,也在大笑中死去。接下来,斯克里奇最恐惧的圣诞未来之灵出场了。斯克里奇对未来之灵说,他很恐惧,但他还是做好了准备,准备在未来之灵的陪伴下去看看自己的未来。

你愿意有什么样的墓志铭

未来,是斯克里奇死去了。据佛教的说法,对于缺乏觉知力的灵魂,在生与死之间的空间中,命运之风就像暴烈的鞭子一样,令这些灵魂无比恐惧,于是不断地狂奔,而无形中就投胎了。

狄更斯应该是基督徒,但电影中却着力刻画了这一幕。斯克里奇的灵魂被一辆来自地狱的拘魂马车追逐。他逃命,中间两次无意中投胎。一次躲过拘魂马车后又逃了出来,但第二次他完成了投胎的过程,成了一个贫穷而可怕的家庭的婴儿。那个家庭的男主人是一个可怕的、没有一点情绪控制能力的暴徒,而女主人竟然是斯克里奇的佣人迪尔博太太。

投胎到这样的家庭已经够可怕了,更可怕的是,似乎没有人为斯克里奇之死有一点哀伤。迪尔博太太没有,欠斯克里奇债务的一对夫妻没有,相反他们都很开心。克莱奇特一家很哀伤,但他们是为小蒂米的离去而哀伤。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因为,人在临死的一刻,会突然间拥有一种能力看到自己的一生,那时无数人会无比懊悔,但悔之已晚。斯克里奇则不仅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一生,还看到了可怕而荒芜的未来。他未来的父亲,要比他的酒鬼父亲更可怕。

所以,当未来之灵将他带到墓地上,让他看到那块铭记着“埃比尼泽·斯克里奇”的墓碑时,斯克里奇恐惧到了极点,他拼命地问:“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结局,如果人改变了,结局也会改变……告诉我还有改变的可能,改变做人就可以……我不会忘记从过去、现在和未来得到的教训。”

未来之灵没做任何回答,他将斯克里奇推向地狱,斯克里奇不断地向地狱坠落……

但还好,这一切都像是一个梦,斯克里奇醒来后发现,他的确是坠落,不过是从床上坠落到地上。这时,恰恰是圣诞节的清晨。

这一刻,他无比喜悦,他身轻如燕,他欢欣跳跃,虽然四个异灵都没教导他该怎么做,但他完全明白了。他先给克莱奇特一家送去了一份礼物——有两个小蒂米大的火鸡。

心打开后,他像“不良少年”那样玩耍,他的气场也打开了,他能注意到所有人的存在,带着欢乐和他们打招呼。遇见募捐者时,他向他承诺捐很多钱,并由衷地谢谢他,因为他知道,看起来他是在帮助别人,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他为能有这样的机会充满感激。

他和路人一起唱圣诞颂歌,他还参加了弗雷德的晚宴。他倒没有食言,的确是在自己死过后才做到了这一点。

第二天,他给迟到的克莱奇特加薪,还改变了工作方式,要和克莱奇特一边喝酒一边守着暖炉工作。

他身上的杀气消散了,他的内心从如铁坚冰变成了热情的火焰,最终这团火温暖了整个城市,他成为这个城市最会过圣诞节的人。

最会过圣诞节的人正是狄更斯本人,他的这部作品教会了英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怎么过圣诞节,以至于他被称为“发明圣诞节的人”,当他去世时,很多孩子问自己的父母,圣诞老人怎么会死呢?

有趣的是,这部电影在迅雷和豆瓣两个网站上得到的评价截然不同。在迅雷上,它得到了9.7分的高分,而在豆瓣上,它只得到了6.8分。迅雷上,很多网友说被打动,而豆瓣上,很多网友说觉得电影像恐怖片,并且尤其不喜欢电影的说教意味。

然而,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我非常喜欢这部影片,一点都不觉得它是在说教。

因为,假如这一切可以是事实怎么办?

至少,在治疗中我发现,当一个人能够逐渐与过去链接时,他的心就会发生巨变。当一个人能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现在的自己时,他的心也会发生相当的改变。

至于看到未来,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治疗中常用一个技巧——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如果你现在死掉了,你的墓碑上会有什么样的墓志铭,这个墓志铭是你想要的吗?

许多哲学家也说,死亡是最严肃的哲学问题。这也是同一个意思,你死去的时候你的心会突然拥有一种能力,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一生。但那时,你已经没有了改变的可能,如果是严重的懊悔,那该是什么样的折磨?

我很喜欢《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爱过、写过”,更喜欢另一位忘记了名字的名人的墓志铭: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好,请再来一次。

你呢?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尊重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有了一个立场,你可以检视一下,这个立场发自你身体的哪一部位。

表面上,似乎我们所有的言语都来自于头脑。

但是,如果你仔细体会的话,你会发现,不同的言语似乎发自于身体的不同部位。

我发现,当我对一个人有鄙视、讨厌等情绪时,这些声音似乎完全来自于头部,而且主要集中在面部,尤其是鼻子的部位,有时会因此发出“哼”的鼻音来。

当我喜欢一个人时,尤其是当我有爱意升起时,我发现,这些爱意都来自于心,当爱意最盛时,整个胸腔似乎都被填满了。同样,当爱意被刺伤时,那些伤痛也是集中在胸部。

我还发现,充盈的力量感、包容与平静感发生时,它们似乎来自于我的小腹位置。

概括而言,头部的感受常常和对别人的不好评价联系在一起,胸口的感受是关于爱与非爱的,而小腹部的感受则和力量有关。

由此可以说,一个声音越是发自于身体深处,这个声音就越有力量。

就像一个不倒翁,如果重心在其头部,一推就倒;如果重心在胸口,那会稍费点力气,但也不难推倒;但是,假若重心在底部,那么就算你把不倒翁推倒了,它还会弹起来。

你能不能很好地守住你的一个立场,关键就是,这个立场是不是来自于你身体的深处。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因而也可以说,这个立场是不是来自于你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