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鸿爪雪泥:袁志鸿修道文集
14208600000010

第10章 茅山道协举办“道教知识培训班”

这是发表在《中国道教》1987年第4期的一篇文字简短通讯,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是作为当代茅山道教的进步,这里边还是储存有过去值得记忆的信息含量。想当年茅山道教协会办这个“道教知识培训班”,培养的主要是我们之后吸收到茅山入道的15位年轻道士,他们现在多数还都在茅山道院发挥作用从事教职,当年我正担任茅山道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培训班”正一派仪范课,由茅山道教界公认的高道:施觉义、周念孝两位大师任课教授;施觉义大师当年在茅山恢复道教活动后,凭记忆背诵笔录茅山道教科仪范本,使我们这些继承者能够阅读到真正茅山特点的“呈表科仪”“炼度科仪”《早晚功课经》等经籍的内容;施觉义大师是茅山当年尚健在老一辈道长中,有文化、有内涵、最让人尊敬的一位高道,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茅山道教的恢复过程中他是最功不可没的道长!

周念孝道长是原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第四届会长黎遇航(道名顺吉)道长的大徒弟,我入道茅山道名是依他“念”字后取“受”字序名;周念孝道长在科仪道场方面很有专修,1995年龙虎山天师府恢复举办对内地正一派道士的授箓活动,他与陈莲笙、何灿然三位是中国道教协会圈定的龙虎山天师府授箓宗坛的“三大师”。当年“培训班”全真派仪范课由茅山道教协会会长、茅山道院负责人朱易经道长提名,从上海外聘当时并不在上海道观中“常住”的全真派道士华子(至)干道长,来为茅山“培训班”学员授课;华子干道长原为杭州玉皇山福星观道士,他的俗家安在上海,1949年后他被人民政府安置在上海的工厂里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经常往来于杭州、上海、茅山的道教场所之间,是圈内名望很高的道教法师。1989年7月我到中国道教协会后,与华至干道长已长期没有联系了,2010年9月30日上午,其时已87岁高龄的华老道长,询知我在北京东岳庙,竟然在其长子、长媳和保姆的陪同下从上海到北京来访。

此前得知华老一行将来,正是“十一”长假期间我确实很忙,曾建议他们改期来会,但其长子华桂法信士说:其父恨不得马上与会,票已办妥。既然如此,我即让人准备接待华老一行,围绕东岳庙就近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在东岳庙的接待室,华老挪动坐椅紧紧挨着我坐下,我对他说:“您老人家年龄不小了?记得我在茅山主持教务的时候,您就曾被请到茅山,在印宫(茅山元符宫)教小道士念经了,那个时候距离现在已经过去20多年了吧?”华道长此次特地到北京来与我见面,叙谈起来显得很激动!因他年事已高,听力衰萎,更因情绪难控,语不成声,至使相互的交流非常困难。其子华桂法代言说:“年龄缘故,父亲听力已不比从前,后来母亲去世,对他打击很大。这次到北京来看袁住持,他很有精神、很高兴!”除听力障碍之外,华道长“精气神”很足,谈起如何发扬光大道教,他更是滔滔不绝。老道长是道教科仪大家,谈及道教的科仪活动,他的兴致更高,当场即吟唱起《玉皇大表》等道经科仪中的经韵……时光流水,毕竟人老了!今年(2012)“十一”接华老第三子的电话,告知:华老已在医院中走了!这篇小通讯虽然文字很短,但舍不得丢弃,只言片语,但引人回忆的内容真是太多了!

为了加强茅山宫观管理,满足群众宗教活动的需要,尽快培养一批有道教常识,能进行宫观宗教活动和管理宫观事务的道教人才,经茅山道协理事会研究,决定招收15名年龄在18周岁至20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信徒,在茅山“元符宫”举办一期“道教知识培训班”。学习班主要学习道教知识和茅山道派的斋醮仪范,时间定为一年。

正一派仪范课由茅山道院老道长兼任,全真派仪范教师从外地聘请,道教知识课由从中国道协道教知识专修班毕业回来的学员讲授。学员学习期间要遵守培训班的“学员守则”和茅山道院的“规章制度”。现在“培训班”的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学员已经报到,培训工作即将开始。

(载于《中国道教》198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