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张保仔
张保仔(1786-1822年),原名张保,广东新会江门人,1810年以前广东沿海著名海盗,到现在仍为人所熟识的香港历史人物。
取名“张保”,是因为父母希望他平平安安;而广东人喜爱把“仔”放在姓名后面,所以叫“张保仔”。他本是新会渔民的儿子,15岁时跟随父亲出海捕鱼,但遭海盗郑一掳走,年轻时即成为其部属。因为郑一是同性恋者,竟然喜欢英俊的张保。而郑一嫂(石氏)也喜欢张保,竟搞出“三角关系”,也令张保仔在海盗內的地位大大提升。有一次,郑一遇上台风溺死。此后,其妻石氏被属下拥立,继领红旗派为首领。当时女性地位低,为巩固自己势力,郑一嫂便用张保为助手。后来,张保干脆与郑一嫂结为正式夫妇,从此红旗派所有领导权遂交由张保继承。
红旗海盗团全盛时期,他拥领三、四万多海盜及600艘战船,堪称南中国海最大的武裝势力之一,并以沿海岛屿为基地。他经常横行广东沿岸,主要劫掠沿海的运盐官船或外国货船。其他商船要经过他控制的地区,也要先交纳“行水”(保护费)。相传张保仔骁勇多计谋,讲义气。他虽然橫行南中国海域,但因其本人出身贫苦,所以特别爱护平民。他们在向乡民购买粮食时,往往加倍给钱。并保证不滋扰平民和渔户,严禁部下在驻扎地区掠夺。因而得到穷人支持,百姓视他为劫富济贫的侠盗。
清军多次剿捕红旗海盗。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是张保在赤鱲角遭清水军封锁围剿,双方各有约3万海军,数百艘船,炮2000门。据葡萄牙文献记载,葡清联军的舰队与红旗派海盗的主力舰队曾经在大屿山海面进行一场激战。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澳葡舰队在大屿山海面与红旗派主力300多艘武裝船相遇。张保所派出的两支先锋船队被澳葡舰队击败,于是亲自率领水师驶抵战场。海盗团分成6个小队,每队围攻一艘葡萄牙战船,试图利用人数上的优势,用登船肉搏的白刃战术來击败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则以密集式炮火攻击对方,成功阻截海盗船逼近。众小队阵脚大乱,海盜无心恋战,纷纷逃离战场。张保乘大雾撤离赤鱲角,继续与清军对峙。
经过赤鱲角海战后,张保的红旗派势力锐減。加上两广总督百龄借招安瓦解了海盗间互不侵犯的均势,令黑旗、蓝旗两派攻打红旗派。后来,澳门名医周熊飞作出调停,郑一嫂率领10多名妇孺到广州,代表红旗派与百龄谈判。加上前辈大哥蔡牵集团失败,张失去合作依靠;而越南政争趋于稳定,不再需借助华南海盗(所谓安南艇匪)助战,于是,1810年2月,张保接受清朝政府招安。根据招安条件,清政府授命张保为三品武官,派驻澎湖剿海盗。
此后,张氏家眷亦跟随张保到宝岛(台湾)澎湖定居,育有一子张玉麟及一女。
至今,香港还有许多与张保有关的遗迹。在长洲、塔门、南丫岛和舂坎角等地,都有张保藏金的传说。最为人所知的,是长洲张保仔洞。不过也有人认为,张保仔洞极为狹窄,无法埋藏宝物。所以张保仔洞其实只是躲避清兵追捕或放火药的地方。
此外,据许地山教授考查,现今香港岛上的西营盘,就是当年张保营寨的旧名。在港岛歌赋山山腰,有张保旧时据守海岛、以青砖和蛮石镶砌而成的堑壕遗迹。而且,相传今日荷李活道的庙也是张保修建的。
故事三 郑和下西洋:剿灭世界最大海盗集团
中国人都知道郑和下西洋在古代航海史上的意义,却还不知道,当年郑和舰队曾剿灭过世界上最大的海盗集团,维护了东南亚海域的安全。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国力蒸蒸日上,经济实力、造船技术、航海经验都足以保证开展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永乐皇帝朱棣也有着雄心壮志,他很不满意明朝初期相对保守的对外政策,想向别的国家宣扬国威,展示明朝的实力。所以,他一当上皇帝,就多次派人要求周边国家来朝见。为此,他决定组织一支阵容强大的海上舰队“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回族人,生于云南,在朱棣还是燕王时就净身入王府侍候,并因跟随朱棣起兵有功而受赐姓郑。他本名三保,所以也有人称他为“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明成祖对他的忠心和才干非常信任,所以派他带队执行这项规模庞大、行程艰巨的任务。
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朱棣主要是想借机找到下落不明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朱棣从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很担心朱允炆有朝一日羽毛丰满,即归华复辟。
1405年7月11日,钦差正使、总兵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诏书,组织船队出使西洋,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首航日600周年。
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造船和航海技术等方面,不仅遥遥领先于中国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正如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所描述的:“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郑和率领208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包括官兵27800人,从南京龙江港起航,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湾编队集结,驶向福建长乐的太平港驻泊,以等候东北季风。冬天,东北季风来临,郑和船队便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正式扬帆远航;经过南中国海西部沿海海域,首先到达越南的占城(今归仁),然后到达印度尼西亚的达爪哇(今爪哇岛)、马来西亚的满剌加(今马六甲)、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旧港(今巨港)、阿鲁、苏门答腊、南巫里。再从南巫里出发,横越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到达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然后绕过印度半岛,先后到达印度的小葛兰(今奎隆)、柯枝(今科钦)、古里(今卡利卡特,位于印度半岛西南端)。
郑和在古里修整待航数日,并在该地立碑纪念。碑文说:“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这是郑和在国外最早建立的纪念碑。
郑和巨型“宝船”中,至少有40多艘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仪器和武器装备。像这样大规模的船队、如此精良的装备配置,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头一次,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
船队的军事装备如此精良,事出有因。当时东南亚地区海盗盛行,他们横行不法,劫掠民间财物,连当地官府也奈何他们不得。
绰号“海盗王”的陈祖义祖籍广东潮州。明洪武年间,全家逃到南洋入海为盗,从此盘踞马六甲十几年,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海盗集团头子,其成员最多时超过1万人,战船近百艘,活动范围包括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南海、印度洋等地,总计超过1万艘以上的过往船只遭其掠夺;明朝有50多座沿海城镇被其攻陷过,南洋一些国家甚至向其纳贡。
为此,明太祖朱元璋曾悬赏50万两白银要陈祖义的首级。永乐年间,赏金更是高达750万两。要知道,当时明朝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也才1100万两。所以,陈祖义成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悬赏金最高的通缉犯。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时期闭关锁国,主要就是因为海盗过于猖獗。
“海盗王”陈祖义后来跑到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巨港一带)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国王死后,他干脆自立为王,成了渤林邦国王。他也到明朝永乐皇帝那里进贡,可很多贡品并不是在本国港口准备好的,而是空船出发,一路抢,抢到什么送什么。回国的时候,他也不落空,又是一路抢回去。最让永乐皇帝受不了的是,他不但抢西洋诸小国的船,连明朝的使船也抢。而且,他还是实行残忍的“三光政策”,抢光、杀光、烧光。
郑和下西洋,经过多次交战,最后将陈祖义这个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海盗集团剿灭了。
1、前期倭寇与后期倭寇
所谓“倭寇”一词的由来,是从古代朝鲜“高句丽广开土王碑”(公元414年,中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末年)碑文上所记载“日寇××(某地名)”而来。在这里“寇”当动词,即“日本侵略××(某地名)”之意。之后“倭寇”2字作为名词独立,用以称呼来自日本的侵略者。
而据日本学者田中健夫考证(《倭寇——海上历史》),“倭寇”一词的最早见于文献,更早在高句丽好太王十四年(公元404年)碑文,此碑在今吉林省集安县。该碑文于条目载“倭寇溃败,斩杀无数”。在这里,倭寇就已经是名词了。
另一方面,在16世纪(中国是明朝后期)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对朝鲜半岛出兵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里,两国的人民都称呼侵略的日本军为倭寇。而在往后的排日风潮中,倭寇更成为敌视日本人的用语。
在倭寇最强盛的时候,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区。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所以被统称为“倭寇”。及至后期,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加上官府管制,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已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中国和朝鲜的海商与海盗。他们依从着过去倭寇抢掠的方式继续在东海为祸,也被归于倭寇之列。
因此,虽然大家同被称为“倭寇”,但两者的成分其实差别很大。根据年代,以中国明朝嘉靖时期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倭寇与后期倭寇。
日本古称“倭(矮小之意)奴国”(最初见于《山海经》、《后汉书》等古籍),故中国古代史籍将这些日本海寇以及后来与之勾结的内陆奸民通称为“倭寇”。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13至16世纪),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流亡海上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不断侵扰中国、朝鲜沿海地区,前后历时达300年之久。
前期倭寇
前期倭寇(从元末、明初到正德年间)是以日本海盗为中心,主要攻击范围为当时臣服于元朝的高丽。由于先前臣服于元军的高丽军,在元世祖忽必烈2次进攻日本的军事行动中,对日本的对马、壹岐、松浦、五岛列岛等地的居民进行屠杀,因此前期倭寇以这些地区的残存者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对朝鲜沿海进行含有报复式的海盗行为,目的一方面在于夺回被俘的岛民,另一方面则在于掠夺粮食以弥补因遭虐杀而下降的农业生产力。
朝鲜史书取对马岛、壹岐岛、平户岛三地之名,称其为“三岛倭寇”。清朝的徐继畭所著《瀛环志略》,以及朝鲜的安鼎福所著《东史纲目》,均指出倭寇的起因在于朝鲜人(高丽人)配合蒙古侵日行为所引发的报复。
后来日本进入南北朝的动乱状态,倭寇的活动也由于政府的管制力减弱而加剧。内战中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及破产农民流入海中,趁明初用兵之机,屡寇滨海州县。洪武时,海防整饬,尚未酿成大患。经永乐十七年(1419年)六月的望海埚之战,明辽东总兵刘江率师全歼数千来犯之倭后,倭寇稍稍敛迹。正统以后,因明代海防逐渐空虚,倭寇侵扰时能得手,致使倭患又起。这一时期的倭寇成员,多为日本本土之人。除赤裸裸的侵扰外,他们还利用中日间存在的“勘合贸易”载运方物和武器。路遇官兵,则矫称入贡;乘其无备,则肆行杀掠。
由于前期倭寇对日本与明朝、高丽贸易均造成破坏,初成立的明朝政府对日本南朝发出讨伐倭寇的要求。随后,敕封讨寇有功的南朝将军“日本国王”的称号。继而,北朝室町幕府在南北朝合一后,由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再度进行讨伐,随后受封为新的“日本国王”。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因为讨伐倭寇有功,得到很大的声望和势力,后来进行政变,取代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之后,随着明朝与日本之间勘合贸易的盛行,以及对马岛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开放,前期倭寇也逐渐式微。
前期倭寇是以日本人为主体,故被称为“真倭”(以平户藩松浦家为核心)。
为避开他们的骚扰,中国当权者实施了禁止国民贸易的政策。但与设想正好相反,中国商人更趋向与和日本人贸易,甚至加入他们,屈从他们。
后期倭寇
明成祖发动叛乱,夺取政权,迁都北京后,据说建文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与日本海贼合作,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报复性侵扰。由于这些南方人体型上也比北方人矮小,所以沿用“倭寇”这名词来称呼由日本人与南方中国人所组成的海盗集团。
明成祖晚年,由于陆上的北方威胁已除,南方在郑和下西洋以后,激增的海陆来往也带来了渐盛的倭寇侵扰,遂实行海禁政策,只开放勘合贸易(官方贸易)。
但总的说来,嘉靖以前,倭寇侵扰只限于个别地区,时间亦短,尚未成为明朝东南地区的严重祸患。直到嘉靖二年(1523年)爆发了宁波之乱;加上稍早时的葡萄牙人入侵,发生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明朝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了许多自唐朝以来整个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渔业、手工业、造船业、商贸业)的生计,致使对外贸易下化,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减反增,造成了嘉靖倭乱。
更重要的是,自此以后,明清两朝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缺乏国际交往与合作,也没有了汉唐盛世“万邦来朝,道路络绎”的气象,于是在科技、经济、体制、文化、军事各个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国曾经许多年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却屡屡被人家的洋枪洋炮打败,最后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后来的发展上,明人王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王直曾上书朝廷请求开海禁,被拒绝后,把基地设在日本的平户藩,以反对明朝海禁政策的南方中国人为基础,与日本人、佛朗机人合作进行走私,在后期倭寇中很为知名。胡宗宪与戚继光、俞大猷曾参与讨伐倭寇的军事行动。
所以,后期的倭寇——也就是戚继光他们抗的倭,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倭寇,而是“假倭”。
那么,到底何谓“假倭”?
15世纪半至16世纪,这些人的活动舞台为中国沿岸、东南亚方面,成员以中国人及朝鲜人为主,被称为“假倭”。此时期倭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明代中国的生产力增加,但施行海禁政策。史书所见的最后倭寇,在1624年7月侵犯福建沿海。“推其祸始,乃由闽、浙沿海奸民与倭为市;而闽浙大姓没其利,阴为主持,牵连以成俗。当时抚臣朱纨欲绝祸本,严海禁;大家不利,连为蜚语中之,而纨惊死矣。纨死而海禁益弛,于是宋素卿、王直、陈东、徐海、曾一本、许恩之流争挟倭为难。自淮扬以南至广海万余里,无地不被其残灭,而闽祸始惨矣”。
之后,由于丰臣秀吉发布八幡船禁止令(即禁止海盗行为)的影响,倭寇的活动开始减少,东亚的海上贸易也因此平静不少;而类似支持反清复明运动的郑芝龙与郑成功之类的武装海商集团也是存在的,但是已经不称其为倭寇了。
2、中国海盗简要
海盗名称的由来和定义
“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冠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