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
14475000000001

第1章 代序

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原则与途径

王炳林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其中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是大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从大学实际出发,归纳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探讨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大学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一)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工业化社会,专业分工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视不够。国内外大学都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且把目光投到文化领域,希望通过文化育人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二战后,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强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的知识财富,传授共同的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民主社会中的责任者和公民。赫钦斯在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针对当时美国大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推行“芝加哥计划”,要求学生精读西方经典名著,防止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过分专门化。早在20世纪初,北京大学实行废科设系,旨在“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以达到培养硕学宏材的目的。钱学森晚年在思考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时,也提出大学教育要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近年来,我国大学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的培养取向,通过大类招生、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文化素质课、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社会实践等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大学的文化育人虽然取得了一些新成绩,但仍未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大学的学科交叉,文理交融取得了一些新突破,但仍未适应形势的发展;大学人文校园建设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仍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加以强调,不仅仅是丰富和深化了对大学功能的认识,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一同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使对人才的培养真正回归到人的本质需求上来。

(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需要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大学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对大学外延式发展的扬弃。如果说大学外延式发展注重数量、规模等硬件方面建设的话,那么,内涵式发展指向的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教育质量、管理制度、人文氛围等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大学软件建设,需要发挥文化在大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人、用崇高的大学精神凝聚人,用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励人,用浓郁的人文气息感染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对大学发展同质化的扬弃。同质化已成为当前大学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同质化的集中表现就是各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校训校风、评价标准、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大学同质化分散了学校的精力,直接导致本校原有特色学科的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大学同质化还造成学生的学业、就业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人才培养中,学生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导致专业基础不扎实,学生无法接受本专业所特有的行业文化传统的熏陶,导致专业情感不牢固。在就业时,由于培养质量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举步维艰。大学发展同质化问题的核心在于大学培养理念的缺失、大学精神的匮乏和学术风气的浮躁,归根结底是大学文化的问题。因此,解决大学发展同质化问题的出路在培育大学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打破大学同质化,实现大学的特色发展,需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三)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30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大学作为独特的文化机构,汇聚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具备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良好条件,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力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要求大学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有更大的作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要求大学在文化创新中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而我国当前无论是人才的规模还是人才的素质都难以满足文化发展的需求。“据统计,我国总体文化产业人员只有1200万人,只占总人口的l%左右;而美国纽约文化创新产业占总人口的12%。拿数字艺术产业来说,这项新型文化产业前景广阔,但人才缺位形成了行业桎梏。目前需要大约40万数字艺术人才,但目前行业从业人员仅有3万余人。”[1]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大学在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要求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增强文化研究的能力,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的问题,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关系的问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理论上予以深入研究,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大学必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要求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大力服务文化繁荣发展,为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大学加快文化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大学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素质,培育理性社会心态,需要大学发挥好文化示范、文化引领的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大学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服务文化发展,发挥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优势。

二、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文化传承创新的渐进性原则

文化既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又有着内在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建设不能一劳永逸,要长期孕育、持续推进、不断积淀;文化建设不能单靠“外部输入”,要立足实际、合理规划、内部培育;文化建设不能单方面推进,要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协调发展;文化教育不能急躁冒进,要春风化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坚持文化传承创新的渐进性原则,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要以普及为基础,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忽视普及,不愿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一味追求提高,不但达不到文化育人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一个原因就是理论普及不彻底。课堂教学与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还有隔膜。在理论知识普及不彻底的情况下,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就不牢固,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比较困难。

(二)文化传承创新的融合性原则

文化传承创新不是一个学科所能够独立完成的,也不是单靠哲学社会科学所能够实现的。不同的学科只是研究文化的某一个方面,因此,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学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不仅哲学社会科学直接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自然科学在文物保护、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出现了跨学科合作、文理工融合、多领域协同推进的局面。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这为学生多方面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发思想,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有益处的。坚持融合性原则,既是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优势,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三)文化传承创新的开放与自由原则

任何思想文化的创新都是在批判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离开文化的开放性,文化传承创新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要本着兼收并蓄、宽容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宽广的文化视野,吸收优秀文化的精华。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离不开自由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的本质是治学精神的自由,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学术研究中,不盲从学术权威,敢于挑战,不拘泥现成结论,敢于创新,不满足已有成果,敢于超越,通过争鸣、质疑、批判来推动学术的发展。倡导学术自由要处理好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的关系。任何自由都是一定限度内的自由,学术自由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实现求真与求善结合。倡导学术自由要处理好一元指导和多元并存的关系。文化传承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解放思想、自由探索。

三、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大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文化机构,其关键在于大学核心价值观的特质。大学核心价值观既是大学文化的提炼和总结,又会对大学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多元价值背景下,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大学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凝聚、精神激励、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中的有效作用,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和有效途径。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既要恰如其分地体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基本精神,又要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精炼的表述、鲜明的特色。这是一个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集中智慧、形成共识。

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要抓住大学本质。大学作为传授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其本质属性在于学术自由,思想批判。大学没有自由的环境,学术便失去了生存的条件;没有批判的精神,思想的源泉也就堵塞了。提炼和表达大学核心价值观,理应反映大学这一本质属性,从而为形成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探索创新、勇于批判的良好氛围打下思想基础。

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学校特色。不同的学校,其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办学层次和风格各不一样。综合性大学和行业特色大学不一样,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也不一样,即使同为行业特色大学,农林、石油、邮电、地质等大学也不一样。大学核心价值观若不能体现学校特色,那么就模糊了核心价值观的适用范围,在实践中就不能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体现学校特色,要与本校的校风、校训有机衔接,把学校的历史传统、理念风格、办学特色渗透其中。

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要增进师生认同。大学核心价值观只有获得师生的理解和认同,才能在现实中发挥作用。提炼和表达大学核心价值观要集中全校智慧,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形成学校与师生之间良性互动。大学核心价值观的表达要简洁明快、易于识记,用最少的词尽可能体现最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题写的,是对北师大百年办学理念和风格的凝练与概括,是北师大精神的体现,也是北师大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可。

(二)将文化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发挥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跨学科合作、文理工融合、多领域协同推进的独特优势。引导学生通过跨专业选修课程,鼓励文科的学生选修一些理科课程,理科的学生选修一些文科课程;跨院系参与学术文化节、读书文化节、民俗文化节、饮食文化节、戏曲文化节、国际文化节等文化活动;跨学科参加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在多样化的文化熏陶感悟中开阔视野、增加见识,进而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文化素质。

把书本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不能在思想理论层面兜圈子,要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体验、感悟、成长。道德品质需要在实践中养成,道德说教极容易导致“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脱节,只有参与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实践锻炼,才能体会到奉献最快乐、劳动最光荣。艺术魅力需要在实践中品味,不是在课堂上通过语言的描述或看录制视频所能够领略的,只有现场聆听、动手练习,才能感受音乐之美、创作之美。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文化育人要从学生的实际上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我们头脑里幻想出来的需要出发,要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儿上,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合理的文化需求。现在有一种现象,大学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而学生真正愿意参与的却不多,能够受益的则更少。有些时候,为了增加活动的人气,用强制的办法要求学生参与某些形式化的活动。这种脱离实际需要的文化活动,不但起不到文化育人的效果,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培育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文化基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要引导学生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当代价值与历史局限,而不是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个人修养、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功能,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思想文化创新的能力

文化传统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传统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我们需要更多地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一要运用中国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统节日,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大学运用中国传统节日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增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二是要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广泛认同的道德规范。当前,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道德失范、价值迷茫、诚信缺失等现象,这也造成了大学生的道德困惑。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最根本的是要增强思想文化创新的能力。通过创新,为文化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大学作为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是孕育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场所。增强思想文化创新的能力,一是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是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大学相继设立了15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些研究基地已成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力量。三是发挥好国家级课题在文化研究中导向作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这些项目可以设立文化研究专项,促进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四是促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成果转化。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成果转化是文化成果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的迫切需要。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凝聚着诸多文化人才的智慧,其整体水准比较高,有利于引领文化发展。

(四)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主动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大学作为文化高地,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坚力量,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大学要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扩大文化交流范围。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周边国家还是非周边国家都要开展文化交流。不仅要与大学进行文化交流,也要与文化科研机构、文化企业、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的文化交流格局。

二是丰富文化交流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可以多角度展现中华文化。丰富文化交流形式要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在“走出去”中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请进来”中使外国友人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把短期交流和长期合作结合起来,通过短期访学、参观等形式让更多的师生有机会走出国门,也可通过联合办学、出国留学等形式深化交流。

三是拓展文化交流内容。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向介绍中国改革发展成果拓展,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从京剧、功夫、红灯笼等文化符号的交流向文化价值的交流拓展,展示中国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爱好和平的价值观念;从艺术交流向学术交流拓展,推动科研合作、促进学术研究。

四是构建文化交流机制。建立文化交流机制有利于畅通文化交流渠道,是推动对外文化交流经常化、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大学要在相互理解、相互尊敬的基础上,建立双方互惠的文化交流机制,定期、有序、全面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5期,收入本书时有增补)

作者: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