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朝气的民族,既坚强隐忍又活泼可爱,既粗犷豪放又,心灵手巧。这从中国精美绝伦的刺绣编织工艺中可见一斑。历史上,中国的刺绣编织工艺就已经被世界推崇,到了现代,这一传统工艺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传统刺绣的起源
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那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开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尚书》说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上衣六种花纹,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下裳六种花纹,为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种花纹,称十二章。这里至少有两种是刺绣的(指黼黻)。周代《礼记·祭义篇》中说“古代天子诸侯都有公室养蚕。蚕熟,献茧缫丝,把它们染成红、绿、玄、黄等色,以为“黼黻文章”(即用不同色彩的丝线,在礼服上刺绣成各种图案)。据《辞海》,“黼(音辅)”字解释为在古代礼服上绣半黑半白的花纹;“黻”字解释为在古代礼服上绣半青半黑的花纹。至于“文章”,用青、红两色线绣称之为“文”,用红、白两色线绣称之为“章”。总之一句话,刺绣发源很早,古已有之。
关于刺绣的文献记载创于虞舜,考古出土遗物目前发现仅到商周。原始刺绣用途,本为装饰衣服以表征地位尊卑,具有政治辅助工具的作用;后来始逐渐扩充为美化生活的装饰物,并且普及民间。至于刺绣具备的艺术性,随着发展阶段变化,呈现不同的特色。
早期的刺绣遗物显示,周代尚属简单粗糙;战国渐趋工致;汉代开始展露艺术之美。 因为经济繁荣,百业兴盛,丝织造业尤称发达;又当社会富豪崛起,形成新消费阶层,刺绣供需应运而兴,不仅已成民间崇尚广用的服饰,制作也迈向专业化,尤其技艺突飞猛进。从出土实物看,绣工精巧,图案多样,呈现繁美缛丽的景象,堪称为这项民族工艺奠定优秀的传统。
此后,刺绣继续发展,在提供衣饰器用方面,不断扩张生活使用范围和层面。此外,其间刺绣还曾担负过服务宗教的任务,时在魏晋至隋唐。此一期间,佛教鼎盛,信徒为示虔诚,选择代表尊荣与费时耗工的刺绣,作为绘制供养佛像方式,谓为绣佛,至唐盛极一时。这类绣佛钜幅伟构,至今犹有流存英国、日本博物馆中,作品绣法严整精工,色彩瑰丽雄奇,动人心魄,诚为古绣特殊成就之一。
唐代刺绣发展另一成就,便是绣法上的推陈出新。唐前一直流行唯一“锁绣”法,至此发明了“平针绣”,也就是通行至今的绣法。这种绣法因为针法多变化,刺绣者更能发挥创作自由与艺术表现,很快取代“锁绣”而风行,于是带来刺绣发展史上的另一崭新时代。
宋代是我国刺绣发达臻至高峰的时期,无论产品质量均属空前,特别是在开创纯审美的艺术绣方面,更堪称绝后。宋绣能发展出如此成就,原因有:一、“平针绣”法富变化,钻研发明出许多新针法;二、改良工具和材料,使用精制钢针和发细丝线;叁、结合书画艺术,以名人作品为题材,追求绘画趣致和境界。这种纯艺术性的刺绣作品,针法紧密工巧,线色丰富调和,形象写真生动,赢得后世广泛赞美颂扬。
明代是我国手工艺极度发达的时代,承继宋代优良基础的刺绣,顺应时代热烈风气,继续蓬勃昌盛,而且更上层楼。明代刺绣也表现了多项特色:一是用途方面,广用流行社会各阶层,制作无所不有,与后来的清代,成为我国历史上刺绣流行风气最盛的时期;二是绣艺方面,一般实用绣作,品质普遍提高,材料改进精良,技巧娴熟洗练,而且趋向迥异宋代的繁缛华丽的风尚;艺术绣作,承袭宋绣优秀传统下,能够推陈出新有新发明,特别是明代已经出现以刺绣专业鸣世的家族和个人,如有名的“露香园”绣,为上海顾家所创,发明绘画刺绣结合的“绣画”,作品风靡至清不歇;这种刺绣家纷然崛起广受社会推崇的风气,也以明末清初最盛。叁是衍生其它绣类方面,刺绣原本仅以丝线为材料,明代开始有人尝试利用别的素材,于是有透绣、发绣、纸绣、贴绒绣、戳纱绣、平金绣等出现,大大扩张了刺绣艺术的范畴。
清代刺绣的发展,大致上承续着上述明绣的情形,整个二百馀年间,维持兴盛不坠而外,也有两点值得视为突出成就的:一是地方性绣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着名的有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京绣、鲁绣等,各自树立自我特色,形成争奇斗妍的局面;二是晚清吸收外国日本刺绣长处,甚至融和西洋绘画观点入绣,前者为沈寿首创的“美术绣”,后者则有江苏杨守玉发明的“乱针绣”,为传统绣注入新血和新面目。
如今尽管时代不断地向前推进,中国台湾地区人民的生活已由农业走向工业型态,这种美好的、固有的、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刺绣技艺,在历炼后仍然流传下来。它融合了绘画、书法的精髓,将素材藉着多彩、亮丽的丝线以浑熟灵巧的技术气韵,生动的显现出中华文化的特色。不少身怀绝艺的刺绣专家,在中国台湾一直默默地以一针一线,细心地绣出各种美丽的绣件,正意味着传统艺术的保存、延续和发扬。
中国的“四大名绣”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在我国除了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这”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湘绣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向来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墓葬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了。此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湘绣逐渐将国画传统特点引入其中,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至清末民初(20世纪初期),湘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甚至超越了苏绣,在中国刺绣业中独占鳌头。新中国成立后,湘绣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创新,使湘绣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尼纶等为原料,配以各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它以中国画为神,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达到构图严谨,形象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绣品中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
蜀绣
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绣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粤绣
粤绣也称“广绣。”它是出产于广东省广州、潮州、汕头、中山、番禺、顺德一带刺绣品的总称。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广东南海县一位名叫卢媚娘的少女曾在一块一尺左右的绢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粤绣从此名扬天下。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开始输出国外。明代(公元1368~1644年),广州的刺绣艺人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并创造性地使用动物的尾羽缠绒作线,使绣品更加自然生动。到清代的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第一个粤绣行业组织”粤绣行“在广州成立,当时从事刺绣的艺人众多,粤绣在工艺和针法上都得以不断发展完善。1915年后,粤绣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等国际赛会上多次获得大奖。
粤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影响,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绣品主要取材于龙凤、花鸟等,图案构图饱满、均齐对称,色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在针法上具有”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的特点。在种类上粤绣可分为绒绣、线绣、金银线绣三类,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挂屏和各种日用绣品等。
苏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此后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完善,到明代(1368~1644年)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局面。清代(公元1644~1911年)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美的“双面绣”仅苏州一地专门经营刺绣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由于常年战乱,苏绣业曾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后,苏绣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后,国家专门设立了苏绣研究所,并开办刺绣训练班。苏绣的针法由原来的18种发展到今天的40余种。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独领风骚的中国绣花鞋
绣花鞋
绣花鞋可以称为“中国鞋”。它是如何起源的,遗留下的传世品中已无法考证,但山西晋南流传的“晋国鞋”的传说却能给我们一些启示。26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山西晋国是个小国,晋献公当上国君后,一举吞并了10个小诸侯国,晋国自此成为一方霸主。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他的文治武功,他命令宫中女子必须在鞋面上绣上石榴花、桃花、佛手、葡萄等10种花果,还下令全国平民女子在出嫁时必须以这种绣了10种纹样的“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世代代不忘晋献公的赫赫战绩,这种绣花鞋被称为“晋国鞋”。此后,晋国的刺绣工艺又从绣花鞋延伸到绣花衣以及其他用品上。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注重鞋面的章法,鞋帮的铺陈,并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艺饰条。彩色丝线从鞋头到鞋跟,鞋垫甚至鞋底都绣上繁缛华丽的纹样。莲生贵子、榴开百子、双蝶恋花、龙飞凤舞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经初步考察,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把绣花鞋作为本民族的穿着特色,绣花鞋已成为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财富,是名符其实的“中国鞋”。
水族绣花鞋
水族的鞋饰同云贵地区的苗、瑶、壮、侗等民族有许多共同性特点,喜爱穿用“勾头”的绣花鞋。水族绣花鞋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先用干竹笋叶剪出鞋底模型,用旧布依样层层加厚,做成“千层底”;再将剪好的鞋面罩上绒布绣花,图案各式各样,多为禽鸟花卉,有时在鞋头缀毛线绒球;最后是将帮与底缝合。一般而言,制作一双绣花鞋,熟练的妇女大概需2~3周时间,普通妇女则需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