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459600000078

第78章 神圣隆重的丧葬风俗(4)

合法与非法的火葬,即使在朝廷的高压统治下,仍然绵延不断,这当然不是证明佛教势力的强大,也不是寺院替世俗民众办理火灭葬以此谋利,更有经济上的原因。火葬省钱,又不占用土地,容易被赤贫如洗、身无立锥之地、家无鼠雀之粮的劳苦大众所接受,城乡皆然。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卷十五就记载了一个叫蔡汝拔的人,庶母死后因无地埋葬而火化的事。民间的火化自然十分简单,不可能像大和尚那样,修一座骨灰塔。他们的骨灰或弃于水中,或撒在田野,或寄放寺院,即使放在瓦罐、木匣里埋葬,也没有坟头,可见像《寰宇琐记》中所说,采用火葬的,“其间无资营葬者半,惑于释氏之说者半”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水葬

在我国并不普遍,只流行于西藏及其邻近地区。具体方法是先由喇嘛择定入葬日期,葬时,或用牛驮尸至江边,喇嘛诵经,尔后抛尸入江;或将尸体盛于木匣,至急流处打碎木匣,沉尸江中;或碎尸江上。在其他多水地区,水葬也被用来处理特殊死丧,四川大渡河沿岸的汉族,过去对患“疯病”等传染病而亡的死者实行水葬;云南傣族对暴死、难产死、凶死、童丧者实行水葬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我国沿海还有置棺海滩,任海潮浮棺人海而水葬的。但是水葬污染水域,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

天葬

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露天葬、鸟葬、树葬、风葬等。最典型的要数藏族的天葬,这是葬族最普遍的葬法,藏语称“杜垂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其法是:人死后,用其腰带等和衣捆绑,置于空屋或帐房旁角落,用布或衣物遮盖,点燃一盏酥油灯,以示奠祭,延请喇嘛念经,择定送葬日期。送葬时,用牛驮尸至天葬场,让尸体仰卧于地,其时,喇嘛诵经击鼓,煨桑供神,秃鹫一见烟火,群集附近山峦等处。司葬者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然后按一定次序肢解尸体。接着,司葬者吹起海螺或仰天长啸,秃鹫闻声而至。待鹰鹫食尽尸肉后,再将骨架等捣碎,拌糌巴投以喂鹫。若尸体被完全吃光,则说明死者已升入极乐西天。这类天葬也叫鸟葬,甘肃裕固族也有过这种葬法。东北鄂温克、鄂伦族家实行树葬,就是将尸体包裹了,挂在树上或支起的木架上,等皮肉烂掉后再拾骨埋葬。这里,用架挂尸的又叫“木架葬”,任凭尸体风干的也叫“风葬”。西南的侗族安葬未满月的婴儿,也是包裹好了挂在树枝或竹枝上,叫“挂葬”。

崖葬

也叫岩葬,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葬法。崖葬是将棺材安放在通风的岩洞里如自裤瑶旧时将数具乃至数十具棺木放在岩洞里竖好的木架上,洞口用草木掩蔽;或是将棺木置于悬崖上,多具棺木上下参差,这种葬法也叫“悬棺葬”。悬棺葬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葬法,有的利用天然崖洞或绝壁上的平台、石墩,有的在悬崖开凿横龛直洞,有的在峭壁上凿孔钉桩,这样棺木往往悬在崖壁,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蔚为壮观。近来,考古工作者已对此进行科学考察,相信在不久的时间、将揭开谜底。

悬棺葬

福建、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少数民族中曾流行悬棺葬,当地俗称“挂岩子”。在陡峭的岩壁上,凿洞插桩,置棺其上,或将棺材置于天然的岩面、岩洞、岩缝内。距地面低则二十多米,高达百余米。悬棺葬是中国古代南方一些民族的葬俗,其中以福建悬棺葬的年代最为久远,大约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由于年代久远遗留下来的悬棺已不多见,只在武夷山的千仞绝壁上还能看到一处虹桥板。全国保存悬棺最早和悬棺遗迹最多、最集中的当推四川省的珙悬麻糖坝,那散布在绝壁上的悬棺是研究历史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这种丧葬礼制的产生和形成,是同采用悬棺葬的人的灵魂信仰、祖先崇拜,即原始宗教有着密切关系的。在实行悬棺葬的人思想里,为了保护好死者,使他不受侵犯,必须把他悬葬在下临江河的绝壁上,使死者能继续发挥他的智慧和权威,保护和监视他的子孙和臣民。悬棺葬就是在这种祖先崇拜和灵魂不灭的观念上建立起来的。野葬

这实际上算不得葬法,或者说是最早存在的葬法《易·系辞》日:“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孟子·滕文公》也说:“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解放前,西部蒙古族也曾有野葬,即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木轮车上拉着跑,一直到掉下来为止。然后将尸体置于荒野,任凭飞禽走兽啄食。俗以为这样死者的灵魂便能升入天堂。

民间年节必祭祖

祭祖是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年节祭祀祖先的习俗,来自民间信仰之一,对祖神或祖灵的崇拜。所谓祖灵崇拜,乃是对死者灵魂(鬼魂)崇拜的一种。祖先的世界可以被理解为其子孙所组成的“现实社会结构的延伸”。祖灵崇拜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家族的发展和家族生命周期的更迭、延续,使祖先观念与灵魂观念牢牢结合;使亡故的先人,一代一代以其祖宗在天之灵升入神位,成为氏族、家族延续的最可靠的保护神。

到了封建社会,儒家学说的社会观、家族观都以父系血缘世系为主体,建立了列祖列宗的根基。在家天下的背景下,祖先的位置高高在上,成为统治的权威势力。因此,祖灵就更加以其神秘的特征和奇异的超自然力,深深地支配着民间各家各户。韦伯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儒教与道教》中,把祖先崇拜视为汉族自古以来唯一的民俗宗教,是由作为祭司的家长来管理的氏族团结和存续的基础。在他看来,祖先崇拜独立于国家的干涉,它支配着民间的社会组织(氏族),或者服务于集团的统治。

在东北的农耕地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一般都是在岁末举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腊月二十八至除夕这几天。祭祀的形式依条件而有所不同。一些祖上做高官而且人丁兴旺、财力殷实的家族,往往建有本族的宗祠,俗称“家庙”,他们祭祖活动则集中在这里举行。在祭祖的日子,当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员齐集家庙,事先已将应用的供器擦洗干净、供品预备齐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画像(俗称影像)按辈份顺序摆挂。随后在族长主持下,所有人按辈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礼。

各家各户的祭祖则虽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饭前进行。先是到自家的坟茔地祭祀,有的只是磕头,有的还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称为“给老祖宗送席”。祭祀的顺序当然是从坟地中辈份最高者开始。把炕桌摆在坟前,磕头行礼,再倒一盅酒于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后,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们过年期间的“零花钱”。

主要的祭祀则是在家中进行,时间多是在除夕晚饭前后,民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因为传说死者的魂灵不能在白天行动,所以要等天黑以后进行,以满族人家的做法比较典型。先将香炉、香筒、烛台(俗称五供)或者木香碟,摆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盖上,将平时放在“祖宗匣”里的族谱“谱单”(世系表)请出打开挂在西墙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长房主枝没有谱单,则按照谱书的记载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讳”写在一张长纸条上张挂,俗称“祖宗条子”或“谱条子”,也有的是摆放木牌位。摆挂好后开始上香摆供,全家大小依次磕头行礼。所摆的供品一般是面食和水果之类。许多人家专门为除夕祭祖蒸白面馒头,每个上面点一个红色的圆点,每两个平面相合摞在一起为一组,一般是三至五级,各盛放在白色瓷盘当中。这些供品一直摆到正月初五,而且从初一到初五每天早晚两次在祖先神位(谱单)前上香,直到初五晚上,才经行礼后把“老祖宗”送走,即将谱单或牌位收归原处。

还有一些地区在除夕晚上为去世不久的祖父母或父母举行一些祭奠仪式。比较有特点的是将其生前穿过的衣服叠好摆在炕上,然后晚辈们跪下磕头,嘴里还要说“xx(对长辈的称呼)回家来过年吧”。另有在房山头“落地式”烟筒根处烧纸祭奠,因民间传说这里是本家亡故之人魂灵常栖身之处。烧纸时嘴里还要“叨咕”一些寄托思念和请求保佑的话语,而且相信祖先们一定会听到,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

祭祀祖先时,把祖宗们的牌位依次摆列于正厅,牲醴酒浆、纸马香帛,都整洁齐备。然后长幼依序上香跪拜,事后分别侍立于供案于两侧。有些思亲至切的子弟,矮凳侧坐,陪守通宵达旦而不辍。也有的人家在祭祖时,用木刻版画“俎豆馨香”来代替祖宗牌位。

当然,各地祭祀祖先的礼俗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清雍正年间刊印的浙江省《常山县志》卷四说:“元旦拜祖先遗像或牌位,谓之‘拜真’。”清嘉庆年间刊印的河北省《枣强县志》卷十六说:“正月初二上坟,俗名‘送爷娘’。”清同治年间刊印的江西省《宜黄县志》卷八说:“元旦,子孙必至祠拜祖,孩提均至,按丁给煎饼。”民国初年刊印的山东省《泰安县志》卷六说:“初一、二拜家堂,称祖宗为‘家亲’。”多半人家是在家祭拜祖先牌位或其象征物,从初一到初三,都有这番礼拜。

汉族人年节祭祀祖先的习俗,无疑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它既反映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实际需要,也是后代报效祖先、感恩先人的一种隆重礼仪。

神秘莫测的吉凶俗信

俗信在古代民间传承中曾经是原始信仰或迷信的事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人们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一些迷信事象在流传中,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神异色彩,失去了神秘力量,人们在长期生产与生活的经验中找出了一些合理性,于是把这些事象从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习惯。这些传统习惯,无论在行为上、口头上或心理上都保留下来,直接间接用于生活目的。